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1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一
用试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试验器材:
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试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测试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试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二
用试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试验器材:
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试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测试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试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三
1、把握溶解、过滤、蒸发等试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开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蒸发皿。
试剂:粗盐、蒸馏水。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③把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测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渐渐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细心观测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当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中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粗盐溶解时溶液浑浊,蒸发时蒸发皿中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蒸发皿中逐渐析出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四
:溴乙烷的合成
:
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稳定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试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参与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渐渐地参与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参与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参与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参与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渐渐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枯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参与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枯燥的分液漏斗细心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开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终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试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五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参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分为6个步骤:
1):试验目的,具体写该次试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譬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参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试验原理,是写你这次试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试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试验用品,包括试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当是要的吧。)
4):试验步骤:试验书上也有(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参与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测反应现象)
5):试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探讨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六
一、试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试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试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宽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试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以下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四、试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试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参与125g酒精,再参与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参与75g水,参与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参与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探讨: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繁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参与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边,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参与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繁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十分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终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好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参与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依旧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参与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七
一、试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试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试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宽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试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以下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四、试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试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参与125g酒精,再参与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参与75g水,参与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参与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探讨: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繁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参与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边,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参与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繁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十分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终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好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参与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依旧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参与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八
固态酒精的制取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宽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以下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参与125g酒精,再参与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参与75g水,参与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参与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繁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参与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边,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参与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繁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十分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终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好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参与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依旧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参与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九
固态酒精的制取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宽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以下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参与125g酒精,再参与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参与75g水,参与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参与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繁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参与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边,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参与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繁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十分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终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好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参与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依旧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参与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
1.试验前应认真预习试验指导,明确试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试验报告。
2.进入试验室必需穿白大衣。严格遵守试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试验器具开玩笑。试验室内阻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宝贵的缜密仪器必需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马上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需“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马上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俭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试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需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试验结果,细心分析,做出客观结论。
试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试验结果。试验完毕,认真书写试验报告,按时上交。
10.试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清白归置好,方可离开试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试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试验整齐卫生。离开试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试验报告通过分析总厚试验的结果和问题,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把握,提高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
1.试验报告应当在专用的生化试验报告本上、按上述格式要求书写。
2.试验报告的前三部分①试验原理、②试验材料(包括试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试验步骤(包括试验流程与操作步骤)要求在试验课前预习后撰写,作为试验预习报告的内容。预习时也要考虑并设计好相应试验记录的表格。
3.每项内容的基本要求
(1)试验原理:简明扼要地写出试验的原理,涉及化学反应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试验材料:应包括各种来源的生物样品及试剂和主要仪器。说明化学试剂时要避免使用未被普遍接受的商品名和俗名。试剂要标清所用的浓度。
(3)试验步骤:描述要简单,不能照抄试验讲义,可以采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或自行设计的表格来表示,但对试验条件和操作的关键环节应写明白,以便他人重复。
(4)试验记录:包括主要试验条件、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及试验中的原始数据。
(5)结果(定量试验包括计算):应把所得的试验结果(如观测现象)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对比,尽量用图表的形式概括试验的结果,如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等(有时对试验结果还可附以必要的说明)。
(6)探讨:不应是试验结果的重述,而是以结果为基础的规律推论。如对定性试验,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有中肯的结论。还可以包括关于试验方法、操作技术和有关试验的一些问题,对试验异常结果的分析和评论,对于试验设计的认识、体会和建议,对试验课的改进看法等。
(7)结论:一般试验要有结论,结论要简单扼要,说明本次试验所获得的结果。
1.试验预习报告内容(30分)
学生进入试验室前应预习试验,并书写预习报告。试验预习报告应包括以下三部分:①试验原理(10分):要求以自己的语言归纳要点;②试验材料(5分):包括样品、试剂及仪器。只列出主要仪器、试剂(常规材料不列);③试验方法(15分):包括流程或路线、操作步骤,要以流程图、表格式给出要点,简明扼要。依据各部分内容是否完整、明白、简明等,分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项目完整,能反映试验者的加工、整理、提炼。
合格:较完整,有一定整理,但不够精炼。
不合格:不完整、缺项,大段文字,完全照抄教材,记流水账。
试验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允许进行试验。该试验应重新预约,待试验室安排时间后方可进行试验。
2.试验记录内容(20分)
试验记录是试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需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试验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主要试验条件(如材料的来源、质量;试剂的规格、用量、浓度;试验时间、操作要点中的技巧、失误等,以便总厚试验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参考依据);②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如参与试剂后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原始试验数据:设计试验数据表格(注意三线表格式),确凿记录试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记录测量值时,要根据仪器的确切度确凿记录有效数字(如吸光值为0.050,不应写成0.05),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试验记录应在试验过程中书写;应当用钢笔或者圆珠笔记录,不能用铅笔。记录不可擦抹和涂改,写错时可以确凿划去重记。记录数据时请教师审核并签名。
试验记录分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如实详细地记录了试验条件、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结果及试验中的原始数据(如三次测定的吸光度值)等;试验记录用钢笔或者圆珠笔记录,没有抹擦和涂改迹象。书写确凿,表格规范(三线表)。有教师的签字审核。
合格:记录了主要试验条件,但不详细、凌乱;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不细致;原始数据无涂改迹象,但不规范。有教师的签字审核。
不合格:记录不完整,有遗漏;原始数据有抹擦和涂改迹象、捏造数据(以0分计);图、表格形式错误;用铅笔记录原始数据;无教师的签字审核。若记录的结果有怀疑、遗漏、丢失,必需重做试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3.结果与探讨(45分)
(1)数据处理(5分)
对试验中所测得的一系列数值,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数据处理时,要根据计算公式正确书写中间计算过程或推导过程及结果,得出最终试验结果。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单位(国际单位制)。经过统计处理的数据要以x〒sd表示。可分成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处理方法合理,中间过程明白,数据格式单位规范。
合格:处理方法较合理,有中间计算过程;数据格式单位较规范。
不合格:处理方法不当;无中间过程;有效数字的位数、单位不规范。
(2)结果(20分)
试验结果部分应把所观测到的现象和处理的最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比对,以列表法或作图法来表示。同时对结果还可附以必要的说明。
要注意图表的规范:表格要有编号、标题;表格中数据要有单位(寻常列在每一列顶端的第一行或每一行左端的第一列)。图也要有编号、标题,标注在图的下方;直角坐标图的纵轴和横轴要标出方向、名称、单位和长度单位;电泳图谱和层析图谱等要标明正、负极方向及分开出的区带、色带或色斑的组分或成分。电泳结果还要标记泳道,并在图题下给出泳道的解释;要标出分子量标准的各条带的大小。并且注意需要结合图表对结果进行较详细的解释说明。
可分成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试验结果有归纳、解释说明,结果确凿,格式规范。
合格:堆砌试验现象、数据,解释说明少。
不合格:最终试验结果错误且无解释说明,图表、数字不规范。
(3)探讨(20分)
探讨应围绕试验结果进行,不是试验结果的重述,而是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的规律推论,基本内容包括:①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探讨,从理论上对试验结果的各种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解释,说明试验结果,重点阐述试验中出现的一般规律与特别性规律之间的关系。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试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把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试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试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化学试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试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其次,分析化学试验能培养我们的观测能力。最终,试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试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探讨、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试验技能竞赛的拓展。化学试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试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我被分派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我分别采集了该社区纯净水及自来水的水样各一份,以便比较。
试验阶段中,未学过分析化学的成员得以提前接触到一些高缜密仪器,如分析天平。这为大一的同学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虽然因试验仪器使用的不熟练使得失误的频繁发生,但由于活动参与者的认真态度,我们最终得到了较为确凿的试验数据。我采集的两份水样中此社区的自来水水样的水硬水平于其它城区的自来水水样水硬平均水平相近。纯净水的水硬几乎是自来水的3倍,且ph呈弱酸性,证明该室供纯净水水样中含有较多的离子。由于试验条件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无法将该水样中所含离子一一检验出来,但足以证明所谓的纯净水的水样并非如我们寻常理解的纯净。由于水样的采集是入户进行,我们没能得到此纯净水水源处的水样。考虑到新屋的管道可能还未经使用,水样受管道材质影响较大,此次采集到的不良水样并不能断定此纯净水水源的不纯净。
自第一次接触分析化学试验到现在,已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实践,我发现做好分析化学试验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做好预习工作。试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所需的基本操作技术,明确试验目的,原理,任务,主要的操作步骤及有关事项,做到胸有成竹。
其次,试验过程中认真思考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作用,细心观测试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试验中随时将试验测量的各种原始数据真实,确凿,明了,的记录在原始试验记录纸上,并让老师审阅。
第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本卷须知。使用不熟悉的仪器和试剂之前,一定不要随意操作,以免破坏试验仪器,浪费试剂,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及本卷须知。注意电源,电炉,水阀等。试验后及时洗涤清理仪器。
第五,试验后根据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总厚试验的经验,误差分析思考题等。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试验。分析化学试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稳定化学知识,把握试验技能,拓宽知识面,培养的观测能力、思维能力、试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二
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和称量
(2)给物质加热
(3)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4)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5)仪器的洗涤
(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常见气体的试验室制备及收集
(1)三种气体(h2、o2、co2)的制备
(2)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
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
(2)(2)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
5.化学基本试验的综合
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试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试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在试验室要观测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试验仪器、试验用品、试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本卷须知。还要观测各种各类成套的试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测和记忆。例如:
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试验都离不开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把握各项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本卷须知,且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测各种试验现象,这是培养观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由于在试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好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这都不利于对试验的分析和判断。
(2)如何做好观测
观测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测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测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对于化学试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测,要求:观测要全面、观测要确凿,观测要有重点,观测时还要动脑思考。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三
:仪器分析
:李志红
:张xx宇
2xx年5月12日
(1)把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把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3)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把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寻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确凿度,必需选择适合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状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适合用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2)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参与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适合的ph范围。
(3)干扰。
有色协同物的稳定性:有色协同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需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邻二氮菲与fe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协同物。协同无的ε=1.1×10l·mol·cm-1。协同物协同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协同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参与还原剂使fe3+还原为fe2+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参与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ca2+、hg2+、zn2+及ag+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1、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7个,10ml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ml移液管1支,滴定管1支,玻璃棒1支,烧杯2个,吸尔球1个,天平一台。
2﹑试剂:
(1)铁标准溶液100ug·ml-1,确凿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参与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1.5g·l-1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1.准备工作
(1)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铁标溶液的配制
确凿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参与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清白容量瓶,移取100μgm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参与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参与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参与100.00μɡ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参与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清白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b=-2.205r*r=0.9945conc.=k*abs+bc=44.55molml-1
6.终止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1)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最终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假使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试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测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试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试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确切。(普杰飞)
(1)在操作中,我觉得应当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a、温度,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榷得不同值。(李国跃)在试验的进行当中,由于加试样的量都有确切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试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参与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1)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确凿度,必需选择适合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2)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猛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想,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四
试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
时间试验(分组)桌号合指导老师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试验药品: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c(标)×v(标)=c(待)×v(待)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需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假使有漏,必需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如20、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意,调整起始刻度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确凿刻度,记录读数
v1,读至小数点后其次位。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
管活塞,眼睛凝眸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清白,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三)试验记录
(四)、试验数据纪录:
c(待)=c(标)×v(标)/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根据:c(h+)×v(酸)=c(oh—)×v(碱)分析]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五
试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试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试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
试验名称:排空气法
试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试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学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手抄报篇十六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试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试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理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理。
3、"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试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依照电流滚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滚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试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滚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滚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5、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倒一些在纸上,压碎硫酸亚铁晶体,用磁体靠近硫酸亚铁,这时有一部分硫酸亚铁被吸引在磁体上,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6、将磁体用棉线挂在墙上一个钉子上让磁体悬空垂直不动,用装有硫酸亚铁的塑料瓶靠近磁体,当还未接触到悬空磁体时,可以看到悬空磁体已开始运动,此事更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注:用另一个塑料瓶装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产生的现象同样)
7、通过步骤4、5、6我们得到这样的共识,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8、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适量倒在烧杯中,参与蒸溜水溶解硫酸亚铁。可以用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倒入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试验是用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装入长方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40毫米。
9、将铁片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两端中,但要留大部分在溶液之上,以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由于两个电极是用的同种金属铁,没有电流的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电风量空调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瓦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瓦楞彩钢复合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灌肠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洗纸商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油库购销合同范本
- 楼房正式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普通电加热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商品售后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德式香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 2024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春节的那些事作文6篇
- (完整版)机房安全检查表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治疗
- (正式版)JBT 14660-2024 额定电压6kV到30kV地下掘进设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
- 血栓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干预(遗传性易栓症风险基因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