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课件_第1页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课件_第2页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课件_第3页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课件_第4页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电话:电邮:网站:

火灾事故定义《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火灾统计范围:(1)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2)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其中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的爆炸,不列入火灾统计范围)。(3)破坏性实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燃烧的事故。(4)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5)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全国火灾事故形势年份次数死亡受伤2001216,7842,3343,7812002258,3152,3933,4142003253,9322,4823,0872004252,7042,5582,9692005235,9412,5002,5082006222,7021,5171,418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助燃剂可燃物点火源可燃物:气体:最易燃烧,点火能很低,H2约为0.02mJ液体:汽油,柴油,(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卧放?)固体:木柴,煤,铁,镁助燃剂:空气、纯氧或其它氧化剂点火源:明火,静电,自燃,摩擦撞击火花,绝热压缩等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极限燃烧下限燃烧上限物质COH2C2H2CH4C3H8下限12.54.01.55.02.1上限74.075.68215.09.5燃烧形式燃烧形式预混燃烧(使用液化石油气灶为什么要先点火后开气?)扩散燃烧燃烧极限和爆炸极限概念的内涵!分解燃烧(火焰型燃烧)如木柴。表面燃烧(金属铝镁)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燃烧的类型燃烧的类型⑵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燃烧的类型⑶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自燃类型-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受热自燃:在外部热源作用下,由于传热使可燃物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着火燃烧。条件:有外部热源有热量积蓄的条件自热自燃:物质内部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积聚,以致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条件:容易产生反应热,如易分解、易与氧反应产生氧化热、易发酵的物质比表面积大,有良好的绝热保温性能热量产生速度大于向环境散发速度燃烧的过程点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⑴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如:2C2H2+5O24CO2+2H2O+Q燃烧的过程⑵可燃液体:受热蒸气燃烧已醇(C2H5OH)液(C2H5OH)蒸气+3O2=

2CO2+3H2O+Q

蒸发氧化分解受热蒸发燃烧的过程②可燃固体直接析出可燃气体燃烧如:木材析出H2,CH4

T<295℃:水蒸汽T≥295℃:H2,CH4等(回燃)受热氧化受热火灾的分类按发生地点分:森林,建筑,工业,城市,矿山火灾等。按可燃物形态分: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火灾的分类③按物质燃烧的特征分: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火灾隐患一是增加发生火灾可能性的危险因素。如违反规定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用火、用电、用气,明火作业等二是火灾时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如建筑物防火分隔、建筑结构防火、防烟排烟设施等被随意改变,失去应有作用;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不能畅通无阻;消防设施、器材不完好、有效;建筑内部装修、装饰违反规定,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等三是火灾时会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堵塞;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电梯等不能使用或不能正常运行等。发现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是单位一项重要的消防安全职责。矿山火灾概述凡是发生在矿山企业内的火灾均称矿山火灾地面火灾:发生在地面厂房、仓库及其它地面建筑内的火灾;矿内火灾:发生在井下巷道、工作面、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火灾原因:外因和内因外因:由于外在热源引起的火灾内因:某些可燃物资在一定条件下由自热转变为自燃。硫化矿火灾70%是自燃引起的,而金属矿山火灾绝大部分是因支架与明火接触或因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矿山火灾概述矿内火灾和地面火灾的区别矿内火灾在空气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燃烧过程缓慢,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矿内火灾征兆不明显,空气、湿度略有增加;矿内火灾火焰随空气流动迅速蔓延,井内空间受限,灭火困难,火灾可能延续很长时间。矿山发火区煤矿和硫化矿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巷道、和硐室两侧矿柱和冒顶处;金属矿多发生在井筒、井底车场和硐室,而采矿场、采空区和冒顶处发生较少。矿内外因火灾预防加强管理消除外界引火源火焰灯和其它明火的预防电火的预防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电力设备和电缆;正确选用熔断丝和过电流继电器;电缆和电机的结合处必须牢固可靠;尽量采用不燃性橡胶护套电缆;电缆应挂劳;禁止用灯泡取暖。矿内内因火灾原因识别矿内内因火灾的原因主要是矿体自燃发生自燃的识别根据外部征兆判断巷道上有雾气,支架或巷道壁上“出汗”,钻孔口冒气,局部冰雪融化;特殊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二氧化硫刺激性气味人体有反应:喉管发痒、口干,身体发热、出汗,头痛,精神过渡兴奋或疲惫。烟气的危害性⑴定义和组成:

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燃烧产物如CO2,水蒸气,以及未燃的燃气,CO,多种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固体微小颗粒和液滴,卷入的空气等。79烟气的危害性⑵烟气的产生:除了少数的纯燃料(如H2等)燃烧时不产生烟气外,多数可燃物都会产生烟气。⑶烟气的毒性:①窒息如CO2等气体,②中毒,主要是CO,多数的中毒死亡都是由它引起的。烟气的危害性⑷烟气的高温能使人灼伤,造成呼吸困难。⑸能妨碍人员逃生和妨碍灭火。烟气的危害性⑹烟气的流动(驱动)力主要是:①建筑物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图2—2);②燃烧气体的热膨胀力,浮力;③通风系统风机;④电梯的活塞效应等。(火和烟沿楼梯等向上层扩散)81烟气的危害性⑺烟气的控制①挡烟——用耐火材料把烟气挡住在某些限定区域,避免扩散到人或物产生危害的地方;②排烟——使烟气沿着对人或物没有危害的渠道排到室外;

:如排烟囱,排烟井机械排烟自燃排烟排烟方式烟气的危害性③防烟分隔——建筑物中的墙壁,隔板,楼板等可作为防烟分隔。④非火源区的烟气稀释(烟气净化,烟气置换)——如开门使烟气泄漏到另一个房间。⑤加压控制——利用风机在烟气分隔物两侧造成压差,从而控制烟气流动。烟气的危害性⑥空气流——在大火已被抑制或燃料已被控制的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一般不宜采用(地铁或隧道)。⑦浮力——采用风机驱动或自燃通风系统,利用热烟气的浮力机制排烟。灭火基本原理隔离将可燃物与着火源隔离开,反之亦 然冷却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使燃烧停止窒息阻止助燃物(空气、氧气或其它氧 化剂)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介质 冲淡稀释助燃物化学中断法(抑制法)捕获自由基,使火焰中断常用灭火系统最早使用的灭火剂-水水的灭火作用冷却燃烧物质隔绝空气(1kg水产生1700L水蒸汽)稀释可溶性易燃液体乳化可燃液体,减少蒸发冲击力作用禁止使用范围钾、钠、钙、镁等轻金属和电石的火灾禁止使用易被水损坏的物质,如书籍,精密仪器等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等,但重油可以高温、熔融盐类可燃粉尘积聚场所的火灾高压电气设备常用灭火系统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灭火?

先打碎消火栓箱玻璃,接好接口,然后打开水带,再打开截门开关

常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和空气形成的机械泡沫液)原理:在燃烧物表层形成泡沫覆盖层,与空气隔离,水 蒸汽可降低氧浓度,起到窒息灭火作用分类:蛋白泡沫液、氟蛋白泡沫液、水成膜泡沫液、抗 溶性泡沫液、高倍数泡沫液应用:重要电气设备、机房、油库、泵站、档案馆、舰 船、飞机限制:1)本身能释放氧,如硝化纤维素;2)能与水起反应(或溶于水)金属和化合物,如 钠、钾、P2O5、醇、醚酮等;3)未封闭的电气设备。

常用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灭火剂:由基料和添加剂组成,基料起灭火作用,添加剂起改善基料流动性、防潮性和防结块性能;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BC类灭火剂(普通灭火剂)以磷酸铵盐为基料-ABC干粉灭火剂(通用干粉)原理: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对燃烧起抑制作用特点:灭火迅速(10s内)、用量少(CO2的30%), 腐蚀作用小,价格贵灭火范围:几乎全部火灾常用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使用方法:先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

常用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剂:1211(2氟1氯1溴甲烷,分子式CF2C1Br,低沸点液化气体)原理: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射出灭火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对燃烧抑制作用特点:灭火迅速(10s内)、用量少(CO2的30%),腐 蚀作用小,灭火后不留痕迹,价格贵,有毒性。应用:重要电气设备、机房、油库、泵站、档案馆、舰 船、飞机趋势:破坏大气臭氧层,逐步退出,我国1991年在蒙特利尔签署协约,正限制使用。常用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特点常温和6MPa压力下变成无色液体,喷出后因蒸发降温至-78.5度,部分凝结成固态。原理窒息作用(隔绝空气降低氧含量)适用范围:不导电,无水分,不污染设备,特适合600V以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火灾禁止范围:锂、钠、钾、镁、铝等金属(能夺取CO2的O)及本身含氧化学物质的火灾常用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使用方法: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的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液态二氧化碳立即气化,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喷出。二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害,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并防止冻伤。

火场逃生要点:⑴身上着火,地上打滚,.不能跑.⑵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不顺风疏散.⑶用湿棉被.毛毯遮盖身体.⑷无路可逃,寻找避难处:阳台,楼房平顶或退入房间(卫生间),将门缝用湿毛巾等封严.浇水.火场逃生⑸高层楼房可以采用绳索(或床单撕条),雨水管,雨棚等.⑹被迫跳楼:高层楼向地面抛下厚的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增加缓冲,双脚先落地.⑺求救呼救:呼叫,敲打金属物件,夜间可以用手电筒.⑻利用疏散通道,(商场),初起火灾,不坐一般的电梯(以防停电).怎样打火警电话?发生火警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火警电话号码119要记清。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或乡村的详细地址。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要派专人到街道路口或村口等候消防车到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

住楼房着火怎么办?楼房着火,人们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乱成一团。要按顺序进行疏散,不要乱挤乱拥,要让老人和小孩优先下楼,但不要乘电梯。若楼道被烟火封住,难于通行,人们应回到室内,向窗外挂醒目标志,晚上可用手电向窗外照射。关闭门窗,堵死进烟孔洞,向门窗上泼些冷水,或用湿棉被等物将进烟的地方堵死,等待来人营救。自己确有把握,可用绳索自救,千万不能跳楼。不了解火场情况,不能盲目往外冲。

液化石油气着火怎么办?在日常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不慎着火,应立即关闭液化石油气瓶上的角阀,切断漏气的气源,火焰会很快熄灭,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正在着火时,关闭角阀不会引起回火造成气瓶爆炸。关闭角阀时一定注意不要把气瓶弄倒,否则会发生意外。气瓶着火时,可以手拿干粉灭火剂,顺着火焰喷出的方向撒干粉灭火剂,这样连续撒几次,火焰即可熄灭。火熄灭后应迅速关上气瓶上的角阀,若不关闭角阀还会有起火的危险。

电视机着火怎么办呢?首先拔掉电源插头;用厚棉被将电视机盖上,不能用化纤织物盖,以防引燃。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时,人应从电视机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预防显像管爆炸;如果灭不了火,应立即报告消防。

发生火灾时人被困在室内怎样呼救?被困的人应保持冷静,人应卧在地面上呼救。因火势顺着气流向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烧过或还有未燃烧之处,呼救的声波可透过这些空隙向外传出,外界容易听到呼救声,能够及时设法营救。

炼铁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高炉的高温、高压体系,若冷却系统失效,烧穿炉缸、风口,铁水外流、高压煤气泄漏;每吨铁产生1600~4500立方米含CO浓度为20%~30%的高炉煤气;煤粉的生产、输送、储存、喷吹;冲渣沟爆炸(水量不够);出铁时“跑大流”炼铁过程的防火措施加强动火管理高炉修风时,炉顶放散设备应全开,煤气系统及除尘系统要通入足够的蒸汽,修风期间必须保证冷风管道内正压,防止煤气窜入;开炉前,冷风管道必须保持正压,除尘器、炉顶、煤气管道必须通入蒸汽,且压力大于0.3MPa,只有作完煤气爆发实验确认煤气成分接近正常才可接通送入除尘系统并网;停炉时严禁修风,若必须修风要进行炉顶点火;爆炸冶金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爆炸(一)爆炸及其分类(二)化学性爆炸的物质(三)爆炸极限(四)粉尘爆炸(五)爆炸的危害(六)燃烧和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关系爆炸及其分类1.爆炸——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基本特征:压力的急骤升高2.分类:⑴按爆炸性质分:①物理性爆炸——物质物理变化(to,V,P)而引起的爆炸,如锅炉爆炸、蒸气爆炸等。爆炸及其分类②化学性爆炸——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的爆炸,如:2C2H2+5O24CO2+2H2O+Q化学爆炸三要素:气体,Q,化学反应高速度。③核爆炸。1/100秒爆炸及其分类⑵按爆炸速度分:①轻爆:燃烧速度为数米/秒;②爆炸:燃烧速度为十几米~数百米/秒;③爆轰:燃烧速度为1000~7000米/秒。(一)爆炸及其分类⑶按爆炸反应物分为:①可燃气体(纯)的分解爆炸:C2H22C+H2+Q

②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2C2H2+5O24CO2+2H2O+Q③可燃粉尘爆炸:铝粉,面粉,煤粉等与空气(O2)混合物④可燃蒸气,可燃液体雾滴可爆炸。

受热,受压分解爆炸化学性爆炸的物质⑴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Ag2C2(乙炔银),Pb(N2)2,叠氮类化合物PbN6等。Cu2C22Cu2+2C+Q

⑵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火(炸)药,烟花爆竹等;摩擦,撞击爆炸性分析(二)化学性爆炸的物质如:苦味酸((NO2)3C6H2OH),硝化甘油(C3H5(ONO2)3)等。4C3H5(ONO2)312CO2+10H2O+O2+6N2+Q⑶可燃性混合物。所有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爆炸极限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CO空气混合物<12.5%不燃不爆=12.5%轻度燃爆燃爆逐渐增强=30%左右燃爆最强烈燃爆逐渐减弱=80%轻度燃爆>80%不燃不爆爆炸极限物质COH2C2H2CH4C3H8下限12.54.01.55.02.1上限74.075.68215.09.5爆炸极限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据此,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⑴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⑵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⑶在火源作用下爆炸极限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12.5%4%2.2%15%爆炸极限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80%75%81%28%爆炸极限爆炸反应的当量浓度:根据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浓度

CH4+O2=CO2+H2O+Q爆炸极限5.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⑴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如:CH3COCH3在0℃为4.2---8%100℃为3.2—10%⑵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如:CH4:0.1MP时为:5.6---14.3%5MP时为:5.4---29.4%爆炸极限⑶容器管道减小,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小。如:H2,C2H2,d<0.1-0.2mm时爆炸不传播⑷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如:CH4,100V,1A电火花不炸2A:5.9-13.6%3A:5.85-14.8%爆炸极限⑸含氧量越高,爆炸极限变宽。如:H2——空气4-75%H2——氧气4-95%⑹惰性介质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危险性小。如:水蒸气,N2,CO2,Ar等最小点火能量最小点火能量:能引起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火源的最小能量。如:H2:0.02毫焦。C2H4:0.24毫焦粉尘爆炸冶金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粉尘爆炸历史-国际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事故,14/12/1785,Turin,Italy粉尘爆炸历史-国际直至1820~1900甚至更晚,才发现煤粉在没有可燃气体的参与下也会产生粉尘爆炸;1914年,爆炸研究者开始研究谷物粉尘的爆炸性,二战以来已测试了3000多种粉尘的爆炸特性;能够发生爆炸的粉尘目前有七类:①金属:AL,Mg②煤③粮食:面粉④合成材料:塑料,染料⑤饲料:鱼粉⑥农副产品:烟草,麻尘⑦林产品:纸,木粉等德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BGN)的

粉尘爆炸试验场

英国健康与安全实验室(HSL)的

粉尘爆炸试验场

挪威米且尔森研究院(CMR)的

粉尘爆炸试验场

粉尘爆炸历史-国内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长管式煤粉爆炸性测试装置;80年代开始,国内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冶金部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还有东北大学共有四家单位从事粉尘爆炸的测试研究。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SERC)东北大学露天粉尘爆炸试验场粉尘爆炸事故冶金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粉尘爆炸摧毁的广州黄埔新港(1981)粮食筒仓群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粉尘爆炸事故(1987)

58killed,177injuredand13,000m2offactoryareawasdemolished冶金与资源环境研究所10/1998Whichit,USA粉尘爆炸发生的必备条件

-爆炸五边形可燃粉尘助燃物(氧或空气)点火源空间受限粉尘形成云状粉尘爆炸特性参数敏感度爆炸下限,LEL最小点火能,MIE粉尘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