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品德与社会》教案锦集6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预备
1、督促同学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奇、民间传统等故事。
2、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同学阅读并观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听。”
援助同学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听,让我们一起来共享。”
4、争论。针对同学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开展争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奇或故事,并与同学相互沟通。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章的概念,认识规章的普遍性。
2、理解规章的须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章。
3、初步树立规章意识,开始将“学校生守那么”和“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等学校规章内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一个“传电话”的游戏,即老师对每组第一个同学耳语一句话,要求向后传,比一比哪组最先传到最末一个同学,这组即为优胜。做游戏时,老师留意不要强调任何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请同学谈一谈刚才做游戏的体会。
老师引导同学共同制定“传电话”的游戏规则。〔把师生共同制定的规则板书〕然后根据规则再次竞赛。老师向同学提出要求:“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游戏,并且向大家介绍游戏的规则。”老师说明说明,游戏中的规则就是一种规章,参与游戏的人需要遵守这种规章,以保证游戏顺当进行。
同学做游戏。
同学发言。〔由于没有宣布规则,所以估量会有许多看法。〕同学共同制定“传电话”的游戏规则,然后根据规则进行竞赛。
同学发言。
人为地为同学创设一个“无规章”的非常情境,引导同学在主动参加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亲自实践,明确了游戏中规则的重要。
启发同学留意到每一种游戏都存在规则。
2、合作处理信息。
老师播放一组“规章”内容的录像,请同学观测后,在小组里沟通课前从社会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搜集到的各种规章。老师依据同学,归纳出规章存在于不同生活领域。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任一领域的一条或者几条规章编成小品,现场展示。
同学在小组内沟通,分类、、汇报。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编辑小品,进行展示。
引导同学对规则的理解。
同学通过观测、表演等活动,主体参加学习过程,在现实生活的“再现”中,体验规章意识。
3、探究研讨分析。
老师提出问题:“规章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规章的?”以不计名投票的形式,统计状况。老师依据同学统计状况,提出大胆的假设,制造一个没有规章的世界。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活情境编成“无规章”小品,现场展示。引导同学谈感想。
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估量会有同学对规章持否定或者怀疑的立场。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编辑小品,进行展示。依据活动谈自己的想法。
4、沟通、内化、升华老师出示《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生守那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条目进行学习争论。然后,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条规章的意义。依据小组发言状况和平常遵守学校规章的表现,评比优秀“规章示范标兵”和优秀“规章宣讲小队”负责学校规范评比检查工作。
5、小组活动。
民主选举优秀。把“规章意识”落到实处,径直指导现实学习生活。做好课堂延伸活动,促进规章意识内化。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分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比的方法。
教学预备
老师事先预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爱去那里吗?常常去吗?”同学就图画和老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争论。老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日,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特地的讨论。“
3、将同学分小组。提示同学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沟通。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争论的结果,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老师确定同学的争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预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和同学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争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同学争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觉?”
老师
既要可定同学的成果,更要确定他们的思索。
布置作业:
依据小组和全班争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觉”。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质的不同标准,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详细意义。
2.进一步从雄伟和微观角度了解水资源的严峻现状。
3.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珍惜和爱惜水资源的立场。
4.能够自觉自愿地投入节省水的行动中。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27~129页。
教学预备
1.老师就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预备一些资料,尤其是关于污染程度和缘由的。
2.老师就本地区水资源的现状做详细调查,以了解根据国家标准,本地区的水质属于哪个类别,便于在学习七大水系及水的质量标准时,援助同学理解类别的实际意义。
3.预备一份较大的全国地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可以以朗读“地球属于谁”第一课时的优秀作业开始,然后说明,今日主要争论关于水的内容。
2.阅读与争论。请同学阅读教科书第53页的照片和文字,通过提问和争论,使同学充分理解这些照片和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老师要传达给同学这样的信息,即水资源的危机不仅局限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而是整个地球和全人类都面临的危机。
3.小组探究。将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代表教科书第54页的七大水系显示图中的一各水系。然后各小组分别讨论自己的水系,参加显示图下方的标准和全国地图,明确该水系的状况,预备向全班做介绍。
老师强调,介绍时要能够具体详细地加以说明。
例如:我是海河,发源与太行山和燕山,流入渤海,在我地流域中,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像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石家庄……一共有25座!可是今日,在我的整个流域中,之有3.1%是干净的I类水,10.7%是Ⅱ类水,7.7%是Ⅲ类水——这样的水还可以做人类用水的水源。可是,这三类水加起来才是我的总水量的21.5%!还不到四分之一。其余的呢,有12.3%是V类水,要知道,这些水不仅不能喝,连游泳都不行。更可怕的是,Ⅵ类的劣质水已经占到53.9%!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是说,我的一半以上的水已经属于没有任何用途的臭水!我曾经哺育了很多代的人,哺育了这么多繁华的城市,莫非人类就要让我的水全部变成臭水,让我变成一条没有用处的河流吗?假如真到了那一天,你们人类,你们那些城市,又该怎么办呢?
4.表演与沟通.各个小组轮番向全班介绍本小组所代表的水系,并且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
5.总结。老师对各个小组的介绍予以鼓舞为主的评价。朗读教科书第55页的课文,对本课题的学习予以总结,强调我国水资源的严峻现实。强调整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就教科书第55页倡议书与同学简约交换看法,鼓舞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做水资源的爱护者。
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同学自己创作一条〔幅〕宣扬节省水、珍惜水的标语或图画。
给老师的建议
1.假如条件允许,可以将教科书第55页的倡议书及制作标语、宣扬画的活动扩展到第二课时,或者与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协商,作为少先队或者班级活动。
2.水源质量标准的学习对于同学形成环境爱护的立场和价值观影响深远,老师要在同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使他们真正理解每种标准的含义。
3.可以鼓舞同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活动。
家庭作业
完成节省水、爱惜水的宣扬标语或者图画。
评价建议
1.对每个小组的表演予以鼓舞为主的评价。主要针对介绍的正确性。
2.对每个同学创作的宣扬标语或图画予以鼓舞为主的评价,选择其中优秀的在学校的有关地方展示。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索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预备:
了解同学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状况。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请几个同学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索”的想法。
二、阅读与争论
1、老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究竟在生活中不是常常发生,而是比较非常的事情。事实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今日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同学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开展自由争论。
3、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争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索
请同学自己阅读并且思索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争论,要求每个同学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索及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开展: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老师
老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鼓舞每个同学做一个诚信的人。
《品德与社会》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口号。
2.发觉不同人身上表达的道德美。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74~175页
教学预备
老师预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先从朗读比较优秀的同学作业开始。然后老师朗读:“爱国守法……”老师体温同学:“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口号?懂得它们的含义吗?”让同学自由发言,老师适当予以补充或订正。
2.自由争论。请同学朗读教科书第76页下方的课文,并向同学说明本节课要进行“画像活动”,请同学说一说他们盼望为什么样的人画像,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回购协议版:绿色建筑企业股权回购及环保技术应用协议
- 社区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策略
- 2025年度临时工劳动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公共事业年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专项合同
- 2024-2025年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签名服务协议
- 热风系统设计及优化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
- 中国棉纺类纱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体劳动者版权授权合同
- 《政府管制基本理论》课件
-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9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 《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与悲剧分析
- 养老产业并购重组
- 2024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考试试题真题完整版答案详解+MP3文本
- 《SolidWorks建模实例教程》第5章 装配建模及实例
- 口腔科护理教学查房
- 《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
- 二年级 书法 开学第一课课
- 精神科病人跌倒的预防与处理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检测记录11969-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