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设计(全册)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设计(全册)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设计(全册)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设计(全册)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设计(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11白鹭2落花生5

23桂花雨4*珍珠鸟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6

3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语文园地5搭石6将相和6

4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8*冀中的地道战习作漫画老师6

5语文园地9猎人海力布10牛郎织女(一)4国庆节

611*牛郎织女(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习作:缩写故事6

7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12古诗三首6

813少年中国说14圆明园的毁灭15*小岛6

9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语文园地16太阳6

10期中复习考试17松鼠习作例文6

11习作:介绍一种事物18慈母情深19父爱之舟6

12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口语交际习作6

13语文园地21古诗三首22四季之美6

1423鸟的天堂24*月迹习作:______即景6

15语文园地25古人谈读书26忆读书6

1627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6

17习作:推荐一本书语文园地6

18总复习6

19总复习6

20总复习6

21期末复习考试6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起始,共选编了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

作、语文园地三个板块。课文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物,寓情于物,语言简洁质朴,

含义深刻。其中《白鹭》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

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

论花生的好处的事,借物喻人,赞扬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桂花雨》

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

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珍珠鸟》描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

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

的境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定班级公约。习作引导学生学习本单

元课文的写法,通过写自己的心爱之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有“交流

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是对本单元相关知识的巩固与扩展

应用。

1.白鹭

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黛、嵌、匣、嗜”这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朱、

嵌、框、匣、哨、恩、韵”这10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

自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

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和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

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鹭、嫌、黛、嵌、匣、嗜”这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朱、

嵌、框、匣、哨、恩、韵”这10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

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

词句,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谈话:文学大师笔下的白鹭很美,(课件出示赞颂白鹭的诗句:“雪

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

牧笔下的白鹭,你还知道哪些写白鹭的诗句?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课件展示补充。

3.教师课件出示白鹭的图片,白鹭觅食、栖息、膝望、飞行等生活场景图

片及文字描述。

4.教师谈话:白鹭很美,美得就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

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鹭》这篇文章,分析文章中独

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出示写白鹭的古诗名句引出话题,然后通过展示白鹭

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白鹭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做

好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

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白鹤、蓑毛、长喙、玻璃框、嗜好、适宜、嫌弃、朱鹭、

嵌入、镜匣、望哨、清澄、恩惠、韵味无穷。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

“蓑毛”读作suomdo;“嗜好”的“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作haoo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适宜:合适;相宜。

寻常:平常,普通。

嫌:不满意。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嗜好:指特殊爱好(多指不良的)。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节奏分明。

骨子里:指内心或实质上。

(4)指名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5)学生练习朗读谋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说一说白鹭的美表现在哪

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对于朗读中比较难读的句子,

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教师以范读为学生引路,将认识生字词与感知课文所表现的白

鹭之美相结合,使学生在识记字词的同时也熟悉了课文。

三、理清脉络

1.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合作探讨,尝试归纳段意。

3.同位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4.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小组合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

结。

师:说说课文描写了哪几幅图画,请你分别给图画起名字。

生1:白鹭形象图。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和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生2:水田独钓图。这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白鹭在清水里钓鱼,而田

却成了画面的镜框;在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是

白鹭装饰了田,还是田包容了白鹭?这就留给咱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生3:清晨望哨图。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写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

的绝顶”上的“嗜好”。

生4:黄昏低飞图。这是一幅动中有静的图景。黄昏低飞的白鹭,成了“乡

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因为它为乡居生活带来“清澄”和“生命二

师:大家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在这四幅图画的基础上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

容,谁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5: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

韵味,让我们领略到了白鹭与众不同的美感。

师:讲得真棒!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归纳成四幅图画,锻炼了学生的想象

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10个生字: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2.学生认读这10个生字,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以及笔

画间的连带呼应。

鹤:左右结构,不能写得太宽,注意左下部分的写法,一共是四横。匣:半

包围结构,注意笔画要匀称舒展,不能写得太宽。

4.指名交流笔顾和字形记忆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

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

再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等交流展示活动及时了解、纠正学生在

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又学会了许多生字新词,并且通过观看视频和朗

读课文,了解到白鹭那独特的美。下节课我们将跟着作者更深入地去欣赏白鹭那

如诗如画的韵味。

2.作业: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四遍;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

句话的意思。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让我们领略到了白鹭与众不同的美感。

4.教师引导谈话:作者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把白鹭那与众不同的美展现

在我们眼前的呢?他又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了旧知。问题的自然导人既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研读感悟

1.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教师谈话二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却是一首“精巧

的诗”。在你们的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大体感知即可。)

(2)同位合作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思考:

为什么说白鹭足一首“精巧的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3)指名分段朗读,展示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对比图,让学生集体交

流、感悟。

第2自然段概括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词,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白鹭的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

第3自然段对比描写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外形,展示了白鹭独特的

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让学

生伴随音乐,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恰到好处。(引导学生

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在读中体会白鹭形体像诗一样的精巧、优

美。)

2.教师谈话过渡: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请读一读课文第6-10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

富有诗意的画面!

3.赏读第6〜10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教师范读课文第6-10自然段。

(2)指名交流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

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说说你的

感受。

(3)学生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教师指导归纳。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

绝妙,感受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第二幅图: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

吗?这一疑问,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

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4.教师谈话: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

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相应的段落和

重点词句来体会一下,可以小组讨论。

第2自然段的概括、第3自然段的比较和第5自然段的具体描述,写出了白

鹭的精巧,也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重点抓住第6自然段中“站着钓鱼”

“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

爱;抓住第7自然段中“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引导学生想

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抓住第8自然段中“恩惠…

'清澄”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抓住第9自然段中“白鹭本身不就是

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5.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代表展示,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赏析语句,让学生在

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到白鹭的美,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知识和感情的迁移、

升华。

三、拓展提升

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因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请和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一一清洁工人。多少次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看到他们

默默低头工作的身影;多少次在人流穿梭的街巷里,看到他们脍上的汗水和着灰

尘流淌,那么闪烁晶莹。寒风里,马路上最早出现的是他们的身影,当人们还在

温暖的梦乡里甜蜜酣睡,他们已经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他们干着平凡的事

情,却成就了城市的不平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思考,练习表达,有

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教师谈话: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

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

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作者想要向读者展示的,正是白

鹭因常见而被忽略的美,教会读者发现美、欣赏美。

板书设计:

1.白鹭

肖像画适宜

清田独钓和谐精巧的诗

清晨望哨悠然

黄昏低飞清澄

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或者生活地域不同,对白鹭缺少直接的接触和直观的

感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白鹭优

美的外形及其生活画面的图片展示,配以舒缓的音乐,给学生以丰富的视听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二是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

养和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美和诗中有

画、韵味无穷的意美。三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

引导学生从四个画面人手,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白鹭的精巧如诗,给予学生自由表

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让学

生在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孕育出独特的感悟和想象。教师的阅读教学,体现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白鹭的美,在

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收获。

2.落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亩、吩、榨、便、榴、矮”6个生字,会写“亩、播、浇、吩、

咐、亭、榨、慕、矮”9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

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

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贝讲体面,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体会课文详略安排的好处。

4.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

点词句,由浅人深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里的深刻含义,

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里的深刻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

当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亩、吩、榨、便、榴、矮”6个生字,会写“亩、播、浇、吩、

咐、亭、榨、慕、矮”9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

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谈话: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花生)

2.教师出示花生的图片,并简要介绍花生。

3.作者简介。

(1)学生代表根据预习交流作者简介。

(2)教师谈话补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

华生。他之所以起这个笔名,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许地山的散文

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以深邃的

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在他小时候,关于花生,父亲谈了些

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跟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直观地了解花生

的特点,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初读惑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固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

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半亩、播种、浇水、石榴、吩咐、茅亭、榨油、爱慕、

矮矮地。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

“亩”读作mu;“亭”读作ting,是后鼻音。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开辟:开拓扩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面子;身份;体统。

(4)指名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对于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教师在讲解生字词的同时,也将课文内容贯穿起来,有利于学

生感知课文的脉络。

三、理清脉络

1.学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写作顺序,尝试给课文分段:这篇文章是分几部分

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1)小组合作读书、圈画。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补充、明确。

课文分三部分来写。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

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3)小组合作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3.同位代表汇报分段,教师引导小结。

4.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小组合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一边吃施生一边谈论花生好

处的事。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培养学

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亩、播、浇、吩、咐、亭、榨、慕、矮。

2.学生认读这9个生字,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以及笔

画间的连带呼应。

亩:上下结构,长横要舒展,“田”不能写得太扁;播、矮:左右结构,注

意右边不能写得太宽;浇:右上角不能多写一点;亭:上边的横不能写得太长;

慕:注意下面不是“小”。

4.指名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

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

多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练习生字的书写,指导学生从中及时发现问

题,规范书写。

五、课堂小结

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父亲

的话为什么会深深地印在“我”心上?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2.作业: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四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

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

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引导谈话: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花生的部分。普普通通的莅生居

然能引出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几分敬佩之情,带着这份敬佩

之情,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对花生的情感,为本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研读感悟

(一)默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

1.教师谈话: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重点段我们重点学,

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略学”。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

2.抓住重点词,略学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让学生默读,然后指名读。

师:请找出课文中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能否颠倒顺序,并

说说为什么。

生1:种花生经过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过程。

生2: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颠倒位置。

师:“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

词语?同位之间互相探讨一下。

生:“居然”写出了“我们”收获花生时的惊喜,强调了“我们”高兴的心。

庸。

(2)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

的意思,不能机械地套用“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3)教师小结:从落花生播种到收获果实,经过了几个月的过程,作者用一

句话就概括了,这就是略写。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把握重点。

1.教师谈话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

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里一家人

一边吃花生,一边谈花生。这里写“吃花生”只用了两个自然段,而谈花生则用

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吃花生”略写,

“谈花生”详写,所以“谈花生”是重点。)

2.教师谈话:请齐读写“吃花生”的这两个自然段,大家一边读一边找出

值得注意的地方。(好几样吩咐很难得)

师: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

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父亲不是为吃花生而来,是为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说明父亲很重视

对“我们”的教育。

3.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1)教师谈话引导: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

生的好处。有几个人在谈话?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父亲认为花生最可

贵之处是什么?这两方面内容哪个是重点呢?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活是重点内

容?

(2)学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读出谈话的气氛。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出来。

(4)学生小组间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有五个人在谈话,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

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我们”三个孩子所说的话内容浅显、明白,容易理解,而父亲的话让“我

们”有所感悟。因此,我们的话不是重点,父亲的话才是重点。

(5)教师小结:课文中父亲说的语有很深的寓意,因而是重点。

(6)指名依次读,引导学生用“看详略”的方法比较一下,谈话的内容哪部

分重要,哪部分不重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指导。

(三)研读课文,重点领悟父亲赞花生、学花生的话。

1.赞花生。

(1)教师谈话引导:父亲说的话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貌

不出众。它不像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果实高挂枝头,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

带来好处。

(2)让学生画出写花生及其他作物果实特点的词语。

(3)课件出示花生和其他作物果实的图片并完成表格,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

花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2.学花生。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淡淡对“不好看,很有用”的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成果,归纳:父亲要求“我们”不要做只是外表好看而没

有实用的人,要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不好看”),但对别人

有用的人(“很有用”)。

(2)教师指导写法:父亲先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进而由花生

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淡话的目的及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只是为了把花生

称赞一番,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的品格,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

希望大家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部分的重点。

(3)探究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

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所受到的感悟。

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

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4)教师谈话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

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

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风光,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

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

人、写作和工作之中。

(5)学生齐读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探究思考:这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了

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

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

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

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赏析语句,让学生

在读中探究感悟,深入地理解花生的优秀品质及其给我们的做人启示,从而实现

知识和感情的迁穆、升华。

三、拓展练习

1.教师谈话引导: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我们”和

父亲的谈话中,学习详写和略写的写作方法,体会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

实无华的可贵品质。这种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即“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

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

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

一写。

(1)直抒胸臆。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2)借物喻人。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

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2.学生同位合作练习,并互相补充完善。

3.学生同位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评点优缺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再次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借物

喻理写法的印象,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又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

能力。

四、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了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教师谈话总结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

要求自己'‘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名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

引出的,父亲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

用“落花生”作为题目。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2.落花生尝花生做有用的人(引申)

议花生姐弟说一一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一一花生的可贵(对比)

教学反思:

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首先,教师在导人中播放花

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直观地了解了花生的特点,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第二,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词,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

探究。这样,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调动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让学

生在讨论中自己思考,互相答辩,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劲性。第三,教师非

常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

而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了文章中心,了解了借物喻人的习作方法。但是,

如果教师能从教材进一步展开,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几种自己熟悉的植物进行发

散,学以致用,这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

和运用能力。

3.桂花雨

教学目标:

1.会认“梦、杭”2个生字,能读、记词语“姿态、迷人、至少、邻居、

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2.会写“懂、兰、缪、婆、糕、饼、浸、缠、茶、捡”10个生字,能正确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4.能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

出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

来的。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

子,体会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

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中所表达的感情,从“摇花乐”

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梦、杭”2个生字,能读、记词语“姿态、迷人、至少、邻居、

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2.会写“懂、兰、翳、婆、糕、饼、浸、缠、茶、捡”10个生字,能正确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指名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的有趣的事。

2.课件出示桂花图片,让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说说对桂

花的了解。

3.教师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

事情更是一种享受。本文的作者就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

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板书课题“桂花雨”,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来创设情境,并把桂花的图片

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桂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

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初读感知

1.教师结合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并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

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2)标幽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故乡、糕饼、欣赏、笨笨的、姿态、爹、糕饼、浸在、

缠着、纷纷、杭州、童年。

抽读,齐读,赛读。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

“饼”读作。bing,是后鼻音;“缠”读作chdn,是翘舌音;“浸”读作ji

n,是前鼻音。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笨笨的:课文里指姿态不美,但并没有贬义,在作者心里反而有憨态可掬的

感觉。

浸:课文里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香气里似的。

纷纷:多而杂乱。

童年:儿童时期。

(4)小组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教师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

的句子。

(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于朗读中比较难读的句

子,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配乐和课件,让学生沉浸于生动的情境中,

自主学习生字词,既达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也为

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理涪脉络

1.学生自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生同桌合作探讨,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学生同位间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先写了自己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在杭州

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4.学生小组合作,按照课文介绍桂花的几件事尝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

忌。

5.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引导补充完善。

6.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小组合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代在故乡“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自主思考,理清课文的脉络,

感知桂花在文中的纽带作用,为揭示课文中心思想作铺垫。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懂、兰、萝、婆、糕、饼、浸、缠、茶、

捡。

2.让学生齐读,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以及笔

画间的连带呼应。

婆:上下结构,上边是“波”,这个字注意不能写得太长,下方“女”的一

横要乎正舒展;糕、浸、缠: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缠”右边不是“厘工

4.指名学生板书,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

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

多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生板书等交流展示活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既可以

及时了解、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生字新词,并且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

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作者,去体会他对故乡的情感。

2.作业: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四遍;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

情,并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听写生字词。

2.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教师引导谈话: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好像那香气迷人的

桂花和那有着“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快乐童年就在我们眼前一样,作者是用

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些展现给我们的呢?他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摇

花乐”和“桂花雨”的场景,自然导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研读感悟

1.学生合作探究,互相补充完善,教师指名交流展示。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同位合作在课文中找出有关桂花香气、“摇花

乐"和''桂花雨”的语句,并画下来。

生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浸在桂花香里的。

生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3: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

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小组里

互相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它的香,是无处不在

的,沁人了左邻右舍的每一个角落,沁人了每一个人的肺腑,沁人了人们的生活。

作者以“浸”写花香,化无形为有形,把整个身心融于桂花香气之中的幸福感受

描绘得生动、传神。

生2:作者喜欢桂花的香气,就是爱自己的家乡。作者在外地想起故乡桂花

的香气,就是在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

生3:这是动作和语言描写。“抱”“摇”等动作和欢乐的叫喊表现了“我”

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作者将飘落的桂花看成是香甜的“桂花雨”,言语中充

满了陶醉和欢喜之情。摇呀摇,摇出了欢笑,摇J出了童趣,摇出了童年的美好

回忆。

生4:作者身在异地他乡,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桂花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无限欢乐。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3.教师谈话引导:多幺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快乐带给了我们。

然而,作者不仅仅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

4.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1)学生找出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并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故乡的桂花,已经成为

母亲生活空间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桂花是一样的桂花,情感却不是一样的情感,

这里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2)教师谈话: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听

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

的思乡之情吗?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代在家乡“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表达

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厕面、赏析语句,让学生在读中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升华。

三、拓展练习

1.片断练习: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样的句式说

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写法,并写出草稿。

3.学生交流评议,互相修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片段练习让学生想象母亲的话语,鼓励学生进行角色

转换,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谈话小结:我们重点阅读了描写桂花香、“摇花乐”、“桂花雨”的句段,

体会到了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与美好回忆。我们要学习课文这种借助家乡物、

童年事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板书设计:

3.桂花雨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摇落桂花缤纷如雨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怀念童年

杭州赏桂花思念家乡

思桂花给母亲带桂花铭记心中

又忆故乡桂花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教师重点采用了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

一是用课件导人新课,把美丽的桂花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

知到了桂花的景色特点,课本插图的展示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理解

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二是孤住课文特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组织地反

复阅读、自读自悟,画出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并批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

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

4*珍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蔓、幽、悉、雏、哟、柜、享、陪、待、趴、睑、眸”12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想象课文所描写

的画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爱

鸟、护鸟的意识以及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

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旬,并通过阅读把握课

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

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s导入新课

导入法一:谈话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课件展示珍珠鸟图片。

2.教师谈话: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一种美丽的小鸟并了解这只美丽

的小鸟与人之间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交流有关珍珠鸟的资料,教师课件补充。

导入法二:情境导入

1.播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或展示图片。

2.教师谈话:很多同学家养过猫、狗、小鸟、乌龟等宠物,谁能给我们说

一下你和你家的小宠物之间发生过的小故事。先在同位之间互相交流,并互相补

充完善,等会儿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

3.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与宠物之间或者人类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小故事。

4.教师谈话: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人与小鸟和

谐相处的课文。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

2.学生自学。

(1)相互交流补充自己搜集的资料。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3)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2)指名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强调注意字音字形。

“垂蔓”中的“蔓”,读作nkm,不能读作Mn或wdn;“睑”读作jidn,注

意与“脸”的区别。

(3)指名读,齐读。

(4)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舒适:舒服安逸。

异常:非常;特别。

隐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细腻:细致光滑。

信赖:信任并依靠。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5)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6)学生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于朗读中比较难读的句子,

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4.请同学说说“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窝怎样的珍珠鸟”。

()的珍珠鸟

(美丽的、活泼的、可爱的、淘气的、怕人的、不怕人的、调皮的、惹人喜

爱的、胆小的)

5.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每段各写了什么,概括课文大意。

6.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补充完善。

(1)全文共14个自然殷,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把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放进精心准备的鸟

笼,为珍珠鸟营造了舒适、温暖的巢。

第二部分(第2T2自然段):写可爱的雏鸟出生后在“我”的呵护下成长,

“我”得到了它的信赖,人和鸟之间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13-14自然段):写“我”发自内心的感受。

(2)课文主要写了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又

温暖的巢,让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我”的精心照顾下,珍珠鸟有了雏儿,

小珍珠鸟与“我”逐渐亲近,甚至熟睡在“我”的肩头。

三、研读探究

1.人一一鸟:体会喜爱之情。

(1)比较两个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的作者的感情。

出示句子: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2)学生自由读,同位之间互相谈体会。

(3)教师指名发言,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生:从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4)读一读文中表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句子。

2.鸟一一人:理解信赖的过程。

(1)教师谈话:“我”对珍珠鸟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就为珍珠鸟亲近“我”、

信赖“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就谈不上

人、鸟相亲乃至信赖了。但是珍珠鸟亲近“我”、信赖“我”,不可能一下子完成,

它有个较长时间的渐进过程,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这个变化的过程。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过程,请小组讨

论,互相补充完善。

生1:时间的先后顺序,起先一一渐渐的;白天一一天色人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