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_第1页
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_第2页
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_第3页
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_第4页
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用灾难救援医疗设备概论第一页,共89页。课程内容军用野外救护装备意义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野外救护装备野战救护装备发展的启示航天生命保障救护器械意义锻炼器械生命体征监测第二页,共89页。现代战争具有全时空、大纵深、宽正面的特点,新武器杀伤强度大、新伤类及伤型复杂,使战伤救治的环境、观念、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而对野战救援及救护装备提出了新要求。美国远程医疗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展望的2025年战地救护是:当士兵受伤后,战地机器人将其迅速转移至创伤舱内,通过自动扫描显示出受伤部位及伤因,无人操作外科系统完成治疗后由救护直升机将其后送[1]。从中可以看出,未来野战救护装备趋向于智能型、无人化。1.军用野外救护装备第三页,共89页。参考文献1.军用野外救护装备第四页,共89页。1.1伤员搜寻装备如何在复杂的野战环境下迅速、准确找到伤员,一直是救护人员关注和探究的课题。各国军队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制伤员搜寻装备。(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五页,共89页。如美军最新开发的“地面士兵系统”中,佩带在战士身上的单兵监视器[1],具有监视生理指标、定位接收和无线收发功能,可进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军用高级无线电话系统,以监测寻找伤员位置、遥测伤员的生命体征。(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六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Hoyt,R.W.Combatmedicalinformatics:presentandfuture[A].In:AmericanMedicalInfoimaticsAssociation[C].2002:335—339.第七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E.Sardini,M.Serpelloni,InstrumentedWearableBeltforWirelessHealthMonitoring,ProcediaEngineering5(2010)580–583第八页,共89页。英国海军研制的“Sea-Marshall人员寻找器(seamarshallmanoverboardsystems)”包括微型人员定位信标、接收器和测向仪,其作用距离可达到1.5~5km。当人员意外落水后,依靠海水启动装置并发出求救信号,接收器和测向仪迅速跟踪定位,将信息传递到距离落水人员较近的海上救生船或地面搜索定位接收机从而指导救援。(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九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页,共89页。最新版的寻找器更新了AU9远距离报警组件,用不同的彩色编码端开关,代表相应的救援装备以实现海上各种安全解决方案[2](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一页,共89页。我军研制的新型搜索定位装置———数字化伤员野战卫生信息化装备,可在伤员启动呼救信号器后,立即通知救护人员伤者位置,自动将伤者动态信息以数字序列编码的形式进行描述与处理,并通过无线电台传输至救治机构,方便后方医院根据不同伤情提前做好接收伤员的各项准备[3-4]。(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二页,共89页。英国海军(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三页,共89页。英国海军(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四页,共89页。英国海军(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五页,共89页。1.2野战远程医疗救援装备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指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它在野战救护中的应用,实现了专家与伤员、医护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远程医疗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绝对优势,为伤员赢得了最佳的救护时间。《深入敌后》(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六页,共89页。如美军研发的战术前方远程遥控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与创伤舱等生命支持系统(LifeSupportforTraumaandTransport,LSTTL)设备,能帮助战场外科医师完成复杂的重建和康复外科手术,降低伤员的致残致死率。(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七页,共89页。LSTAT系统嵌入了许多ICU医疗护理装置,包括:监测心率和呼吸速率、测定血样和供氧的仪表,帮助呼吸的输氧装置,灌药或灌注流质的灌输泵,清理阻塞的气管或腹腔的负压泵以及抢救病人的自动外部去纤颤器等,能够提供完善的伤员护理,在患者被车辆、飞机和船只运送到医院之前可在野外迅速将伤员状态稳定。(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八页,共89页。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把医院带到海军陆战队,而不是把海军陆战队带到医院。LSTAT系统还可以记录伤员的医疗数据,通过数据链路传到伤员救护中心,未来该系统还将配备数字化无线电系统,地面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给出治疗建议。(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十九页,共89页。以色列科学家研制了一种飞行担架,称为“医疗运送飞行器”(Med-EvacuationAerialVehicle)(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战场伤员转运担架的研究进展,2010第二十页,共89页。美国研发的新一代救援和转运机器人VECNA

BEAR(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一页,共89页。移动式重症监护抢救设备是一种便携的独立重症监护设备(mobile

intensive

care

rescue

facility,MIRF)(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二页,共89页。移动式重症监护抢救设备是一种便携的独立重症监护设备(mobile

intensive

care

rescue

facility,MIRF)(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三页,共89页。最新的智能型担架在野战环境中,亦可起术前等待室、手术平台、术后特别护理、化生武器制剂的防护、生理监护等作用[5]。外军在发展远程医疗装备时充分考虑到现代战场环境特点,装备设计在原有基础上要求小型化、功能化、兼容性强。(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四页,共89页。最近研发的一种新型无胶片便携式X射线系统(theportableX-ray)能帮助救护人员在战斗中为各级医院作出继续护理还是医疗疏散的决定,并可与现有的军用电子产品兼容、任意组合[6]。(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五页,共89页。近年来,我军新一代具有远程会诊功能的医疗救护装备相继问世,如目前全军最先进的野战医疗方舱,包括手术、急救、远程会诊、X线拍摄等12个功能的方舱,集卫勤指挥作业、伤员伤情分检、紧急救治、手术、医技检查、后勤保障、远程医疗会诊等功能为一体,使野战机动医院与全军中心医院互联互通,从而为战场上伤员救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7-8]。(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六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七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八页,共89页。1.3战地救援后送装备及时的医疗后送,是前期施救的重要保障,它能有效避免伤员暴露于敌人战火,减少战场上的伤员数量。如在对伊战争中,美军就配备了大量的装甲救护车、黑鹰救护直升机UH-60、民用改装机等速度快、容量大、稳定可靠的伤员后送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9]。(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二十九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页,共89页。和平方舟(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一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二页,共89页。其在运输机上使用的PROMIL-240折叠式担架平台,还具有节约空间、转移伤员平稳迅速的特点[10]。现今各国的救援后送装备借助生物信息、纳米芯片等技术,呈现出无人化的趋势。(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三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四页,共89页。如美军研发的战地协助撤退机器人-熊(bear),不仅能提供医疗供给,还能在转移途中照顾患者,并给予医学监护或检查[11]。以色列国防部队也在积极开发“空中骡子(airmule)”无人机———一种可在炮火密集的战场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用以加强战地救护的运输力。无人机里配备有担架、空调及通信系统,伤员放置于受保护的隔间运输,能在整个飞行中受到医疗中心的实时监护[12]。(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五页,共89页。(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六页,共89页。在近几次军事演习和抗震救援中,我军舰载救护直升机、新型封闭式伤员运送艇,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野战手术车等的使用,标志着我军战地救护后送装备正向信息化、立体化发展。如我军首列医院列车,最大编组19节,可一次性装载近500名伤员,且具备指挥、手术急救、重症监护、远程会诊、后勤保障乃至感染隔离等功能,能为后送途中的救治提供重要保障[13]。(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七页,共89页。医院列车(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八页,共89页。1.4紧急救援装备目前赋予各种救护装备新功能,使之为一线救治提供更快捷的治疗方案,是各国救护装备改革的发展方向。(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三十九页,共89页。如美海军MF2030(maritimeforcesof2030)计划将在战场使用先进的三维全息技术,通过虚拟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将患者内部结构和损伤情况虚拟成像,为救护者提供更直观的救治依据。微型诊断器将被服用或注入体内以检查报告胃肠道及循环系统状况;可注射的纳米机器能精确到达伤口内部,从细胞水平实现微型修复[10]。(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四十页,共89页。此外,研发的智能军服将智能纤维编入织物中,当受伤部位的织物被切断,即能报警;内置的传输器可将伤情数据发至后方,救护人员根据数据确定优先救治对像,并通过网络令军服释放储备的抗菌材料或血凝剂等,给士兵进行简单治疗[14]。(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四十一页,共89页。穿在身上的“战地医院”

未来的战斗服不仅能够防弹、防生化武器、给指挥官指示士兵的位置,还能给伤口实时上药。据悉,美军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军服有望在2025年装备。这种军服吸收了先进的生物科技,能实时监控穿衣者的心率和呼吸,然后将信息传送指挥官和随军营救人员。有了士兵身体状况和实时信息,指挥官就能够提高士兵生还的机会。如果士兵受伤,“聪明军服”还能像高科技救护人员一样,在合适的位置向伤口加压,在士兵断腿时军服还可变成石膏。(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四十二页,共89页。近年来,我军救护装备有了较大发展。如便携式电子输液器、微型血样分析器、军队多用护理操作装备箱、输液点滴监控系统等的研发,对提高救治效率起到一定作用;研制的多功能野战救护肩(臂)章,具有肩(臂)章条形码和充磁金属磁条两种识别方法,建立普通和特殊身份认证系统,能对伤员进行双重电子身份识别并帮助救护人员迅速做出采、输血方案[15]。(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四十三页,共89页。如美(2)国内外军队野战救援装备第四十四页,共89页。2.1输液装置2.1输液装置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短时间内输入足量液体是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65%~80%的一线伤员需要输液治疗,而在直升机或野战救护车中操作,时常受伤员休克、环境恶劣的影响,造成穿刺失败。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四十五页,共89页。美军研制的不同型号的骨髓腔内输液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6]。它可从胫骨、胸骨、跟骨或髂骨等多个部位穿刺,通过骨髓腔内密布的非萎缩性微小静脉网快速吸收周围液体,并将其迅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改善伤员休克状态。与传统输液器材相比,其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且对输入液体和药物无明显限制,适用于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和批量伤员快速液体复苏的情况。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四十六页,共89页。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四十七页,共89页。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四十八页,共89页。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四十九页,共89页。我军研制的穿刺针深度控制器,不仅能与骨髓穿刺针配套用于骨内输液,还能配合各种穿刺针用作胸腹腔、心包引流及气管临时通气等,在颠簸的环境里亦能准确控制穿刺深度[17]。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页,共89页。2.2止血装置止血是五大野战急救技术之一。有研究[18]指出,可预防的死亡病例有80%源于非控制性出血。传统的止血技术加上新型的生物止血剂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一页,共89页。目前,美国陆军使用的战斗止血带(combatapplicationtourniquet)运用了内外两层止血带的设计,当转动内带上连接的螺纹棒到足够圈数时,就能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新型液体敷料sprayable[18],可在1s内形成伤口大小的保护膜,保护组织并迅速凝固止血;引入纳米生物技术的纳米颗粒,甚至还能模仿人类血小板的凝血功能;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二页,共89页。对于太严重而无法包扎或受伤部位不便使用止血带的深部贯通伤,美国相应研发了快速充气的止血气球装置TourniCath[19-20]。它能插入伤口,通过手动气泵或注射器在90s内给表面包裹的压缩气囊充气,膨胀的气球能充分贴合伤口的形状和大小,产生的压力可帮助伤员暂时止血以支撑到接受手术Ramsey已经成功地在一些200磅重的猪身上完成了初步测试,现在他尝试与美国军方合作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三页,共89页。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四页,共89页。我军在传统卡式止血带基础上研制的单兵电子止血带[21],可根据伤员血压变化自动充、放气,特别适用于战时伤员的自救互救;具有的报警功能,方便伤者自己或救护人员随时掌握止血时间,有效避免因忘记松带而超过安全使用时限,对伤员造成不必要的损害。2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第五十五页,共89页。由于计算机无线网络、生物信息、流体传感与控制技术等高新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救护装备逐渐呈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灵巧化的特点。同时,海、陆、空立体救援系统的逐步完善,促使新兴护理装置的产生。各种新型紧急救护装备投入实战应用,亦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五十六页,共89页。3.1研发通用装备,提高救护效率在几次现代局部战争中,各国的救护装备都能在火线地域依靠其通用性能快速组合,与医疗帐篷及其他机动装备共同形成战地医疗救治平台。目前我军大型救护装备如卫生急救车、医用方舱、伤员运输工具等发展迅速,具备了复杂环境下全天侯,高效能的救护能力,但用于护理的野战急救装备大多功能单一、通用性不强、产品缺乏系列化和标准化。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五十七页,共89页。如我军配发的氧气瓶需要加湿器装置,不利于携行;还有02型全配套军医、卫生员背囊、手术清创包、三角巾和止血带等均存在材料陈旧、内部设计不利于实际操作等问题。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五十八页,共89页。建议应用模块化理论简化原有装备结构,利用标准化统一各部门装备设计,研发出通用型器材,以提高保障效能。此外,结合实际救治经验和其他学科新理论,研制出携带方便、展收迅速、能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型救护装备。如在急救箱包、单兵救护装备的研制上,可根据实战类型配备不同的救护器材以供战地选择,灵活组装;或将止血带、心率监测器等具有救护功能的装备模块镶嵌在随身衣物中,供战时自救使用。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五十九页,共89页。3.2推广实用装置,提高救护质量早在1922年,哈佛大学的Drinker博士就提出胸骨可作为输血部位的设想[22]。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骨髓输注技术(intraosseousinfusion,IOI)已被外军战地医疗救治机构广泛使用,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的士兵性命。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六十页,共89页。如夜战中迅速判断伤情;空中后送时有效处置伤员;面对大批死伤者时自我心理调节等。同时,利用全军网络、虚拟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训练项目、仿真环境实验室等先进技术,模拟战场环境并经常进行多兵种野战救护演练,提高救护人员应对疑难伤情、使用新型高科技救护设备的技能,以达成未来战争我军作战官兵的低伤亡甚至零伤亡目标。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六十一页,共89页。3.23国内外野战救护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第六十二页,共89页。(1)生命探测仪为了精确探测废墟下的生命迹象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救援部队准备了各种型号的生命探测定位设备(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等)。此设备具备了全天候、大范围的精确探测生命迹象(如声波/震动/红外等)的能力,而且能准确判定压埋人员的位置,探测深度可达2米,被誉为地下“听诊器”。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六十三页,共89页。(1)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可根据人员与周围环境温差,准确判别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在夜暗环境下探测深度可达40至50米,既可以遥控,又可以线控,号称“夜鹰”。此次汶川大地震,该救援队官兵利用此探测仪成功营救了数十名深埋废墟中的幸存者。光学生命探测仪,被誉为“蛇眼”,集声音和视频图像于一体,探测深度达30米以上。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六十四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六十五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探测原理(1)红外探测任何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人体也是天然的红外辐射源。红外生命探测仪就是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以成像的方式把要搜索的目标与背景分开。人体的红外辐射能量较集中的中心波长为9.4μm,人体皮肤的红外辐射范围为3~50μm,其中8~14μm占全部人体辐射能量的46%,这个波长是设计人体红外探测仪的重要的技术参数。第六十六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探测原理(2)音频探测高灵敏度的音频生命探测仪采用两级放大技术,探头内置频率放大器,接收频率范围为1~4000Hz,主机收到目标信号后再次升级放大。这样,它通过探测地下微弱的诸如被困者呻吟、呼喊、爬动、敲打等产生的音频声波和振动波,就可以判断生命是否存在。第六十七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探测原理(3)雷达探测雷达生命探测仪是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它主要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过检测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关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雷达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它主动探测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磁信号连续发射机制更增加了其区域性侦测的功能。第六十八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探测原理超宽谱雷达生命探测仪用于震区生命探测具有穿透力强、作用距离精确、抗干扰能力强、多目标探测能力强、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探测距离可达30~50m,穿透实体砖墙厚度可达2m以上,可隔着几间房探测到人,并具有人体自动识别功能,在生命探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相比更实用,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生命探测技术的发展,必将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用于医学上的非接触式生命监护等,将通过更多的途径挽救生命,造福人类。第六十九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探测原理第七十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光学探测又被称作“蛇眼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人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第七十一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七十二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声波振动探测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这种仪器有3至6个“耳朵”——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采用逼近法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即使被埋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探测仪也能探测出来。第七十三页,共89页。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七十四页,共89页。(2)野战医疗方舱、野战运血车野战医疗方舱是由一队集装箱式的车辆组成,能够在2个小时之内完全展开投入运转,其中拥有200张床位、4个手术台的野战医院。它按照救治流程和功能划分依次连接,其中急救、手术、检验、X光等多个系统一应俱全还配备了中央空调、中心给氧、中心负压吸引等设施,不受外部水电等条件制约。而且舱内的无菌程度能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昼夜可留治伤员200名,在此次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例:汶川地震救援的医疗装备第七十五页,共89页。(2)野战医疗方舱、野战运血车而野战运血车是集血液采集、冷冻、运输、供应于一体,能适应-25℃到40℃的温度环境,四级公路上的最大时速可达100公里以上的特种车辆。车内设有恒温设备,血液储藏温度稳定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