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黄河颂》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黄河颂》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黄河颂》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黄河颂》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5课黄河颂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

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重点)

导语设计

设计:(背景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保卫黄河》。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

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

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

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

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

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

教学过程:

一:首次朗读,初步感知

1.自己放声朗读,读后正音。

2.聆听名家朗读《黄河颂》,思考我们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

学生明确:伟大坚强

3.诗人光未然又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学生简介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侵

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

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

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

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

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再次朗读,研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

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三:赏析文本,读后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

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思考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写出黄河什么特点?

“色彩、气势、形态、力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

3.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的赞颂之情。请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赞颂之情,是通过哪个句子抒发出来的?出现了几

次?分别赞美了黄河的哪些方面?

“颂”“摇篮”“屏障”“精神”。

4.试想赞颂黄河三方面的美,在朗读时,读法、感情是不是一样呢?

不一样。应分别是“深情”“坚定”“激昂”。

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6.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

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配乐朗读,体味诗情

1.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

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

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2.师配乐朗读朗诵词作示范,各小组自由练习。

3.各小组男女生分角色上台配乐朗读表演。

4.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

五:巩固总结,拓展延伸

1.巩固总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

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

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2.拓展延伸

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

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可

在我们今天呢?近代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因

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

失,愈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

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板书设计:

黄河颂

望---------------颂---------------学

雄浑壮阔摇篮伟大坚强

屏障

精神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6课老山界(第1课时)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

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

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板书:老山界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记叙

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回忆录;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翻山为索

(决定翻山、翻山经过、翻山之后)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思考:这样有什么作

用?

2、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

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

“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㈡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㈢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㈣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鼓”字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文中指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从而克服

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如改为“凭”,

就缺乏这种表现力。

㈤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2、研读首段:

⑴首段交代了些什么?

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⑵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

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⑶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3、研读尾段。

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三、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

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

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继续学习课文,揣摩生动描写

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生动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3、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抢,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是为了说明吃

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机关枪声很

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性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

面。

4、揣摩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描写了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的斗志和艰

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5、揣摩场面描写

⑴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之”字奇观

⑵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⑶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6、揣摩景物描写

⑴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⑵“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⑶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寂静

星星——宝石上

所见山峰——巨人奇伟镇定

山谷——井下豪迈

醒来奇观野马乐观

远大波涛声

所闻寂静

春蚕静

近切山泉

⑷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⑸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⑹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

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

主义的形象刻画。

四、小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7课土地的誓言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2.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意,体会文章中真挚感人的语言;采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真情,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重点)

导语设计

设计:(情感导入)

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学生

可随意发言,之后教师总结导入)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

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

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

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教学过程

一:有情朗诵,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诵: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

a.认真听老师朗读,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b.通过喜欢的句子感受文中的情感。

②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

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

2.整体感知: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

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

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

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

c.人称的恰当运用。

②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结构相同:先抒情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所选取的景物不同。

③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表达作者的赞美和

怀念之情,运用排比,则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的丰饶美丽,但没有排比,

情感没有前者来得炽烈,但也表达了对老乡的怀念之情,在怀念中又暗含

着忧伤与愤怒,最后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2.品读赏析:

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

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

品味)

例:

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

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突出“泛滥”)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

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②“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

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

笑”之类的词语呢?(突出“埋葬”)

③为什么说“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为什么说“我是土

地的族系”?

三:回味赛读,互动释疑

1.回味赛读: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

洋溢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四: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

大”请大家起立,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拓展延伸:

①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③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情感,写一篇小短文。

④“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

索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不忘国耻赞美依恋

土地的誓言振我中华悲愤战斗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8课木兰诗(第1课时)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重点)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难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

点)

导语设计

设计1:(背景导入)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

一首诗――《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

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

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

的代表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让学生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

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

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

i(缰绳)燕山:yān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

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

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诗歌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

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

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

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

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

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

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

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3.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细读课文,分析叙事特点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

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

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二: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

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

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例2:“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

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

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

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

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

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

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例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

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

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

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

凯旋归来。

三: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

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

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在理解全文基础上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

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

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

人称。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

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

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

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

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

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

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

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

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谨慎机警

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教学反思:

第二章

写作学习抒情(第1课时)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导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特点。

2.借助课文文本,分析两种抒情方式在适用范围、表达效果上的不

同之处。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教学过程: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

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战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指出共性问题。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叙事六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

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面让我们

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写作要求】

1.写片段作文时,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

情境。

2.写“爱”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

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烦恼”时,要把烦恼的事、为什么烦恼写清楚,还要写出烦

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4.作文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如果情感不够动人,讨

论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然后作出相应的修改。

【技术点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

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恰当的抒情方式,犹如平湖中的一

蓬绿荷,又如原野上的一树桃花,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成为我

们作文生辉的亮点。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1.了解常用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

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

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已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魏巍在《我的

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

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

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的。例如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高声呼喊:“一条浩浩

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

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

如是。”间接抒情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

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等。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在选择抒情方式时,要注意恰当合理,主要

原则为: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

方式。

3.知晓抒情的主要技法。要更好地抒发情感,需注意叙述的方式,

可从以下角度入手:①描摹人物;②细化动作;③细化景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战写作。

2.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3.班内交流,教师点评,指出共性问题。

4.学生自主修改。

5.教师批阅。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一)文题展示

以“我身边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2.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明确题目

1.审话题立意。“爱”这个人人皆知、人人会说的话题,在审题方

面难度较小,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动笔就写。在选材上,可以让思维发散开

来,从多个角度考虑,我们爱的对象不仅包含父母、老师、亲戚、同学、

朋友,也包括动物、植物、家乡、祖国、学校,还有希望工程、红十字会、

星火义工、保护动植物协会、保护海洋协会等机构。“爱”字是全文题眼,

文章要围绕“爱”字做文章,突出“爱”字的中心地位。

2.定对象抒情。先要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仔细想一想你对他(她/它)

怀有的感情,在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

叙事中渗透感情。

3.定文体作文。写作形式上,应该根据已知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为

文章选择适当的形式。可以写记叙文、小说、散文,写时一定要有真情实

感,表现“爱”的主旨,做到以情动人,不能故弄玄虚,无病呻吟。

步骤三学习佳作例文引路

我身边的爱

刘敏

临近小学毕业考试,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面对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从

百位到十位再到个位,更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有时会想到放弃,但一

想到自己身边的爱,我会对自己说:不,永不放弃。

小六学习劳累,回到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诱我飞奔到厨房,看到妈妈

正在煮鱼汤,香菜被妈妈切得粉碎,撒在鱼背上,香味更浓,正要喝时,

“洗手了吗?”妈妈笑着问我。

我赶紧去洗手,回来时,热气腾腾的鱼汤已被妈妈盛起。我趴在桌子

上,埋头猛喝起来,有了这鱼汤的滋润,一身的疲劳也就消失了。

睡的真香呀!“咚咚咚!”唉!准又是爸爸来敲门了,我不情愿地从床

上爬起,一看表,呀!快迟到了。我赶紧去洗漱、吃早饭。“迟了吧,我

去送你。”爸爸微笑着说。那笑容像冬天里的阳光,暖洋洋的。我木然地

点点头。到了车站,上了车,爸爸站在车旁,对我说:“课堂上要认真听

讲,抓住那45分钟多学点啊!”我又点点头。车启动了,我说:“爸,

你回去吧!”“没事,没事,别管我。”车一直向前行,我看到爸爸的身

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黑点。

我是家中的宠儿。家人都对我倍加关爱,尤其是爷爷。临近毕业考试,

爷爷给我买了很多补品。每天晚上,我在做作业时,爷爷会把补品端到我

面前。有时,补品很难喝,我会向爷爷撒娇:“爷爷,可不可以不喝?好

苦。”爷爷笑笑:“怎么能不喝呢?你要补一补。”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

皮灌进了肚里,爷爷又笑了,笑得很灿烂。

我身边的爱,让我快乐成长。妈妈的爱,让我精力充沛;爸爸的爱,

让我动力十足;爷爷的爱,让我信心百倍……爱是一日三餐的热气,萦绕

在家里;爱是简简单单的叮咛,印在心上;爱是各种各样的补品,溶在身

体里。

【名师点评】面对考重点中学的压力,考生一度想放弃,“但一想到

自己身边的爱,我会对自己说;不,永不放弃”,文章由此切入文题,直

截了当,扣题准确。文章主体部分写考生所感受到的爱;妈妈为自己烧出

可口的饭菜,爸爸送自己去车站,爷爷给自己买了好多的补品……爱在身

边,让“我”快乐成长。爱就是这么的简简单单,却让考生铭记心头。文

章结构清晰自然,文笔灵动细腻,读来备受一份爱的感染。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步骤三学习佳作,例文引路。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板书设计:

学习抒情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描摹人物

细化动作

细化景物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名人爱国的故事,感悟人物情感。

2、背诵爱国古诗词,从诗词中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3、积累爱国名言,树立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爱国故事,学生诵读爱国诗词、爱国名言,激发学生爱国热忱,立

志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聆听、诵读感悟古人、名人的爱国情怀,并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爱国故事并且做到自己能够生动的讲述,背诵爱国古诗词、名

人名言。

难点:感悟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教学设想与准备:

1、按照课文编排的内容,分为三块:第一课时爱国人物故事会;第二

课时爱国诗词朗诵会;第三课时爱国名言展示会。

2、布置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堂交流。

3、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

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

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

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二、具体环节

第一篇章:爱国人物故事会

1、董存瑞的故事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

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

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

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

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

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

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

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

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

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2、张自忠的故事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

起国家和自己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

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

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一

定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

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

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

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

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

保国。”

3、奥运健儿的故事

许海峰、刘翔等人的故事

第二篇章:爱国诗词朗诵会

《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篇章:爱国名言展示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三、活动

1、爱国手抄报展示;2、作为中学生,如何做到爱国?

四、小结

祝福你,祖国!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同学们,请用深情的歌声学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献上你美好的祝

福……

四、布置写作任务

学生根据这次活动及感受,写一篇作文,力求突出所受到的启迪和认识。

用是什么?

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

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板书设计:

天下国家

知故事理解爱国精神

诵诗词感受爱国精神

记名言践行爱国精神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22课太空一日(第1课时)

集体备课

我的二

主备课人:邹陆艳

次备课

辅助备课人:王金忠朱怀梅陶芳田维兰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

2、浏览全文,学会关注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英雄形象。

重点:

积累基础知识,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

难点: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教法、学法:

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刚才老师播放的

视频就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

空的精彩实录,今天就来学习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二、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共产党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

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

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38岁的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

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著有《天地九重》一书。

三、写作背景介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

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

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钟,降

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

联(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四、检查预习

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负荷(hè)载人(zài)屏息凝神(bǐng)无虞(yú)

炽热(chì)弧度(hú)轮廓(kuò)俯瞰(kàn)

模拟(mó)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

千钧重负(jūn)(fù)舷窗(xián)赫兹(hèzī)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虞:不用忧虑。

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五、整体感知

活动、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