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工业设计标准持续完善
航天工业设计标准持续完善随着太空技术的成熟与太空商业化的推进,在太空民主化的趋势逐步显现的背景下,美国基于对自身太空能力及其面临的威胁进行的评估与反思,促成其太空战略理念经历了从新边疆到高边疆再到最后的边疆两次转变。受此影响,全球太空竞赛加剧、太空的武器化进一步加速,也造成国际分化且压缩中国参与国际太空合作的空间。目前,我国航天工业设计技术在建模、操作、算法、系统、平台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单位、不同建模平台之间在统筹规划、设计、研制、集成等方面存在数据与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数据利用率低。为支撑未来更高的航天布局需求,标准先行是确保航天工业设计有据可依、层次情形的基础,航天工业设计的标准也将持续完善。综上,随着中美两个主要太空大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投入,作为重要技术支撑的航天工业设计技术将持续迭代优化、标准也将持续完善。我国航空航天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目前我国航空航天行业处于成长期阶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成了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航空航天工业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航空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从空中观察自然界的条件。航天技术开启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通过航天活动获得的有关地球空间、行星际空间、太阳系和宇宙天体的丰富信息,更新了人类对地球、行星和宇宙的认识,推动了天文学、空间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空间实验室的特殊环境,可以被用于开展许多在地球上无法完成的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社会驱动:民生需求商业航天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解决着国家战略、民生需求等领域对通信、出行、生产、生活的多重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环境、海洋、气象等生产端,以及网约车、快递、外卖等生活端,都极大地释放了商业航天的市场潜力,商业航天技术在提高社会运转效率的同时,还优化着人民的生活体验感。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业相关建设,促进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应用等产业规范化发展。2021年,十四五规划指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进一步促进商业航天的发展。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渐完善,一个千亿级市场正待爆发。导航天线的常用形式有交叉偶极子天线、微带贴片天线、四臂螺旋天线、缝隙天线等,各个类型的天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相应的局限性,根据其不同的结构特点和电特性,其应用范围也相应改变;微带贴片天线由于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便,剖面较低等特点,在通信、遥感、雷达系统中都得到很广泛的运用,自从微带天线被提出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风险与挑战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依旧稳健前行。从2016年到201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7%,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十四五规划时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当前,中国政府积极制定实施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提供有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航空航天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航空航天已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水平或超高水平的航空航天活动更加频繁,其作用将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本身,对经济以至人类社会生活都会产生更广泛和更深远的影响。应该指出,航空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航空航天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是分不开的。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与先导,很大程度上是高新技术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例如20世纪60年代高纯硅半导体材料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商业航天器产业发展概况商业航天器产业是由市场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从事的航天器制造业,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目前,航天器企业主要集中于航天器产业的发射服务及卫星系统两大环节,以设备制造与卫星技术为主要业务,并逐渐形成了以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和企业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发展格局。航天行业发展历程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一号,在轨运行近半年后,礼炮一号空间站结束任务。辗转来到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由此开启了人类长时间驻留空间的历史。和平号空间站运行的15年间,共有31艘载人飞船、62艘货运飞船与其对接,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先后访问过和平号空间站,共进行了16500次科学试验,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直到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落于南太平洋预定海域。1998年,至今还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曙光号功能仓发射升空,后续国际空间站的建成,延续了人类驻留太空继续完成科学实验的使命。预计2024年到2028年间,国际空间站也将退役。截至目前,尚无新的国际空间站建造计划发布。在此期间,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预计2021年发生升空,整体空间站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曾经将中国拒之门外的欧美排我性太空联盟进得以进一步瓦解。而此举也意味着,困扰中国多年的长时间空间环境问题得以解决,未来天宫空间站内的科研实验和相关技术验证,都将对中国未来空间技术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巨大支撑。而且随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今年大概率发射升空,美国X37B空天飞机及中国可复用航天器的重大突破,未来长期驻留空间的太空应用将成为国际航天的发展重点,这些都势必让中国航天的战略重心,由空间往返,向空间驻留转移。2020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281颗,其中星链卫星占833颗,2021年疫情如能得到稳定,卫星发射数量将创下新高。如果排除星链卫星数量对数据的干扰,可以发现自2018年开始,全球对于空间应用的探索与开发迎来新高潮,各类科学、深空探测和技术验证类卫星和航天器发射占比显著提高,2019年达到峰值45.4%,2020年骤然降低亦是疫情影响。这背后得原因是:随着运载能力和科技能力的提高,卫星和航天器等载荷质量和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使人类具备了在宇宙中实践更多新技术的能力,这些能力如果成为生产力,就需要大量试验卫星验证。量子通信、空间站、引力波探测以及新型太空望远镜等复杂应用都将享受卫星工业能力提升带来的支持,广义上看,星链卫星本身也是新的空间应用。并且,这个趋势伴随而来的问题是,新型材料和新技术需要在空间中得到可行性的验证,这亦会促进科学验证类卫星的发射规模。通常这类材料和技术验证卫星需要至少两年的在轨时间监测,可以预计2022到2024,科学验证类卫星的成果会集中显现。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并完成任务。对标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这标志着我国也拥有了可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惯性的优质发射场。经过四年的发展,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高性能新火箭,都从文昌顺利升空,并完成包括天问一号在内的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射,基建保障能力得到完美验证。进入2020年,中国航天产业链上相关的民营机构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全球各地相继建好测控站,并与国际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提高了中国测控能力,并以商业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相比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传统航天强国来说,我国基础设施还需要继续强化,美国不仅在发射场数量上有优势,仅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一处发射场的发射工位,就比中国四个发射场发射工位的总和还要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是美国很多发射场是只供近地轨道发射的,第二是蓝色起源和SpaceX这两个商业航天公司均有属于自己的专用发射场。航天是一个需要实证和技术验证的系统工程,所以这些低轨发射场和专用发射场,对美国本土的航天技术发展大有裨益。2016年至2019年,美国探空火箭发射次数呈现上升趋势,探空火箭以及由常规火箭送入轨的试验卫星,都是为了下一代技术储备进行的必要实验,而中国在这方面却略显保守。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商业航天来说,迅速积累大量实验数据,是有效降低航天整体成本,提升效率,研发新材料等科研任务的重要方法,随着中国整体航天能力的增强,未来实验验证体系也必然随之完善,由此会带来新市场和新需求。除此之外,基于星链计划带来的全球低轨星座热潮,也将为中国航天带来新的需求。除了低轨通信星座以外,低轨导航增强星座,低轨物联网星座都是基于低轨技术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这些星座在理论上可以对当下互联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公司、智能装备公司和智慧城市等产业链相关方的建设提供助力,无论哪一个星座率先组网,都将引爆这个市场。火箭是目前人类往返宇宙空间的最主要手段,但是航天的需求、技术的难度以及空间里可做的事情三者制约着火箭的发射成本,而往往需求和成本之间又互为因果,所以产业内常常陷入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的逻辑对于中国航天的潜在伤害非常大,因为在元器件生产领域,规模效应起不来就不会有更多的商业机构涉猎其中,当竞争者固定,订单固定以后,所有的弊病就会逐渐爆发,随之而来的效能问题就会成为产业的慢性病。这是中国航天火箭产业链的基本环境。对于航天产业自身来说,其无法控制航天需求的多寡,只能从产业自身着手,破开上述死循环,所以降低火箭的发射成本就是制约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对于外界来说,火箭运输工具的属性与地表运输工具之间的近似性太大,以至于大家都会以制造业的思路去审视火箭,这样一来,制造工艺,原材成本等与物料息息相关的问题免不了成为最核心关注的问题。但实际上,火箭作为发射服务的一环,从立项设计到最终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分系统的制造环节,其问题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设计和系统工程理念方面的问题。火箭无论是哪一个分系统,其逻辑都是要从设计线,生产线,测试线依次思考,而显然在生产和测试端能解决的问题有限。一系列测试和生产制造的问题,其根源都是设计之初的自身实用主义,导致系统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多了过多的冗余对接流程。这种对接流程不但使各系统更加繁琐,电气元件越来越多,管线电缆越来越复杂。还为发射前的总装和检测带来了隐患。历史上有一些发射任务出现问题,就与接口过多有关。如今模块化生产已经成为工业口的趋势共识,理想状态下,每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对接,只需要一进一出,并且需要保障不同功能所用接口的制式相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结构简单化,还可以大幅节约测试成本,几乎只用一次测试就可以完成。对于最核心的动力系统,占全箭成本的70%到80%,所以其他系统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降低成本,都不会对整枚火箭成本有实质性的影响。而火箭的动力系统随着火箭发射任务的结束,就一次性的消耗掉了,只要不对一级火箭进行回收,这70%到80%的成本就绝无降低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不能以工业生产的视角对待火箭产业链的核心原因。而要解决动力系统的可回收问题,又必须回归到消耗经费最多的设计线。火箭的运载能力决定火箭的实用价值,所以并非所有能力的火箭都适合垂直回收。如果保证垂直回收,那么火箭会预留30%燃料,再加上相关的设计,整枚火箭要损失40%运载能力。所以运载能力较弱的火箭实现可回收,有可能使成本不降反增。另外,整体火箭使用的是否为统一或近似能力的发动机,也时决定一级回收价值高低的影响要素。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加持下,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预计未来3年,产业将继续以超20%的增长率进行扩张,预计2022年将突破1.5万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2.3万亿元。航空航天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现代碳纤维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