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模拟题 优秀公开课_第1页
回顾模拟题 优秀公开课_第2页
回顾模拟题 优秀公开课_第3页
回顾模拟题 优秀公开课_第4页
回顾模拟题 优秀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模拟题1、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2022年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为:HHHHHHHHHA、[18]-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1mol-[18]轮烯最多可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C、[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 D、[18]-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2、科学家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反应机理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正确的是3、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4、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5.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加入过量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又有沉淀生成,再过滤,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仍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A.Ag+、Fe2+、Ca2+B.Al3+、Mg2+、Ba2+C.Ca2+、Fe2+、Ba2+D.Ag+、Mg2+、Ba2+6.已知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中c(CO32-)比偏铝酸中c(AlO2-)大得多,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A.通入适量CO2于AlO2-溶液中,有CO32-生成B.含CO32-的溶液容易使Al(OH)3溶解变成AlO2-C.HCO3-只能与Al3+反应而不能和AlO2-反应D.NH4+、AlO2-和HCO3-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7.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发生应:2SO2(g)+O2(g)2SO3(g);△H<O。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从Omin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40%B.反应进行到10min至15min的曲线变化可能升高了温度C.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通入了氧气D.在15-20min;25-30min内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8.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都气态氢化物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9.离子反应为aMnO4-+bI-+H+→Mn2++cI2+dIO3-+H2O;根据该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氧化性MnO4->IO3-c=d=5,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0e-、b、c、d之间的关系是:5a=2c+6d;b=2c+dD.当反应物的相对量或浓度发生改变时,化学计量数一定有c=d10.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他们的浓度均为·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甲酸溶液a和乙酸溶液b,经测定他们的pH:pHa=pHb。由此可知 A.c(甲酸)=3c(乙酸)B.c(甲酸)=1/3c(乙酸) 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相同 D.等体积的a、b溶液用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b11.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另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可溶性物质的摩尔质量大于18g/mol,则该物质饱和溶液的密度一定大于1g/cm3B.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Sg,则a一定小于SC.将90%的H2SO4与10%的H2SO4将等体积混合,其质量分数一定等于50%D.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ρ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c/1000ρ×100%13.某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的判断是A.肯定有KNO3和Na2CO3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14.A和B是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以在不同周期,两者可形成AmBn型离子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m–n+16B.x–m–n+8C.x+m+n–8D.x–m–15.食品安全是近期的焦点问题。苏丹红是一种工业合成染色剂,但却被滥用作食品的着色剂,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苏丹红1(sudan1)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1mol该物质可与1molBr2发生取代反应C.其分子式为C10H12N2O 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16.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灰黑色粉末作抗氧化剂B.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D.小袋中原来装有Fe2O317、从米曲霉中分离出的曲酸是—种新型添加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曲酸具有抗氧化性(保护其它物质不被空气氧化),在化妆、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曲酸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B.曲酸是一种羧酸,难溶于水C.曲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曲酸被空气中的O2氧化时,反应发生在环上的羟基部位18.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则下列符合a值的是 A.3 B.4 C.5 D.619.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满足c(H+)·c(OH+)=10-24,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AlO2-Cl- B.Na+Cl-SO42-HCO3- C.NH4+Na+NO3-SO42- D.Ba2+Na+Cl-NO3-20.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①n+2②n+3③n+4④n+5⑤n+8⑥n-5⑦n-7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A)①④(B)②⑧(C)③⑤(D)⑥⑦21.在常压、150℃时,将一定量的C2H5OH、O2和Na2O2充分燃烧所消耗的O2的量一定大于燃烧产物与Na2O2反应所生成的O2的量B.参加反应的C2H5OH、O2、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10C.反应后的残余固体中一定没有NaOHD.将反应后的残余固体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是乙醇的物质的量的2倍22.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2Z(g)+W(g);达到平衡时,V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C.打开K一段时间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D.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会增大23.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在周期表中它与氢元素占有一位置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4.在相同条件下,将NO和O2混和完全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H2质量的

倍,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O2可能有的体积比为(不考虑N2O4的生成)A.20∶3B.2∶3C.2∶9D.3∶25.C1S03H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对于反应:ClS03H+HCOOH=CO+HCl+H2S04有如下判断,其中较合理的是()A.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后溶液的pH值变小D.反应后溶液的pH值增大26.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27.科学家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把CO2加热到1800K、成功制得了CO2原子晶体。对该晶体的推断错误的是A.该晶体与干冰一样可用作制冷材料B.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直接相连C.该晶体内不存在范德瓦耳斯力D.晶体中的碳原子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8.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占总粒子数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右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A.7:8 B.13:14 C.25:26 29.碘是卤不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一定的金属性。下列事实较有力地支持了这种观点的是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B.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离子的化合物C.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D.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中,形成I3-离子30、正常人胃液PH在—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还有酒石酸钠来治疗,这主要是由于A、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B、、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C、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D、、与胃酸作用生成,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31、分别在pH等于1的酸溶液等于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铝粉,若酸溶液放出的氢气多,其可能的原因是()A、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B、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弱酸C、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是碱溶液浓度的3倍以上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以上3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一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33.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出N3,其后又陆续制取出N5+离子的化合物及其N60。N5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N5+离子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N60与C60结构相似,在受热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5常温下受撞击会剧烈爆炸,体积急剧膨胀,放出大量的热BN60的发现开辟了能源世界的新天地,将来可能成为很好的火箭燃料C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性体D含N5+离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34、分子式与苯丙氨酸[C6H5CH2CH(NH2)COOH]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①有带两个取代基的苯环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异构体的数目是:A.3B.5C.6D.1035.我国科学家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直径仅有,它的直径与C36分子直径相当,十分接近理论极限值,这项成果获取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知C36是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构成的足球状分子,在多面体中,棱边数=顶点数+面数-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B..碳纳米管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每个C36分子中有18个双键D..C36分子中有12个五边形,6个正六边形36.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22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纳米电子学,其中美国的IBM公司科学家制造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来传递信息的“导线”,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nm~100nm的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纳米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FeH2SO4CuOH2SO437FeH2SO4CuOH2SO4①FeH2Cu,②CuOCu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