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第三节隧道防灾救援系统技术规格书1技术标准TB10020-2017?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标准?GB7251.1-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4025?低压电器基本标准?JB4013.1?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一般要求?GB/T2681-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T2682-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9466-8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IEC73?指示灯和按钮的色标境条件?IEC129?交流断路器和接地保护?IEC43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成套装置?IEC529?外壳防护等级?IEC94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2环境条件〔1〕安装地点:隧道内;〔2〕环境要求:-25℃-+60℃;〔3〕雷暴日:≥46.6日/年;〔4〕安装:垂直安装与垂直面的倾斜角度不超过5度.〔5〕应充分考虑铁路隧道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需要独立安装,不能利用隧道配电箱提供保护的设备器件,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尘、防潮措施或构造设计,保证在潮湿环境中正常使用。3系统组成3.1工程概述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完成隧道内防灾通风设备、电力设备、应急照明等的集中监控、故障报警及调度管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根据预先生成的灾情预案进展控制,到达防灾减灾的目的,以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为保障隧道运行安全,根据2017年5月1日发布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标准?〔TB10020-2017〕,及2013年2月20日发布的?铁道部关于执行<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标准>有关要求的通知?〔铁建设【2013】38号〕,新建怀邵衡铁路工程隧道设计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简称TRMS系统。其中,TRMS系统主要由监控主机、现场控制单元〔LCU)以及通信网络等组成。1〕监控主站:根据铁路部门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监控主站一般设置在综合维修工区。2〕现场控制设备:现场控制单元LCU及通信设备构成隧道现场监控子系统。3〕通信网络:分为干线网络和隧道内网,干线网基于铁路传输网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或MSTP〔Multi-ServiceTransfer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构建,隧道内网那么由光纤环网组成,光纤环网由本系统和隧道照明监控系统共同组建,本系统现场控制设备经光纤交换机接入光纤环网。3.2系统功能1〕稳定性可靠性原那么作为隧道防灾救援监控设备及系统,通常情况下正常运行,危机时刻〔如发生火灾〕应能控制隧道机电设备完成防灾救援任务。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及高可靠性。〔1〕监控主站:TRMS主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表达为以下三个方面:〔Ⅰ〕硬件平台:工作站、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应采用工业级配置,确保系统7×24小时不宕机。〔Ⅱ〕软件平台:应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运行,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及Linux、Unix操作系统,也可以构建混合平台系统;实时数据采用关系型实时数据库管理〔RTDBMS,RealTimeDataBaseManagementSystem〕,实时库与历史库之间采用数据泵〔DataPump〕技术连接。〔Ⅲ〕进程/线程级:应采用设计模式〔designpattern〕、框架〔frameworks〕、面向对象〔orientedobject〕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手段,多任务、多线程设计;应具有进程〔线程〕管理、软件自举、关键软件冗余运行等功能,确保进程/线程级程序运行稳定可靠。〔2〕现场控制单元〔LCU):应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满足隧道现场监控技术标准的要求。〔3〕通信网络:主站与隧道主控制器之间的干线网络基于铁路传输网络SDH/MSTP构建;隧道内通信网络采用光纤构成的工业以太网,应具备自愈功能。2〕适应隧道恶劣的工作环境现场控制单元〔LCU)是TRMS的关键设备:LCU采用整体装置应具有良好的上下温特性和防护能力,能够满足铁路隧道环境长期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防尘、防潮、抗震、抗风压、抗电磁干扰,机柜设计满足IP65防护等级。3〕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TRMS提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辑器将防灾救援模式事先编制成应急预案。正常情况下,应可以进展演习训练,从而不断完善预案,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当灾情发生时,应可以自动或人工触发对应的应急预案,系统严格按照编制的预案步骤执行,大大提高了防灾救援响应速度和危机处置能力。4〕自检、巡检能力系统具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使用特点。因此,TRMS应充分考虑了各级系统及设备具备自检和巡检能力:应可以完成自检功能,也可以对所监控的隧道主控制器、通信网络执行定时或不定时巡检功能。层层自检和逐级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更换或维护维修故障设备,确保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较好地完成防灾救援任务。5〕易维护TRMS系统中主站均应具有远程诊断及维护功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或PSTN就可以登录系统〔在授权的情况下〕,执行系统或装置的远程诊断任务,完成软件升级、Debugs、参数配置、数据库维护等功能。主站应提供针对隧道现场控制单元〔LCU)、网络接口等设备的远程参数整定功能,维护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即可远程改变隧道机电设备的运行方式。6〕良好的开放性和接口联动能力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自动化信息系统、多个部门、多个专业联合行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和联动能力。TRMS应采用开放性标准设计,具有良好的开放性:〔1〕系统内:TRMS主站、现场控制单元LCU应采用先进的规约库技术:一方面,常用的通信协议,如Profinet、Moudus、BACnet、OPC、1801、IEC870-5等,直接从库中提取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任意的标准协议和私有协议,以接入不同厂家的自动化产品或系统。〔2〕系统间:TRMS应提供全开放的规约转换接口,能够与其他系统方便地交换数据信息、执行联动功能,并预留联动通讯接口,这些系统包括信号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灾害监测系统、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即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远动系统、FAS〔FireAlarmSystem,火灾报警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应急播送系统〔PA〕等。4技术要求4.1TRMS系统构造根据隧道防灾救援的实际需求,结合监控系统的特点,TRMS监控系统采用以下构造:两层构造:即“监控主站+隧道现场〞。〔1〕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主站1〕设置原那么TRMS监控主站放在工区,与路局其他系统留有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联动;路局可设置复式终端。2〕系统构成TRMS监控系统由监控工作站、数据库〔通信〕服务器、主站IBP盘、交换机、打印机、路由器/防火墙、不连续电源〔UPS〕等设备组成。3〕系统功能TRMS负责管辖范围内隧道防灾机电设备设备的集中监控。系统实时接收管辖范围内现场被监控系统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报警信号等,对收集的数据进展分析、处理,并在数据库中存储和更新,生成相关报表;实时监视现场设备状态的变化,并能发布控制命令传送给各隧道子系统〔现场控制单元LCU〕,实施防灾救援调度指挥;预留数据接口,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联动。〔2〕现场监控设备1〕设置原那么现场控制器LCU设置在隧道斜井或隧道洞室内,为壁挂安装。2〕系统构成现场级防灾监控系统设备设于各隧道内,直接监控通风、防护门、EPS、应急照明、消防泵等各类现场防灾设备。系统由隧道RTU控制器、现场网络设备等设备组成,现场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环形自愈构造。3〕系统功能现场级监控系统将隧道内被控设备及设施的运行状态、报警信号等及时送至上级监控主站,并承受监控主站下达的各种监控指令。现场控制单元LCU功能:负责采集管辖范围内现场机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时将主站下发的指令转发到现场设备控制柜执行。现场网络功能:负责连接主站和远程站,实现信息的互通。4.2干线网络干线网络是指“监控主站-隧道现场监控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网络。干线网通常基于铁路SDH/MSTP传输网构建,即在传输网中配置专网,专门负责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通信。本工程防灾救援监控系统采用FE接口。1〕FE接口由通信专业在每条受控隧道提供FE接口连接隧道现场监控子系统;同时,在TRMS主站端预留一定数量的FE接口,与其他系统进展对接。2〕隧道内网隧道内各类机电设备通常分散布置,这就要求隧道现场监控子系统必须是分散分布式构造,这些分散分布的监控设备需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系统。隧道内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要求通信网络稳定可靠,满足防潮、防尘、抗震、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的“五防〞要求。鉴于隧道内的实际情况,通信介质应选择光纤。本系统隧道内网需与隧道照明监控系统共同组建,投标人需考虑隧道照明监控系统与本系统隧道内网的兼容性。3〕工业以太网通信网络由光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光缆组成,组成环形自愈工业以太网。4〕通信规约TRMS系统是完全开放的系统,应采用先进的规约库技术:1〕常用的自动化通信规约,如ModBus、CANbus、Profinet、LonWorks、BACnet、OPC、IEC870-5系列、1801等,都是独立的进程〔process〕,以“库存〞的方式保存在规约库里,使用时直接从库中调用即可。2〕可根据现场需求,修改既有协议或增加新的协议,修改或增加新的协议时可以在线完成,无需停机,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3〕修改好或新增加的协议保存到规约库里,形成新的“库存〞供系统调用。4.3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主站1、硬件系统TRMS系统硬件主要由工作站、操作台椅、服务器〔含数据库软件〕、主站IBP盘、后台视频NVR、网络交换机、打印机及UPS电源等组成。〔1〕监控工作站监控工作站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商用计算机。具体技术参数如下:1〕PrecisionT1600Intel至强四核E3-12452〕内存:≥2GB3〕主频:≥3.3GHz4〕存储容量:≥500GB,SATA硬盘5〕多媒体及音箱5〕液晶显示器不小于22寸,配套鼠标及键盘。〔2〕打印机采用激光打印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打印机类型:黑白激光打印机最高分辩率:1200X1200dpi黑白打印速度:到达18ppm硒鼓寿命:随机标配1500页最大打印幅面:A4〔3〕服务器BAS系统服务器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机架服务器。具体技术参数如下:1〕CPU:DellPowerEdgeR410四核英特尔,2.53GHz;2〕内存:4G〔最大250G〕全缓冲Chipkill内存,支持四位纠错、内存镜像和在线备份;3〕硬盘:配置2块2.5寸SAS硬盘,硬盘总容量≥500G;4〕双10M/100M/1000M自适应网口5〕机架式构造;6〕DVD光驱/电源670W〔4〕主站后台交换机TRMS主站配置1台三层以太网交换机,用于后台数据交换及管理。后台交换机采用知名品牌设备如H3C、华为、思科。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机架式设计,三层网管型交换机,可进展模块化扩展。整机交换容量不小于256Gbps,整机包转发率不小于96Mpps。不少于24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复用的1000Base-X千兆SFP端口。支持LACP,支持手工聚合,支持最多12/24个聚合组,每组支持最多8个GE或2个10GE端口〔10GE机型〕。支持IEEE802.3x流量控制〔全双工〕,支持基于端口速率百分比的风暴抑制,支持基于PPS的风暴抑制。支持黑洞MAC,支持设置端口MAC地址学习最大个数。支持IRF2智能弹性架构,支持通过标准万兆以太网接口等方式进展堆叠,支持本地堆叠和远程堆叠,支持IRFLITE堆叠技术。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4K个〕,支持基于MAC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支持QinQ,灵活QinQ,支持VLANMapping,支持VoiceVLAN,支持GVRP。支持DHCPClient,支持DHCPSnooping,支持DHCPRelay,支持DHCPSnoopingption82/DHCPSnoopingoption82。支持静态路由,支持RIP/RIPng。支持IGMPSnooping/MLDSnooping,支持组播VLAN,支持未知组播丢弃。支持STP/RSTP/MSTP,支持SmartLink,支持RRPP。支持N:4端口镜像,支持流镜像。支持L2〔Layer2〕~L4〔Layer4〕包过滤功能,提供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UDP端口、协议类型、VLAN的流分类,支持时间段〔TimeRange〕ACL,支持基于VLAN下发ACL支持对端口接收报文的速率和发送报文的速率进展限制,支持报文重定向,支持CAR〔CommittedAccessRate〕功能,每个端口支持8个输出队列,支持端口队列调度〔SP、WRR、SP+WRR〕,支持报文的802.1p和DSCP优先级重新标记。支持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支持802.1X认证/集中式MAC地址认证/web认证,支持Triple认证,支持GuestVLAN,支持RADIUS认证,支持SSH2.0,支持端口隔离,支持端口安全,支持EAD。支持XModem/FTP/TFTP加载升级,支持命令行接口〔CLI〕,Telnet,Console口进展配置,支持SNMPv1/v2/v3,WEB网管,支持RMON〔RemoteMonitoring〕告警、事件、历史记录,支持iMC智能管理中心,支持系统日志,分级告警,调试信息输出,支持HGMPv2,支持NTP,支持电源的告警功能,风扇、温度告警,支持Ping、Tracert,支持VCT〔VirtualCableTest〕电缆检测功能,支持DLDP〔DeviceLinkDetectionProtocol〕单向链路检测协议,支持Loopback-detection端口环回检测。支持宽电压,额定电压范围:100V~240VAC,50/60Hz。视频存储服务器NVR可接驳符合ONVIF、PSIA、RTSP标准及众多主流厂商的网络摄像机;支持国标28181协议、Ehome协议接入平台;支持4K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支持H.265、H.264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支持IPC集中管理,包括IPC参数配置、信息的导入/导出、语音对讲和升级等功能;支持1个HDMI和1个VGA同时输出,支持4K高清分辨率输出;全新的UI操作界面,支持一键开启录像功能;支持越界、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区域入侵、徘徊、人员聚焦、快速移动、非法停车、物品遗留、物品拿取、人脸、车牌、音频输入异常、声强突变、虚焦以及场景变更等多种智能侦测接入与联动;支持即时回放功能,在预览画面下对指定通道的当前录像进展回放,并且不影响其他通道预览;支持最大16路同步回放及多路同步倒放;支持标签定义、查询、回放录像文件;支持重要录像文件加锁保护功能;支持硬盘配额和硬盘盘组存储模式,可对不同通道分配不同的录像保存容量或周期;支持4个SATA接口;双千兆网卡,支持双网络IP设定等应用;支持网络检测〔网络流量监控、网络抓包、网络通畅〕功能。〔6〕UPS电源采用知名品牌在线式UPS3KVA,含外置蓄电池及电池柜。UPS经串口纳入BAS主站监视范围,监视内容包括UPS工作状态、蓄电池状态、故障报警等。备用时间60分钟以上,需要提供后备时间计算表。〔7〕服务器机柜应采用专用标准19寸服务器机柜,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机柜深1000MM,高42U,双PDU、风扇。2〕内置17寸液晶显示及4口KVM切换。3〕厚度:方孔条2.0mm;安装梁1.5mm;其余1.2mm。4〕静载500KG,颜色待技术联络会确定。2、软件系统※系统采用的管理软件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等证明材料。系统须为制造厂商成熟系列产品,隧道防灾监控系统在国内具有开通一年〔含一年〕以上的运行业绩〔出具相应的购售合同影印件及运行证明影印件〕。1〕容量监控容量可以任意扩大,没有监控点数限制。2〕开放性系统构造计算机设备采用Windows2008/7商用操作系统,服务器也可以采用Linux操作系统。支持OPC、ModBus、BACnet、LonWorks、AdvanceDDE、PLC等开放性国际标准协议,含SQLServer及Win2008Server。能根据用户现场需求修改或扩展新的通信规约,增加新规约时能够在线完成,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3〕软件功能须能够实现实时多任务处理的操作平台,有基本数据管理、通讯管理、接口管理、历史信息的存储和复制,综合报告和全画面操作等功能,对系统操作员可设定不同的操作密码、操作级别、软件操作权限及设备控制权限,并提供简便易学的工具软件,便于用户掌握运用。采用多窗口图形显示,软件应具有快速信息检索、报告汇总、系统仿真、故障诊断以及监控、确认、打印、警报优先组别判断、累计运行记录、历史文件储存量、月报、年报的要求。软件无监控点数限制。4〕工作站软件界面配置对话式的人机界面,对报警表格图形,设备状态显示,设备启、停控制等提出要求。图形显示内容应包括:图形、报警位置、数据位置、操作信息位置。工作站要有不小于500个图形,并且提供修改图形的工具和方法,所有图形要求在3s内显示。工作站须通过鼠标操作,能有效防止系统系统被非法侵入及越权使用,采用多级口令访问,为网络和工作站提供安全保障,且通过口令系统才能启动系统,口令系统的任何修改只有通过系统管理者方可实现。工作站须有功能图以便在其屏幕上快速直接的显示用户图形。4.4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现场设备现场设备由隧道现场控制单元LCU、通信设备等组成。〔1〕现场控制单元LCU现场控制单元LCU负责隧道内低压照明、防灾救援设备监控回路的综合监控,监控内容包括低压照明开关控制及状态采集、进出线回路电压和电流采集、进出口风机及斜井风机的开关控制及状态采集等。LCU安装在综合洞室或斜井、疏散通道内,由LCU单元、环型自愈光电交换机、开关电源、防雷端子、线缆、机柜等组成。※LCU控制器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厂家GEVersaMax系列、SIEMENSS7-1500系列、SchneiderModiconQuantum580系列或RockwellControlLogixL71系列的中高端工业级PLC产品,采用模块化构造,包括独立的CPU模块、电源模块、I/O模块等部件,并提供与EPS的RS-485通信模块。EPS等通信接口监控设备通过总线直接接入到LCU,数据由LCU经光纤自愈环网、光电转换器引入通信专业提供的100M以太网接口,与隧道防灾救援监控主站通信,实现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投标人应提供详尽的隧道监控方案和工作原理图。LCU单元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1〕LCU所有模块件应为同一品牌的产品,应通过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如UL、CSA、CE等各种认证;2〕具备工业级高性能处理器,位处理速度不低于60纳秒,背板总线通讯速率不低于400Mbits.支持可扩展内存卡。3〕设备软件所占用的内存不可以超过设备配置容量的50%,投标人应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计算过程。PLC的内存应明确区分程序区和用户数据区,以到达内存的最大使用效率和便缩短开发时间并保证程序的可维护性。4〕应能够提供至少两个10M/100M以太网接口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如PROFINET,ModbusTCP,标准TCP/IP,UDP协议等,并可以直接通过以太网接口下载程序。5〕须支持系统自诊断功能,可以监视到每一个模块和对应通道的实时系统诊断信息。6〕需集成WebServer功能,可以通过电脑上或者智能设备上的网页浏览器,随时查看CPU和模块状态,拓扑构造,系统诊断信息,用户自定义网页等等。LCU单元配置要求如下〔具体监控点位要求最终以图纸要求为准〕:1〕交流模拟量:≥12路,电压测量范围0-1140V,电流输入交流0-5A/1A,电压、电流经内部互感器隔离输入。2〕开关量:≥16路,光电隔离〔DC24V〕,可兼作脉冲输入。3〕遥控量:≥16路,触点容量AC250V/5A或DC30V/5A。4〕1路带光电隔离的RS-485通信接口,通信规约采用规约ModBusRTU,用于接入EPS设备;1路对上以太网接口,采用规约如PROFINET,ModbusTCP等。5〕EMC指标:静电放电IV级,快速瞬变脉冲群IV级,阻尼振荡波III级,辐射电磁场III级,8-20μS浪涌III级,工频磁场IV级,适用于各种恶劣电磁干扰环境。6〕导轨安装方式。7〕工作电源:DC24V。8〕工作环境满足环境温度-25℃~+60℃、相对湿度≤90%的要求,具有抗电磁干扰、防尘、防震、防潮、防腐的能力,能够适应铁路隧道的工作环境要求。〔2〕光纤交换机※光纤交换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通讯设备,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厂家SIEMENS(西门子)、GE〔通用电气〕、MOXA(摩莎)、Hirschmann〔赫斯曼〕工业以太网环形自愈光纤交换机。交换机需提供厂家授权。每条隧道配置假设干台光纤交换机用于隧道内设备通讯,所有交换机形成环形自愈以太网,通过设置在首洞室的光电转换器连接,作为隧道内部监控系统的通信出口,接入通信专业提供的100M以太网接口。光纤交换机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1〕支持光纤环网以太网,光纤接口为单模SC接口,具备自愈保护功能,自愈时间<20ms。2〕数据接口:2个100BaseFX单模光接口,≥4路的10/100BaseT(X)电接口,透明传输方式,自动协商速度。3〕数据传输误码率:<10E-10。4〕提供网络管理功能,以便将光MODEM纳入隧道监控主站的设备管理。5〕标准DIN导轨安装方式。6〕工作电源:DC+24V,支持12~45VDC宽电压输入,支持双冗余电源输入,具有过载保护及反接保护功能。7〕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00小时。8〕工作温度:宽温型-40~+75°C;湿度:5~95%〔无凝露〕;具有抗电磁干扰、防尘、防震、防潮、防腐的能力,能够适应铁路隧道的工作环境要求。说明:本系统隧道内网与隧道照明监控系统共同组建,投标人需承诺所用设备能与隧道照明监控系统隧道内交换机兼容。〔3〕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隧道风机控制系统为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的子系统,用于在隧道口设置有控制室长大隧道正线风机及环境监控防灾监控。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由隧道风机控制主站、MCU主控制器、远程I/O站、现场传感器、通讯网络设备组成。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与隧道防灾监控系统联网,数据信息接入到隧道防灾监控系统主站。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主站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主站设置于长大隧道口综合控制室内,主站设备技术要求与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主站设备要求一样。2〕MCU主控制器及远程I/O站控制器为带独立CPU的PLC控制器,采用机架式硬冗余热备方式,CPU模块、网络模块、现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冗余模块均要求为冗余配置,CPU处理I/O能力及CPU的运算速度供货商根据控制点数及控制模式要求配置,应保证为当前主流配置,CPU内存应能够由用户自由划分区分程序区和用户数据区,以便灵活利用产品,缩短开发时间、保证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PLC控制器应采用国际上知名品牌厂家SIEMENSS7-400H系列、GERX3i系列、SchneiderModiconQuantum67260系列或RockwellControlLogix1756-L74系列的高端工业级产品,投标人应提供原制造厂商授权文件。1、系统中的所有模块〔CPU、I/O、通讯、电源等〕应是插接式,至少I/O及网络模块可带电插拔。所有模块应通过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包括:UL、CSA、CE等。2、控制器的CPU至少为32位处理器,支持实时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处理速度不低于0.04ms/K字,或如果选用的CPU有主频指标,那么应不低于300MHz。3、支持IO扫描主或从功能,支持web-server、远程维护。4、控制器时间设定准确度可达至秒,并有四个数位的年份设定。5、控制器可承受实时同步时钟信号。6、控制器有看门狗功能。7、储存器应为永久性类型,标配不少于2M〔不含扩展〕的内存容量,能支持的最大扩展能力不小于8M,且有电池后备。8、控制器所带的通讯处理器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应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接口数量满足网络通讯以及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设备通信的要求。控制器还应提供与维护工作站〔或手提计算机〕的接口。9、I/O扩展方式要求灵活,应能适应多分站、远距离构造。本地、远程、分布式I/O网络应具有灵活的系统构造。主机架和远程I/O机架应采用冗余的现场总线连接。10、冗余配置的控制器应可对所连接的所有RI/O和I/O控制器同步数据刷新,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发出指令。11、供货商提供的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环境必须具有可兼容性及可执行性,同时具有管理及多重程序诊断恢复功能。12、控制器应具备控制设备联动、操作优先次序、实现时间表操作和实现模式控制等功能,并能对设备进展有秩序的监控,通过一定的计算,来实现优化控制。13、系统在CPU或通讯出现故障时,所有输出模块均应可设置为关断、保持、及安全预设定几种状态之一,以确保工艺系统及设备的安全。14、当通信网络故障恢复时,控制器应能及时自动连接上通信网络,同时程序和内存应具有断电自保持功能。15、每个底板〔本地站和扩展I/O站〕电源范围为176-264VAC,应具有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16、冗余控制器的IO支持能力:数字量I/O容量应大于〔含〕65536/65536;模拟量I/O容量应大于〔含〕4096/4096。17、远程I/O站所有开关量I/O模块应有隔离装置。模块上应有LED显示单元,以便现场监视I/O的状态。开关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要求单独隔离,具有线性化的功能。所有的DI、AI、DO、AO、通信模块应采用和冗余控制器同一厂家、同一档次系列的工业级模块。远程I/O支持I/O冗余功能,DI/DO通道数不少于16点,所有开关量输出模块输出点均应经过中间继电器转换成无源触点信号。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4~20mA标准电流信号输入,分辨率不低于12位,如果传感器是其它模拟信号,应经过信号变送器转换成4~20mA标准电流信号后与模拟量输入模块连接。3〕通讯网络设备隧道风机控制子系统应与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同一规格型号产品,已确保联网的兼容性。〔4〕RTU机柜RTU机柜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1〕机柜应提供接线端子、通信和电源防雷端子、光缆连接尾纤和尾纤盒,及安装附件。2〕机柜及各类端子、尾纤及尾纤盒、安装附件等应满足温度:-25C~50C、湿度:95%的工作环境。投标人应负责完成调度端及被控端的光纤接续工作。3〕具有防尘、防震、防潮、防腐、防锈的能力,能够适应铁路隧道的工作环境要求,防护等级IP65。4〕机柜尺寸及颜色待技术联络会确定。5〕投标人应配套提供机柜的安装附件。安装附件必须采用防腐蚀和抗老化性能优良的材料。〔5〕网络摄像机用于隧道内疏散通道口监控,采用200万像素红外防水网络枪型摄像机。摄像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最高分辨率可达1920×1080@25fps,在该分辨率下可输出实时图像;码流平滑设置,适应不同场景下对图像质量、流畅性的不同要求;支持GBK字库,支持更多汉字及生僻字叠加;支持OSD颜色自选;高效阵列红外灯,使用寿命长,照射距离可达30米;ICR红外滤片式自动切换,实现真正的日夜监控;支持日夜两套参数独立配置;支持3D数字降噪,支持120dB超宽动态;符合IP67级防尘防水设计,可靠性高〔6〕消防泵控制柜〔含巡检装置〕※1〕消防泵控制柜设备厂家资质要求1、应符合国家公安部最新消防法标准,产品须满足GB16806-2006标准,必须获得国家公安部最新颁发CCCF证书,供货设备需提供对应型号CCCF证书和消防明码标识,确保消防验收和抽查。2、满足采购方、使用方所在地现行最新消防法规规定,并在当地消防总队备案可查询,满足当地消防验收标准。3、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具有自主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并获得自主专利证书。4、设备提供厂商,最近三年应具有隧道、铁路、高铁、地铁等交通枢纽工程供货业绩。2〕设备技术要求1、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必须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满足各种运行工况与事故状态要求。2、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巡检功能,其自动巡检能按0-30天设置巡检周期,单次巡检时间0-600秒可设置。输出频率0-30Hz可设置。3、消防泵按消防方式逐台启动运行,每台泵运行时间不少于2min。设备应能保证在巡检过程中遇消防信号退出巡检,进入消防运行状态。巡检为低速巡检不应对管网增压,应有防超压措施。4、设备应具备完善的消防接口,含RS485通讯接口并提供协议,能接入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应具有消控报警反响干接点。5、柜体选用金属材质,厚度到达2.0mm及以上,柜体的前后门及其外外表均应进展环氧粉末喷涂处理,喷涂厚度不小于50微米,涂层应美观、结实、耐腐蚀、抗冲击、不反光,柜体颜色为消防红,具有防尘、防震、防潮、防腐、防锈的能力,能够适应铁路隧道的工作环境要求,防护等级IP65。6、所有电器元件选用应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断路器、接触器推荐选用施耐德、ABB、西门子品牌。7、巡检执行系统,须具有防电磁干扰措施,隔离层全程屏蔽功能。8、应具有巡检时发生故障声光报警及上传报警信号功能。9、设备应具有中文信息处理功能,在巡检界面上应能显示故障中文信息,应清晰易懂。10、输入电源检查对缺相、欠压、相序、过电压实时检测。11、电源滤波功能,具备输入输出滤波,不产生谐波污染。 12、电气主回路检查,模拟启动巡检、绝缘检查、故障报警。13、中央处理器具有512个开关量与模拟量处理能力。14、7吋中文真彩彩色触摸屏。15、核心模块,需具有可储存5000条以上历史故障信息记录功能。16、具有巡检信息打印功能,每次巡检完毕,自动打印巡检信息。5试验在系统竣工验收前,投标人应负责系统的测验及检验,内容如下:5.1工作条件测试电源质量测试。系统接地电阻测试。5.2控制中心及分控室功能测试人机界面检验。控制功能测试。统计功能检验。报表及打印功能检验。参数显示检验。5.3系统功能检验网络和数据库的标准化。软件性能检验:检验软件是否具备开放性、稳定性和良好的人机界面,符合国家现行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5.4系统性能检验控制回路的接入率与完好率检验:100%检验。控制功能检验:100%检验。主要检验控制回路的有效性、正确性和稳定性,核对控制指令的一致性与响应速度,控制效果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与控制功能的要求。实时性能检验;抽检10%的控制回路,巡检速度、开关信号和报警信号的响应速度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性能指标的要求。可靠性检验:抽检30%。停电再启动性能检验:抽检30%的回路。5.5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检验传感器;各类型传感器分别抽检30%。控制器的安装:100%检查,检验接线的有效性和完好率。6.工程技术方案6.1.1系统设计原那么全线隧道内增设防灾监控系统,实现对隧道内的电力设施、照明、应急照明、10kV风机、0.4kV风机、风门、消防泵设备等的集中监控、故障报警和调度管理等功能。系统主要由监控主站、隧道现场监控设备及通信系统三个局部组成:1〕隧道防灾监控主站是隧道防灾监控系统的调度和指挥中心,负责隧道照明设备的远程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并负责与其他自动化系统接口,实现信息传递、报警联动等功能,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由监控工作站、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多串口服务器、UPS、打印机等组成。隧道防灾监控站的设置由监控主站、车站监控工作站、现场监控三局部组成,各自拥有不同的监控范围、控制权限,以对现场设备进展监控:2〕通信系统是隧道监控系统的根基。隧道监控系统的通信系统基于铁路专用通信网络SDH/MSTP构建,铁路专用通信网络提供以太网业务接口。监控主站与监控子系统的通信采用以太网点对点的方式接入,既主站端以太网接口与受控隧道通信基站以太网接口一一对应,构成点对点通信。各受控隧道子系统经通信适配器引入通信基站,利用传输网与监控主站实现通信。3〕隧道监控子系统隧道防灾监控系统采用工业级PLC设备,PLC控制器采用冗余配置,在隧道内部使用光纤自愈以太网环网为通信网络。光纤自愈以太网环网由单模光纤、环网接入设备和单模光缆组成,环网接入设备负责与通信基站、监控站的连接;当环网中某点故障时,能够快速识别故障位置,并将通道切换至环的另外一个方向,实现自愈功能。6.1.2系统设计原那么本技术方案特别注重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实际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并严格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那么:1〕坚持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方针本解决方案根据隧道技术的要求,从隧道工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总体规划和“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以求取得最正确效果。2)可行性和适应性原那么解决方案既满足隧道技术的全部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又是可行的,同时能适应目前工程建设现实需要。3)实用性和经济性原那么坚持实用性和经济性原那么,本解决方案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在系统软件、硬件配置上力求合理、实用,以取得最优的性价比;二是在系统的软件硬件配置上,既充分满足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能满足将来多个系统的接入需要,努力节约将来新建系统的投入。4)先进性和成熟性原那么解决方案坚持先进性和成熟性原那么相统一的原那么,系统软硬件配置和系统构造,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采用先进成熟的当前主流技术。5)开放性和标准性原那么解决方案在软硬件配置的系统构造上是软件配置必须兼容监控系统常用的标准现各类接口和系统集成的需要。6)可靠性和稳定性原那么解决方案从以下两个方面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是系统设备选用国际、国内著名品牌,在类似工程使用中表达了设备的可靠稳定性能;二是在系统的配置和构造上,大量使用冗余、容错和降级处理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7)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解决方案大量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构造,有很强的扩展、扩容能力,能方便和低成本的进展系统扩容和接入新的系统;系统在软硬件配置和构造上,充分考虑将来管理和维扩的需要,努力降低将来管理和维护的费用。6.1.3系统采用的技术我公司研发的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软、硬件均能满足上述提出的技术要求。其中软件是采用java开发、Oracle数据库、b/s多层模式。系统可以满足全路隧道监控子系统的多级〔铁总、路局、站段、隧道现场〕集成。在管理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与互联网打通,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系统采用的技术有:中间件技术①中间件技术的产生随着互联网的开展,企业的控制信息系统和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级的应用已不再满足于二层的C/S构造系统,而是向着三层和多层体系构造的分布式环境不断迈进。两层构造向三层构造转变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负载就相应减轻了,跨平台、传输不可靠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三层构造的应用模式中,中间层作为三层构造核心层,负担“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实际的应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分布式环境中,无论硬件平台还是软件平台都不可能做到统一。大规模的应用软件通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一样的分布式网络上运行。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能够运行在这种异构平台上的软件,迫切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独立于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中间件技术就应运而生了。②中间件技术的特点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构造应用系统的根基平台,具有如下特点:中间件的使用可以简化开发,保证三层构造体系下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高效,使开发人员集中于业务逻辑的实现,不必为底层细节而消耗精力。中间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系统软件,它能够使应用软件相对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为当今的大型分布式应用搭起一个标准的平台,把大型企业分散的系统技术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大型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中间件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的数据共享和应用互操作。在具体实现上,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中间件对事务完整性的保证、对大规模并发处理的响应、对异构系统互联的透明支持,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等方面表现将成为系统应用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广义地看,中间件的总体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管理平台与工具管理平台与工具企业信息门户B2B集成中间件业务流程管理中间件根基通信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与构件管理平台数据集成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中间件技术的应用③中间件技术的主要功能负责客户机和服务器间的联接和通信;提供客户机与应用层的高效率通讯机制;提供应用层不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机制;提供应用层与数据库之间的联接和控制机制;提供一个三层构造应用开发和运行的平台;提供一个应用开发框架,支持模块化的应用开发;屏蔽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提供交易管理机制,保证交易的一致性;提供应用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提供应用的安全机制与管理功能。当前主流的中间件技术平台有OMG的CORBA、Sun的J2EE和MicrosoftDNA2000。目前应用最多、综合评价最好的的J2EE平台。Oracle门户应用服务器OracleApplicationServer即是基于J2EE平台。④J2EE技术体系J2EE是应用服务器采用的主要技术体系,与其它的中间件系统相比较,它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来自于它独特的体系构造。Java2平台企业版〔J2EE〕降低了开发这些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复杂性,使服务可以迅速部署,以增强企业回应竞争压力的能力。J2EE通过以下一些元素定义出一个标准:J2EE平台:一个用于搭建J2EE的多个应用的平台,定义了一组必要的API和策略;J2EE兼容性测试套装:一套用于测试J2EE平台产品与J2EE标准兼容性的测试;J2EE参考实现:一组显示J2EE能力的参考实现,也是J2EE平台的选择性定义;J2EE设计方针:描述了用于开发中间层、瘦客户应用的标准编程模式。多层应用简化了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维护。它使开发人员专注于用程序去实现业务逻辑,同时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后端服务程序实现根基构造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以便用户进展交互操作。一旦开发完成,业务逻辑可以部署到服务器上实现现存组织机构的需求。J2EE技术实现了这一设想。首先,JavaServlet技术允许开发人员创立支持Java平台的、可以在任何Web服务器上运行的、像CGI一样的操作界面。其次,JDBC技术将“写一次,在任何地方运行〞的Java编程的功能,与现存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最后,企业级JavaBean组件构造将完整的一组企业应用逻辑压缩到一个易于配置、可随时重用组件。由于覆盖了这样三个概念:服务端界面用Java编写;可以联接现有的数据库系统;模块化、易于部署的组件。J2EE应用模型如以以下图所示:J2EE应用模型J2EE应用模式定义了用于以多层的方式实现应用的一种构造,它防止了两层构造的局限性,并提供足够的可伸缩性、可接入性和可管理性。J2EE应用方式将实现多层服务所需要进展的工作分成两个局部,即为J2EE提供标准的系统服务—业务和表示逻辑。由开发人员完成业务和表示逻辑,开发人员可以依靠这个平台提供的开发中间层服务来解决实现硬件层的方案。J2EE应用模式具有可以执行性和可伸缩性,为多层应用程序提供了“写一次就可在任何地方运行〞的优势。在充分选择提供应企业的J2EE服务器和开发工具的情况下,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将开发和培训的成本降到最低。J2EE应用模式通过降低建造多层应用复杂性,向应用开发的简单化和可扩展化前进了一大步。使用J2EE应用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多层应用的中间层。在J2EE平台,中间层业务功能是由企业JavaBean〔EJB〕组件实现。这些企业Bean让服务开发者将精力集中在业务逻辑,并让EJB服务的处理提供可靠、可伸缩服务的复杂工作。EJB组件将业务逻辑在中间层实现,如以以下图所示。EJB组件的作用JavaServerPages〔JSP〕技术和Servlet是使用Internet模式为客户层表现中间层的功能。JSP技术使用户界面开发工作变得容易,可以为浏览器提供页面的动态生成技术。Servlet给以Java技术为根基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手段,可以用Java语言完整地实现动态表示。Oracle融合中间件之核心――应用服务器10g—Oracle的第三代APS—是业界最综合和最内聚的应用程序平台套件。其设计利用了下面两节我们要介绍的两个重要的技术潮流—面向服务的计算和网格计算。soa集成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构造SOA——一种便于将企业应用程序作为模块化业务服务开发的软件体系构造。我公司采用传感器采集信号和上层平台下传的控制信号都通过soa包装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上方便、快捷、安全的传输。Oracle应用服务器10g提供一个综合的SOA根基架构,使您能够将企业应用程序作为服务来开发、包装、协调、供应、管理、保护、联合、发现和访问。面向服务的计算可以为您提供灵活的企业应用程序根基架构。Web服务提供了另一种在不同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或者调用商务逻辑的方法。Web服务的体系构造是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和XML的。Web服务是操作系统、语言和协议不可知的。这使此服务可以应用于企业程序与门户的集成中。企业应用程序供应商提供了或者将要提供访问相应系统的Web服务接口,迎合企业应用程序集成市场需求的互联网服务商正在扩展他们的解决方案,以将Web服务作为访问企业应用程序的方式包括在内。Web服务是OracleAS中间件协作和内容管理等一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在10g版本中,许多组件都增强了对Web服务的支持,这些组件包括新的企业集成平台、门户以及无线设备等。这些增强提高了通过标准的Web服务协议将不同系统集成在一起的能力,并使开发人员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Web服务使用Oracle10g中的全部应用程序。另外,OracleASWeb服务为了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开发及测试Web服务时更加灵活和高效,还特别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访问和创立SOAP标头用的SOAP标头以及标头API。为格式错误的SOAP请求而增加的SOAP错误支持。无需编写客户应用程序就能对简单的Web服务进展测试的WSDL分析工具。支持PL/SQLCLOB、BLOB和XML类型支持。支持UDDI第2版标准:发行人通过商务关系tModel发表的声明;查询/发布的增强,包括对通配符的支持;企业名称/标识符集合;用户认证/授权;通过外部服务机构进展的实体确认〔例如与Dun和Bradstreet确认服务机构集成〕;支持UDDI2.0版的复制API;支持将可安装的UDDI模式参加到非Oracle数据库。Oracle技术方案的WebService体系包括:应用程序和数据服务、安装部署服务、集成服务、访问服务以及安全和管理服务。Oracle中间件技术的WebService构造体系大数据网格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是一种新的软件体系构造,专门用于在同一处中有效地集中存放大量的低成本模块化存储器和服务器,以创立可以透明地分配工作负载的虚拟计算资源。网格中的资源可包括存储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程序。通过将资源集中存放在一起,网格计算可提供对这些资源进展可靠的、连续的、深入的访问,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此,网格计算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来满足计算和按需扩展软件容量的要求。迄今为止,虽然网格计算的概念只是由科学界主要用于解决非常专业的难题,但由于经济高效的网络存储器、高速高密度刀片服务器、高速网络互联的快速开展以及低成本的操作系统及其软件上的相应开展〔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使企业利用网格计算成为可能。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而使企业级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标准化—基于Tannin处理器、刀片服务器和Linux等技术的低成本、高密度的模块化服务器实现了标准化。合并和虚拟化—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之间共享的存储器和服务器进展的合并和虚拟化。自动化—所有的日常管理任务实现了自动化,使管理员能够同时管理集群中的数百个服务器。抽象—根基架构服务的抽象,例如应用程序的身份管理等根基架构服务可通过应用服务层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的Web服务进展抽象。网格计算特征:企业计算网格的特征表达在三个方面—多样性、分散性和动态性。多样性:网格计算通常包括许多需要管理的资源,其中有服务器、存储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企业应用程序以及像目录服务、安全性和身份管理服务这样的系统服务等。管理这些资源及其生命周期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分散性: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一般从集中的管理点进展管理。计算网格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挑战,因为资源甚至可更加分散,位置上分布在企业内的许多不同数据中心内。动态性:传统的应用程序组件一般在静态的环境中运行,不需要去应对迅速变化的需求。而在计算网格中,系统和应用程序需要能够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通过web服务的晚绑定特性和跨平台属性,部署在网格上的应用程序可能包括持续变化的组件集。在某一时间内,这些组件可能在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上。在如此动态的环境中管理应用程序会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网格计算优点:消除过剩的计算容量:通过自开工作负载管理分配工作负载,从而有效地使用空闲计算容量。持模块化的低成本容量扩展:通过快速而有效的软件供应按需在低成本模块化单元中增加计算容量。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自动管理系统,可以减少高成本、有错误倾向的人为干预;并且通过跨越多个系统的自动软件供应和管理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这些特点,OracleAS10g成功地实现了在大幅度降低系统和应用程序监控和管理成本的同时,以非常高的性能、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在低成本服务器和存储器集合上运行企业应用程序。XML数据交换技术XML是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缩写。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而这些标记可以用方便的方式建设,虽然XML占用的空间比二进制数据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但XML极其简单易于掌握和使用。XML作为一种在内部网,甚至在互联网上交换数据的方式,正在被广泛使用。还可以利用XML将企业应用程序数据集成到门户中。XML在信息表示和交换方面,XML及其相关技术在门户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XML所提供的灵活数据格式,适合Web传输和内容集成,允许单一的内容库支持多种表达格式和媒体类型。XML允许小片段的文本、图形作为可重用的信息对象被管理和动态集成到最终Web页面的文档中。基于XML的查询语言XQL和XMLSchema提供用于搜索的灵活查询机制;基于XML的元数据标准支持跨系统的文档元数据的灵活交换和集成;XML支持在复杂的B2B应用之间交换信息;XML可方便应用的集成,以及将数据集成到应用和过程中;在门户的客户端,XML具有丰富的表达格式,可以容易地被裁剪和控制;OracleXML数据库提供了用来存储和管理XML数据的根基架构,此构造独立于存储、独立于内容、独立于编程语言。XML数据库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本地XML数据类型、XML的浏览访问和搜索、标准API访问,以及XML的WebDAV管理。XML数据库提供了高性能的XML存储和检索。OracleASPortal内容库增强特性包括对访问XML格式的内容的支持。面向范围广泛的各种内容管理、编辑、发布和搜索工具开发。XML作为国际通用描述语言,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其跨平台性,可阅读性,可扩展性,标准化,也是本系统大量使用的原因。在本系统中,主要使用了XML实现了两大功能,数据缓存和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缓存技术利用XML进展数据缓存技术,有着很多好处,自定义方便,文件内容小,操作方便,可跨平台。本系统中,在很多地方都用到该技术,例如数据定义中,需要跳跃多表进展查询,选择,且中间过程的数据不能保存到数据库中,此时,XML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对表和字段的每一步操作,可以通过JS记录到特定格式的XML文件中,不管数据多么复杂,都可以进展记录,而将最终结果一次性提交到服务器进展操作。这样大大降低了服务器的压力,也保证用户的操作的连贯性和友好度。6.2.1数据格式标准化XML最大优势在于自定义灵活,可扩展性强,以及高度的标准化。这一点在本系统的数据维护模块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数据维护模块中,每个分类的数据项个数不确定,每个数据的取数计算方式不尽一样,每个数据是否进展计算也不可确定,造成页面上的数据特别的繁杂,这时XML发挥了它的优势,它对每个数据项进展定义,将各种不同操作要求,特性都转换为标准的XML语言,从而只需要向后台提交一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的XML数据包,即可将一系列的数据操作要求提交到服务器,XML成为了设计框架中每个逻辑层的相互沟通的标准化桥梁。6.2.2多线程控制本系统现场采集和控制核心代码采用java多线程技术,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多线程有一些优点使得它一直被使用。这些优点是:资源利用率更好程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更简单程序响应更快6.3.1PLC主要技术特点考虑到系统现场环境的复杂,我们RTU采用成熟的plc控制.PLC的主要特点:①高可靠性A、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B、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C、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D、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E、对采用的器件进展严格的筛选。F、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G、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②丰富的I/O接口模块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直接连接。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③采用模块化构造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构造。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④安装简单,维修方便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由于采用模块化构造,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9〕安全技术为保障铁路隧道监控的平台的安全可靠,本系统采用先进完整的方案:6.4工程分析6.4.1系统架构1〕监控主站:根据铁路部门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防灾救援设备监控系统监控主站一般设置在综合维修工区。2〕现场控制设备:现场控制单元LCU及通信设备构成隧道现场监控子系统。3〕通信网络:分为干线网络和隧道内网,干线网基于铁路传输网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或MSTP〔Multi-ServiceTransfer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构建,隧道内网那么由光纤环网组成,光纤环网由本系统和隧道照明监控系统共同组建,本系统现场控制设备经光纤交换机接入光纤环网。6.4.2监控子系统网络构造自愈环形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基于以太网开展起来的,继承了以太网速度快、成本低、高实效、高扩展性及高智能的优点,同时为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条冗余链路,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不会因为通信服务器失效、网络断线或交换机故障而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瘫痪。现场控制层使用这种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同时也提高了控制层的通信可靠性。在一个典型的环网中,有一个主交换机。正常工作时,主交换机的其中一个连接端口被置为阻塞状态,阻止以太网数据转发,仅允许转发冗余控制帧,保证了物理上是一个回路。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主交换机有一个转发端口和一个阻塞端口,环上其他设备节点的两个端口均为转发端口。当环网中的某个交换机出现故障时,主交换时机在50ms以内检测到故障并开启阻塞端口6.4.3监控子系统主要硬件设备1、冗余PLC控制器:考虑到铁路隧道环境条件较差,现场设备要与周围环境〔温湿度、灰尘、电磁干扰〕相适应,选用的网络设备应到达工业级要求,以适应隧道内恶劣的工作环境。因此,隧道防灾监控系统中大多采用工业级PLC控制设备作为隧道防灾监控的核心控制器。PLC控制器具备以下功能特点:1〕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连线电子元件。它的连线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Plc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展设计。例如:冗余的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PLC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控制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2〕可以独立承担控制分区的基本控制任务,即使监控中心因故障停顿运行,相邻区域的PLC控制器也能交换交通量信息;3〕具有预先处理数据和集中传输数据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故障保护能力。当某区域的监控信息出现变化时,可按预定方案和程序采取相应算法,控制相关区域防灾设备做出相应动作。4〕提供不同类型、I/O点数丰富的模块,单体I/O点数最高可达60点,可满足大局部设备控制需求。5〕配备专用高速处理器芯片,基本指令执行时间可达0.15μs,在同级别小型PLC中遥遥领先。一颗强有力的“芯〞,能让您在应对繁琐的程序逻辑,复杂的工艺要求时表现的沉着不迫。2、工业以太网环网路由器工业以太网是标准以太网和通用工业协议结合的产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展,工业控制以太网日趋成熟,通过快速、全双工通信等技术实现优先级机制,保证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网络传输的实时性,改进了应用层协议,使之适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现场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同时由于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和数字化使得工业控制网络与上层数据信息网络无缝集成,实现系统管控一体化。在通常的工业以态网构造中,当发生传输介质损坏或有交换机发生意外停机时,会导致信息传输的中断。而采用了环网技术时,当单点发生故障时,就可切换到备用路由,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从系统设计和配置的角度看,简单只需开启工业交换机的环冗余功能,并不影响所有的正常的交换功能。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千兆换网交换机能够在50ms内完成切换,这种切换的速度满足大多数工业控制对交换机的响应速度要求。就传输介质来说千兆工业以太环网既可以用光线也可以用双绞线进展组网,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在系统中应用千兆工业以态环网,以很小的投资提供更可靠的网络服务,解决了控制系统物理传输线路及传输链路所存在的不可靠因素,提高了系统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可以实时地通过监控软件监视网络状态,降低了系统巡检时间,从而从基本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以态网的冗余技术包含自愈保护和恢复两个过程。保护是指在故障发生前为网络指定了备用路由,一旦发生原路由不通的情况立即启用备用路由,从而实现在故障发生时的快速自愈。而恢复是指在启用备用路由后,在原由路由恢复后系统可自动侦测到原有路由,并且恢复到原由状态。以太环网的基本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制定的以太自动保护倒换〔RFC3619,EAPS,EthernetAutomaticProtectionSwitching〕协议。核心思想都是基于标准MAC交换+改进的生成树算法+以太网故障检测机制+简单的环网控制协议。通过环网控制协议将物理的环破解成逻辑的链,并利用改进的生成树协议和MAC交换完成保护切换。3、控制盘IBP盘上设置紧急控制按钮、状态指示灯等,对重要设备进展应急监控。其控制级别高于各操作站。当工作人员发现现场故障时,可通过IBP盘对本车站进展应急管理;或在紧急情况下直接操作IBP盘上的按钮,采用人工介入方式进展运行模式操作。4、隧道火灾探测报警器设置隧道火灾探测及报警,采用自动及手动方式进展隧道火灾监测,发出报警信号,迅速通知隧道防灾监控中心,及时采取消防救援措施。针对铁路隧道的特点,主要的报警方式有手动报警和火灾自动探测两种。铁路隧道内手动报警按钮的设备可考虑在主要设备洞室、紧急疏散通道或平台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火灾自动探测采用点式感烟或感温火灾自动探测器。设置隧道火灾探测器及报警可实现隧道防灾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环控设备,通过预先设置的火灾联动模式,探测到火灾后,经值班人没确认可自动执行相应的消防联动。5、隧道风机控制通风控制子系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控制风机的运行台数、风向、运行时间,并且能实现节能运行和保持风机较佳寿命的控制运行,并在发生火灾时根据不同地点,进展相应的火灾排烟处理,以保证隧道的安全及运行环境的舒适性。6.4.4监控对象及监控模式1〕监控对象类型采集点名称类型照明隧道内应急照明控制DO隧道内应急照明状态DI照度传感器AI疏散指示照明控制DO疏散指示照明状态DI投光灯塔控制DO投光灯塔状态DI风机风机控制DO风机运行状态DI风机故障状态DI风速风向传感器AI风门风门控制DO风门反响DI救援站消防泵启动停顿控制DO运行状态DI故障状态DI液位传感器DOPLC故障状态DIUPS工作状态DI蓄电池工作状态DI输入电源工作状态DI输出电源工作状态DI2〕监控模式现场自动逻辑控制:系统支持通过设置设备的启动条件、启动方式,以实现自动启动、自动停顿、周期运行、交替运行,无须人工干预。可通过管理员权限登陆系统,新增或者编辑设备的逻辑控制,也可删除已有的控制模式。现场IBP盘:IBP盘的按钮无锁且有最高优先级,位于控制器旁,由按钮和指示灯组成,可通过按钮启动各种灾情应急预案〔火灾、撞车、脱轨〕,也可单独或批量启动设备。监控工作站远程控制,工作站能够远程启动或停顿某类设备以及单一设备;同时也有多种应急预案供选择以应对不同的事故模式,包括火灾、撞车、脱轨等。预案列表可通过管理员权限登录,增加、编辑或者删除自定义的应急预案,当工作站启动预案后,系统将根据预案模式发送控制命令,以使得预案内的设备快速响应。6.4.5系统功能隧道防灾监控系统软件符合2017年5月1日铁道部公布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标准?〔TB10020-2017〕规定要求,主要对隧道内的通风、照明、消防泵等设备进展远程监控。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GIS地图管理子系统、火灾报警子系统、通风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子系统、消防控制子系统、报警及事故处理子系统及设备管理子系统构成。能够远程监控各类防灾设备的运行状态,统计主要设备状态记录及累计运行时间,提出维修保养策略;根据防灾通风工艺,协调各类风机及相应风阈联动,确保风机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根据不同灾害模式,预置各设备运行参数,对所有监控设备实现单独控制、联锁控制和各模式控制;具有档案管理、统计报表、分级显示等系统功能。系统登陆主页面隧道监控总览GIS地图管理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将地理信息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展现给用户,满足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对各行业进展辅助决策,除此之外,GIS技术还能够帮助人们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中无法表达数据之间的模式和开展趋势以图形的方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并进展空间可视化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地理信息分析以及与相关业务工作应用有机集成,从而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要求。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在web页面上实现对数据进展分类管理,及时对数据进展更新和维护,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状态与数据信息,精准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提供以下操作功能:移动地图:可以使用鼠标拖动地图,使用键盘的方向键“↑〞“↓〞“←〞“→〞移动地图,或者通过地图左上方的四个方向按钮完成操作缩放地图:可通过鼠标双击地图放大,使用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地图,使用键盘的“+〞“-〞键,或者通过地图左上方的滑杆及按钮完成操作。还可以用鼠标拖动地图。全屏:点击地图右上角的全屏按钮,即可进入全屏状态,点击退出全屏或Esc退出。截图:选择地图右上角工具栏中的截图,在地图上拖拽出截图框,点击完成在新窗口预览截图效果,点击另存为将图片保存至本地电脑,点击取消完毕本次截图。选择:用户可以在地图上选择相应的隧道标记信息点,点击后实现跳转到隧道监控界面。漫游:选择了漫游功能后,鼠标在地图上显示为手形,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左右拖动地图画面,实现在地图上漫游的功能。刷新:中选择了刷新地图后,系统会即时更新地图上各隧道信息点的信息。火灾报警子系统在火灾发生的阶段,将伴随产生烟雾、高温和火光。这些烟、热和光可以通过探测器转变为电信号报警,并自动将报警信息传输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租赁合同修复协议书
- 长租公寓租赁合同协议书
- 防护网工程销售合同范本
- 法人替公司还款合同范本
- 消防项目安全施工协议书
- 瑕疵生态板出售合同范本
- 物流人力合作合同协议书
- 销售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
- 用于工作安置的合同协议
- 电梯门框安装合同协议书
- 芜湖凤鸣控股集团(筹)2024年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 CJ/T 30-2013热电式燃具熄火保护装置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调岗协议书合同补充
- 2025香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果蔬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高考)全省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护士考试理论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门诊部医保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