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优秀8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1.gif)
![中班教案优秀8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2.gif)
![中班教案优秀8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3.gif)
![中班教案优秀8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4.gif)
![中班教案优秀8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73223d79150b8e0f70f8276dcd743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美丽的书包我为您共享了中班教案优秀8篇,盼望能够对伴侣们的写作有一些关心。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一
正文:中班教案:买菜
音乐:买菜
活动目标:
1、唱清歌词、唱准曲调,初步表现歌曲的说唱风格。
2、在熟识歌词的基础上,合着旋律唱出来。
3、在开心的音乐声中体验唱歌的欢乐。
活动预备:图谱、磁带《开汽车》、小篮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进入场地
老师戴上眼镜,弯着腰,慢吞吞的走来,用粗粗哑哑的声音说到:“我是谁呀?(奶奶)奶奶说:“小伴侣好!”小伴侣说什么啊?你好,你好,奶奶好!看那是什么地方呀?(菜场)我们怎样去菜场呢?“兹,菜场到了,哇!菜场里的菜多不多呀?(多)你们想不想买一些菜呢?看看奶奶在干什么啊?(买菜)这儿的鸡蛋真多呀!我们来买一些。这儿的青菜真新奇呀。(我们来买一些)恩,买的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哎哟,哎哟,好重呀!拎也拎不动了。
2、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奶奶在菜场里都买了些什么呀?
鸡蛋长的什么样子啊?
看,青菜是什么颜色的啊?
母鸡还会怎么样啊?
鱼的本事是什么啊?
3、范唱歌曲
1、老师:今日我们小伴侣和奶奶买菜开不快乐啊?今日老师还把我们菜场里的事情唱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买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唱到了今日天气怎么样啊?
2、完整读一遍。
老师:买了这么多的菜,装也装不下,拿也拿不下,你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3、和着节奏谱读
老师:现在请小伴侣看着节奏谱来读一读。
4、学唱歌曲
老师:好,我们跟着音乐来唱唱看!
老师:小伴侣唱的真好听,你发觉这首歌曲和我们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再来用好玩的声音唱一唱好吗?请女小伴侣来唱一唱说的部分,男小伴侣当说的部分。
5、结束部分《办家家》
老师:今日我们买了这么多的菜,你想请谁吃呢?今日娃娃家的娃娃肚子也饿了,没人做饭给他吃。我们一起去娃娃家做饭给他吃好吗?
中班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乌龟不情愿说话,给它造成的窘境。
2、在玩指偶的过程中,再现诗歌情景,并学习边玩指偶边朗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大胆地参加争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活动重难点:
理解诗歌中乌龟由于不情愿说话而带来的麻烦,激发想说,敢说、情愿说的愿望。
活动预备:
1、挂图三幅。
2、事先做好乌龟、青蛙、蜗牛的角色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引题,乌龟不理我
1、猜谜语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别焦急,猜出谜语你就知道啦。听好了:小小碉堡,露出腿脚,谁在里面缩头缩脚”。(乌龟)
2、请出小客人“乌龟”,引出诗歌《乌龟怪脾气》。
师:哟,真棒。一猜就中,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欢迎乌龟的到来吧。
师:我们可以向小乌龟打招呼,怎么说:小乌龟好。
(幼儿自由回答)师:可能没听见,再请一个小伴侣来大声的跟它打招呼(幼儿:小乌龟好。)师:惊奇了,我们跟他打招呼,问问题,小乌龟怎么都不理人啊。这脾气可真怪。
(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师:乌龟不爱说话的怪脾气会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乌龟怪脾气
1、老师出示图片关心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师:图片(1)上太阳怎么样?乌龟要去干嘛啊?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太阳叫红艳艳。师:太阳红艳艳,乌龟忙爬山。
师:乌龟遇到了谁,蜗牛是怎么说的?(蜗牛说:“山路陡!”)诶,陡是什么意思?陡是山坡坡度很大,不简单爬上去。那乌龟会听吗?为什么它不听,它又是怎么做的?始终往前爬(蜗牛说:“山路陡!”乌龟不理蜗牛,)师:(图2)看、这回他又遇到了谁,猜猜看它又会怎么说?(青蛙说:“山路滑!”)诶,滑是什么意思?对,滑是路滑,简单摔倒的意思,这回乌龟听了吗?(没,青蛙说:“山路滑!”乌龟不理蜗牛)(图3)乌龟爬到半山腰,呀,发生什么事情了?(山路似乎大滑梯,一滑滑到山谷底,摔得头昏眼又花)。小伴侣的眼睛真亮,看乌龟的头上都冒金花了。
乌龟摔到山谷底,有没有伴侣来救他?为什么?(没有人来救他,由于乌龟还是不说话)。
对,乌龟还是不说话,乌龟不说话,有谁来救他?
2、学念儿歌
(1)师:这是一只怪脾气的乌龟,老师把它爬山坡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乌龟怪脾气》,小伴侣们一起来说一说,名字叫、、、、请认真听一听?
(老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师:这只乌龟呀脾气可真是怪,我们也一起来念念儿歌。。
(老师和幼儿一起朗诵)
(3)看老师给你们预备了乌龟、青蛙、蜗牛的指偶,我们一边玩指偶,一边念儿歌,把乌龟的指偶套在这只手的大拇指上,把青蛙和蜗牛的指偶分别套在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上,(事先在凳子下面放好指偶)预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边玩指偶边念儿歌,开头。
(4)小伴侣们念的都很不错,但我发觉有几个小伴侣当念到蜗牛时,没有拿出蜗牛的指偶,当我们念到蜗牛时,蜗牛的指偶出来,青蛙的指偶藏起来,当念到青蛙时青蛙的指偶出来,蜗牛的指偶藏起来,我们再来试试看看,看这次玩的是不是比第一次好。
(5)现在请女孩子边玩指偶边念儿歌,男孩子认真听,认真看,看看女孩子玩的好不好,念的好不好。
(6)现在请男孩子边玩指偶边念儿歌,女孩子认真听‘认真看,看看女孩子玩的怎么样?
师:小伴侣们说的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拍拍手。
师:小乌龟这个怪脾气好不好,不好,刚才好多小伴侣都摇头了。我们可以怎样帮小乌龟改掉这个怪脾气吗?等下,我们再去想想、说说,我们可以把乌龟改掉坏脾气的内容也编进儿歌里去,好吗?
活动反思:
《乌龟怪脾气》是一首好玩的诗歌,里面叙述了怪脾气的小乌龟由于不爱说话,不听别人的劝告而造成麻烦。我盼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能依据图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愿意用纸偶进行表演,体验其中的乐趣。整个活动组织下来,虽然孩子们能在我的引导下说说诗歌、玩玩纸偶,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觉得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上
分析诗歌的内容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预设诗歌的哪几句话会成为幼儿学习的难点。整个活动下来我对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诗歌的其次句“太阳红艳艳”我原本以为幼儿能过理解“红艳艳”一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过多停留,但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导致后面环节的每当念到“红艳艳”一词时有太多的停顿。改进思索:考虑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诗歌中的难点部分进行梳理。如“红艳艳”一词,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天气好可以怎么说?”“我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词叫红艳艳,它代表了天气特别好。”
活动前教具的预备上
依据诗歌内容以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在活动前我制作了ppt课件即符合诗歌内容的几幅图画以及人手一份的纸偶,但是在活动组织中却发觉ppt课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幼儿在朗诵诗歌时多是在我的引导下,而不是图画的引导下,ppt失去了它提示的功效。而在表演环节,缺少表演场景幼儿无法投入到表演中,没有赐予幼儿协商角色、话语的机会,幼儿没能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表演阅历的积累。改进思索:完善课件,制作更详尽的诗歌图谱,如每句诗歌都有相应的提示图谱,这样更能关心幼儿理解诗歌。供应一个表演的场景,幼儿可在场景中操作纸偶。赐予幼儿商议 角色话语的机会,其他幼儿在表演结束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环节的设计上
原本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爱好。通过操作纸偶引导幼儿与乌龟打招呼但是乌龟不理人,引出乌龟的怪脾气,但是在活动中却发觉孩子们纠结于乌龟是假的,如何让它说话。而缺乏阅历的我,也尝试反复引导幼儿乌龟有个不说话的怪脾气。环节二:通过观赏纸偶表演,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一共让幼儿观赏了两遍诗歌,第一遍观赏完后,想让幼儿说说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依据幼儿的回答,渐渐引出诗歌中的句子,同时适时加入其次遍观赏,以此初步完整理解诗歌。但是在真正组织活动时,我只是片面的照看到了个别幼儿的阅历,而忽视了集体幼儿的阅历,没有把关注个别幼儿的差异落实到详细活动中去,从而导致在第三个环节依据图片完整朗诵诗歌时,幼儿只能断断续续地说。环节四:纸偶表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赐予了三次表演的机会,一是选择一个喜爱的纸偶,分角色扮演;二是三个纸偶同时戴上扮演;三是个别幼儿上台表演。组织实施时发觉由于孩子们对诗歌没有充分理解,同时缺乏表演阅历,整个表演环节没能真正关心孩子们去理解诗歌。
改进思索:环节一:改静为动,将静态的纸偶换成动态的乌龟动图。充分考虑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加入对乌龟怪脾气的初步探讨。环节二:改两遍观赏为三遍观赏,同时问题的递进性。第一遍完整听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其次遍完整听诗歌,理解诗歌前半部分内容。第三遍完整听诗歌,理解诗歌后半部分内容。加入对乌龟怪脾气的其次次探讨。环节三:改被动为主动。赐予两次表演机会,第一次自由结伴表演;其次次分角色表演,同时赐予幼儿自由商讨角色话语的机会,鼓舞其他幼儿参加评议,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环节四:迁移延长,引导幼儿由乌龟怪脾气反思自己言行。
活动组织中提问的技巧上
在提问的技巧上始终是我的软肋,在这次活动中也是如此,结合以上改进思索重点讲讲其次环节中一些提问方式,在第一遍观赏时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学会“红艳艳”一词,因而提问的重点放在“天气怎么样?”其次遍观赏,让幼儿带着问题理解诗歌前半部分内容,如“小动物说了什么?乌龟又是什么反应?”第三遍观赏将问题的重点放在“诗歌的下半部分讲了什么?”
由集体活动到主题设计、实施的一点反思与感悟
《乌龟怪脾气》来源于主题活动《我对你说》,以往实施主题活动,虽然考虑到区域角色材料的投放,主题墙的设计等,但是总觉得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割裂的,孩子们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获得的进展不明显,吴老师给了一些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实施主题时,首先要讨论在这个主题背景下,可以进展孩子哪方面阅历,然后进行分解详细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考虑到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挨次,区域角色活动的材料,日常活动等等,将课程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以往我们总是关注老师怎么教,如今在课程嬉戏化的背景下,更要关注孩子怎么学,做任何事情都是基于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索问题。
中班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调查的爱好,通过调查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的叙述。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能有条理的讲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爱好等。
难点是能说出自己喜爱的缘由。
活动预备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爱穿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了解父母的职业、全家福照片、水彩笔、图画本、幼儿用书第一页。
活动方法
争论法、谈话法、启发引导法
活动过程
一、相互沟通了解家庭成员状况
1、老师先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家庭主要成员。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人,家里有哪些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大家都知道自己和父母是最亲的,是啊,只有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你知道吗?从呱呱落地到现在即将成为一名学校生,他们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啊!现在,就请大家看一看一位小伴侣小时侯的照片,请你猜一猜是谁?(出示张爱心小伴侣的成长照片,先让幼儿猜一猜,最终让他来说一说自己的家庭)
3、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爱吃的食物、喜爱的运动等。
请一部分小伴侣来叙述自己所了解的家庭成员的状况。
(评析:这个过程是对幼儿前期学问预备的一个巩固,让孩子在叙述中更深的体会到自己家人的重要性。)
4、分组沟通,让每位小伴侣都有讲话的机会。
在一部分幼儿叙述后,给孩子们一个自由争论的时间,让一些没有机会在集风光前展现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说出心中的想法。
(评析:这个过程老师是让孩子自由地与同伴说一说,满意孩子叙述的愿望,同时在叙述中孩子的构思也会不断完整和丰富。培育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力量和自信念。)
5、出示全家福照片请幼儿说一说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
引导幼儿发觉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相亲相爱的。(可以相互拥抱、搭肩、头靠头、脚对脚……)
(评析:这个过程是让孩子知道和家人在一起是欢乐、快乐、幸福的)
二、呈现沟通,共享胜利
1、绘画自己的家的全家福。
有一部分幼儿会较快的完成的作品,这时老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建议这些孩子对自己作品再进行一些装饰、另一种是引导他们有序地去观看别人的作品,并尝试进行评价。
(评析:在相互介绍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幼儿领会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作品展览讲评。
当全部幼儿都完成制作后,就到了集中观赏、共享胜利的时候了,将孩子的作品通过数码相机传送到投影中,让大家都能观赏到自己和别人的的作品,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能干。
活动结束
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观赏,相互介绍和沟通。
中班教案篇四
好玩的蝌蚪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认真观看,猎取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叙述出来。
2、对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
3、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预备:
电脑一台,放大镜、观看记录本、蝌蚪若干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四周环境都特别感爱好,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尤其是对生活四周的小动物,有着剧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来了,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新伴侣,但究竟小蝌蚪长得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样奇迹般地变成了小青蛙的?游来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个明白,通过“好玩的蝌蚪”这个活动,使孩子们的奇怪 心得到了满意。在观看、思索、争论小蝌蚪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蝌蚪的熟悉,也增进了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观看、叙述等多方面力量也有所提高。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结合《纲要》精神,更加注意调动幼儿自己学习的力量,注意幼儿对蝌蚪观看、了解的过程,重视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观看、思索、争论,再来解决问题。同时,乐观接纳幼儿的观点,运用激发、引导、鼓舞的方法,使幼儿的思维更活跃,学习乐观性更高。
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生动形象,颜色鲜亮,在此活动中通过运用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将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展现出来,将抽象变为生动,将静态变为动态,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产生了深厚的学习爱好。
活动过程:
一、激发爱好,引出主题1、老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又多了谁?(小蝌蚪)你们熟悉小蝌蚪吗?它长着什么样?幼儿可能答:小蝌蚪长着一个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一条长长的尾巴。
二、通过观看、记录,熟悉蝌蚪
1、老师问:你们想不想认真地看一看小蝌蚪?供应每人一只放大镜,一本记录本,让幼儿先观看小蝌蚪的不同动态,再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评析:鼓舞幼儿专注地观看,找出小蝌蚪几种不同的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沟通自己的观看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老师: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谁?幼儿可能答: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老师追问:你们知道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评析: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制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青蛙的过程。老师重点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幼儿可能答: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越缩越短,腿越长越长,还有脚趾呢。
四、动手操作,再现奇异的生长过程
集体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长图评析:通过动作制作再次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印象。
五、延长活动:观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活动中可支配让幼儿续编故事。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奇怪 心引起他们的学习爱好,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特别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试验胜利时的欢乐、增加了自信念,也知道了爱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育了幼儿的观看力及动手操作的力量,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特别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乐观参加种花嬉戏,练习弹跳的钻爬的动作。
2、体验嬉戏带来的欢乐。
3、通过这次嬉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4、进展幼儿空间辨别力量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点:
巩固弹跳、钻爬力量。
活动预备:
小兔头饰若干花的道具山洞等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活动预备,自由练习弹跳动作
1、听音乐,师幼一起做热身运动。
小兔子们,今日天气真不错!跟妈妈一起出去玩一玩吧!
2、请个别幼儿示范,老师订正幼儿的姿态。
谁能告知妈妈,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做的真棒!可是妈妈还需要告知你怎么样跳是最好的?
3、集体练习,要求跳时。
两脚并拢向前,前掌轻轻落地。
跳时两脚并拢向前,前掌轻轻落地!跟妈妈一起来学一下。
二、嬉戏:“种花”
1、引导幼儿回忆种花的过程。
2、幼儿分成若干组,开展嬉戏。
那现在,你们要帮妈妈去种花,好吗?鲜花是怎么种出来的?
看看谁能种出漂亮的鲜花?
3、其次次嬉戏
三、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场地,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在幼儿健康训练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艺术的作用,把艺术和嬉戏紧密结合起来,为儿童创设嬉戏的情境,让幼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嬉戏中熟悉和进展自我的力量,培育良好的心理素养,从而较好地去适应现实环境。
幼儿健康训练领域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探究健康训练的规律,更有效地实施健康训练,使健康训练的策略讨论更加系统化,更为合理与完善。
小百科:兔的头部较长,可分为颜面区(眼以前)和脑,头颈部颅区(眼以后)。颜面区约占头部全长的2/3。
中班教案篇六
活动内容:美丽的路灯。
重点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学习添画半圆形、扇形、圆形等不同外形的路灯。
2.知道路灯的用途。
活动材料
示范画1张,《漂亮的路灯》作业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白天睡大觉,晚上亮堂堂,夜晚看不见,请它来帮忙!
小伴侣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出示《漂亮的路灯》示范画,让幼儿说一说示范画画面上的背景。
师:小伴侣们真聪慧,今日我们就来画画路灯下的故事,瞧,路灯下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3.老师讲解示范添画半圆形、扇形、圆形等不同外形的路灯。要求幼儿添画人、车等背景。
师:这幅画我们要从上往下画,先画路灯,再画路灯下的部分,而路灯上面找不到的部分则是空白的什么也看不到的。
4.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1)幼儿按要求作画,并赐予幼儿适当的关心,鼓舞幼儿大胆想象。
(2)对能添画人、车等背景的幼儿作品给于确定。
(3)引导幼儿相互观赏作品。
5.老师讲评,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春天》这首歌曲,流畅的旋律塑造了漂亮多彩的春天形象。幼儿通过学习这首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也突出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春天的勃勃生气,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幼儿天生喜爱,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究。《纲要》中明确规定: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老师还应敏锐地捕获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进展需要,适时地组织活动,培育孩子的奇怪 、好问、乐于探究的精神等。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熟悉,还能使幼儿通过演唱歌曲,增加对动物的情感熟悉,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学习,幼儿感到很轻松。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觉美。
2、能够借助图片的排列挨次,理解记忆歌词。
3、能开心地参加活动,体验唱歌的欢乐,感受春天的漂亮,喜爱祖国大自然。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幼儿已有春季特征的学问阅历。
2、自制与歌词相匹配的课件图片。
3、《春天》、《郊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1、以嬉戏的形式引出课题:暖和而又漂亮的春天来了,你们看谁来了?老师分别做柳树迎风飘,小燕子飞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一猜。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的阳光很暖和等,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妙。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乐观性,同时引出歌词。
2、依次出示课件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索。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谁飞回来了?小燕子是一只什么鸟?(报春鸟)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详细、明白,每个幼儿通过思索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问题后,点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依据幼儿的个体特点,赐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确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中,幼儿想说、敢说,也关心幼儿借助图片的排列挨次,理解记忆了歌词。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3、让幼儿范听歌曲。
(通过观赏示范曲,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引起幼儿想学唱歌的爱好。)
4、幼儿自我发觉。结合课件图片,师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引导幼儿思索:“歌词里说到了谁?”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图片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关心幼儿了解记忆歌词。
5、进行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的歌,小伴侣表现得特别好,谁情愿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通过演唱,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好,体验唱歌的欢乐,巩固重难点。让幼儿自己表演,老师不仅检测了自己所教的效果,更展现了幼儿这节的所学效果,真正让幼儿收益,学有所感,学有所用,鼓舞幼儿都敢大胆演唱。)
6、歌曲舞蹈创编。
老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伴侣都特别喜爱唱歌和跳舞,那我们今日一起来给《春天》这首歌曲伴伴舞好吗?(歌曲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唱词的理解,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觉美,使幼儿更加喜爱唱歌。)
7、活动延长:
最终,听着《郊游》乐曲,带领幼儿到室外连续演唱漂亮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妙。(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幼儿创编歌词,如:小蝴蝶飞来了,小青蛙醒来了等等。)
反思
音乐活动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教学领域,通过尝试使用图谱的方法,孩子们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学习的氛围也变的轻松了许多,纲要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赐予充分的理解和敬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善”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
中班教案篇八
设计思路: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心理特点,创设“为小鸟建新家”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发同学的。奇怪 心与丰富的情感,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与创作欲望。同学在生动好玩、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与胜利感。同学不仅学会了用废弃物品做“小树”的方法,而且培育了他们爱惜树木、爱惜大自然,以及制造美妙生活的愿望与力量。
教学目标:
1、利用废弃材料(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制作立体的树。
2、了解树的基本结构,以及几种常见树的形状特点。
3、激发同学爱惜树木、爱惜环境的美妙情感。
4、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和动手操作力量。
5、探究与试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乐观性。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各种立体造型的小树。
教学预备:
同学:
1、观看各种树的形状特点。
2、收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
3、剪刀、双面胶、竹签。
4、用纸袋装好的“小鸟”(课前发给同学,每人一只,评价时用。)
老师:
1、多媒体课件
2、废弃物品(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
3、制作好的示范作品(不同立体造型的“小树”)
4、用泡沫塑料制作的场景(展现作品用)
5、竹签、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伴侣,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请看,(伴随美丽的音乐,展现课件。)在一片漂亮的小树林里,住着很多欢乐的小鸟……
2、课件演示动画:一片漂亮的小树林,很多小鸟在林间飘舞、唱歌……(镜头推近,特写: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里面住着鸟妈妈和三只小鸟。)鸟妈妈对小鸟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该有自己的家了!”小鸟们听了说:“妈妈,我们要建自己的新家,肯定要找一个比这里还要美的地方。”
3、师:小伴侣,你们都听见了吗?你们情愿让这些可爱的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建新家吗?
4、师:咦!我们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吗,(走到课前预备好的场景前)哎呀!怎么是这个样子,处处是人们扔掉的废品,一棵小树也没有,小鸟会来吗?我们该怎么办呢?(种树)
5、师:对,我们要种树,把这片荒地变成一片小树林,小伴侣,那你们预备种些什么树呢?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先在小组里跟小伙伴们说一说。
6、同学在小组里进行沟通。
7、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8、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想种什么树?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子?并用肢体语言学一学。
9、依据同学的回答,利用课件逐个展现出各种造型的树。
二、制作小树
1、(指着场景上的废弃物品)师:小伴侣,让我们来想想,这些废弃物品能变成一棵棵小树吗?
2、师:(举起一个矿泉水瓶)这个能变成小树的什么?(树干)
3、师:有了树干,小树还缺什么?(树枝、树叶)
4、师:树干上部的树枝和树叶叫做树寇,我们用什么来做树寇呢?(拿起一张挂历纸)这个行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5、把挂历纸剪成条状,用双面胶贴在“树干”上。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南艺术领域》课件
- 《ERP培训讲稿》课件
- 《理发师简谱》课件
- 《部分企业分配》课件
- 《细节图如何拍摄》课件
-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1.25-【课件】
- 探索农学新领域
- 绿色插画风运动健身营销宣传主题
- 咨询业务季度报告模板
- 员工入股申请书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套单元基础常考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保险养老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 保险公司防火应急预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2024医师资格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 根据铜价计算各种电缆参考价格
- 2022年虚拟数字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JJF(石化)007-2018铅笔硬度计校准规范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培训课件】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