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网电力专业聘请试题1、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补偿电网接地的电容电流)2、变电站的母线上装设避雷器是为了(防止雷电行波)3、发生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含有(正序和负序)分量
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状况(幅度最大)
5、利用避雷器保护变压器旱,一定要使避雷器的伏秒特性曲线(低于)变压器伏秒特性曲线
6、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派的原则是(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7、在正常运行状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得超过(15%)8、高频阻波器的作用是(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9、以下保护中,属于220kV线路后备保护的是(距离保护)10、变压器充电时产生的励磁涌流,可能会造成(差动保护)误动11、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将出现(零序)电流12、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100%UN),最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105%UN),这种中
枢点调压方式为(逆调压)
13、当系统频率下降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随着下降)1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摇摆)15、电晕放电是一种(自持放电)
16、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长度(无关)
17、投入无功补偿设备调整系统电压时,对系统来说(既补偿了系统的无功容量,又提高了系统的电压)
18、标志断路器开合短路故障能力的数据是(额定短路开合电流的峰值)19、在换路后的瞬间,已充电的电容相当于(理想电压源)
20、当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最大值时,线圈两端的瞬时电压为(零)21、在RLC串联电路中,假使调大电容,则(电路的感性加强)
2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比负荷电流相比往往(小得多)23、在以下(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小于正序综合阻抗)状况中,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24、发生误操作隔离开关时应采取(误合时不许再拉开,误拉时在弧光未断开前再合上)的处理措施
25、设对短路点的正、负、零序综合电抗为X1Σ、X2Σ、X0Σ,且X1Σ=X2Σ,则单相接地短路零序电流比两
相接地短路零序电流大的条件是(X1Σ弧隙恢复电压)电弧的熄灭条件:要使电弧熄灭,就必需使去游离作用大于游离
69、假使要求在检修任一引出线的母线隔离开关时,不影响其他支路供电,则可采用(双母线接线)
70、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发电机、配电变压器的中
性线接地等)。
71、距离保护中阻抗测量元件的测量阻抗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成正比)??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与故障类型无关,也就是保护范围不随故障类型而变化;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不受短路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测量阻抗:阻抗继电器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称为测量阻抗。动作阻抗:阻抗元件刚好动作时,参与其中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短路阻抗:当线路上某点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在保护处所测得的剩余电压与流经该保护线路的
短路电流的比值。
整定阻抗:整定阻抗是继电器安装处到保护范围末端的线路阻抗
72、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当发生C相接地短路时,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电压为(C
E3)
73、变压器主保护动作后,应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主电源侧后备保护动作动作后,应跳开各侧断路器;除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后备保护动作后跳开
本侧断路器。
74、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时,要求(冲击电流尽可能小)
75、发电机投入电网时,要做到平衡转移无功负荷,可以通过(逐步向上平移发电机的无功调理特性)
76、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联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
互联一般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77、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相当于短路状态,电容元件相当于开路状态(√)78、互感线圈的反向串联是指将两个线圈的异名端相连(×)
互感线圈串联分为顺向串联和反向串联。顺向串联即异名端相连;反向串联即同名端相连。79、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有好多方法,其中二瓦计法是测量三相四线制的(×)80、RLC并联电路地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电容性(×)81、同步发电机静态过载能力与短路比成正比,因此短路比越大,静态稳定性越好。(×)82、PN结中的空间电荷区是由带电的正负离子形成的,因而它的电阻率很高(×)8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流经整流二极管的电流是负载电流的一半(√)
84、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从0计数到十进制24时,需要5个触发器构成,有7个无效状态(√)
85、额定电压等级为110kV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是115kV(√)86、线路首端电压总是比末端电压高(×)
87、功角δ既是电磁参数又是机械运动参数(√)88、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平衡点都是稳定的(×)静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暂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
行方式的能力。
动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理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
稳定性的能力。
89、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得小于装设断路器回路的最大短路电流(√)90、直流保安负荷属于事故保安负荷(√)
事故保安负荷:在事故停机过程中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应保证供电。分为直流保安负荷和交流保安负荷。
91、系统发生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切除所有元件(×)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1、快速切除故障设备2、反应不正常工作状态,根据系统和设备的危害程
度跳闸或发出信号。
9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在发生接地短路时,反应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中流过的电流为一相零
序电流的3倍(√)
93、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的第一级启动频率越高越好,一般取49.5Hz以上(×)
第一级启动频率:在事故初期及早切除负荷功率,对于延缓频率下降过程是有利的。第一级启动频
率最高选择值在48.5~49Hz之间。
最末一级启动频率:在电力系统中允许最低频率受到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的限制,一般取46~48.5Hz之间。
频率级差:n=(f1-fn)/△f+1,n级数越大,每极开断的功率越少,适应性越好。
原则:1)依照选择性确定频率级差,强调各级元件动作顺序,要求在前一级动作后还不能制止频率下
降的状况下,后一级才能动作。2)级差不强调选择性
94、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
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95、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一级负荷)96、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一级负荷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
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况随时停电)
97、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98、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输电线路)
99、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变压器不能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100、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燃料消耗率:发电厂每发单位电能(1kWh)所消耗标准煤(g)的多少。厂用电率:厂用电量与同期发电厂发电量的比值的百分值。网损率:一定时间内,电网在传输电能过程中所损耗的电能和发电厂送入电网的电能的比值。101、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
102、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交流1000kv,直流kv800±)
103、用于连接220kv和110kv两个电压等级的降压变压器,其两侧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为(220kv、121kv)
104、对于一级负荷比例比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双电源供电方式)
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三级负荷无特别要求。
105、关于单电源环形供电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供电可靠性高、正常运行状况下具有较好的电压
质量,但在线路检修时可能出现电压质量较差的状况)
106、关于各种电压等级在输配电网络中的应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除10kv电压等级用于配电网络
外,10kv以上的电压等级都只能用于输电网络)
107、1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应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为(直接接地)108、电力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采用的补偿方式为(过补偿)
109、1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目的是(减少线路雷击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什么110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而35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不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由于110KV及以上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正常运行
状况下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电气设
备和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只要按承受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费用,提高电力
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需要切除故障线路,供电可靠性差。考虑到输电线路的
单相接地绝大部分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全线路架设避雷线,就是为了减少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相
接地短路故障的机遇,提高220KV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5KV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使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
相接地时,电力系统也可以继续运行,供电可靠性高,所以无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110、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对于大型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要求是(正常运行状况下,频率偏移不得超过Hz2.0±)111、在下面给出的各组电压中,完全属于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一组是(500kv、220kv、110kv、35kv、10kv)
112、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依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用于电能生产、变
换、输送分派和消费的系统。(√)
113、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连续性、瞬时性和重要性(√)
①电能生产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由于电能的传输速度十分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
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
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
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114、负荷等级的分类是依照供电中断或减少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115、保证供电可靠性就是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休止对用户的供电(×)116、停电将造成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二级负荷(×)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如重大设
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等;中断供电将有重大政治、经济影响的用电
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者。供电要求: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有特别要求的一级负荷,两个独立电源且
应来自不同的地点。
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减产等;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的负荷者;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
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供电要求:由两回线路供电。若取得两回线路有困难,可由一回专用线
路供电。应尽量做到常见故障时不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对一些非连续性生产的中小型企业,停电仅影响产量或造成
少量产品报废的用电设备,以及一般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等均属三级负荷。供电要求:三级负荷对供电
电源无特别要求。
117、供电中断将造成产品大量报废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二级负荷。(√)??
118、一级负荷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允许停电,所以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或单电源双回路供电。(×)
119、二级负荷可以采用单电源双回路供电。(√)
120、电力网是指由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组成的用于电能变换和输送分派的网络。(√)电力网: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间输送和分派电能的网络。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
121、衡量电能质量的具体指标是电压偏移、频率偏移和电压畸变率。(√)122、我国电力系统对频率偏移的具体规定是任何电力系统、任何状况下频率偏移都不得超过Hz2.0±。(√)123、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制造和使用两方面的因素确定的。(√)124、在有直配线状况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05倍。(√)125、发电厂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应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用户处的电压偏移一般不得超过±5%。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
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致。
126、变压器副边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额定运行条件下的端电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
网的额定电压高5%。
127、一般状况下,变压器副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1倍。(√)变压器副边绕组额定电压=1.1×电网额定电压=1.1×用电设备额定电压
128、对于短路阻抗(短路电压百分值)较小的降压变压器,当副边绕组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连接,或通过
短线路向用电设备供电时,允许其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05倍。(√)129、用户只能从一个方向获得电能的电力网接线称为无备用接线方式,无备用接线方式寻常用于对三级负荷的供电。(√)
130、有备用接线方式供电可靠性高,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131、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指电力系统中采用星型接线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中性点。(√)132、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不管是正常运行还是故障状况下,各相导体或
设备对地电压
都不会超过相电压,因此输电线路或电气设备的对地绝缘只需按承受相电压设计,从而降低输电线路或
电气设备的造价。(√)
133、1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是由于其运行可靠性高。(×)134、35kv及以下高压电力系统均应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135、在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136、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时,应采用全补偿方式,以便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无电流流过。(×)
1、架空输电线路全换位的目的是(B)。A、使三相线路的电阻参数相等;
B、使三相线路的电抗和电纳参数相等;C、减小线路电抗;D、减小线路电阻。
输电线路进行全换位的目的是使输电线路各相的参数(电抗、电纳)相等2、输电线路采用π等值电路,而不采用τ型等值电路的目的原因是(B)。A、π等值电路比τ型等值电路更确切;
B、采用π等值电路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节点总数;C、采用π等值电路可以增加电力系统的节点总数;
D、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采用等值电路更便利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3、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抗与导线之间几何平均距离的关系为(A)。A、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抗越大;B、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抗越小;
C、输电线路的电抗与几何平均距离无关;
D、改变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可以明显改变线路的电抗。输电线路的电抗与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正相关,与导线的半径反相关。分裂导线相当于增大了
导线半径,从而减小了输电线路的电抗。
4、架空输电线路的电纳和导线之间几何平均距离的关系为(B)。A、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纳越大;B、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纳越小;
C、输电线路的电纳与几何平均距离无关;
D、改变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可以明显改变线路的电纳。输电线路的电纳与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反相关,与导线的半径正相关。分裂导线使电纳增大。
5、在输电线路参数中属于耗能参数的是(D)。
A、电抗、电阻;B、电纳、电阻;C、电导、电抗;D、电阻、电导。6、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A)。A、减小线路电抗;B、增大线路电纳;
C、减小线路电阻;D、改善输电线路的电晕条件。7、关于中等长度线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长度为100km~300km的架空输电线路属于中等长度线路;
B、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采用集中参数π型等值电路作为数学模型;C、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忽略电导和电纳的影响;D、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不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
8、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变压器采用τ型等值电路,而不采用T型等值电路的原因是(C)。A、采用τ型等值电路比采用T型等值电路确切;
B、采用τ型等值电路在变压器变比改变时,便于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C、采用采用τ型等值电路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节点总数;D、采用采用τ型等值电路可以增加电力系统的节点总数。变压器的τ形等值电路和T形等值电路不等效,τ形等值电路是将T形等值电路中的励磁值路移到一
端并用相应导纳表示所得到的等值电路,是T形等值电路的近似电路。9、对于自耦变压器,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是各绕组实际电阻依照变压器变比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的电阻值;
B、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就是各绕组的实际电阻;
C、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是各绕组的等效电阻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的电阻值;D、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一定为正值,由于绕组总有电阻存在。10、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时,用电设备的数学模型寻常采用(A)。
A、恒功率模型;B、恒电压模型;C、恒电流模型;D、恒阻抗模型。
11、电力系统等值电路中,所有参数应为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基本级)的参数,关于基本级的选择,下
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必需选择最高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
B、在没有明确要求的状况下,选择最高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C、在没有明确要求的状况下选择最低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D、选择发电机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
12、采用标幺制计算时,只需要选择两个电气量的基准值,其它电气量的基准值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
系导出,寻常的选择方法是(A)。
A、选择功率和电压基准值;B、选择功率和电流基准值;C、选择功率和阻抗基准值;D、选择电压和阻抗基准值。
13、关于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参数计算时,变压器变比的选择,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确切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近似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B、近似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确切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C、不管是确切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额定变比;
D、不管是确切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14、对于输电线路,当P2R+Q2XK2,则有(A)。
D、发电机绕组电阻为零,发电机磁路已饱和。
9、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的分量为(A)。A、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B、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C、基频周期分量、倍频分量;D、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中,定子绕组电流中含有非周期分量、基频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电流。
转子励磁绕组中将感应出直流分量、自由非周期分量和基频交流分量电流。10、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转子励磁绕组和定子三相绕组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
中与转子励磁绕组中的周期自由分量相对应的定子绕组短路电流分量为(C)。A、基频周期分量;B、基频周期分量稳态值;C、非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D、基频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11、关于同步发电机各电抗参数之间的关系,下述各组中正确的是(B)。12、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各分量的变化,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C)。A、定子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以同一时间常数逐渐衰减到零;B、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从短路瞬间的数值逐渐衰减到稳态值;C、定子绕组的基频周期分量保持不变,其他分量逐渐衰减到零;
D、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电流分量在短路发生后开始阶段衰减速度快,后阶段衰减速度慢13、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状况下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A、负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两种状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相等;
B、负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两种状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有效值相等;
C、负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两种状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一致
D、负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状况下发生短路两种状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不一致的。
14、对于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原始磁链方程中的电感系数,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A、定子各绕组与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为常数,由于转子转动不影响磁路的磁阻;B、转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和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都是常数;C、定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
D、定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凸极机隐极机
定子各绕组的自感互感系数周期变化常数转子各绕组的自感互感系数常数或零常数或零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互感系数周期变化周期变化15、关于派克变换,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派克变换是一种等效变换,其等效表达在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电枢反应磁场不变;B、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C、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周期分量;
D、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都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
期分量。
派克变换就是将a、b、c的量经过以下变换,转换成另外三个量。例如对于电流,将ia、ib、ic变换
成另外三个电流,id、iq、i0,分别成为定子电流的d轴分量、q轴分量、零轴分量。派克变换的等效表达在变幻前后气隙合成磁场保持不变,其变换规律是:
1)A、B、C三相绕组系数中基频周期分量变换为d、q、0绕组系数中的非周期分量;
2)A、B、C三相绕组系统中非周期分量(含倍频分量)d、q、0绕组系统中的基频周期分量。16、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的分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派克变换的目的是为了将描述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的原始电压方程由变系数微分方程变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B、将派克变换后的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目的是将基本方程由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
C、对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利用用象函数表示的发电机基本方程和边界
条件,求出待求量的象函数,再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求待求量的原函数(d、q、0等效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最终通过派克变换求出定子三相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D、派克变换仅适用于同步发电机三相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
派克变换的目的是将原始电压方程由变系数微分方程变换为常系数微分方程,以便于分析计算。
17、三相短路实用计算的内容是(A)。
A、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计算;B、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有效值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C、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的计算;D、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稳态有效值计算。
18、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用计算中在发电机方面所采取的假设条件是(A)。
A、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电动势相位一致;B、发电机用空载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一致;C、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一致;D、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交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一致。19、运用运算曲线法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时,对于负荷的处理方法是(A)。A、不考虑负荷的影响;B、需要考虑负荷的影响;
C、仅需要考虑短路点附近大容量电动机的影响;D、需要部分考虑负荷的影响。
20、短路电流运算曲线编制时,计算电抗仅编制到3.5,其原因是(A)。
A、对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就
是短路瞬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B、实际工程上不存在计算电抗大于3.5的状况;C、由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其向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很小,实际计算时可以忽略。1、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是指系统参数变化后,系统从原来的运行状态向新的稳定运行状态
过渡的过程。(√)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将暂态过程分为波过程、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是为了分析计算便利。(√)
3、分析电磁暂态过程时,必需考虑发电机转速变化所引起的频率变化对系统电抗参数的影响。(×)
在电磁暂态过程分析中,常不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转速变化。而在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等机电暂态过程分析中,则往往近似考虑或甚至忽略电磁暂态过程。
只有在分析由发电机组轴系引起的次同步谐振现象,计算大扰动后轴系的暂态扭矩等问题中,才不
得不同时考虑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4、当电源内阻抗小于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短路阻抗的10%时,可以视为无限大电源。(√)5、无限大电源供电状况下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电流是为了维持短路瞬间电流
不发生突变而出现的自由分量。(√)
6、无限大电源供电状况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的特点是周期分量电流不衰减。(√)7、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状况下,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时,三相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起始值都不可能出现零的状况。(×)
8、短路瞬间任何闭合回路的磁链保持不变。(√)
9、不管是隐极机还是凸极机,机端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都包含有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10、同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状况下三相短路一样,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将逐渐衰减到零,基频周期
分量保持不变。(×)
有限大容量电源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衰减,同时,它的周期分量也是衰减的。11、短路电流中的基频周期分量与转子励磁绕组和转子阻尼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相对应。(√)12、短路电流基频周期分量与转子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以同一时间常数衰减。(√)
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电流与转子阻尼绕组和转子励磁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相对应,并随着转子
励磁绕组中非周期自由分量和转子阻尼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的衰减而最终达到稳态值;定子绕组中非周
期分量和倍频分量与转子励磁绕组、阻尼绕组中的基频交流分量相对应,并随着定子绕组非周期分量和
倍频分量衰减到零。
13、凸极机原始磁链方程中,除转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外,所有的电感系数都是随着转子的旋转变化的。(√)14、派克变换是一种等效变换,其等效表达在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中的电枢反应磁通不变。(√)
15、派克变换后的发电机磁链方程中所有电感系数都是常数。(√)16、三相短路实用计算时,不考虑对地导纳支路和各元件电阻的影响。(√)
17、各个电源的计算电抗是同一基准值下的电抗标幺值。(×)
各不同电压段的基准电压和基准电流不同,但各段的基准功率一致。
18、短路计算采用近似计算法,计算中各元件额定电压都为平均额定电压。(√)19、短路计算时间超过4s时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就是4s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20、在计算电抗小于1的状况下,不同类型的同步发电机不允许合并。(√)1、分析不对称短路的方法是(A)。A、对称分量法;B、叠加原理;C、运算曲线法;D、节点电压法。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时电机中包括正序、负序、零序分量。不计饱和,三相不对称运行时可采用
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电压和不对称电流分解成正序、负序、零序三个对称系统,在同不相序中取其中一
相的等效电路分析。
2、短路电流中一定存在零序分量的短路类型是(A)。
A、接地短路;B、相间短路;C、不对称短路;D、三相短路。短路类型1faI?)(nMf(3)Σ?10jxUf1f(1))(0210ΣΣΣ?
++xxxjUf3f(2))(21
0ΣΣ?+xxjUf3f(1,1))(202010ΣΣΣΣΣ?++xxxxxjUf()2202013
ΣΣΣΣ+?xxxx
故障相电流为1)(fanf
IMI=
3、关于不对称短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对称分量法仅适用于线性电力系统;
B、任何不对称短路状况下,短路电流中都存在负序分量;C、相间短路状况下,短路电流中不存在零序分量;
D、同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一样,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的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将逐渐衰减到零。
对称分量计算法不适用于非线性三相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由于对称分量法实际上是迭加原理的应用,而迭加原理不能用于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计算,所以对称分量法不能适用于非线性三相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
4、关于电力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C)。A、静止元件的正序阻抗等于负序阻抗;
B、旋转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严格讲各不一致;C、静止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都不一致;D、电抗器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相等。
静止元件:正序阻抗=负序阻抗≠零序阻抗,如变压器、输电线路等。旋转元件:正序阻抗≠负序阻抗≠零序阻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元件。5、关于电力变压器的励磁电抗,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B)。
A、不管电力变压器的类型和绕组接线方式如何,其正序励磁电抗和负序励磁电抗都可以视为无限大;
B、不管电力变压器的类型和绕组接线方式如何,其零序励磁电抗都可以视为无限大;C、对于三相组式变压器,其正序励磁电抗、负序励磁电抗和零序励磁电抗都可以视为无限大;
D、当三相变压器包含有三角形接线绕组时,不管变压器的类型如何,其零序励磁电抗都可以视为无限大。
变压器的正序励磁电抗和负序励磁电抗之所以都可以视为无限大。而变压器的零序励磁磁通通道与
变压器铁芯结构有关,只有对三相变压器组、三相五柱式变压器、壳式三相变压器,另外当变压器有三
角形接线绕组时,才可以将其零序励磁电抗视为无限大。6、关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D)。A、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
B、双回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大于单回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C、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路,其零序阻抗小于无架空地线的同类型架空线路的零序阻抗;D、架空地线的导电性能越好,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越大。架空输电线路正序电抗、负序电抗、零序电抗三者间关系021xxx>>
负序电流排序:0)3()2()1()2()1,1()2()2()2(=>=>ffffIIII
零序电流排序:0)3()1()2()0()11()0()1()0(==>=ffffIIII
12、与一相断线故障复合序网形式上一致的短路故障是(C)。A、单相接地短路;B、两相短路;C、两相短路接地;D、三相短路。
(1)两相断线复合序网(2)单相断线复合序网
(1)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断线具有一致的复合序网;
P;100(%)00×?=PPPKMP
称为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静态稳定储存系数,正常运行状况下要求)20~15((%)>P
K;
事故后运行状况下不小于10%。
11、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应考虑的干扰形式是(D)。A、系统切除一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或发电机;B、系统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突然投入或退出;C、系统三相短路;
D、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导则规定的扰动形式。
12、简单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C)。A、加速面积等于最大减速面积;B、加速面积大于最大减速面积;C、加速面积小于最大减速面积;
13、对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而言,最不利的短路故障是(A)。A、三相短路;B、单相接地短路;C、两相短路接地;D、两相短路。
14、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的主要目的是(B)。A、提高供电可靠性;
B、提高电力系统在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状况下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C、提高电力系统在三相短路状况下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D、提高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状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15、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的终止协议
- 矿山提前关闭协议书范本
- 环卫法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美术机构签约协议书模板
- 油茶果收购合同协议模板
- 球队安全合同协议书范本
- 签订合同之后的补充协议
- 物流网点转让合同协议书
- 终止销售承包合同协议书
- 销售方怎样拟定合同协议
- 商场人员出入管理制度
- 员工做法人协议书
- 情绪管理与冲突处理技巧
- 2026届高职单招考试大纲英语词汇(音标版)
-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钢结构施工方案
- 2025年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店铺转让带技术合同协议
- 静脉采血规范指南新版
-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1
-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并发症的长期随访研究-全面剖析
- 内衣类目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