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静夜思》教案五篇
《静夜思》教案篇1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境的背诵古诗《静夜思》,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思念、喜爱家乡的感情。
3、会默写《静夜思》,掌控学习古诗的方法〔背古诗—懂诗意—知〕。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词
意思家乡举头怀疑一首古诗
思念唐代听懂背书一层白霜
二、讲授新课
1、背古诗
师:《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习的呢?我们来读课文。找出英英所说的话,来揣摩一下。
英英说了几次话?谁找出来,请举手。〔挑三个同学来读〕
师:我们来读英英第一次所说的话〔齐读〕找出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出示古诗,我们也像英英那样,把古诗的内容先来试着背一背吧〔板书:背内容〕
2、讲意思
〔1〕、〔个别字的意思〕
师:其实古诗呀,很好理解。假如你把关键几个字的意思弄懂了,那这首古诗的意思你也就明白了。我们来读一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看看这几个字的意思你能不能读明白。〔静、思、疑、霜、举头、明月〕
同学回答,老师点拨。
〔2〕、整首诗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诗的意思吧。同学结合课原来表达。
我们也像英英一样会讲古诗的意思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3〕、诵古诗
老师出示插图,同学表达画面的意境。老师渲染,创设情境同学再次朗诵《静夜思》
4、说
从英英的第三次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同学回答,师板书〔说〕
多媒体出示,李白的简介,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师:学习古诗就是这么简约,〔指着黑板〕背古诗——懂诗意——知。
5、默写古诗
练习册13页第2题
三、整体感知
分角色读课文。
教后反思:备课时,我针对“你要把同学带到哪里?你怎么把同学带到那里?你如何如确定把同学带到了那里?”的教学思想而备了此课。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只要同学会背诵和默写古诗即可。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和同学相处时间不长,对同学的理解不够。虽然目标达到的还行,但教学过程不那么流畅,甚至个别同学还没有达到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忱。2、每一个环节设置的还可以,但教学的有些浅。假如再扎实一些,可能每个孩子都会背会写了。例如在读古诗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同学多读,就能达到熟读背诵的结果。在默写古诗时可以指导个别字的书写,加深古诗中难写的字的印象。3、学习时,应当回忆或拓展与李白相关的诗,加深同学对李白的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三个问题”为主导思想,“同学为中心”,提高每一堂课的学习效率。
《静夜思》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培育观测大自然的爱好,引导同学观测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2、培育观测大自然的爱好,落实观测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预备:
每位同学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身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惦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预备状况〔有关李白的〕推举。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状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推举: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觉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和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相互借阅
《静夜思》教案篇3
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涌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援助同学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教学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会观测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
4、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情分析:
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同学在入学前的幼儿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经学会背诵多首古诗,其中又数《静夜思》最熟识。再者,这首古诗诗句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同学自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预备: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正确、流畅地朗诵古诗,会认读生字,会书写“目、耳”。
2、会通过看图援助理解诗句,体会当时的思乡意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3、初步学会由看到而联想到,进行想像技能的培育。
教学设计:
一、揭题、激发爱好。
1、小伙伴,你们听说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都说会背〕
2、齐读。
3、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吗?举手表示。想不想每个人都会背这首诗,会讲这首诗的故事?
二、分层教学。
1、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同学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任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2、分层次沟通:先让低层次的同学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同学与伙伴开展竞赛,同学自己评议。
三、知景、悟情、吟诵。
1、播放课件。
〔1〕观测并说说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2〕那么古诗当中哪一句是描写我们看到的环境的。联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图理解。
〔3〕诗人李白看着眼前的月光,他想起了什么?
〔4〕把李白的思乡之情用诗句表达出来,就是哪一句?联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看图理解。
〔5〕看,诗人多了不得,用简简约单的二十个字就把自己远在异地他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古诗。
2、你们有过惦念亲人的体验吗?那当时你为什么会想起他?〔触景生情〕
3、当时大诗人李白远在他乡异地,低头注视屋内银白的月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沉醉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播放课件,吟诵古诗。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生字卡片认读,请生观测“光、霜、乡”的拼音有什么特别?渗透古诗押韵的特点。
2、分句认读诗句,指名四生读好拿着诗句排顺次。
3、齐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板书〕
4、大家学得这么好,靠的是你们仔细看,仔细听,仔细想,对吗?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目和耳”。〔1〕、老师范写,同学观测。
〔2〕、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同学练写。
〔3〕、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1、观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2、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背诵古诗。
2、会观测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别人听。
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中一张照片让小伙伴想起了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妈妈……大诗人李白看到皎洁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小伙伴,让我们再来和李白一起,做一回思乡之人。朗诵古诗。
2、拓展说话:那小伙伴来看看这副夜景,〔播放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凄凉、很伤感的感觉〕
3、看书中插图,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美妙、很漂亮的感觉〕
小组内说――指名说。
〔从说中,孩子们学会了即使是同样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2、复习四个生字,选择生字,找伙伴扩词。
三、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会读。〔领读生字。〕
第二关:我会背。〔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关:我知道。〔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小组内竞赛,选出获胜者,再由各获胜者进行竞赛。〕
四、老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同学,要求同学会读,有技能的可以尝试背诵。
板书: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教案篇4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怪新奇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表达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心情,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常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假设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清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涌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表达,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四周的环境告知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楚了。
秋月是格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简单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视着月亮,也最简单使人产生遐想,想到家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慢慢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深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亮地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爽俭朴,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简单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悟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诙谐“目、耳、头、米”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
【用具预备】
1、布置作业:晚上观测夜空。
2、一幅描绘清静月夜的课件图画。
【教学设想】
在古诗的诵读之前,可通过课件演示来激发同学的爱好,在图中入境并伴有相应的音乐,还可让同学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读。这样同学会更简单理解古诗。在理解词意方面可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来理解。如:在理解低头和举头时可用动作来示意。学完古诗时,可把说说看到的夜空景象来进展他们的口头表达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日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检查自学状况:
①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齐读生字、正音。
③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小老师领读。
⑤开火车检查。
⑶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3、同学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帮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计与决算管理办法
- 士兵退伍前管理办法
- 商铺积分制管理办法
- 外包队安全管理办法
- 室内外装饰管理办法
- 场地押金用管理办法
- 委托经营及管理办法
- 政府非投标管理办法
- 动态口令卡管理办法
- 回收筒维护管理办法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
- 葫芦岛广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
- DL-T 748.1-2020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1部分:总则
- YS/T 922-2013高纯铜化学分析方法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
- GB/T 22751-2008台球桌
- GA 1205-2014灭火毯
-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培训课件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自然拼读元音字母组合及单词
-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
- 企业年金实施细则及分配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