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归有光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解读文章内涵的能力。2.学习作者选取典型生活小事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嘉靖(明世宗年号)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当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反对王世贞等人“文必秦汉”的复古派,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要求“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作品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著有《震川先生集》。解题“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志,就是“记”的意思。本文分正文和补记两部分,分别是作者18岁和30岁前后写的。文章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把真挚的感情寄寓于琐事的叙述的叙述之中,生动感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读课文,读准字音项脊轩(xuān)
尘泥渗(shèn)漉(lù)
修葺(qì)垣(yuán)墙
栏楯(shǔn)
偃(yǎn)仰啸(xiào)歌
冥(míng)然兀(wù)坐万籁(lài)有声
迨(dài)
诸父异爨(cuàn)东犬西吠(fèi)
逾(yú)庖(páo)
阖(hé)瞻(zhān)顾遗迹
扃(jiōng)牖(yǒu)殆(dài)
凭几(jī)学书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dāng)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旧:旧日的,原来的。方丈:一丈见方。渗漉:渗漏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北向:向北上:名词作状语,从上面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垣墙:名词做动词,砌上垣墙。当:挡住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栏楯:栏杆胜:美景偃仰啸歌:安居休息,长啸歌吟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思考:项脊轩修葺前后有什么变化?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思考:修葺后,作者的情怀怎样?请简要分析。修葺后,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详、宁静,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情感,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先是:在此以前迨:等到异爨:分家往往:到处
而:表修饰西:对着西边,作状语逾庖:越过厨房
而:表承接宴:名词做动词,吃饭为:是
已:不久后为:变为
凡再:总共两次先大母:去世的祖母乳:名词做动词,喂养
抚:对待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中闺:内室而:通“尔”,你的而:表修饰以: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束发:男子十五岁读书轩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过:到…来竟日:整日大类:很像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效:取得效果遗迹:先人留下的旧物思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思考:本文围绕“悲”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些情?①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②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③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1、家道中落:由“南北为一”,到“内外多置小门墙”,记录了一个大家族的分崩离析。由篱到墙,带给我们是一种凄凉离析、大厦将倾、家族衰败的印象,带给作者的是与族人之间的渐行渐远。他的志向是成为家族的脊梁,但现实却当头一棒,作者也只能黯然神伤无处话凄凉。2、母亲去世:八岁的孩子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借老妪之口“儿寒乎?欲食乎”,对别人来说极普通的一句话,但对幼年丧母的归有光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他感受到了母亲的呵护,填补了母爱的感情缺失。3、祖母期待,但功业未就:诙谐的话语写出了祖母的关切。以手阖门,以象笏赠之,承载了祖母的期待,写出了“吾家读书久不效”的悲痛。联想到作者60岁才中进士,一种心酸涌上心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时他唯有长号不自禁了。思考:怎样理解“语未毕,余泣,妪也泣”、“长号不自禁”这两句话?如果换作在座的诸位,你们也会潸然泪下吗?泣什么?长号什么?姊在老姬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姬的回忆串连起来的。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曾侍候过母亲的老妪来到轩中,常常指指点点,“某所,而母立于兹”;有时,还绘形绘声地描写母亲当年对儿女如何关怀。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jiōng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扃牖:关上窗户而:表修饰以:用凡:一共殆:恐怕,可能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既:已经
来归:嫁到我家来书:写字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且:那么制:形制,规制手:亲手盖:伞盖思考: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①以景结情。把枇杷树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联想到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情意难忘。言简意丰情深,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①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作者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项脊轩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是全文构思的一个线索。②在选材上,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加以表述。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似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当堂检测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视无可置者顾:环视B、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效果,获取功名C、先妣尝一至先:已去世的D、大母过余过:经过过:访,探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