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教案设计_第1页
《蜘蛛》教案设计_第2页
《蜘蛛》教案设计_第3页
《蜘蛛》教案设计_第4页
《蜘蛛》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蜘蛛》教案设计

《蜘蛛》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说说蜘蛛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3、感受蜘蛛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4、会用“终于”说句子。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蜘蛛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勇气

和毅力。

教学难点:

感受蜘蛛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会用“终于”说句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开小火车,齐读

丝的第五笔是()

断的.第七笔是()

破的偏旁是()

组词:阵、实

2、复习第一自然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字词,而且还知道了蜘

蛛织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指名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二~五自然段。

1、蜘蛛除了遇到这个困难以外,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

你自由读2~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名说:出示:一阵大风吹来,把刮断了。

一阵大雨打来,把打破了。

一阵冰雹打来,又把砸破了。指名读,齐读

1)、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有一个“把”字,

你能用上“被”字来说说这三句话吗?

指名说:被一阵大风刮断了。

被一阵大雨打破了。

又被一阵冰雹砸破了。

2)、如果老师把这三个词的顺序换一下,可以吗,为什么?

同桌轻轻讨论,指名说,风是刮的,雨点是打来的,冰雹的

力量很大,是砸下来的。

看来作者的用词很准确,我们来读一读。齐读

3)这三种情况都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说完整吗?

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刮断了。

它刚织了一半,一阵大雨打来,把打破了。

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打来,又把砸破了。

自由读,齐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蜘蛛遇到的困难、打击

一次比一次大。

指导朗读: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织啊,织啊读得慢一点,

眼看快要织成了读得快一点。

指名读,齐读。

2、蜘蛛遇到困难,又是怎么面对的呢?请你在看看2~5自

然段,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指名说:

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刮断了。

它刚织了一半,一阵大雨打来,把打破了。

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打来,又把砸破了。

蜘蛛重新织起来。

蜘蛛不泄气,再从头织。

蜘蛛不灰心,又重新织。

指名读,齐读

1)、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时蜘蛛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我不相信织不好,我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能织好。”

对,这就是不泄气,也就是不灰心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有决心,有信心的语气,重读重新、不、再、

又。

指名读,相互评议,齐读。

2)、蜘蛛遇到的挫折是一次比一次大,而蜘蛛的勇气和决

心也是一次比一次大,那么结果怎样了呢?

织啊,织啊,终于织出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

蜘蛛高兴地坐在中央,捕捉飞来的小虫。

你能用“终于”来说说句子吗?

3)、你觉得这时蜘蛛的心情怎样?高兴的,愉快的,让我

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话。

4)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的蜘蛛。指名说

3、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齐读课文

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做事情应该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坚持到底才能做好。

《蜘蛛》教案设计2

学习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织、晨、抽、丝、

散、岩、害,积累7个词语;认识部首绞丝旁。

2.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句子,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3.能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

一心一意。

学习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积累7个词

语;认识部首绞丝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区分丝和绞丝旁的写法。

2.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句子,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学习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1、看图,谁在干什么?

(1)引入形声字:蜘蛛

学习生字织,认识绞丝旁。

(2)引读句子。

作为课题,要注意什么?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中的人物。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读懂句子的意思。

1、出示课文描写蜘蛛织的句子:

清晨,蜘蛛从身上抽出银闪闪的丝,在农庄的篱笆上织起来。

(1)拼音节请生字连词语,特别区分丝和绞丝旁的写法。

(2)交流反馈,师随机指导读准字音,读好词语。

(3)指名读句子

2、借助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1)师范读,生模仿读。

(2)指名一生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3)交流,随机出示关键部分。

①蜘蛛在清晨织。(师讲解板演:清晨)

②蜘蛛的丝是银闪闪的/是从自己身上抽出丝织。

③蜘蛛是在农庄的篱笆上织。

(4)小结,再按停顿提示读好句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__的人物。

1、生自读课文,师述自学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读准字音,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想想蜘蛛织时遇到了哪些朋友,把它们的名字用括号括

出来。

2、交流

(1)课文小节,用手势表示。

(2)蜘蛛遇到了哪些朋友?根据生答出示板书:

(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大公鸡,猫头鹰)

(3)这些朋友出现在哪几小节?

三、再读课文,读懂蜘蛛和朋友们之间发生的事。

过渡:蜘蛛遇到了这么多朋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的2到7小节。找出这些小动物对蜘蛛

说了什么,用直线画下来。

1、交流出示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的话。

(1)随机学习生字散、岩,正音。

(2)指导读好句子中的词语,注意连读。

(3)提示:将叫声的词语画出来,这是动物们在向蜘蛛打招

呼呢!

2、角色扮演,读读说说,理解小动物们请蜘蛛干什么。

(1)师做蜘蛛,指名读小牛的话,对我说什么?(板书:散步)

(2)指导朗读,看清感叹号,读出相应的语气。

引导:这里有邀请的含义,很热情。

(3)(出示其它4句),同桌互读,再想一想,说一说,这些

小动物邀请蜘蛛干什么?(板书:请)

(4)开双轨火车交流,随机出示板书:打滚,睡觉,游泳

3、面对朋友们的热情邀请,蜘蛛又是怎么做的呢?用<>找

出来,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生配合读一读。

交流,出示板书:没回答,忙着织

实际上,它织好想

5、学习8.9小节

1)引读大公鸡说的话。

①读好词语害人,指导读出大公鸡着急的语气。

②大公鸡请蜘蛛干什么?(出示板书:逮苍蝇)

③师小结,板书:逮住理解:逮

读好句子。

2)出示猫头鹰说的话。

天黑了,猫头鹰来了,猫头鹰什么时候工作?出示板书:深

①指名学生读猫头鹰说的话,读出问的语气。

②师范读,还听出了什么?(猫头鹰说这张真漂亮,是在夸蜘

蛛,板书:夸)

③读读句子,夸夸蜘蛛。

3)了解蜘蛛的反应:蜘蛛没回答,因为它睡着了!(板书:睡

着)

①蜘蛛怎么会睡着了呢?

②理解蜘蛛织了多长时间?(清晨猫头鹰出来,从早到晚)

③小结。

6、在不同的朋友出现时,蜘蛛是怎么做的?

请你观察忙和睡着,你读懂了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读读蜘蛛给朋友们的信,注意读准红色字的字音。

亲爱的朋友:

昨天清晨,我正忙着抽丝织的时候,你们请我去休息、去玩

耍,我都没有回答。因为我急着把织好,去捉害虫。你们千万别

怪我!

你们的朋友蜘蛛

2、用一句话来夸夸蜘蛛,注意夸奖的语气。

22蜘蛛织

清晨小牛散步

小羊跳跳

小狗请打滚没回答,忙织

小猫睡觉

小鸭游泳

大公鸡逮苍蝇逮住

(深夜)猫头鹰夸(漂亮)睡着

《蜘蛛》教案设计3

【教材简析】

《蜘蛛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是一篇

生动且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描写了织的蜘蛛

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的不容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课

文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插图,巧妙的将哲理寓于生动、形象

的故事中,告诉我们做事要不灰心、不泄气,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织的艰难历

程,从而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就能把事

情做好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教学重点】

1、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朗读中感受蜘蛛织的艰辛,并能联想到自己,通过__的学

习,在学生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蜘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复习词语。

(1)幻灯片出示词语:织、一张、终于、结实、捕捉。学生

齐读。

(2)开火车读。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一只蜘蛛在(),它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蜘蛛(),

它坚持织,最后()织成了()又大又()的。蜘蛛高兴地坐在中()

飞来的害虫的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蜘蛛织时遇到困难的句子。

三、精读品悟,感受艰辛。

1、学习第一次困难。

①课件出示: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②朗读感受风很大,把蜘蛛刚织了几下的刮断了。(板书:

大风)

2、学习第二次困难。

①课件出示: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

把打破了。

(板书:雨点)

②体会当时的情景。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次困难。

①出示句子: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

来,又把砸破了。

②、理解认识冰雹。(课件出示冰雹的图片)

③、指导朗读。

四、精读品悟,感受勇气。

过渡: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蜘蛛是怎么做的呢?

1、体会蜘蛛遇到困难时的坚强意志。

2、理解不泄气、不灰心的意思,通过反复读,体会蜘蛛的

不泄气、不放弃。

五、品尝成果,分享快乐。

1、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张又大又结实的。

2、夸夸小蜘蛛。

3、从朗读中感受蜘蛛成功的喜悦。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总结: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蜘蛛终于成功了,它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灰心、不泄气;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替蜘

蛛高兴吧,因为它的不灰心、不泄气,感动了你我。

2、口语交际: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学了课文你从蜘蛛蜘蛛

中学到了什么?

3、课外作业:把《蜘蛛织》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身边

的人听。

【板书设计】

21蜘蛛织

大风雨点冰雹

不泄气不灰心

《蜘蛛》教案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够给多音字“结”据词定义。

2.理解本课的词语:蜘蛛雨点结实终于。

3.能够流利的朗读本课课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小朋友,你看见过蜘蛛吗?那他们有那些本领

呢?

2.我们都知道蜘蛛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学学这

篇课文《蜘蛛织》

3.教学生字:蜘蛛织三个生字

4.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A轻轻的朗读课文,给__标上小节号,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B出示课文的生字,进行重点正音:砸重终和多音字:结

C给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分段朗读课文

D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5..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学习课文中的其余的生字

7.口头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8抄写生字,完成课堂作业1

9.先完成的同学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生字,理解词语“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3.学习课文的2、3、4.段课文,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

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碰到困难大的不灰心,肯

下工夫,就一定能把事做好。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读生字和口头组词

2.听写课文里面的词语

3.蜘蛛在织遇到了什么困难?读课文第一段板书:大风刮断

4.学习第二段:蜘蛛灰心了,放弃了吗?没有是的。他重新

开始织,理解词语:重新?(以前织的一点都不剩下了)

5.再读读她遇到了什么困难?看看这时候它织了多少?(一

半)

6.可是他还是不灰心,从头开始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7.练习说话:蜘蛛重新织,一阵雨点打来,把()

8.口头练习:蜘蛛被()可是蜘蛛一点都没有灰心他()

终于()

9.你猜想结果会怎么样?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0.连起来读读课文的1-3段找找蜘蛛的被破坏了几次?找

出动词刮——打——砸说明了什么?

你对这只蜘蛛有什么想法?

11.他有没有在困难面前灰心?对没有理解词语“不泄气”

也就是不灰心的意思。

12.情况是一次比一次恶劣,请你来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

13.指导朗读:不再又读的稍重一点,读出他不怕困难的决

14.真是不容易呀:你看一张()的终于织好了

15.指导朗读:织啊织啊读的慢一点后半句读的轻快一点。

读出胜利喜悦的心情。

16.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哪些道理?

17.完成作业:抄写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巩固生字掌握课文里的词语

2.能正确的流利的朗读全文,背诵全

3.学习第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1.据词定音

蝴蝶结实结果子结头

2.完成数词和量词的搭配

一阵()()()

一张()()()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讲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蜘蛛为什么要一次一次的织?理

解词捕(捉)

5.为什么要用上“高兴的这个词语?她心里会怎么想?指导

朗读

6.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A朗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B自由轻声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想是怎牙膏内一会事。

C教师提供词语让学生边回忆边尝试复述

D多叫几个学生来复述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把他被下来。

7.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事情总能办好,请用上“终于造一个

句子,比比看谁造的好。

8.完成课堂作业。

《蜘蛛》教案设计5

二.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生字

螫刺shì甲胄zhòu绷紧bēnɡ钳子qián积蓄xù

诧异chà擒住qín诅咒zǔzhòu束缚fù毅然yì

厌倦juàn臃肿yōnɡ颟顸mānhān腻烦nì作呕ǒu

2.形似字

3.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4.词语

昆虫:节肢动物的一类,身体有头、脚、腹部组成,头部有

口器、触角等,胸部有三对足,有气管呼吸。发育大多经过卵、

幼虫、蛹、成虫等阶段。如蜻蜓、蜜蜂、蚊子、苍蝇等。

遭遇战:敌对双方在行进中相遇而发生的战斗。

计穷智竭:计谋和智慧用完了,没有法子可想了。这里的穷

和竭都是尽、完了的意思。

诧异:惊讶奇怪。

量力:估计自己力量或能力的大小而行事。

领地:这里指动物为自己圈定的活动场所。

陷阱:铺着野兽的深坑或害人的圈套。

惊惧:吃惊而惧怕。

精疲力竭:用尽了全部精力。

死于非命:遇到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逃遁:逃走。

臃肿:这里指身体肥胖,行动不灵便。

颟顸:糊涂而马虎。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腻烦:厌烦、讨厌。

信仰: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等尊敬、信服而奉为言行的准则。

赌咒:发誓。

讪笑:讥笑。

温存:殷勤地抚慰、体贴。

痴胖:又呆笨,又肥胖。

畅心快意:心情舒畅而快乐。

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害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5.作者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

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

头工人。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

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60

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

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

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

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

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

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

理论的影响。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

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

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反动当

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左

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

国文学。

哥尔斯密(1730-1774),又译哥尔德斯密斯,英国诗人、剧

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曾就学于都柏林大学和爱丁堡大学。1759

年给一家小刊物《蜜蜂》撰稿时,才作为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初

露锋芒。哥尔斯密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

诗歌《荒村》和喜剧《委曲求全》。作为英国优秀的散文家,哥

尔斯密写了大量散文小品。如《世界公民》有意识地模仿法国启

蒙作家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假托一个旅居英国的中国人

的通信,讽刺英国社会的虚伪和矫揉造作。它的文体接近口语,

流畅自然,充满了幽默和智慧,是英国散文的杰作之一。

(二)学习目标

《蜘蛛》

1.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②朗读__,感知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__说明性文字与叙述描写文字各占一半,文风清晰生

动的特点。

②品味科学小品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运用夸张描写的笔调体

现生命的顽强。

《猫的天堂》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②能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两只猫的形象意义,把握__主题。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习作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__在人生哲理方面、立世人

格方面的重大思考:害怕艰辛,贪图安逸,乞讨施舍,必丧失自

由、尊严和人格,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三.教师建议

《蜘蛛》

这一篇也是写小动物的,学习时要注意文体的特点,它显然

和前面几篇有根本的不同。前几篇都是文学性的散文,作者独特

的情感同化了对象,用人的心理来代替虫子。这当然是不科学的,

但却是很艺术、很动人的。而这一篇则不同,是比较客观地写蜘

蛛的,而不是借之来写人的。虽然有些感性,用了许多情感性的

话语,但对于蜘蛛的描述,却是客观的、科学的,至少没有为了

审美情感牺牲太多的客观性。

《猫的天堂》

在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系列写动物的__,每篇__

在观念上、写法上都不太一样,可以说风貌各异,但有一点可以

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以写实的笔法写动物。而这一篇却不同,

一开头的题目就是:猫的天堂。这显然是虚拟。天堂是人的观念,

猫是不存在天堂的问题的。全文以猫的第一人称自述,就更是虚

拟了。最后的结尾又来了一句,单独成一段:我说的是猫的事。

这不是废话吗?显然不是,因为__写的是猫,但实质并不是猫。

与其说是一篇写实性质的小说,不如说是一篇寓言,或者寓言性

的小说,小说性的寓言。

四.课文讲解

《蜘蛛》

(一)课文主旨。

作者通过长期观察,详细记述了蜘蛛捕食、结、产卵、争斗

等一系列活动。说明蜘蛛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存

能力,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方面。

(二)__思路。

__开头的五个自然段,就和文学性散文的写法不同,不是抒

情和描写,而是说明其躯体的特点,其身体就是为了战斗,不

是为了和异类,而是和它自己的同类。__相当系统地说明,它

的头覆盖着坚硬的甲胄,躯体裹着柔韧的皮壳,腿末的强壮可与

龙爪相比,脚爪之长如同长矛,它的眼睛、嘴巴都带有武器的

特点。接下去作家就以记叙为主了。他看到蜘蛛织一张要花三天

工夫,这是很科学的。又发现另一只没有自己的的大蜘蛛前来霸

占,两只蜘蛛之间发生了搏斗,这也为读者提供了知识:并不是

每一只蜘蛛都是自己织的。

(三)写作特点。

__用感性的乃至略带夸张的语言,表现蜘蛛之间的残忍争

斗,但是观察到蜘蛛到黄蜂,却没有当作美餐,作者的洞察是蜘

蛛的量力的原则,对于不能制服的对手,就干脆释放,而且把破

损了的放弃。所有形象的、略带夸张的描写,都是为了这一点相

当客观的发现服务。吸引读者的主要不是作者的情感,而是作者

对蜘蛛生存策略的发现。每一发现,都是一种智力的胜利。读者

在这样的__里所享受的,不同于文学性文体的情感的审美,而是

心智的聪慧。

作者的行文,带领着读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现。蜘蛛一

次又一次地重新做,其体内的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到一定的

时候就枯竭了,它的生存就不再依靠,而是依靠隐藏和突然袭击,

有时则是依靠霸占其他蜘蛛的。霸占和反霸占的斗争有时长达三

天之久,有相当形象的描写,但这种描写,是服从于说明耗尽体

内储存的蜘蛛的生存策略。在文学与非文学的交织中,读者兴味

被调动起来,继续获得动物科学知识:蜘蛛善于保存体能,当苍

蝇落入罗时,它并不急于吞食,而等待苍蝇挣扎到精疲力竭之时,

才去捕获。这其间所用的词语,诸如(避免引起)苍蝇更大的惊惧、

俘虏奋力逃走、耐心等待、俘虏的无效挣扎、精疲力竭、玩弄于

股掌、胜利品等,其功能,都不过使过程更为有趣。用类似的手

段,作者又让读者逐渐得知:雌蜘蛛比雄蜘蛛体大,蜘蛛如何用

将卵包起,偶遇外侵,为了保护后代,不惜牺牲生命;小蜘蛛在

长大以后,自己织,能够在三四天不得食物之时还能继续长大,

但是在老了以后,失去捕食能力,往往就死于饥饿。所有这些知

识,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经验相异,对于习惯于以

自己的经验来想象生命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知识、想象和智慧的

开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凡是与人类相异者均津津

乐道,而不是像文学性散文那样把人类的感情赋予动物。作者的

行文原则是,凡与人类相类者大抵省略了。读__,不但要注意其

重点表述的地方,而且要想象出作者省略了的地方。这样才能化

被动为主动。

《猫的天堂》

(一)__主旨。

写一只家养的猫虽然吃住条件优越,但整天盼望着屋外自由

的生活,当有一天获得自由之后,它却遇到了生存的困难,不得

不无奈地回到主人身边。故事诙谐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强烈嘲讽了那些好吃懒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够生存的人是没有

资格获得自由的。当然,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生之艰辛和生之乐

趣。

(二)__思路。

这个寓言性的小说的特点,首先在它的结构上。这是一种双

重的、对称的结构。

第一重对称,发生在猫身上。先是明明无忧无虑、安逸的生

活,却感到不舒服,讨厌、愁闷、烦腻得要作呕,不幸福,要逃

脱到外面去。为什么会有出逃的信仰呢?在一生中,除了煮得半

熟的、带着鲜血的肉以外,总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这就是说,

有物质上的富足不够,还要有精神的追求,从具体描述来看,它

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但是左拉暗示,它的这种自由自在的信仰

有一个前提: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不在考虑之列的,在每一扇关着

的窗子后面都有现成的肉(门的那一面可就是人家藏着的肉)。与

此相对称的是,一旦到了窗子外面,自由自在是不成问题了,可

是生存却成了问题,尤其是丰裕的物质条件丧失了,饥饿和寒冷

使得信仰、幸福都变了质。自由成了灾难。感觉发生了倒转,原

先的一切,变成了向往,逃离变成了回归。

第二重对称,发生在猫与雄猫之间。同样在艰难的物质条件

下,对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自由,有着两种相反的选择:一个选

择放弃自由,一个选择坚守自由,将艰难的物质生活视

为享受。__的寓意正是由于情节结构的双重对称,而显得特

别鲜明。

(三)写作特点。

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左拉的细节,全从猫的感觉出发。

例如:它感觉中好的肉是煮得半熟的、带着血的;它感到烦腻的

是主人的抚摩,它向往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是可以在屋顶上随意

滚来滚去,打架,晒太阳等。左拉的创造力就在于把人和猫不着

痕迹地结合起来。打架、在地上滚,算什么幸福呢?这是在屋子

里关得太久的猫的感觉,是很有趣味的。在猫的种种感觉中,厌

倦现成的、安逸的生活,又和人的精神息息相通,就显得有意味。

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有趣和有意味既相错位又相统一地交融起

来。在猫到了外面以后,猫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的错位幅度拉开得

更大了,趣味就越浓了:这屋顶多美啊!屋顶四周有水槽围绕着。

从水槽中发出一种很甜美的气味。我畅快地循着水槽走;我的脚

踏在槽底的烂泥里。这烂泥的温和与柔润是无可形容的。我就好

像在天鹅绒上走路一样。甜美的和水槽,烂泥和温和与柔润、

好像在天鹅绒上走路一样,在猫的感觉中是有理的,而在读者的

感觉中却是无理的。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

趣味就越浓。下面的快乐、有趣、美、好和读者的阅读观感的反

差继续扩大:啊!现在是远离了你姑母的温存了!我要喝水就在

水槽里喝,那美味是调糖的牛奶绝对比不上的。我觉得一切都好,

都美荒谬感带来了幽默感,猫感到肚子饿了,问它的朋友--一

只老雄猫,应该怎么弄到东西吃,老雄猫带着一种学者的态度说:

找到什么就吃什么。左拉强调了学者的态度和找东西的艰难之间

的反差,显示了他的幽默。在偷肉被打之后,老雄猫像个硬心的

哲学家教导它:晚上到街上垃圾堆里去找食吃。垃圾堆找食的杀

风景和像个硬心的哲学家的严肃之间的错位,使得幽默强化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左拉的幽默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困境

不仅仅在于饥饿,而且在于寒冷,外加生存的威胁。这就使得猫

的感觉变化了,原来一切都美的感觉变丑了,能够得到的食物,

只能是垃圾堆里的没有肉的骨头。生存的困境是严峻的,左拉的

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啊!该死的街道!该死的

自由!我多么想回我那牢狱啊!反讽就是反话,歪理、不合理。自

由怎么会是该死的?牢狱怎么可能变成向往的地方呢?但是从这

只猫的角度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它不能忍受生活的艰难,自

然就想回到坐享其成的安乐窝里去。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两篇都写作者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活动。《蜘蛛》一文记叙了

蜘蛛捕食、结、产卵、争斗等一系列活动。以说明为主,叙述描

写也多,清晰生动;说明蜘蛛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具有顽强的

生存能力。而《辛劳的蚂蚁》一文则是一篇幽默小品文,意在借

蚂蚁的愚蠢嘲讽现实中那些盲目劳作,缺乏思考的人。

第二题

《猫的天堂》一文是从生存与自由的角度来揭示生活的。从

自由、尊严的人生哲理思考表现生之机趣。最后一句是反语式风

趣表达。这里的猫不同于其他小动物,它的生存条件是主人创造

的,离开了主人它就无法生存,因而它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

由。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作者再一次强调了这种幸福属于猫。

而非那些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第三题

要写好这样的__,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掌握丰富的资料。

其次要进行深入思考,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最后,提高表达能

力,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也是写好__的必备条件。

《蜘蛛》教案设计6

[教学目的]

1.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学习__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

3.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了解更多的事物,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研度,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动作,增强

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蛛丝手套”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那

是一幅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蜘蛛

丝怎么能织成手套呢?它有什么功效呢?还是让《蜘蛛》一课给

我们揭密吧!

2.解题,释题。

体裁:科学小品文。

作者:周建人——鲁迅研究家,自然科学家,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弟。著作有《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等。

另有科学著作《科学杂谈》,与人合译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此。

蚋蜾蠃提防腺柞蚕忒劳顿嘻子怅然捆缚

檐()瞻()赡()

绕()挠()饶()

粘()拈()沾()

4.默读课文,研讨__内容。

思考题:

(1)__开头引用诗谜的作用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蜘蛛捕捉食物的几种情形及其捕捉

方法。

(3)文中说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指的是什么?

(4)为什么蜘蛛能捕捉到飞虫?

(5)__围绕蜘蛛的什么特点,介绍了它的哪些知识?其中

说明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__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7)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展开合理想象,你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蜘蛛干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点拨:

(1)引用谜语,意在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儿,也是对下文

写蜘蛛怎样捉飞将的一个总起。

(2)文中写了蜘蛛捕食的三种生动情景:一是克敌制胜,

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文中提到三种捕食方法:一是擒

拿法,二是捆缚法,三是游击战的方法。

(3)说它是生物界的“名件”是指织技能之高妙,使人诧

异,它的身体机构之巧妙,使人惊奇。

(4)蜘蛛织的生理机制是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

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

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葡萄状腺,放

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叫腹合腺,放

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死,却是黏液,和前一种腺液一起放出,

附在丝上,使丝很黏。

(5)__是抓住蜘蛛结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

征,__对蜘蛛的生活习性、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等

内容做了说明。__把重点放在蛛丝的使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

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而且暗示了人

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利用与改造自然,造福人

类。

(6)__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由表及里即由蜘蛛生活习

性“表”,说到它吐丝生理机制的“里”;由此及彼即由蜘蛛本

身的形态性质、常见的结蜘蛛,说到蛛丝的用途和较少见的不结

的蜘蛛。

(7)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如第2、3自然段结合蜘蛛捕食的三种情景,介绍

了三种捕捉食物的方法。

举例子:如第3自然段中“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里……”用

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披甲飞将的难捉。

作比较、列数字:如第6自然段中“园蛛的丝细到只有一英

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比蚕丝细得多了。”准确地说明了

园蛛丝的细。

(8)想象合理即可。

5.总结__的语言。

把说明蜘蛛捉飞将(A)和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以及蛛丝的

用途(B)的文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语言上的不同点,结合课

文谈理由。

A: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恰当地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

形容词,并且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枯燥无味的昆虫

知识也显得生动活泼,又使读者获得形象感受,从而具体地了解

蜘蛛的生活习性。

B:采用的是平实的语言。如谈到蛛丝的利用时,作者将蚕

丝和园蛛丝作对比,结论让人确信无疑,从而显示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__内容的科学性。

6.试模拟一只可爱的小蜘蛛的口吻,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

“自己”。

[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

2.模仿蜘蛛的口吻介绍自己。

[板书设计]

蜘蛛

周建人

记叙“捉飞将”的情景

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

人类对蛛丝的利用

有丝而不结的其他蜘蛛

表→里此→彼

《蜘蛛》教案设计7

活动是根据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有趣的昆虫》这个主题进行

改编的一节科学课,抓住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在认识昆虫后初步

了解哪些昆虫是益虫和害虫,让幼儿知道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

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的进行角色表演。

2、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益虫和害虫。

3、有初步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

知识。

活动难点: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昆虫头饰、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小蜘蛛头饰,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呢?

2、小蜘蛛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商店,你们猜猜它开的是什么

商店呢?(引出故事题目)

二、观看课件《蜘蛛商店》

1、哪些小动物来买蜘蛛了?

2、小狗买蜘蛛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3、小熊买蜘蛛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4、小兔买蜘蛛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5、你觉得小蜘蛛对小狗、小熊、小兔说的话对吗?为什么?

(启发幼儿讨论蜻蜓、蜜蜂、知了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6、启发幼儿思考,还有谁会来买蜘蛛?它买蜘蛛干什么

呢?它是怎么对小蜘蛛说的?小蜘蛛会卖给她吗?

三、昆虫乐园

在这张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

虫?为什么?

四、虫虫游戏

幼儿自选头饰扮演昆虫,音乐起,所有跟着音乐做动作;音

乐停,扮害虫的幼儿立即蹲下不动,扮益虫的幼儿就喊“苍蝇(蚊

子、蟑螂),消灭它”。幼儿互换头饰,游戏继续进行。

创作思路:

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

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时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

在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常常为发现一只小小的昆虫而雀

跃不已。于是,我从幼儿兴趣入手带领孩子进入昆虫的世界。

在《有趣的昆虫》主体中,发现幼儿对昆虫非常感兴趣,为

此我选择了这节科学课《蜘蛛商店》,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也让幼儿更深一步的了解昆虫,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使用多媒体

课件来辅助教学就非常的恰当,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编成有趣的故

事、制成动画展示给孩子们看,并通过课件直观地看到昆虫的基

本特征。让幼儿完全溶入到意境中,身临其境,使幼儿敢想、敢

说、敢做。一定的情景,有趣的课件互动游戏,把孩子零星的经

验归拢,提升起来,激发了幼儿探索昆虫的兴趣。

《蜘蛛》教案设计8

设计意图: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幼儿生活中

去发现、去探究,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所在家庭、园所、社区文

化中去提炼。正当《纲要》的新精神渗透到我的教育观念时,

我班幼儿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小朋友们象平常一

样到卫生间洗手准备吃点心。突然,有几个孩子慌慌张张的跑出

来,嘴里还大喊着:“不得了了,卫生间有毒蜘蛛,会把我们

咬死的!”孩子们吓得都不敢进去洗手了,后来还是保育老师把

蜘蛛赶跑了,孩子们才战战兢兢的进了卫生间。孩子们对蜘蛛害

怕的情绪看在我的眼里,也记在了我的心里:怎样才能让孩子们

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蜘蛛呢?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科学活

动,让幼儿对蜘蛛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自主探索有关蜘蛛的知识;其次,请幼儿

把收集到的资料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在这个自主探索和准备

的过程中,个别孩子居然发现科学书中的错误:“老师,书上说

蜘蛛是昆虫,但是我上查到蜘蛛根本不是虫,是节肢动物!”孩

子们探索的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小组学

习、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探索科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是节肢动物,有吐丝结的特性。

2、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蜘蛛,对蜘蛛不再有害怕和厌恶的

情绪。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蜘蛛结的动画。

2、彩条、橡皮筋、毛线、幼儿电脑、水彩笔、白纸。

3、在活动室贴上幼儿活动前自己收集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请幼儿观察:今天活动室有什么

特别的地方?(让幼儿自由观察贴在墙上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2、师告诉幼儿: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

收集的,真能干!今天老师也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蜘蛛图片,

请小朋友们来看看。然后展示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让幼儿观看。

3、师请幼儿讨论:

(1)你看到蜘蛛心里有什么感觉?

(2)蜘蛛是我们的朋友吗?你喜欢它吗?

4、将幼儿分成两派:喜欢蜘蛛的坐到一边,讨厌蜘蛛的坐

到一边。

5、请幼儿分组商量:为什么喜欢(讨厌)蜘蛛?并给自己

的小组取名字。

6、请幼儿分组起来论述自己喜欢(讨厌)蜘蛛的理由,并

鼓励幼儿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7、师小结:两组的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那蜘蛛到底是

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它呢?现在就

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蜘蛛的小知识吧!

8、展示课件:蜘蛛织和捕食蚊子的过程。看完后请幼儿讨

论:

(1)蜘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蜘蛛织有什么作用?蜘蛛吃

掉的蚊子是害虫还是益虫?

(2)你对蜘蛛有什么新的看法?有改变吗?(幼儿可以重

新选择到哪组)

9、师小结:蜘蛛有织的本领,蜘蛛的身体内有毒,但是它

的毒是为了捕捉猎物,如果我们人类不去打扰它,它也不会攻击

我们。而且蜘蛛捕食的昆虫大多数都是害虫,所以蜘蛛对我们是

有益的。

10、师请幼儿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蜘蛛捕食的大多都

是昆虫,那它自己是不是昆虫?为什么

11、开辩论会:

(1)幼儿分组讨论、商量。

(2)幼儿分组发言,讲出蜘蛛是昆虫(不是昆虫)的理由。

12、展示蜘蛛和蚊子的放大图,师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

同之处,并请幼儿想一想:蜘蛛是不是和蚊子一样属于昆虫这个

大家庭呢?要是昆虫应该有什么特征?蜘蛛它有吗?要是它没

有,它又是什么动物呢?

13、师小结:昆虫应该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三对足的特征,但是蜘蛛的身体、却只有头、腹两部分,而且

有四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是节肢动物。

14、请嘉宾给两组幼儿发小礼物。

15、请幼儿扮成好忙好忙的蜘蛛,自由组合结蜘蛛:

(1)把彩条摆放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一个想象中的蜘蛛。

(2)用橡皮筋构成蜘蛛

(3)在电脑上画蜘蛛。

(4)用毛线粘贴蜘蛛。

12、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继续收集和蜘蛛同类的节肢动物。

2、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建构蜘蛛。

3、在表演区摆放蜘蛛和各种小昆虫的头饰让幼儿玩表演游

戏。

《蜘蛛》教案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

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了解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最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不然一事无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趣事。

【教学难点】

明白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否则一事

无成。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出示口罩、围巾、袜子图片。

蜘蛛想开店,先后开了三次店,分别卖了以上三种商品,但

最终都关门歇业了,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课题:(21.蜘蛛开店)

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蜘蛛开店遇到了

什么困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认读自己所标画的生字和词语。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商店决定编织终于围巾星期

蹲着寂寞口罩顾客工夫长颈鹿袜子蜈蚣

①继续观察说完整的句子练习:

引导孩子们运用“决定”说话,并进行扩词练习(决断、决

心等)。观察“决”的字形,老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终于”一词,找到书上带有“终于”的句子朗读。

出示词语并朗读了解“围”的意思:周围围观围攻

②学会生字:“商、店”

指导“商、店”的书写。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师范写字,学

生描红,在《写字本》上书写。

④齐读所有的词语

4.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5.小组合作学习:按小节进行朗读,互相检查纠正。

6.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通顺流利。

(1)第一小节:“蹲”、“寂、寞”的读音。

(2)第2-4小节: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

招牌。

注意:“罩”翘舌音,“编”前鼻音。

(3)第5-8小节: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

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

蜘蛛/笑呢。

注意:“换”前鼻音,“颈”后鼻音,“露”边音。

(4)第9-11小节: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

匆忙/跑回/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

蚣。

注意:“匆、蚣”是后鼻音,“蜈”是整体认读音节。

7.再次出示一组词语,自由读。

卖口罩河马

卖围巾长颈鹿

卖袜子蜈蚣

8.观察:每排词语和课文对照,有什么发现?(二、三、四

部分内容的概括)学生拍手读,指导读出节奏。

9.让生根据上面的词语,想象课文画面,同位互相说说课文

的内容。

(三)归类指导,学习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完织期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方法总结:

宽窄比例得当关键笔画找准,注意穿插避让。

4.学生描红,在《写字本》上书写。

5.评议提高。

书写正确一颗星;宽窄比例得当两颗星;关键笔画找准三颗

星;美观规范五颗星。

(四)当堂达标,完成练习。

shānɡdiànjuédìnɡzhōnɡyúwánquánwéijīnxīnɡqī

(商店)(决定)(终于)(完全)(围巾)(星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商店决定编织终于围巾星期

蹲着寂寞口罩顾客工夫长颈鹿袜子蜈蚣

2.蜘蛛开店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

蜘蛛开店)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1—4自然段

(1)自读1—4自然段,蜘蛛开了一家什么店?遇到了谁?

(2)指名交流。(口罩店,河马)

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长,口罩好

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师:河马有什么特点?(嘴巴那么长)(课件出示河马图)

接到这份生意,蜘蛛感觉怎么样?(口罩好难织,用了一整

天的功夫)

指导朗读:读出蜘蛛给河马织口罩的艰辛,开口罩店的不易。

指名读,小老师读。

齐读1—4自然段。

2.学习5—8自然段

(1)自由读5—8自然段。

蜘蛛又重新开了一家什么店?遇到了谁?

(围巾店;长颈鹿)

出示: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想上一看,原来是

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

对着蜘蛛笑呢。

自由读,你读出长颈鹿的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脖子太长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课

件出示长颈鹿图)

这会给蜘蛛的编织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

出示: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

围巾。

(2)联系实物,识字“围织”,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3)用“围巾、星期”造句。

(4)指导朗读,重读“织啊织,足足、一个星期、长长的”

读出蜘蛛的工作的辛苦,生意的难做。

师:织过了长颈鹿的围巾,蜘蛛心里会怎么想?

生:一定不能再开围巾店了,必须另做别的生意。

谁能读出蜘蛛现在的心情?

(5)指名读5—8自然段,齐读。

3.学习9-11自然段

这一次蜘蛛又开了一家什么店?又遇到了谁?

(袜子店,遇到了蜈蚣。)

出示“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上,原来那

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这一次,为什么蜘蛛会吓得跑回了上?

(因为这只蜈蚣长了42只脚)(课件出示蜈蚣图)

是啊,42只脚,什么时候才能织完啊!怪不得蜘蛛会很害

怕。

指导读9-11自然段,读出蜈蚣脚之多,蜘蛛的害怕心理。

齐读9-11自然段。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蜘蛛,你准备开一家什么店?想象一下会遇到什

么有趣的动物?

预设1:我会开一家毛衣编织店,可能会遇到身材巨大的大

象。

预设2:我开一家帽子编织店,遇到了蓝鲸。

2.汇报交流。

3.齐读课文。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蜘蛛说些什么?

(做什么事都有很难做的地方,不可以朝三暮四,遇到困难

要想办法解决,不可以一味逃避。)

《蜘蛛》教案设计10

活动名称:蜘蛛买鞋(中班)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加减概念。

2、感受儿歌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

3、学习改变儿歌的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4、聆听音乐并用仿编的内容歌唱和表演

活动准备:各种鞋及图卡数张、每人10枚硬币、每人一个

小盒子。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简单加减概念。

活动难点:改变儿歌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问幼儿:小朋友你有几只脚?穿几只鞋?蜘蛛有

几只脚?穿几鞋?

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屏幕,念儿歌《蜘蛛买鞋》念过一遍

后,请幼儿再次念儿歌。同时拿出与鞋子等值的硬币、念到最后

一句:"总共花了10元钱"时,请幼儿算算桌面上总共有多少钱,

再作出答案。

2、请幼儿看屏幕做练习,老师点击屏幕上改变位置的鞋子

与变值的钱币,请幼儿拿出相应的硬币。

3、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成两种色,几个人扮演卖鞋商,

另外几人扮演顾客。拿钱买鞋,然后请幼儿将买卖后的鞋子种类

及价钱相应的画上。最后选出几人来根据自己画的图画进行改编

儿歌,并唱出来(如幼儿不能顺利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唱编后的儿歌并做动作。

《蜘蛛》教案设计11

【教材简析】

《蜘蛛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是一篇生

动且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描写了织的蜘蛛遇

到的困难,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的不容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课文

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插图,巧妙的将哲理寓于生动、形象的

故事中,告诉我们做事要不灰心、不泄气,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词,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织的艰难历

程,从而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功夫,就能把

事情做好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教学重难点】

从朗读中感受蜘蛛织的艰辛,并能联想到自己,通过__的学

习,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

么喜欢它?有这样一只动物,很少有人喜欢它,它就是——(出示

蜘蛛图片),你喜欢蜘蛛吗?

2、你认识这两个字吗?(出示卡片相机渗透形声字的识字方

法。)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学习21课《蜘蛛织》,请伸出小手

跟老师写课题,(相机指导的识字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课题。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小蜘蛛在课文中等着我们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请看小提

示,可要仔细听呦!

1、一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

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出示生字“、刚、刮、断、半、灰、再、终、张、实、捕、

捉”,了解学情。

①通过蜘蛛爬的游戏了解学生识字情况。

快看,蜘蛛爬!我们做了预习,又读了课文,仔细看一看,

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呢?你能读对哪个,就可以帮助蜘蛛前进。

谁想来帮助它?(指导识字方法:这样一来,你认识几个,我认识

几个,就互相都认识了。)

②结合学情,重点指导。(预设:刮断、捕捉。)(指名读、

齐读)

3、指导读句,学习字词。(生字变红)

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打破了。

蜘蛛不灰心,再重新织。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又

大又结实的。

(1)把这些生字放入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学生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在句子中再次认读生字,学习读长句子。(学法

指导:读长句子,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多读几遍就读好了。)

就像这样再读读这三句话,注意生词。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上很简单,读好书,识好

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对生字进行整体上的观摩,通

过练习、交流、互评这样几个过程,使基础训练落到实处,注重

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精读品悟、感受艰辛

(一)学习第一次困难

1、请看!(出示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一只”、“一阵”把话说的更完整吗?)出示

卡片:(一阵大风刮断)

3、小蜘蛛是怎样做的?请读第二段。(出示)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打破了。

4、板书(重新),重新是什么意思?你能重新把这个词语读一

遍吗?(读得真不错!请你领着大家把这个词语重新再读一遍。)

5、练习说话。

谁能用上“重新”说一句话?(相机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重在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培养说话能

力。

(二)学习第二次困难。

1、可是,刚织好一半又发生什么事?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打破了。

(板书:一阵雨点打破)

2、体会蜘蛛心理。当一阵雨点把打破的时候,蜘蛛心里会

怎样想呢?

3、它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板书:不泄气从头)

蜘蛛不泄气,又从头织。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

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砸破了。

①理解“不泄气”的意思,通过读,体会蜘蛛的不泄气、不

放弃。(“不泄气”是什么意思呢?谁能不泄气地读一读?)

②理解“织啊,织啊”

a、指名读。(你把小逗号读的很有感觉,让大家一听就体会

到好像蜘蛛织了好长一段时间。)

b、再试着读。

c、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通过“织啊,织啊”你好像看

到了什么?

d、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想、说、悟,学会体会人物心理。

(三)、学习第三次困难

1、谁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又发生了什么?谁再来说一

说?(板书:一阵冰雹砸破)。

2、冰雹又把砸破了,你想说点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小蜘蛛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段?板书(不灰

心再重新)

蜘蛛不灰心,再重新织。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又

大又结实的。

a、指名读。

b、听了你的读,老师也信心倍增,让我也读一读吧!

c、理解“终于”,并引导学生用“终于”说话。

d、结合特定语境说话:又-----又------

4、品尝成果:画一张又大又结实的。

5、体验角色。

现在你就是这只蜘蛛,面对这一张又大又结实的,你想说些

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四、总结体会、再读感悟

1、(出示三次困难),品悟“刮、打、砸”的不同之处?我会

说:-----把-----

(出示解决办法),面对这一次比一次大的困难,蜘蛛是一次

比一次努力,一次比一次坚强,一次比一次自信。读中感悟。

2、面对这样一只蜘蛛,你想送给它的一个词语,或者一句

话是什么?文中的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

深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写话。(蜘蛛,我想对你说:-------------)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3、总结: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蜘蛛终于成功了,它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灰心、不泄气;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替蜘

蛛高兴吧,因为它的不灰心、不泄气,感动了你我;让我们在今

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灰心、不泄气。

六、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积累词语,巩固识字。

2.指导书写“结”“实”,提醒偏旁写法与字义的关系,重

视重点笔画的指导,教会学生读贴、描红、临帖,在巡视指导过

程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

3.展示点评。

【计意图:一年级写字教学是重头戏,指导要扎实到位,讲

究实效。设计中注意指导学生读贴、描红、临帖,习得写字方法,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21、蜘蛛织

一阵大风刮断重新

一阵雨点打破不泄气,从头

一阵冰雹砸破不灰心,再重新

终于又大又结实

《蜘蛛》教案设计12

一、活动目标

①通过学习仰撑向前爬,增强手臂、腰、腹的力量,提高身

体的协调能力。

②通过捉虫织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50厘米长的红、黄、绿、蓝色的自贴纸

条若干,自制蜘蛛布置在场地上。

2、课前组织幼儿认识蜘蛛,制作小昆虫图片:小飞蛾、小

蚊子、小苍蝇、小爬虫,数量不少于幼儿人数的3倍。

3、场地布置如图,用自贴纸在地上粘好线,从蜘蛛延伸的

线布置成不同颜色的圆点,圆点之间间隔50厘米,为后面幼儿

织作准备,线分4种颜色:红、黄、蓝、绿。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创设“今天天气真好,与妈妈去一起织”的情景,引起幼儿

的兴趣,组织幼儿随音乐做自编蜘蛛模仿操。

(教师直接以蜘蛛妈妈身份引入,快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编入的蜘蛛活动手脚关节——吐丝、织、缠虫、绕线

等动作,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兴趣,而且贯穿了整个活动过程。)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探索、练习仰撑向前爬的动作。

师:我们的小蜘蛛长大了,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爬的本领请你

们找个宽松的地方试一试。

幼儿自由探索“蜘蛛爬”师观察了解幼儿动作。

(幼儿探索出手脚着地屈腰爬,身体贴近地面葡萄爬,肚子

朝上爬等(仰撑爬),当幼儿没有出现仰撑爬的动作时,教师可

以引导,你们会肚子朝上爬吗?)

(2)幼儿交流,展示动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练习仰撑爬

前进的动作。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仰撑爬的动作要领:屈膝坐下,双

手在身体两侧撑地,抬起臀部向前爬。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提醒幼儿小心,不要与他人碰撞。

(4)尝试变换方向爬,进一步练习动作。

创设小虫情境,教师伴以口令引导幼儿练习向前走,转个方

向走,倒退走,同时伴以缠虫的动作(下蹲抱拢身体),让幼儿

动作得以舒缓。如,我们去前面的草地上(向前爬)把虫子缠住,

我们退着爬去树林里缠虫子。

(5)蜘蛛织,感受合作织的快乐。

师:你们想捉更多的虫子吗?我们只要把织得更大些,就能

捉住更多的虫子。

教师交待织任务。

(在幼儿合作织中,很自然地拿着不同颜色的自贴纸在场地

上把颜色相同的点与点连接起来,当一张织好时,幼儿看着自己

的作品不禁欢呼起来。同时,这一环节又给孩子舒缓动作的机会,

为后一环节作好铺垫。

(6)游戏:蜘蛛捉虫

教师创设情境:织好了,我们在家里静静待着,别把小虫吓

跑了,嘘!好像有很多的小虫子飞到我们的上来了。

幼儿观察场地:请蜘蛛姐姐去给我们捉一只虫子回来(配班

老师进行示范),大家观察了解玩法。

教师交待游戏玩法:从家里爬去捉虫子,一次只能捉一只。

把虫子粘在肚子上,仰撑爬把虫子运回家。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幼儿的动作。

3、结束部分

教师:小蜘蛛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本领,还捉了这么多的虫

子,我们好高兴,小蜘蛛为自己的收获欢呼。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走出活动室。

《蜘蛛》教案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习“希”、“败”、“夺”、“织”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胜利的原因。体会坚持

不懈、战胜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好有关威灵顿的想法变化和蜘蛛做

法的句子。了解是因为蜘蛛的“坚持不懈”让将军战胜了自已,

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设计理念:

1、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威灵顿将军看到的小蜘蛛织

与自己想到的”为线索,通过朗读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

从而体会小蜘蛛和威灵顿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的精神。

2、用情境再现的方法和文本产生共鸣。通过再现小蜘蛛几

次小心结,结果又被大风吹毁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又一次

失败”的可怕,从而深刻理解“再一次尝试”的伟大和可贵。

3、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想象词语的

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

2、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师:(点击课件)小蜘蛛正在努力的织呢!让我们帮帮它把!

谁把这个词语读准小蜘蛛的就织成了。

3、指名生读词,大家跟读。

4、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那次战斗中,威灵

顿的部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边

说边板书“没有取胜的希望”),看到这种情景,将军痛苦地倒

在了草地上。

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他又夺取了最后的胜利,(边说边

板书“夺取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什么原因?打开80页,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7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新课:

1、生打开书,自由读,交流:是小蜘蛛帮助了他。

2、师播放小蜘蛛图片。

3、生欣赏图片。

(三)学习描写小蜘蛛织的句子

1、师:在2——7自然段里找找,把描写小蜘蛛的句子用波

浪线划一划。

2、师巡视,指导划好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3、师:谁能把找到的答案告诉大家。

4、指名说:课文的2、4、6段。

5、看看大屏幕,读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答。

6、生1:我知道将军发现草丛里有一只蜘蛛。

生2:小蜘蛛想把一条长长的丝线连起来。

生3:我知道小蜘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