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与工业设计形态观的塑造_第1页
产品形态与工业设计形态观的塑造_第2页
产品形态与工业设计形态观的塑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形态和工业设计形态观的塑造--巫建1王宏飞2(1.北京印刷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北京102600;2.北京理工高校艺术设计学院,北京100081)摘要:从产品形态的涵义入手,分析了产品形态的基本要素形、色、质,阐述了塑造工业设计形态观的必要性和历程,指出应当树立辨正的科学形态观,以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品造型;形态学;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1产品形态的涵义产品形态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和感觉、构成、结构、材质、色调、空间、功能等亲密相联系的“形”是产品的物质形体,对于产品造型指产品的外形;“态”则指产品可感觉的外观情状和神态,也可理解为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对于设计师而言,其设计思想最终将以实体形式呈现,即通过创意视觉化,用草图、示意图、结构模型及产品实物形式加以表现,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因此,从肯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种“形式赐予”的活动。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而产品形态设计又受到工程结构、材料、生产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当代工业设计师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对科学技术和艺术整合,才能创建出可变而多样化的产品或创意。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设计师只有精确地把握形和态的关系,才能求得情感上的广泛认同。

2产品形态的基本要素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二种信息,一种是学问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调、运用方式等,其更多地和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当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绽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产品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则必需满意用户的运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说,产品造型设计须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供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行能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的。2.1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态、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奇妙等不同的心理心情。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重、安静、高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涵,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建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情、自由、亲切的气氛。特殊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建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意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简单感受到生命的力气,激发欣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更、材质的变更、色调的变更、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留意。产品只有借助其全部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运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体现肯定的指示性特征,示意人们该产品的运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像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示意它的运用方式,很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纳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示意所盛放东西的珍贵和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等。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调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和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记、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调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记“Braun”象征剃须刀无和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平安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运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闻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平安感,合理的尺寸、避开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平安感。2.2色——情感和文化的象征色作为产品的色调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情状态。人类对色调的感觉最剧烈、最干脆,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调来自于色调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阅历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困难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调,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调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调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听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调给人的感受是剧烈的,不同的色调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情、蓝色安静、紫色奇妙、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心情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调示意人们的运用方式和提示人们的留意,如传统照相机大多以黑色为外壳表面,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提示人们留意避光,并给人以专业的精密严谨感,而现代数码相机则以银色、灰色以及更多显明的色调系列作为产品的色调呈现。色调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调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2.3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行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假如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和色调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溢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示意运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觉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示意。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和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和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干脆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识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和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化地分析和探讨,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须要。优良的产品形态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和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意用户潜意识的渴望,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3形态观塑造的必要性设计意味着创新,这确定了必需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不然所设计的产品就会丢失生命力。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也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推断和衡量是否和其内心所希望的一样,从而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时代在发展确定着设计师应不断地培植新型形态观,成为引领消费的先行者。以苹果公司所产个人电脑的设计为例,G3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多彩、透亮、绚丽的外观,体现活泼的气氛、给人时尚的感受;在G4时代,呈现的是半透亮、银灰色的外观,每个细微环节都体现着科技时尚。两下相比,人们会觉得G3电脑已不属于当前时代,因为它在视觉上已体现不出当前时代的气息,缺乏属于当前时代的设计语言;G4电脑则体现出理性、前卫,引领时尚潮流。关注NOKIA手机造型的趋势和走向,可以发觉其产品造型在保留本产品品牌形象DNA的同时增加了几分时尚和动感的色调,这些在以前的系列产品中是很难见到的,因为用户现在须要这种时尚元素和之共舞。从苹果和NOKIA的例子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师的形态观是社会生活文化时尚的缩影,须要这种主动向上的形态观,走在时尚前面。

4形态观的塑造历程4.1领悟生活的真谛工业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为人和技术之间的沟通而供应解决方案,让理性的技术获得一种感性的表达。而这是建立在设计师对生活深化理解的基础之上,源于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因此,设计师应当做生活的先行者。三菱汽车设计部经理布雷一向以供应触动人心、尽情享受人生、充溢情感和灵性的汽车为其设计理念。他认为上流的时尚并非源自上流社会,而是源自街头一般人群,设计师应当从各种艺术中吸取设计灵感。他为三菱打造了全新的汽车设计概念——3P精神:Precision、Performance、Passion(完备精确、极至表现、富于热忱)。每一辆三菱车的设计都体现这种精神,我们能感受到这种3P精神是领悟了生活的真谛,是对生活的一种完备追求。书籍、电影、图片、电视、网络等传递的各种信息,正静静地变更着整个世界,当我们观看一场电影、一场球赛,当倾听音乐或轻快闲逛时,都可能获得体验,正是这些体验会激发创意灵感。作为工业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体验加以理解和升华,以感性赐予产品使其造型充溢人文关怀。4.2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新生文化的创建文化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所在。工业设计是其民族文化的形象写照。工业设计在反映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创建着新生文化。在设计史上出现的各种设计风格,都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生文化之下诞生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一反中世纪刻板的风格,追求富有人情味的曲线和美丽的层次。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等浪漫主义的设计风格。接下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工业生产,促进了技术革新和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的出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各种风格流派等设计都因为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出现、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新的文化主流。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生文化,使设计师产生了簇新的灵感,时尚、前卫的设计便由此诞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拥有优秀的造型艺术累积,也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发觉代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巨大资源和珍贵财宝。作为工业设计师要真正理解和消化我们的传统艺术,追根寻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我们的产品设计之中。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形态艺术元素,以创建出更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来。一件产品要更贴切反映时代或引领时尚,必需以传统文化为原点,清楚了解其来龙去脉,并预料其趋势走向。空间意境、时代气息、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都为造型设计供应源泉,用这种观念去思索设计产品的形态,定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喜。4.3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了文化的发展和沟通。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须要设计师具备开放的设计观。在我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外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对立、沟通和整合过程当中,工业设计师应当在吸取和借鉴中走向现代化,并最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产品形态观和设计观。本土的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是设计师思索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开放,尝试用国际现代设计语言表达我们的感受、美学意识及文化背景。文化以经济为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需抛弃我们的文化去仿照西方的设计思想,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不断汲取当代先进的设计思想、理念,才能真正提升本土的工业设计水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5结语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我们的祖先便尝试打制石器的“减法”造型和冶陶的“加法”造型。人类对形的相识和形的塑造(即造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细致谛视这一过程,不难发觉的造物活动事实上就是造型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相识基础之上。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作为设计造型的优秀摹本是经过千万年的缓慢进化而来,人造形态的变更则越来越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一面创建着众多现实形态,另一面又参照着自然形态,在表现、摹仿、整合的基础上创建出新的形态。如何创建和设计出访人感到美妙和愉悦的形态,对于设计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形态问题,从本质上讲,要为人类创建新的生活和培育人类对形态新的感知方式。工业设计师形态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它应当和时俱进,又同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反映设计文化的同时,推动着设计文化的创新,在互动过程中形成默契。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的进步中绽开和提升,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人文艺术的发展而更新。将来的工业设计师必需从新的观念动身,从科技、功能、材料到美学形式和价值,关注产品的全部方面。新时代、新技术和新的社会要求,日益扩大着和设计师之间的距离,社会物质财宝丰厚,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要求工业设计师学会敬重人的特性化需求、审美和价值观,并且重视传统赐予人的影响和力气,建立辨证的科学形态观,以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龙,赵小龙.走近人性化设计空间[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巫建.搞好工业设计专业的形态学教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12(3):55~58.

[4]巫建.形态观的衍变和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6(3):51~55.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TrainingofIndustrialdesigner’sFormviewpoint

Baseontheproduct’sformWuJian1WangHong-fei2

(1.Beij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