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课件_第1页
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课件_第2页
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课件_第3页
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课件_第4页
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细菌涂(抹)片的制备和革兰氏染色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和常用染色方法。2、认识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性染色的反应特性。实验内容:1、

细菌抹片的制备:细菌抹片

的制备l

玻片准备:透明、洁净、无油渍。l

抹片:液体材料、非液体材料、组织脏器材料的抹片方法讲解、示范。l

干燥固定:火焰固定和化学固定的示范。讲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2、

细菌涂片的制备:讲解并示范涂片、干燥、固定的方法。3、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1.制片:取待检病料或细菌培养物常规抹(涂)片、干燥、固定。2.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1-2分钟,水洗。3.媒染: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分钟,水洗。4.脱色:用滤纸吸取或甩去载玻片上的残水,将载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20—30秒),立即水洗。5.复染:用复红液复染约2分钟,水洗。6.镜检:用滤纸吸水,干燥后,显微镜油镜观察。革兰氏染色法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这由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不同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所有的细菌都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G+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仍然保持初染剂的蓝紫色。G-细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颜色。G+菌与G-菌细胞壁的区别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强

度较坚韧较疏松10~15nm1~2层厚

度21~80nm肽聚糖层

可达50

层肽聚糖量

50%~80%5

%~80%15%~20%11~22%糖类量脂类量磷壁酸外

膜约45%1%~4%革兰氏染色法过程示意图革兰氏染

色法动画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革兰氏

染色法革兰氏染

色法动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