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1页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2页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3页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4页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第1页/共36页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1.概述2.常见运动伤病3.常见运动伤病出现的原因4.常见运动伤病处理方法第2页/共36页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大都属于突发状况,在医生未来现场前,需要进行急救和自救,避免造成对机体的更大的伤害。第3页/共36页运动损伤的原因

思想因素

准备活动不当

身体心理素质差

技术动作的缺点和错误

带伤练习和疲劳状态下训练

气候不良与场地不适应第4页/共36页思想因素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可能,盲目地或冒失地进行锻炼。在练习中对难度较大或不熟练的动作,产生畏惧和害怕心理,动作犹豫,过分紧张造成损伤;或在熟悉的动作时,疏忽大意,也容易发生损伤。第5页/共36页准备活动不当不作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练习内容结合的不恰当;准备活动的量过大、时间过长。

第6页/共36页身体心理素质差

由于素质差,致使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反应迟钝,都可成为损伤的原因。

心情不好情绪不高,对训练或比赛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思想不集中,急噪、胆怯、犹豫等,都容易导致动作失常而引起损伤。第7页/共36页带伤练习和疲劳状态下训练在患病或伤病初愈阶段或睡眠不足、休息不好及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这时若参加剧烈运动可因肌肉力量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而导致损伤。第8页/共36页技术动作的缺点和错误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运动的力学原理,就容易受伤,这是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第9页/共36页气候不良与场地不适应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疲劳和中暑;而气温过低或潮湿,容易发生冻伤或肌肉僵硬而被拉伤;场地不平,容易引起踝关节扭伤等。第10页/共36页常见运动伤病昏厥肌肉拉伤肌肉痉挛运动擦伤第11页/共36页运动擦伤擦伤就是俗称的擦破了皮,各种运动都可能引起。一般只是表皮擦伤,属于最普遍最轻微的运动伤害。一般矿泉水在运动场所也很容易买到。出现擦伤,只要用矿泉水把伤口清洗干净,如果擦伤伤口不深,就无需再处理了。如果有渗血时,在矿泉水冲洗干净伤口之后,贴一块止血贴就行。第12页/共36页小面积擦伤,可以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再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面部擦伤最好不用龙胆紫等染色剂涂抹。关节处皮肤擦伤,先要洗净,然后用消炎油膏涂抹,盖上无菌纱布,粘膏固定,必要时缠上绷带。第13页/共36页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踇肌和屈趾肌。1、发病的原因和机理:寒冷的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疲劳。2、征象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难忍,痉挛的肌肉所涉及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第14页/共36页紧急处理:拉引患处肌肉,使患处伸直,轻轻按摩患处肌肉,补充水分及盐分,充分休息直至患处感觉舒适为止。足趾:用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向后拉,重复动作,至复原为止。小腿: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向后拉,另一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至复原为止。大腿:将大腿和膝盖弯曲至腹部前,双手环抱,再放开并将腿伸直,重复动作,至复原为止。第15页/共36页腿抽筋自救方法

1.足尖运动。脱鞋站立(为防跌倒,可手扶桌椅或其它固定物),脚尖着地并尽量将脚后跟抬起,持续10秒钟后放下,然后休息数秒钟接着再继续做,如此反复进行10至15分钟,早晚各1次。再配合做旋转踝关节,则效果更佳。常做足尖运动,能刺激足部末梢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肌力增强,解除小腿痉挛,而且对下肢肌肉、膝关节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2.睡前泡脚。每天临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浸泡双脚(浸泡至踝关节为宜),等到水冷了,再倒进热水以保持水温。浸泡时间15至20分钟。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可起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此外,睡前饮水,也能起到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的作用。第16页/共36页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冰矿泉水压敷伤处运动前热身不足,久未运动或运动过度,都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它的症状是伤处的肌肉疼痛、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摸摸发硬的感觉。可根据疼痛的程度推断受伤的轻重,疼痛越重表示受伤越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没有冰块和冷毛巾,就地取材,让同伴到附近小卖部买支冰冻矿泉水(越冰越好)或者冰棒,用力按压在疼痛部位5-10分钟后拿开片刻,再压敷上去,免得伤者太过疼痛,这样不断持续保持30分钟。这样做以减少局部充血、水肿,能减少第二天皮肤的肿胀程度。第17页/共36页昏厥昏厥:由于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突发的、暂时性的视觉丧失的现象。1、原因和病理: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直立性血压过低,重力性休克,胸内和肺内压增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增强。2、征象:前驱期:自觉全身无力、头晕、眼前发黑、复视、耳鸣、出虚汗、面色苍白。

晕厥期:知觉丧失、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缓慢、呼吸较慢、血压稍下降、瞳孔稍缩小但等大等圆。恢复期:知觉丧失片刻即清醒,头晕、乏力、精神差。

第18页/共36页3、急救:1)前驱期:立即下蹲或平卧;跑后停止者应慢走。2)晕厥期:头低足高卧位,保暖,热毛巾敷头面部,保持安静。掐人中、涌泉、嗅氨水。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预防误吸;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禁止任何饮料,以免误吸造成窒息。3)恢复期:给予热饮料和少量食品,适当休息。4、预防: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血管运动机能水平,久蹲后要慢慢的起立。第19页/共36页人工呼吸1.现场判断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征象:(1)、突然昏迷不醒。(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面色死灰。如以上征象同时有2个或以上出现,即可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2.人工呼吸的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面罩人工呼吸,球罩对面罩人工呼吸第20页/共36页3.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1)、伤员仰卧,头尽量后仰,松开衣物,清除口腔异物,牵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2)、术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手轻压环状软骨,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吹入伤者口中,频率为16-18次/分钟。(3)、每次吹气有效的体征是吹气时可见到胸廓稍微扩张,坚持进行,不轻易放弃。第21页/共36页第22页/共36页胸外心脏挤压法

心脏位于胸腔纵隔的前下部,前邻胸骨下半段,后为脊柱,其左右移动受到限制。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挤压胸骨体下半段,可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的血液排出;放松挤压时,胸廓恢复原状,胸内压下降,静脉血则回流至心脏。因此,反复挤压和放松胸骨,即可恢复血液循环第23页/共36页1、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在木板或平地上。救护者双手手掌重叠,以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体的下半段,肘关节伸直,借助于自身体重和肩臂肌的力量,适度用力下压,使胸骨体下半段和相连的助软骨下陷3~4cm,随后立即将手放松(掌根不离开病人皮肤),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挤压60~80次;小儿用单手掌根挤压,每分钟挤压100次左右。2、注意事项:救护者只能用掌根压迫病人胸骨体下半段,不可将手平放,手指要向上稍翘起与肋骨离开一定距离;挤压方向应垂直对准脊柱;挤压时应带有一定的冲击力;用力不可太轻或太大,太轻不能起到间接压迫心脏的作用,太猛会引起肋骨骨折。在就地进行抢救的同时,要迅速请医生来处理。第24页/共36页第25页/共36页第26页/共36页第27页/共36页抢救有效的指征:

1、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2、测得血压在60mmHg或以上。

3、唇、甲床转为红润。

4、瞳孔缩小。

5、自主心跳、呼吸恢复。注意事项:冷静、迅速、连续进行、边急救边迅速请医生或上送医院。第28页/共36页止血带法:第29页/共36页第30页/共36页第31页/共36页搬救伤员的方法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