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历史分类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历史分类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历史分类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历史分类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历史分类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五年高考A组2022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广东文基)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2.(四川文综)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答案B3.(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老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答案A4.(福建文综)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答案A5.(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6.(上海历史)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7.(广东历史)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66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答案A8.(江苏历史)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答案D二、非选择题9.(辽宁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答案(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10.(上海历史)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材料三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答案(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庭基本消失。(2)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并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夫提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3)回答合理而充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的发展: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改造和冲击;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产生了影响。B组2022——2022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2022广东单科,1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答案A2.(2022广东文基,28)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答案C3.(2022广东理基,65)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①“多”②“快”③“好”④“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4.(2022广东单科,1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答案B5.(2022江苏单科,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答案A6.(2022宁夏,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答案B7.(2022宁夏,3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答案B8.(2022天津,20)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答案B9.(2022上海单科A,14)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答案D10.(2022全国Ⅱ,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答案B11.(2022北京,19)《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答案C12.(2022上海春季,6)我国的“二五计划”对计划完成时(1962年)的粮食、棉花、钢铁产量提出了预定目标。然而,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这些目标历经三次修改。修改方案提出时间粮食产量(亿斤)棉花产量(万担)钢铁产量(万吨)1955年夏4600430011001956年初6400700015001956年夏500048001050~1200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①三个方案都反映出我国政府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愿望②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③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④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13.(2022山东,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答案D14.(2022广东文基,25)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答案C15.(2022上海B,2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答案A16.(2022江苏,14)“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答案A17.(2022北京,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D18.(2022全国Ⅰ,21)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答案B19.(2022四川,17)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答案D20.(2022江苏,1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为了()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答案C21.(2022广东综合,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答案C22.(2022广东综合,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23.(2022广东,13)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答案C24.(2022广东,15)下列各项中属于“大跃进”运动中泛滥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A.高指标 B.高投入 C.高积累 D.高能耗答案A25.(2022广东综合,8)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答案A26.(2022天津,22)下图反映的是()1952年天津新港建成A.天津工商业调整完成 B.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大都市 D.天津港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答案B二、非选择题27.(2022上海综合,22)30年前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的署名文章,开启了真理标准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这场讨论,指出这是一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大讨论,并进一步强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实践28.(2022上海综合,25)我国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先后建立了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下图中的数字所表示的经济特区名称是:①珠海②③④⑤海南答案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29.(2022广东单科,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问题:(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30.(2022上海单科,38)“中国的1978”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站在30年后的今天,以“中国的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注意: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叙述要通顺流畅答案(1)主题:能够依据题目要求。(2)观点:观点突出。(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5)叙述:文字通顺流畅。31.(2022天津,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百万夸特,1845年为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答案(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私田取代公田)。(2)圈地运动,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新农机,促进农业发展。(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32.(2022北京,37)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关于新时期的外交,总结:答案(1)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2)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可从新式人才、新式学校等方面举例阐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学归国,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促进了近代交通发展,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近代文化教育发展。(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4)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即可得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33.(2022山东文综,2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材料一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表1宗教类中国经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其他天道溯源、救世之妙、罗马书等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十一史约编、是非学、富国策等材料二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注: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为用。”——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22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22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表2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济南潍坊临沂青岛济宁德州淄博泰安聊城枣庄威海滨州东营日照荷泽烟台莱芜(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材料四自2000年中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山东境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一些新特点。图19图20(5)图18、图19分别表明山东境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以这样的思路,你认为图20体现的山东境外投资的特点应该如何概括?请对山东企业如何实现境外投资的新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议。材料五山东省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意见》等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为对外开放服务的具体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6)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答案(1)政治: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经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2)共同之处:都有中国经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用: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3)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4)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5)①特点:境外投资的主体多元化。②建议: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境外投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境外投资的竞争力;加强境外投资主体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不断优化境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领域,提高投资效益;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6)①省政府正确行使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对外开放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②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政策规定,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4.(2022上海C,37)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问题:(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3)略35.(2022广东,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雇户贫户中户富户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材料二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材料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1)土地改革。(2)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立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①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起阻碍或破坏作用。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三年模拟A组2022——2022各地名校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2山东临沂)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世纪50年代初 世纪50年代末世纪70年代末 世纪90年代初答案B2.(2022山东潍坊)“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概括了包产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3.(2022山东烟台)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答案D4.(2022杭州十四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D5.(2022西安联考)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答案A6.(2022厦门质量检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答案C7.(2022南京阶段考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获得农业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方向 D.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答案B8.(2022杭州模拟)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答案A9.(2022杭州模拟)“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下列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B.个人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就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答案C10.(2022宁波测试)中共中央讨论并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C11.(2022大连双基测试)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敢于创新的史实是() A.制定“一五”计划,首先发展重工业 B.进行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进行改造D.1956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答案C12.(2022大连双基测试)“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说明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13.(2022大连双基测试)1983年12月1日起我国敝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这就意味着自1954年9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③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B14.(创新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答案A15.(创新题)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答案B16.(创新题)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定 B.十四大的有关决定C.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定 D.十五大的有关决定答案C二、非选择题17.(2022济南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1年,在一位老农的启发下,安徽创造了计划、分配、大农活、水、抗灾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的形式。这年三月,安徽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普遍实行这种生产形式。因怕被人误解说成是“单干”,他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实行“责任田”确实很见效,能够大幅度增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是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经营方式的自发的否定,也是为克服农村遇到的严重困难应运而生的。它一问世就很受农民的欢迎,全国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实行起来。──摘自李剑主编《关键会议亲历记》材料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中的混乱,是造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必须有严格的生产责任制。——摘自1962年邓子恢《关于农村问题的报告》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健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初是恢复或成立起包工制,即包工到人,包工到组或计件包工……稍后改包工制为划分固定作业组,包工到组,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责任制,把责任、权力和利益结合起来……后来,在一些地方进一步发展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包产部分由基本核算单位统一分配,超产奖励、减产受罚,包干到户同样是以户为承包单位。它同包产到户的区别在于农户承包的生产任务所得到的劳动成果中扣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上交公共积累等费用后,全部归承包农户。──摘自赵少荃主编《中国当代史》请回答:⑴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实行农业责任制的原因。⑵综合上述三段材料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责任制与1979年以来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何异同。⑶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刚刚实行即被批判为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尖锐斗争的表现”。1979年的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人说中国农村又回复到农业合作化以前的状况,中国农村必将两极分化,将再次出现剥削制度在农村复辟。请简要评述上述观点。答案⑴农业生产力下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混乱。⑵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在保持耕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经营管理的责任制。也有差别:60年代是部分责任制,1979年以后是全部的责任制。⑶两个时期的责任制都是在保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而不是所有制的改变,因此,不是“社”同“资”的斗争,不会回到合作化以前的状况,虽然责任制会造成贫富差异,但土地公有,不能买卖,所以地主不会出现,剥削制度也不会复辟。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而责任制实行后,多劳多得,真正体现了这一原则。B组2022各地名校模拟试题题组一一、选择题1.(宁波测试)“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这首诗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答案D2.(宁波测试)粮票、布票、糖票等票证曾是中国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都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C.农业产量稳步提高 D.粮棉等物资计划管理答案D3.(北京市东城区质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阶段都取得过辉煌成就。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东北成为重要工业基地②60年代在钢铁、石油和尖端科学等领域成就突出 ③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京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南北交通 ④新时期建成宝钢、葛洲坝、大亚湾核电站等工程项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4.(北京市东城区质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吸收外资发展外贸 B.对福建海南最早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C.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D.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B5.(锦州期末)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两弹一星”②“万能蒸汽机”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④有轨电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答案D6.(南京调研)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中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答案D7.(福建厦门质量检查)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②“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8.(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9.(福建厦门质量检查)下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年代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7年%%%1960年%%%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农业生产大幅下降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答案C10.(福州市毕业班质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吨)年份19561957195919611962产量1959520000170001470516000①“大跃进”运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程。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③严重的自然灾害。=4\*GB3④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11.(济南市高三期末考试)右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粮食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D12.(杭州市教学质检)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所反映的时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答案D13.(杭州市教学质检)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问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答案B14.(江苏泰州联考)宣传画能折射时代风貌。下列宣传画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情况的是()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B15.(北京高三冲刺)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B.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指导意义。答案B16.(扬州高三调研)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2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22年—2022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新农村建设”B.“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建设”、“民工潮”答案A17.(扬州高三调研)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第一个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是()A.《论十大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方谈话”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答案C二、非选择题18.(江苏泰州联考)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30年来中国最强劲的声音。篇章一中国的伟大革命30年前的今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1978年2022年实际增长世界名次备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06217373外汇储备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45万年均%4同期世界的3倍城乡居民收入城镇人均(元)34313786倍农民人均(元)1344140倍农村贫困人口亿1400多万――来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30年来新的伟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江苏的多彩蝶变场景一华西之路1969年,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的第一桶金。80年代,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的没有分田到户,却依旧干着集体经济“副业”。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22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吴仁宝说:“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现在的华西,村民吃饭不花钱。——《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2)据材料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是指什么?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场景二昆山之路昆山市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作为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昆山产业转型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从“昆山制造”跃升到“昆山服务”的重要抓手。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高潮后,昆山迎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2022年,胡锦涛视察昆山时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2022年底,昆山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昆山巨变》(3)华西村和昆山理念有何相同之处?发展的道路有哪些相同点?相对于华西村,昆山的发展出现了怎样更为明显的特征?“如果说,江苏乡镇企业的崛起解决了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出路问题,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则为我国经济体制创新作出了贡献。”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说,尽管我省长期处在对外开放的第二线,但开放型经济的贡献却一直是最好的。――《开放型经济:江苏经济鲜明“个性”》(4)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最早的两个“窗口”是什么?90年代初和新世纪初,江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迎来什么重大机遇?场景三中国的新起跑点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2008-12-19美国时代周刊《中国需要一个新奇迹》(5)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答案(1)扩大对外开放,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变:在全国率先发展乡镇企业;股票上市;开发旅游业。不变: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精神财富:解放思想,不等不靠,敢于冲破极左路线的政治勇气;不断完善的改革创新精神。(3)理念: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方向。道路:同: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特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4)南通、连云港成为沿海开放城市。重大机遇:90年代初,上海浦东开放;2022年我国入世。(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或联系日益紧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和挑战,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19.(北京高三冲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材料三深圳的变化(1)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3)分析材料二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答案(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