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1项目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概述2项目2任务12客流概述及客流预测2项目2任务34客流调查及客流特征分析2项目2任务5断面客流量计算3项目3任务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项目3任务2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设计3项目3任务456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出入口、布局设计4项目4任务12车站客运组织安全关键点及瓶颈5项目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常客流组织6项目6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概述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是建立客运工作组织的基本认知,从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发展历程开始,知悉客运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客运组织的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客运组织机构、车站管理模式。34主要内容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任务二客运组织的重要性任务三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5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通过合理的客运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指为实现乘客运送任务,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6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得到迅速发展,网络化运营已成为国内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在不同发展阶段,现场客运组织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客运组织管理随着线网由“线”到“网”的演变,也日趋丰富完善。7思考:每个阶段重点关注什么?8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一、线网发展初期9对车站主要部位进行通过能力分析分析车站客流规律:周边城市土地、人口情况站台、扶梯、站厅等重点关注,及时加派人手分析单站客流规律识别车站客流瓶颈制定车站布岗图10思考:有什么特点?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二、线网发展中期11换乘站作为线网枢纽,其客流组织也影响着地铁运营效率。分析车站的换乘客流量:换乘站所处位置、线路、不同时段分析换乘客流规律合理安排换乘方式12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三、线网发展成型期13当单站级客流控制己无法满足客流疏导需要,在必要时可实行单线级客流控制工作日早晚高峰客流潮汐现象突出,存在明显的单向性和向心性关注线网客流规律合理分配线路运能14任务一

客运组织的发展阶段四、线网发展成熟期15为有效应对客流冲击,保障安全,在原有的线网联控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建立大客流线网联控分级制度由于多条线路相连,出现了连续换乘站的情形,其客流对车站影响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优化组团线网控制客流线网联控分级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16为什么学习客运组织?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17轨道交通通常在乘车需求相对较高的地点设置车站,乘客在车站内等候乘车,在客流量大的车站,常常出现站内拥堵、不同行走方向的客流相互冲突的情况。此时,若无合理的客运组织,乘客在车站内将形成无序、混乱的状态,客运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181、线路建设方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底,共有5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83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9206.8公里。2021年当年新增39条,长度1237.1公里。一、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19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0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12、客运量方面2021年累计完成客运量236.9亿人次(2019,237.1)。其中,北京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30.7亿人次;上海累计完成客运量35.8亿人次;广州累计完成客运量28.4亿人次;深圳累计完成客运量21.9亿人次。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2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3全国铁路网全年客运量?36.6亿人次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4日均客运量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5北京:100个左右广州:主控站45个,辅控站30个常态化限流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6地铁站具有空间狭小、密闭的特点,车站内有多条行走路径,路径间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在大客流的情况下车站的站台、站厅内聚集大量的乘客,不同路径间的客流交织加剧,若无正确的客运组织引导,进出站乘客将无法顺利疏导,滞留在车站内,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车站及客流特点任务二

客运组织的重要性27客运组织是通过降低不同路径的客流冲突,减少车站客流的拥挤程度,维持车站客流的顺畅有序。客运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管理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施对客流采取有效分流或引导,完成安全、有效的客流运送任务,从而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任务三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客运组织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组织工作的质量直接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客运组织工作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运营、乘务、维修等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站车秩序,完善管理工作细节,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28任务三

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宗旨291.安全2.准时3.迅速4.便利5.优质服务任务三

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二、客运组织工作的基本特点301.客运组织服务的对象是市内交通乘客,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服务。2.全日客流分布在时间上有较为明显的高峰(一般为早晚高峰)和低谷之分。3.全年客流分布在时间上按季、月、周、节假日有较大起伏。任务三

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三、客运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311.站容整洁2.导向标识清晰、完备3.优质服务4.遵章守纪5.掌握客流规律6.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32《地铁与轻轨系统运营管理规范》规定运营单位应统一提供清晰可靠的乘客服务信息,并应设置标准的静态或动态标志系统,标志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的有关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5号)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统一标志标识,车站醒目位置应张贴本站首末班车时间、周边公交换乘信息、无障碍设施指引、车站疏散示意图,以及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等。出入口、站内指示和导向标志应清晰、醒目、连续、规范。车站控制室、设备房、轨行区等区域应设置醒目的禁行标志,应急装置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33导向标识——天津地铁天津地铁-站厅层34任务三

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四、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机构35图1-3客运组织机构设置示意图

轨道交通客运公司网络运营指挥中心COCC轨道交通分线客运业务部门轨道交通分线控制中心OCC客运调度各车站售票检票票务处理站台服务卫生清扫监控36任务三

客运组织工作基本认知37课后作业训练要求1.利用网络充分了解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发展现状,每人至少搜集三个城市的路网线路图,力求清晰完整。2.通过网络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查询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务岗位设置情况,列图说明其岗位间的上下层级关系,每人至少列图两个城市的具体情况。38Thankyou!39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组织对象:客流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与分析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建立在客流基本概念基础上,理解客流预测的作用,学习客流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了解客流调查的种类、方法和统计指标,重点学会应用各种客流调查法完成不同情况下的客流调查任务;通过分析客流特征、客流动态及演变规律,了解客流与运输组织、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学会制订客流计划。为后面客流组织的学习奠定基础。42主要内容43任务一客流概述任务二客流预测任务三客流调查任务四客流特征分析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任务一客流概述客流是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安排工程项目顺序、设计车站规模和确定车站设备容量的依据,也是轨道交通系统安排运力、编制运输计划、组织行车和分析运营效果的基础。44“灵魂”一、客流的产生

二、客流的基本概念

三、客流的分类

四、客流的特点45一、客流的产生(一)城市交通需求的概念

需求=愿望+能力(实现愿望的客观条件)城市交通需求是指人们在城市中实现位移的愿望,同样,它也应建立在有能力支付交通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因此城市交通需求是位移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城市交通线路的客流,可以认为是被实现了的城市交通需求。46一、客流的产生(二)城市交通需求的特点

1.广泛性城市的各项功能活动都不可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2.派生性乘客实现位移的目的往往不是位移本身,而是通过空间位移的完成来满足工作、生活或者娱乐方面的需求。3.空间性城市交通需求是对位移的要求,而且这种位移是乘客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移。4.时间性乘客的交通需求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早晚高峰。47一、客流的产生(三)城市交通需求的影响因素

1.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情况2.城市布局发展模式(职住平衡)3.城市人口规模与出行率4.票价(案例:北京)5.服务水平6.政府的交通运输政策7.交通网的规模与布局(规模效应)8.私人交通工具的拥有量4849城市人口规模与出行率超过1000万超过300万超过900万50北京地铁票价变动大事记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单程票价一角。1987年12月19日,北京地铁环线建成通车后,一线及环线两线地铁票分别定为2角。1991年1月1日,北京地铁票价调整为5角。1996年1月1日,北京地铁开始调整地铁票价,普票从0.5元调至2元。1999年12月10日,北京地铁票价调整为3元。2002年年底北京地铁车票实行色标管理。其中地铁1号线车票颜色为粉红色;2号线(包括2个换乘站)车票为湖蓝色。2003年1月9日,13号线正式贯通试运营,单程票价3元。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铁实行单一票制,统一为2元。2008年6月9日,北京地铁全部实行自动售检票。纸质车票退出历史舞台。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实行分段计价方式,起步价3元。51线路2014年12月23日(周二)2014年12月30日(周二)同比%1707670602143-14.912542148480499-11.375571475506293-11.416412138380431-7.697-89366-8184494163099-11.609202674183902-9.2610999464850058-14.9513346705317659-8.3815991761069997.89昌平线161365159517-1.15房山线6419557427-10.54亦庄线10735593168-13.22八通线175799152042-13.51机场线30014302240.70总计46046724083461-11.3252由上表可以看出,调价前最后一个周二,除7号线外,其他线路全日进站量总和为460.47万人次;调价后的第一个周二,除7号线外,其他线路全日进站量总和为408.35万人次,同比下降11.32%。其中,10号线下降最多为14.95%。一、客流的产生(三)城市交通需求的影响因素

1.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情况2.城市布局发展模式(职住平衡)3.城市人口规模与出行率4.票价(案例:北京)5.服务水平6.政府的交通运输政策7.交通网的规模与布局(规模效应)8.私人交通工具的拥有量53二、客流的基本概念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里,由出发地至目的地进行位移的旅客的集合。客流是指交通运输线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天),某地与某地之间朝着某一方向旅行的乘客总人数。54既表明了旅客在空间上的位移及其数量,又强调了这种位移带有方向性和具有起讫位置。

二、客流的概念——相关的基本概念1.线路客流量单位时间内乘坐某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乘客数量,为该线路进站量与线路换乘量之和;一般包括全日客流量(万人/d)和各小时段的客流量(万人/h)。2.线网客流量单位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线路客流量之和(万人/d)。55二、客流的概念3.车站进站量在单位时间内,付费进入轨道交通系统并在车站上车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人数(万人/d或万人/h)。4.车站出站量在单位时间内,在车站下车离开轨道交通系统的乘客人数(万人/d或万人/h)。5.车站乘降量单位时间内在某轨道交通车站上车和下车的乘客数量之和,一般包括全日、早、晚高峰小时的上下车客流量(万人/d或万人/h)。6.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量单位时间内,某车站每个出入口的进出站乘客人数,一般包括全日、早、晚高峰小时的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客流量(万人/d或万人/h)。56二、客流的概念7.换乘客流量单位时间内,在换乘车站由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换入另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并上车的乘客数量,分换乘站换乘量、线路换乘量、线网换乘量,一般包括全日、早、晚高峰小时的分方向换乘客流量(万人/d或万人/h)。57思考:一个两线换乘站,共有几个换乘方向?二、客流的概念图2-2分方向换乘客流量583891=986+29052788=800+19883728=2510+12183392=983+2409课堂练习:5972076521353160810293524453356根据上图,计算一号线换乘二号线西方向,二号线西方向换乘一号线北方向,一号线北方向换乘二号线东方向,二号线东方向换乘一号线南方向的客流量,并写出计算过程。二、客流的概念8.线网换乘系数单位时间内,乘客利用轨道交通完成一次出行平均乘坐的轨道交通线路的条数,为线网客流量与线网进站量的比值。60二、客流的概念9.负荷强度(客运强度)线网或线路的日客流量与其运营长度的比值,可分为线网负荷强度及线路负荷强度(万人/km/d)。反映地铁线路单位长度上每日的载客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运营效率。10.全线客流高峰小时系数全线高峰小时内的客流量占全日客流量的比例。11.车站客流超高峰系数为描述车站高峰小时内客流量的不均衡性,以其中10~15min中的最大乘降客流量,与高峰小时的相等时间的平均乘降量的比值,取值一般不超过1.4。61课堂练习:62某车站早高峰小时7:00-8:00乘降量4.8万人次,其中7:15-7:30乘降量1.44万人次,请问该车站客流超高峰系数为

。二、客流的概念12.站间断面客流量单位时间内,两车站区间一个方向的客流量。可按上下行分方向、分时段计算。按上下行可分为: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公式如下:Pi+1——第i+1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i——第i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下——在车站下车人数(人);P上——在车站上车人数(人)。注意:通过某一断面的客流量就是通过该断面所在区间的客流量。

63

64ABDCE上车1000上车1200下车300课堂练习:A-B站间断面客流量为

;B-C站间断面客流量为

;C-D站间断面客流量为

。上车800下车500二、客流的概念65二、客流的概念12.站间断面客流量按时间段可分为:全日断面客流量、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晚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等。最大断面客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断面的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最大断面的客流量是指峰值所在断面,称为最大断面客流量。上下行方向的最大客流断面一般不在同一个断面。最大断面客流量通常按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和全日最大断面客流量计算。一般也不在同一个断面。66二、客流的概念67二、客流的概念68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在一小时为单位计算断面客流量的情况下,分时断面客流量最大的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的客流量就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轨道交通线路的高峰小时一般出现在早晨和傍晚,称为早高峰小时和晚高峰小时。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是决策修建轨道交通类型、确定车辆类型、列车编组、行车密度、运行车配置和车站设备容量等的基础资料。二、客流的概念13.高断面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与对应断面全日单向断面客流量的比值。14.线路站间OD矩阵单位时间内,线路中各个车站之间的起迄客流量(万人/d或万人/h),通常用一个二维表格表示。可分为:全日站间OD矩阵、早高峰小时站间OD矩阵、晚高峰小时站间OD矩阵。15.线路平均运距单位时间内,某一轨道交通线路上所有乘客一次乘车的平均距离。16.线网平均乘距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网所有乘客利用轨道交通完成一次出行的平均距离。69二、客流的概念17.客运周转量设计线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它是一项综合指标,用客流量与其相应运距的乘积表示。

18.列车满载率列车满载率反映列车运能的利用情况及列车内的拥挤程度,也反映了运输能力和客流量的匹配程度。

70三、客流的分类(一)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不同全日客流:指每日轨道交通线路输送的客流量。全日分时客流:指一天内轨道交通线路各小时输送的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一般指轨道交通线路早、晚高峰及节假日高峰小时内输送的客流量。71三、客流的分类(二)根据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断面客流:指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区间的客流。车站客流:指在轨道交通车站上、下车和换乘的客流。72三、客流的分类(三)根据客流的来源不同基本客流:指轨道交通线路既有客流加上按正常增长率增加的客流。转移客流:指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准时、舒适等优点,使原来经常由常规公交和自行车出行转移到经由轨道交通出行的这部分客流。诱增客流:指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后,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住宅区形成规模、商业活动繁荣所诱发的新增客流。73三、客流的分类(四)根据客流数据的来源不同调查客流:指通过对出行乘客的调查及人数的统计所得到的客流数据。预测客流:指根据调查的客流资料、现有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将来的变化与发展等诸多因素,按照某种计算模型推算而得出的客流数据。74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是客流整体表现出来的特性,而乘客行为的特点更多体现的是乘客的出行心理和出行习惯。其特点如下:1.高集中性2.多方向和多路径性3.主导性4.客流方向的不均衡性5.时间不均衡性6.短时冲击性75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二)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的特点由于换乘客流在车站客流构成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了解换乘乘客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并准确有效地组织换乘客流。换乘行为特征包括乘客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1.换乘心理需求(1)方便性。(2)顺畅性。(3)舒适性。2.换乘行为特征(1)简单化。(2)就近性。(3)快走性。76任务二

客流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不但要以现状客流作为依据,还要以近、远期预测客流作为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或特定线路的客流预测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部分,而城市交通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测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两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77任务二

客流预测78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预测)调整:线网方案相应修改、调整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连续过程任务二

客流预测79已运营线路在客流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准确预测客流完美规划?客流与设施设备完美匹配已运营线路存在问题极度拥挤车站限流客流不足资源浪费换乘站压力巨大……客流预测不够重视城市规划背景变动预测技术……城市规划时序衔接80一、客流预测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公共交通企业的客流预测,就是在各种客流调查和客流统计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分析,使之从现在研究未来,从已知研究未知,在未来未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中研究各种可能性,以减少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增强未来的预见性和适应能力,对未来的客流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理解即可!81一、客流预测的概念及作用

(二)作用客流需求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也是衡量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指标。具体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结果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②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和车辆选型。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能力、列车编组、行车密度和行车交路的确定。④车站基本规模、站台长度和宽度、车站楼梯和出入口宽度的确定。⑤机电设备系统的选定及其容量和用电负荷的确定。⑥售检票系统制式和规模的选定。⑦票价政策。⑧运营成本的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价。精炼记忆!82一、客流预测的概念及作用

客流需求预测的目标是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通车后可能吸引的客流规模和时空分布。客流预测结果偏大客流预测结果偏小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用的不合理,造成运营企业亏损,需要政府巨额的财政补贴。2将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拥挤,服务质量下降。1应以严谨、科学地态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83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一)预测内容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等不同阶段,对客流预测结果的广度、深度要求有所不同。例如,规划阶段偏重于线网客流总量,精度要求较低;设计阶段偏重于线路断面及车站客流总量,精度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客流预测成果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84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客流需求预测内容全线客流车站客流分段客流换乘客流出入口分向客流全日客流量和各小时段的客流量及比例全日、早、晚高峰小时的上下车客流,站间断面客流量以及相应的超高峰系数站间OD表、平均运距及各级运距的乘客量各换乘站分向换乘客流量85课堂思考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线路全线客流车站客流分段客流换乘客流出入口分向客流车站票价制定行车组织车辆……制式规模车型交路设计86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线路全线客流车站客流分段客流换乘客流出入口分向客流车站票价制定行车组织车辆……制式规模车型交路设计87课堂思考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二)预测年限线网规划年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同时应对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出设想。线路设计年限:《地铁设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均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年限一般分为初期、近期、远期三期。初期按建成通车后第3年要求设计,近期按建成通车后第10年要求设计,远期按建成通车后第25年要求设计。88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二)预测年限规划阶段设计阶段线网线路城市规划年限初期: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建成通车后第10年远期:建成通车后第25年89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三)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性质及地位人口、用地交通枢纽在战略上决定着城市的人口、用地发展规模及潜力,也决定着对其外部区域的影响力。城市人口分布及大型客流集散点分布,包括工业区、商业网点、文化中心、旅游点、住宅区等。城市内部公共交通枢纽及对外交通枢纽,火车站、码头、航空港等。90二、预测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四)客流预测的难度91预测年限较长,积累资料不足,预测技术尚须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划背景难以稳定。票价的竞争性和敏感性对客流量的影响。线网规划不完整,线路总体规模不明。三、基本思路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定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社会调查,结合人们的经验加以综合分析比较作出量的直接判断和预测。常见的定性预测方法有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群众评议法。92三、基本思路定量的方法是要进行量的计算。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实践主要以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主。所谓四阶段预测,就是将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预测、出行分布预测、方式划分预测、客流分配预测。93三、基本思路四阶段法步骤收集基础资料划分交通小区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客流分配9495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客流分配发生量、吸引量全方式OD表轨道交通OD表线路客流量四、基本方法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客流分配出行率法、回归模型法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分担率法、损失最小模型最短路径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96四、基本方法交通生成出行率法、回归模型法①出行率法②回归模型

97四、基本方法交通生成未来出行产生、吸引交通量

98四、基本方法交通分布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①增长系数法

②重力模型法

99基本假定基本假定四、基本方法交通分布未来出行产生、吸引交通量现状OD表

100四、基本方法方式划分101分担率法、损失最小模型四、基本方法客流分配102最短路径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①最短路径法:将OD间的交通量全部分配到相应的最短路径(路线)上去的方法。②多路径概率分配法:在OD间同时选定多条路径(路线),按各条路径的特性值(如时间、所需费用等)的大小比例将各OD间的轨道交通量分配到各条路径(轨道交通路线)上去。四、基本方法103最短路径法将轨道交通线网抽象成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链组成的网络结构,如图2-6所示。节点代表车站,链代表区间线路,根据区间线路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广义上的成本,可以是距离、时间、费用或者综合指标)对链进行赋值,该权值可以称为阻抗。在交通规划中,最常用的最短路径法是由莫尔(R.F.Moore)于1975年首先提出并在后来得到改进的Dijkstra法,通过图解法(被称为标记法)来找到任意节点到指定的根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具体思路如例题所示。最短路径法(Dijkstra算法)104最短路径法(Dijkstra算法)105在解题过程中,准备两个节点库,一是已标记的节点库,二是待标记的节点库,待标记的节点要从没有被标记过的节点中选取,选取的标准是必须和已标记节点库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有直接相连的关系。在各节点处准备一个用于标记的栏[,],栏内第一项是与该节点相连的前一节点的标号,第二项是从该节点到根之间的累计距离。(,)用于表示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如果无直接链则用-表示。具体求解步骤如下。最短路径法(Dijkstra算法)106第一步标记库:A;待标记库:B、C。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4)、(3)。其中最短路径是C,因此标记C[A,3]。第二步标记库:A、C;待标记库:B、D、F。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B(4,5)、D(-,6)、F(-,8)。其中最短路径是B,因此标记B[A,4]。最短路径法(Dijkstra算法)107第三步标记库:A、B、C;待标记库:D、E、F。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D(-,7,6)、E(-,9,-)、F(-,-,8)。其中最短路径是D,因此标记D[C,6]。第四步标记库:A、B、C、D;待标记库:E、F、G。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E(-,9,-,7)、F(-,-,8,8)、G(-,-,-,8)。其中最短路径是E,因此标记E[D,7]。最短路径法(Dijkstra算法)108第五步标记库:A、B、C、D、E;待标记库:F、G。待标记的节点经由标记库中的各个节点到根节点的累计距离:F(-,-,8,8,-)、G(-,-,-,8,9)。其中最短路径是F和G,由于要求的是根节点A到节点G的最短路径,所以标记G[D,8]。另外F可以标记为F[C·D,8],表示F到根节点的最短路径有两条。通过以上步骤就完成了最短路径的求解,反推回去即可得到根节点A到节点G的最短路径:A-C-D-G,最短路径的累计权值为8。得到了A-G的最短路径,就可以将A-G之间的交通量分配到最短路径上。课堂练习109最短路径法课堂练习110最短路径法(12节)课堂练习111最短路径法12112Thankyou!113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与分析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建立在客流基本概念基础上,理解客流预测的作用,学习客流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了解客流调查的种类、方法和统计指标,重点学会应用各种客流调查法完成不同情况下的客流调查任务;通过分析客流特征、客流动态及演变规律,了解客流与运输组织、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学会制订客流计划。为后面客流组织的学习奠定基础。115主要内容116任务一客流概述任务二客流预测任务三客流调查任务四客流特征分析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任务三

客流调查客流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定时期的客流数量和客流变化规律,正确编制客流计划,以不断提高客运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客流调查涉及到客流调查内容、调查地点和时间的确定,调查表格的设计,调查设备的选用和调查方式的选择等多方面问题。科学性、时效性和经济性是客流调查应该遵循的原则。目的内容117换乘客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181.全面客流调查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3.断面客流调查4.节假日客流调查5.突发客流调查二、客流调查的种类119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调查方法。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随车客流调查法、驻站客流调查法、问讯客流调查法、客票调查法等。选择调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个要点:第一,尽可能的以最少的劳动和时间消耗,取得足够量的精确的调查资料;第二,尽可能以最简便的方法,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保证所需资料的及时性与可靠性。三、客流调查的方法120随车客流调查是在线路运行的车辆中安排专人记录每个车站的上下车的乘客数量,以及车站上留站人数多少的一种全面调查。它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也可以选择部分和一条线路进行。它可以组织全天营业时间进行,也可以在某一段营业时间进行。这取决于调查的不同目的。(一)随车客流调查法

面1211.随车客流调查的组织方法在运营的所有车辆上,从早出的第一班车开始直至晚上末班车为止。随车调查的人数一般一个车门安排一个人,按照特定表格的要求进行上下车人数的记录。2.调查资料的统计汇总随车观察所得的资料必须分别按线路上下行的不同方向和出发车辆先后到达的顺序整理排列后,依规定的分组时间(一般按0.5h和1h分组)进行统计汇总。该客流调查资料反映线路在昼夜运行的各个时间内各站上下车人数和车内的乘客人数。这些基本数据是计算其他各种资料的基础。(一)随车客流调查法

怎么做?统计汇总1223.调查资料的计算分析随车客流调查所得的资料,经汇总统计后能反映客流量在线路上各断面的分布状态。因此在调查资料的统计汇总表的基础上需分别计算各断面的通过量,分别计算反映运营状态的各种有关指标的数值。如各站上下车人次、各断面通过量、高峰小时最大断面通过量及满载率、各线路客运周转量、平均运距、乘客密度、不均衡系数等。(一)随车客流调查法

计算分析123这种调查方法是在中途重点站或客流量较大的高峰断面上设置调查员,在规定的时间里,以目测的方法记录上下车乘车人数、车厢内人数、留站人数和通过车次的一种断面调查法,是了解断面客流在时间上的变化与配车是否合理,定线、定站、定时、定期进行的调查。将调查资料汇总积累,随时可供对比分析之用。为线路增减配车、调整运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见表。(二)驻站客流调查法

点1241.驻站客流调查的组织方法这种客流调查组织方法技术性较强,调查人员应熟悉线路运营情况,必须掌握车辆的座位数、乘客可站立的面积和额定车容量,并能准确估算车厢人数。所测得的资料准确度一般要求在90%以上。2.驻站客流调查的注意事项(1)调查员目测位置的选择要适当。(2)侯车人多时,可提前数清在站人数。(3)按调查表要求及时填好每次车的数据。3.调查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把各站点测得的原始记录,按30min或1h分组统计上下车人数、通过车次、通过量、车辆满载率和留站人数等。分析运力适应运量的情况。(二)驻站客流调查法

125问讯客流调查法是指派调查人员通过问讯的调查方式,记录每一个乘客上下车地点的一种方法。问讯客流调查法可分为随车问讯和驻站问讯两种方式。随车问讯一般用在站线长、上下车交替量小的线路(不繁忙)。而在客运量大、站距短、上下车交替量大的市区线路(繁忙),则采用驻站问讯的方式。指派问讯调查人员的人数可根据每个站集散乘客数量而定。(三)问讯客流调查法

随机126问讯调查能够反映每个乘客上车和下车的地点。同时也可反映出每一站上车的乘客到其余各站下车的人数、每个站上乘客的乘距、每个断面的客流量负荷情况和满载率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问讯乘客的转乘,以掌握乘客的乘车规律与集散方向,解决线路高断面站的乘车问题。(三)问讯客流调查法

127定期票调查法是对购有公共交通定期票的乘客进行日常乘车动态调查的方法。(四)定期票调查法

特定人群128四、客流调查的统计指标客流调查结束后,对客流调查资料应认真整理,或列出表格,或绘制图表,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汇总计算各项指标,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轨道交通系统全面客流调查后应汇总计算的主要指标如下:1.乘客人数。2.断面客流量。3.运送距离。4.乘客构成。5.车辆运用。129五、客流调查实例:××城市地铁乘客需求调查问卷一、需求调查二、您的个人信息130五、客流调查实例:××城市地铁乘客需求调查问卷一、需求调查二、您的个人信息131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中,对客流的动态变化进行适时跟踪和系统分析,掌握客流现状与客流变化规律是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组织和行车组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客流是动态流,他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轨道交通系统本身特征的反映。客流分析的核心是分析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它们与运输组织和行车组织的关系。任务四

客流分析重点132133134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任务四

客流分析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一)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征随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出行特点而变化,通常是双峰型,这种规律在国内外的轨道交通线路上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135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二)一周内全日客流分布特征由于人们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周内循环周期进行的,这种活动规律必然要反映到一周内全日客流的变化上来。在以通勤、学生客流为主的线路上,双休日的客流会有所减少;而在连接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的轨道交通线路上,双休日的客流又往往会有所增加。与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出现时间比较,双休日早高峰出现时间往往推迟,而晚高峰出现时间又往往提前。周一与节假日后的早高峰小时客流,周五与节假日前晚高峰小时客流,会比其他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小时客流要大。一周内实行不同的全日行车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以适应不同的客运需求,提高运营的经济性。136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三)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变化在一年内,客流还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如南方的梅雨季节,市民出行率降低,轨道交通的客流会随之减少;但在旅游旺季,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增加又会使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增加。对季节性的客流变化,可采用实施不同列车运行图的措施来缓和运输能力紧张的情况。137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四)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布特征是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的基本依据。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析,首先应确定进、出站高峰小时的出现时间,其次才是分析客流量的大小。(1)车站客流的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时间与断面客流的高峰小时出现时间通常不相同。(2)各个车站客流的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时间通常不相同。(3)同一车站客流的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时间通常不相同。(4)同一车站工作日客流与双休日客流的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时间通常不相同。(5)工作日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通常大于双休日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138一、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五)车站超高峰期客流分布特征为了避免因超高峰内特别集中的客流而影响乘客不能顺畅地进出车站,甚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在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时有必要适当考虑车站客流在高峰小时内分布的不均衡性。车站超高峰期的客流强度可用超高峰小时系数来反映,它是单位时间内的超高峰期平均客流量与高峰小时平均客流量的比值。超高峰系数一般可取值为1.1~1.4。对终点站、换乘站和客流较大的中间站通常取高限值,而其余车站则可取低限值。139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每条地铁线路所处的区域和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线路所经过的城市景观、规划布局、人口构成等存在差异,反映在线路客流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性。(一)市区线路与郊区线路客流差异性(二)方向和断面客流的不均衡140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一)市区线路与郊区线路客流差异性地处市区的地铁站,客流多以通勤、购物、游玩等为主,而处于郊区的线路,客流多以前往居民住地、客运枢纽、大学城等地为主。一般来说工作日早高峰期间,郊区线路的客流流向市区线路,晚高峰反之;周末及节假日期间,客流集中于流向客运枢纽、购物中心等所在线路。141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二)方向和断面客流的不均衡1.客流在方向上的不均衡由于上班、上学通勤客流出行的来源主要为居住和就业、学校所在地,其分布的情况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地铁线路高峰期的特征,线路呈现出的潮汐规律较为明显,由此展现出高峰期不同线路不同方向之间客流量的不对称性。2.客流在断面上的不均衡断面客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同一时段不同区段的断面客流差异化和同一区段在不同时段的断面客流差异化。142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143同一时段不同断面2015年某周一早高峰8:45-9:00期间各区段断面客流变动图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144同一断面不同时段员村-科韵路2015年某周一7:45-20:00期间断面客流变动图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45不同类型的地铁车站,其客流量大小和客流规律主要受周边城市土地布局、人口构成等因素影响,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高峰期和大客流特点,因此可根据车站的周边环境分析客流规律。(一)临近社区、居住区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二)邻近写字楼、学校等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三)邻近商业区、购物圈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四)邻近娱乐、休闲场所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五)邻近客运枢纽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46临近社区、居住区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讨论:1.总结规律2.查找地铁案例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47邻近写字楼、学校等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讨论:1.总结规律2.查找地铁案例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48邻近商业区、购物圈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讨论:1.总结规律2.查找地铁案例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49邻近娱乐、休闲场所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讨论:1.总结规律2.查找地铁案例三、不同类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150邻近客运枢纽车站的进出站客流规律?讨论:1.总结规律Thankyou!151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与分析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建立在客流基本概念基础上,理解客流预测的作用,学习客流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了解客流调查的种类、方法和统计指标,重点学会应用各种客流调查法完成不同情况下的客流调查任务;通过分析客流特征、客流动态及演变规律,了解客流与运输组织、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学会制订客流计划。为后面客流组织的学习奠定基础。153主要内容154任务一客流概述任务二客流预测任务三客流调查任务四客流特征分析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一、客流计划的内容

客流计划是对运输计划期间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规划。它是全日行车计划、列车运行计划和车辆运营计划编制的基础,是运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成新线投入运营的情况下,客流计划根据客流预测资料进行编制;在既有运营线路的情况下,客流计划根据客流统计资料和客流调查资料进行编制。客流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站间发、到客流量,各站方向上下车人数,全日、高峰小时和低谷小时的断面客流量,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等。155站间断面客流量单位时间内,两车站区间一个方向的客流量。可按上下行分方向、分时段计算。按上下行可分为: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公式如下:Pi+1——第i+1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i——第i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下——在车站下车人数(人);P上——在车站上车人数(人)。注意:通过某一断面的客流量就是通过该断面所在区间的客流量。

156

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157客流计划以站间发、到客流量数据作为原始资料,首先计算出各站上下车人数,然后计算出断面客流量数据。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158发站到站客流量发站到站客流量发站到站客流量发站到站客流量甲乙7090丙甲5660戊甲4660庚甲12570丙6090乙1270乙3750乙9320丁7550丁560丙960丙2450戊4870戊840丁470丁2860己9310己2280己420戊1340庚12730庚2870庚1270己1140乙甲6940丁甲7720己甲9300

丙1720乙4120乙7010

丁4620丙590丙1980

戊3960戊450丁2070

己6840己1980戊480

庚7810庚2820庚840

各站发、到客流量(甲——庚为下行)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159基础资料:各站发、到客流量(甲——庚为下行)。根据资料(1)编制站间发、到客流斜表(2)根据站间发到量客流数据计算各站上下车人数(3)根据各站上下车人数计算各区间断面客流量(4)绘制断面客流示意图。160站间发、到客流斜表甲乙丙丁戊己庚合计甲乙丙丁戊己庚合计发到斜线上方表示:下行斜线下方表示:上行161站间发、到客流斜表甲乙丙丁戊己庚合计甲709060907550487093101273047640乙69401720462039606840781031890丙566012705608402280287013480丁772041205904501980282017680戊46603750960470420127011530己930070101980207048084021680庚125709320245028601340114029680合计46850325601379018130119402197028340173580发到斜线上方表示:下行斜线下方表示:上行162站间发、到客流斜表甲乙丙丁戊己庚合计甲709060907550487093101273047640乙69401720462039606840781031890丙566012705608402280287013480丁772041205904501980282017680戊46603750960470420127011530己930070101980207048084021680庚125709320245028601340114029680合计46850325601379018130119402197028340173580发到横向:上车人数纵向:下车人数根据站间发到量客流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站的上车人数下行上客数下行下客数车站上行上客数上行下客数47640/甲/46850249507090乙69402547065507810丙69305980525012730丁124305400169010120戊9840182084020830己208401140/28340庚29680/各站上下车人数

下行为斜线以上部分上行为斜线以下部分163根据各站的上下车人数按有关公式又可计算出断面客流量数据,见右表。各区间断面客流量

下行区间上行47640甲——乙4685065500乙——丙6538064240丙——丁6443056760丁——戊5740048330戊——己4938028340己——庚2968047640-7090+2495065500-7810+655029680-1140+2084049380-1820+9840164

根据各区间断面客流量资料可绘制断面客流图,见下图。

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165下行甲乙丙丁戊己庚476406550064240567604833028340468506538064430574004938029680在客流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可根据高峰小时站间发到客流数据来计算,也可通过全日站间发到客流量数据来估算。估算是在求出全日断面客流量数据后,高峰小时的断面客流量按占全日断面客流量的一定比例来估算,比例系数的取值可通过客流调查来确定。任务五断面客流量计算166课堂练习温馨提示:仿照例题,即能找到解题思路!167已知:某城轨线路的站间发、到客流斜表。表中甲到庚为下行方向。试以此表为原始数据,计算各站上下车人数、各区间断面客流量,并绘制断面客流示意图。站间发、到客流斜表168课堂练习到发甲乙丙丁甲

345367903462乙2563

68953455丙42564575

345丁25622123685

Thankyou!169

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设计课程内容城轨客运组织客运组织概述客流调查与分析线路及车站设计车站日常客流组织车站大客流组织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建立在客流预测基础上。客运组织的主要场所是车站,从面、线、点的顺序依次讲解线网、线路、车站,有利于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框架体系,认识到车站客运组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线网的有机组成单元。172本项目主要内容173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设计任务三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及位置任务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构成任务五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设置任务六

换乘站布局设计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74一、线网规划内容与基本步骤二、线网结构的基本形态及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三、线网方案设计(自学)四、线网方案评价(自学)175(1)城市轨道交通为什么要形成网络化运营(规模效益)(2)为什么要进行线网规划?176177178城市轨道交通为什么要成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定位: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大运量单条线路因其客流吸引范围和线路走向的局限,很难达到这种骨干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有利于规模效益1791、科学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耗资巨大,是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线网规划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为什么要进行线网规划?1802、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房子、桥梁、大型管道建在城轨用地范围,将加大城轨工程造价(需拆移或加固这些建筑)。沿线建设项目应预留用地。181《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城市政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合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加强对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客流密集区域的覆盖,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沿线土地预留和控制,防止其他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走廊空间的侵占。1823、轨道交通工程立项建设的依据第一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完成专项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审批部门:技术层面上,该规划只需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行政层面上,该规划只需由地方政府审批通过即可。183第二步: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近期将要实施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进行研究。审批部门:技术层面上,该规划需要经过两次审查,一次是由国家发改委委托其认可的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评估咨询甲级资质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例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估预审,预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另外一次是由住建部委托所在省的建设厅组织的初审,初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住建部的认可。行政层面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需在预审和初审通过后,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拟出意见报国务院及国务院主要领导批准。184第三步: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线路建设顺序,对拟建线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规模进行论证,编制完成《**市轨道交通*号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审查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立项。第四步:对批准立项的线路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形成《**市轨道交通*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审查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开工。一、线网规划内容与基本步骤1、相关资料调查与分析(1)城市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社会经济资料:GDP、人均收入。土地利用:居住人口、岗位分布、流动人口。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城市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文物、自然风景区、军事禁区等。185申报建设条件: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186明故宫站的选址三方案:规划部门:“中轴线”方案

优点:与六号线形成上下交会点,利于地铁正常运营,乘客换乘地铁方便。

缺点:对明故宫地下文物影响明显。部分专家:“西移”方案优点:较人性化,可以兼顾到更多的市民。避让文保的同时保证客流量,

缺点:与地铁六号线换乘不便。地铁方面:“东移”方案(即南航方案)优点:避开了明故宫遗址,与地铁六号线形成“丁”字形交会

缺点:南航以南居民量不多。

187思考地铁建设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例说明。(可上网查资料,除上述案例外)城市总体规划部分需要重点把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城市人口规模(含流动人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城市发展轴向城市中心、副中心、地区中心等重点地区的定位与设施规划基于土地利用布局的城市人口与岗位分布城市相关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等)188(2)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交通现状资料:城市机动化水平、居民出行特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及主要客流集散点、路段交通量、OD流量与流向资料。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等。城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公路网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1892、现状交通诊断与分析通过对交通线网各路段的交通量(观测交通量或理论分配交通量)、拥挤度(或饱和度)、车速、行程时间等指标的分析,对现状交通线网进行诊断与分析,发现城市交通现状及目前发展趋势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深入认识到具体城市的关键问题所在,才能在制定规划目标时做到合理且具有针对性,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190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分析城市未来的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总量、出行特征(频率、距离、方式)等方面,对城市客运交通出行总量及分布进行预测,获得各目标年客运交通出行在规划道路网上的分布图。预测结果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设计和评价的基础。191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支撑城市布局结构优化、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出行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促进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1925、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功能定位:重点服务范围、承担的主要功能发展模式:高线网密度、低客流负荷型;低线网密度、高客流负荷型193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线路总长。估算方法为:(1)日出行总量×公交分担比例×轨交占公交比例/客流强度客流强度一般在1.5-4.5(万人/km/日)(香港4.5;莫斯科3.5-4;巴黎1.5-2;东京3.5)

(2)日出行周转量×公交分担比例×轨交占公交比例/日周转强度日周转强度宜取30-35(万人km/km/日)(3)类比法:面积、人口类比194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设计8、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客流预测9、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10、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施方案规划(含:建设时序规划、运营管理规划、车辆段与其他基地规划、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分布规划、换乘站规划、联路线分布规划、供电系统初步规划、车站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沿线环境与景观保护规划、与常规公交线网的衔接规划)195196197198二、线网结构的基本形态及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1、线网结构的基本形态与特点(a)分离式线网(b)联合式线网按线路布置方式划分的线网基本类型199200各条线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相交:在交叉处采用分离的立体交叉,线网中各条线路独立运营,不同线路上的列车不能互通,乘客必须通过交叉点处的换乘站中转才能到达位于其他线路上的目的地车站各条线路在同一平面内交叉:在交叉处用道岔连接,因而各条线路之间可以互通列车,在整个线网上可以像城间铁路那样实行联运,乘客可以直接到达位于另一条线路上的目的地车站优点是列车能更安全地进行高密度快速运行;缺点是路线越多,换乘次数及换乘距离均会增加。优点可实行列车共线运营,类似于常规公交线路的路线系统运营,从而可减少或方便旅客换乘;有一个条件:共线区段起终点站为设有道岔的接轨站,且共线区段的通行能力要满足要求。(纽约和柏林)

201按线网形态划分的线网基本类型(c)有环放射式线网(d)改进的有环放射式线网(a)网格式线网(b)无环放射式线网典型线网结构的基本特点网格式线网线路分布比较均匀,客流吸引范围比例较高;线路按纵横两个走向,乘客容易辨识方向;换乘站较多,纵横线路间的换乘方便,线网连通性好;线路走向单一,对角线方向出行需要绕行;平行线路间换乘比较麻烦,一般需要换乘两次;应尽量将交叉点布置在大的客流集散点上,以减少换乘次数,方便乘客;墨西哥市地铁线网基本上属于这种形式。

202无环放射式线网中心点的可达性很好;市中心与市郊之间联系很方便,有利于市中心客流疏散;任何二条线路之间可直接换乘;任何二个车站之间只需换乘一次;当多条线路集中于市中心某一点时,容易造成客流组织混乱,并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由于没有环行线,使得郊区之间的联系很不方便;捷克的布拉格市地铁线网基本上属于这种形式。

203典型线网结构的基本特点204典型线网结构的基本特点思考: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呢?放射+环形具有放射形线网的优点;克服了放射形线网周边方向交通联系不便的缺点,方便了环线上的直达乘客和相邻区域间需要换乘的乘客;能起到疏解市中心客流的作用;莫斯科市地铁线网基本上属于这种形式。中心区一点交叉之缺点的改进方法:多点交叉。205典型线网结构的基本特点

中心区一点交叉型轨道交通线网的改进型式206巴黎轨道交通线网图207莫斯科地铁线网图208东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图方格网结构大阪地铁线网图210211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图212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图2、线网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案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结构变迁的影响规律日本东京俄罗斯莫斯科瑞典斯德哥尔摩丹麦哥本哈根213东京市区铁路网与城市的拓展214莫斯科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形态215斯德哥尔摩居住地点的发展与轨道交通的关系216217哥本哈根手指形城市布局与线网结构217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结构变迁的影响规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如:东京、哥本哈根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对城市结构形态具有支撑作用

(如:东京、巴黎、莫斯科、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引导网络化城市体系的形成

(如:新宿副中心)218网格式线网

无环放射式线网有环放射式线网3、典型线网结构对城市结构的影响219网格式线网对城市结构的影响线网分布比较均匀,各地块上的可达性差异不大;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差异不大;城市居民分布也比较均匀;城市结构趋于均匀分布,不容易形成明显的市中心;居住环境较好,生活空间可以开阔,交通压力较小;城市用地的效率降低;适用范围: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市中心或不希望形成强大市中心的城市。220无环放射式线网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市中心可达性好吸引市民居住、办公、购物、娱乐等;促使了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增加,形成大量的客流;导致市中心区在平面和立面上同时发展;促使市中心区容积率的不断提高;促进城区扩大,市中心区向CBD周围渗透蔓延;促成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密度提高;形成城市居民的带状分布。221无环放射式线网对城市结构的影响222有利于城市形成一个强大而密集的市中心促使城市土地的密集开发;引导城市向单中心的结构发展;有利于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加剧市中心的交通拥挤增大城市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市中心地价过高,反过来抑制市中心的发展市中心人口过分密集、人均居住空间减少及居住环境恶化适用范围:具有明显的市中心、城市规模中等、且市郊周边方向客流量不大的城市。通过无环放射式线网引导城市轴向式发展的案例223有环放射式线网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径向线:有利于维持强大市中心;环线:有利于维持市中心的稳定;径向线+环线:有利于形成城市副中心。适用范围:特别适用于具有强大市中心的城市。224世界大城市空间扩展发展的两大趋势城市由同心圆环状向外扩展模式转变为沿轴向发展模式或称为发展走廊模式,如伦敦;(TOD)城市由单中心发展模式转向多中心发展模式,如莫斯科。

多中心、轴向发展结构

225课后作业下节课每组代表进行展示、介绍226各小组搜集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从以下几点分析该线路的优缺点:线路基本情况(长度、走向、站间距等情况)线路客流情况(客流量大小、高峰平峰比较,图片)车站位置选择是否合理Thankyou!227228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设计任务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及位置线路设计过程1)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

在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线网规划等基础性文件充分研究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