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_第1页
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_第2页
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_第3页
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_第4页
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审美理论经典命题及其当代价值,文艺美学论文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家擅长运用命题作为表述思想观点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命题也就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构成因素,并且在古代审美理论的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命题本是一个逻辑学概念,是指表示出判定的句子。一讲凡陈述句所表示出的意义为命题,被断定了的命题为判定。也有对命题和判定不作区别,把判定叫做命题的。这表示清楚,命题的基本形式是判定的句子,是一种表示出判定的语言形式,可以以是一种单纯的判定,是对某种道理、观点的判定或陈述。根据命题的这种特点,中国古代美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命题,诸如大象无形、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充实之谓美、立象尽意、澄怀味像、心师造化、神用象通、象外之象、无画处皆成妙境、文已尽而意有余等都是古代美学的重要命题。苏轼作为古代重要的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审美理论命题,如妙在画外、无意于佳乃佳、不能不为之为工、神与物交、随物赋形、似淡而实美等。而在苏轼的审美理论中,身与竹化、成竹于胸、空且静三个经典命题意义尤为重要,影响格外深远,不但对于古代的审美理论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而且对于现代的审美创造仍然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一、身与竹化与审美体验艺术创造离不开审美体验,苏轼提出的身与竹化讲就是一个审美体验理论命题,其内涵本义是指创作主体在艺术构思阶段对审美对象展开深入的体验,到达主体完全对象化的审美境界。此命题出自(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苏轼所讲的身与竹化,是艺术构思经过中的审美主体对象化现象,也就是艺术家与审美对象消除了物我之界线,进而实现了主客一体,创作主体化为审美对象,进入了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审美状态。身与竹化这种审美体验方式具有极其强大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够使审美主体超越自我,消除物我之界分,对审美对象进行最充分的审美感受和展开最透彻的审美体验,进而对对象的内在精神和审美意蕴作最彻底的把握。在审美创作经过中,物我之界分是艺术家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这种界分使审美主体难以真正理解审美对象,难以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就难以创作出出神入化之作。中国古人以为,自然万物各具其性,一花一草都是一个气韵生动的世界,艺术家只要消除物我之距离,打破物我界分之鸿沟,潜入审美对象气韵生动的内部世界,才能创作出精致华美之作。身与竹化正是沟通艺术家与审美对象的桥梁,当审美主体化为对象时,便进入了主客不分的审美状态,主体遗忘自我而驰入对象的内部世界,进而能对对象作最深入的把握。文与可画竹时,就完全沉浸于审美对象之中,将自个的感情、精神、生命完全化入对象,竹之生命亦我之生命,我之生命亦竹之生命,艺术家在这种物我一体的竹化状态中,游心于物,进而对竹之品格、竹之精神有了最彻底的了解,这是创作清新无穷作品的前提条件。由于身与竹化这种审美体验方式能够使艺术家彻底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意蕴,因此对于审美创造来讲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古今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重要手段。苏轼之后很多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强调这种审美体验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包鼎画虎时的情形云:宣城包鼎画虎,扫溉一室,屏人声,塞门涂牖,穴室取明。一饮斗酒,脱衣踞地,卧起行顾,自视真虎也。复饮斗酒,取笔一挥,意尽而去,不待成也。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巢无疑画草虫云: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所谓卧起行顾,自视真虎、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就是身与竹化的审美体验状态。不但绘画创作需要竹化式审美体验,小讲创作也如此。金圣叹评(水浒传〕人物塑造时讲:耐庵于三寸之笔,一幅之纸之间,实亲动心而为淫妇,亲动心而为偷儿。既已动心,则均矣。亲动心而为淫妇、而为偷儿,是施耐庵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把自个想象为淫妇、偷儿等作品中的人物,忘掉了自个的本来性格,也就是将自个对象化了。此时作家与笔下的人物融合为一体,作家以对象的思想去考虑,以对象的讲话方式去讲话,以对象的行动方式去行动,因此能把人物写得真实可信。金圣叹讲的均也就是竹化状态,这是作家对笔下人物展开的最深入体验,也是将人物写活的奥秘所在。高尔基也极类似地谈到过作家的这种竹化式审美体验的心理活动特点:文学家的工作或许比一个专门学者,例如一个动物学家的工作更困难些。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个也是一头公羊,但是文学家则不然,他虽慷慨,却必须想象自个是个吝啬鬼,他虽毫无私心,却必须想象自个是个贪心的守财奴,他虽意志薄弱,但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有才能的文学家正是依靠这种特别发达的想象力,才能经常获得这样的效果:他所描写的人物在读者面前要比创造他们的作者本人出色和鲜明得多,心理上也和谐完好得多。作家把自个想象成公羊、吝啬鬼和守财奴,也正是亲动心进行竹化式审美体验。身与竹化作为审美体验方式,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必须专注凝神,审美注意力高度集中。苏轼以为,艺术家要想身与竹化,不但必须做到见竹不见人忘物,而且必须做到嗒然遗其身忘我。这样,艺术家就能专注于对审美对象的考虑,将审美对象置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利用负诱导规律的作用,抑制大脑皮层周围神经区域的兴奋,使注意力从周围其他事物上移开,而全部投向审美对象,进而在忘物、忘我的状态中,进入身与竹化的审美境界。二、成竹于胸与审美意象艺术家将构思成熟的审美意象形诸作品是审美创造经过中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审美意象是审美创造的关键因素。苏轼提出的成竹于胸讲就是一个审美意象论命题,其内涵本义是指艺术家在创作经过中,通过想象、联想、虚构等艺术思维活动对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加工而构成审美意象。此命题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此论阐释了审美意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特点。苏轼以为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画家是画不出成功的作品的,由于这种画家在创作时没有成熟的审美意象。苏轼批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创作态度就是强调审美意象的重要性,而不是要求画家必须一笔而将竹子画出来。有学者以为苏轼反对节节而为之就是要求画家必须一笔画出竹子,这样画竹只能画出一条棍子,其实这是对苏轼的误解。苏轼所讲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讲画家只要先得成竹于胸中才能画出成功的作品。而不是要求画家必须一笔将竹子画出来。胸中成竹也就是艺术家构思成熟的竹之审美意象,它本源于现实之竹,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之竹的深入观察而获得大量竹之表象后,再通过对这些表象剪接、组合、加工、处理而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的竹之意象。因而,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结晶,蕴含着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和理想,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关键所在,艺术家创作就是想方设法将胸中成竹表现出来。苏轼此论揭示了审美意象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理论命题的类型、内涵及现代意义[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8(4).[3](清)金圣叹.金圣叹全集(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