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管网及道路)工程一期道路设计SL-1-3第4页共4页总体设计说明书1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本次设计一期道路工程包含三条道路,分别为3号路、4号路和5号路(含5号路支线2)。其中3号路位于百花谷片区,4号路位于望仙崖片区、5号路(含5号路支线2)位于月亮湾片区。项目的建设,主要为片区地块的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完善景区内部的交通路网的作用。1.2项目区域道路情况现有道路的技术等级基本满足四级,部分指标为等外级,路面宽度3米~4.5米。根据实地踏勘调查,现有公路为土路基,路线走向明确,局部路段标准较低,沿线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对较好。1.3任务依据我单位与建设方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我单位对项目进行勘察设计工作。1.4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JD33-2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技术标准》(JTG2111-201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以及国家主管部门有关法规文件,各规范均按照最新版执行。1.5测设经过我院对该项目高度重视,接到业主任务委托后,根据项目特点立即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书,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我院及时进行了现场踏勘。1)2021年1月,我院收集完项目涉及资料后初步与业主对接,明确业主的意图及相关设计标准。2)2021年2月,我院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并对方案进行汇报,进一步确定项目设计道路设计标准及规模。3)2021年3月,方案设计成果上会评审并通过。4)2021年4月,我院根据方案设计成果,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成果编制并报送业主。5)2021年5月,我院根据初设成果,完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1.6主要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共3条路,其中3号路全长约1029.255m,路基宽度7.5米=2.5(人行道)+5(行车道);4号路全长255m,路基宽度6.5米=0.25(土路肩)+3(行车道)+3(行车道)+0.25(土路肩);5号路全长280m,路基宽度9米=2.5(人行道)+0.25(路缘带)+3(行车道)+3(行车道)+0.25(土路肩);5号路支线2全长270m,路基宽度7.5米=2.5(人行道)+5(行车道)。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总体、路线、路基路面、涵洞、交叉、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设计等。2设计标准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位于景区内,主要为景区内地块开发以及后期运营的车辆进出,交通量较小,故本次设计道路工程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四级公路Ⅰ(4、5号路)、四级公路Ⅱ类(3号路、5号路支线2)设计时速:15km/h标准路幅宽度:6.5m/7.5m/9.0m道路最大纵坡:12(推荐值)/14(极限值)停车视距:15m最小坡长:45m沥青路面设计年限8年项目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指标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四级公路(Ⅱ类)四级公路(Ⅱ类)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Ⅰ类)设计速度(km/h)15151515最小圆曲线半径(m)10151530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曲线7540075500凹曲线7540075800竖曲线最小长度(m)15321527最大纵坡(%)12(推荐值)/14(极限值)13%12(推荐值)/14(极限值)10坡段最小长度(m)4596.3645119.616停车视距(m)15≥1515≥15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8888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BZZ-100BZZ-1003路线起迄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等1)起终点本次设计道路分别位于三个片区,其中3号路位于百花谷片区,道路南起浪漫天界现状道路,北至望仙崖片区现状道路;4号路起点接望仙崖现状道路,终点至规划E01-1地块;5号路起点接现状道路,终点接5号路支线2;5号路支线2起点接5号路,终点至B01-02地块边缘。2)中间控制点本次设计设计道路沿线布线的控制因素主要有现状道路、沿线规划的地块、以及工程量最小的控制原则。3)路线全长本次设计3号路全长约1029.255m,4号路全长255m,5号路全长280m,5号路支线2全长270m。本项目沿线无场镇、河流,项目所在区域无电站、大坝、引水洞(渠)等水电设施。本项目路线走向及周边无铁路。本项目多处与地方道路交叉,交叉形式为T型、Y型和十字型交叉。4总体设计思路4.1改扩建原则本着节约及业主的要求,本次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尽可能的利用旧路,对不符合本次设计标准的路段进行局部改造;(2)避开沿线的地质灾害区域,尽量少拆迁、少占地;(3)优化设计,减少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4)方案便于施工。4.2道路沿线设施设计本次设计对全路段进行了全面线形梳理,需要进行少量挖填以满足路基宽度要求,全路段需要增设交通及安全设施。路线沿线根据道路的线形及周围人居情况进行标志、标牌设置。4.3排水及防护本次设计新增了排水边沟及涵洞,从而满足排水的要求。5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暂未拿到初设批复,待后续补充。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6.1位置及交通本项目位于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天尺坪,场地中部有公路直通场地内,交通便利,场地内水、电设施具备,具良好的施工条件。6.2气象、水文本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晴少阴多,云雾多,霜雪少。据当地气象部门资料,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低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0.7℃;年平均无霜期296天;年平均降雨量1094.4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470毫米,最大月降雨量181.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主导风向NW,年平均最大风速2.01m/s,极端最大风速30m/s。拟建场区内未见河流、冲沟、水库和泉水等地表水体,地表水以大气降雨为主;该地区属岩溶水补给区,地下水较贫乏。6.3地形地貌本次设计道路包含3号路、4号路、5号路(含5号路支线2)。拟建道路区地处中高山岩溶地貌单元,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势由西(起点)向东(终点)逐渐降低,现状基本为原始地形,局部为上覆素填土,3号道路轴线高程介于1270~1345、4号道路轴线高程介于1250~1260 、5号道路轴线高程介于1206~1230。一般地形坡度角5~20°,斜坡地段一般地形坡度角20~35°,局部陡坎处达60°及以上。场地斜坡及陡坎未见变形迹象,现状稳定。6.4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上位处于白马向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场地无断层通过,岩层为三叠系下统(T1J)嘉陵江灰岩,岩层产状280~330°∠7~26°,岩石层面间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勘察区岩体中主要发育以下两组节理裂隙:J1组:235°∠85°,裂面较平整,平直,延伸1.00~3.00m,4~5条/米,微张,无充填,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J2组:132°∠78°,裂面较粗糙不平,延伸0.50~1.00m,3~4条/米,微张,无充填,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基岩岩体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局部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场地内无断层、挤压构造带通过,也不存在外来孤石,基岩连续稳定。6.5地层岩性本次勘察查明,拟建场地覆盖层有厚薄不均第四系人工素填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T1J)嘉陵江灰岩岩。6.6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无稳定地下水。6.7水土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处斜坡上,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据各孔水位观测未见稳定的地下水,雨季第四系土层中可能存在暂时性孔隙水和基岩中岩溶裂隙水,对基础施工影响小。根据调查,场地周边和拟建场内无污染的工厂、矿山或污染排放点等污染源,场内素填土、红粘土为未污染土,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并结合当地经验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6.8不良地质作用经本次地表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除溶孔、溶裂和石芽较发育外,未见断层、滑坡、岩溶塌陷、泥石流、溶洞、漏斗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见致灾地质体和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9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25s~0.35s。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勘察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根据野外钻探以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内人工填土剪切波速值125m/s(新填土剪切波速按125m/s取值),场地填土属软弱土;红粘土剪切波速值160m/s,属中软土;基岩强风化带剪切波速值大于500m/s,小于800m/s;中等风化带剪切波速值大于800m/s,为岩石。场地基岩分布稳定。拟建场地稳定,适宜拟建物修建。6.10沿线主要建(构)筑物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道路为乡村道路改造工程。据调查,地下无管涵、管线等,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可进行动态设计适当调整线性。场地无其他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7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路基填料本项目沿线地貌以丘陵为主,存在挖方路段,因此设计时尽量利用挖方的土石料作为路堤的填料。挖方的土石成分为粉质粘土、泥岩和砂岩。粉质粘土厚度较薄,挖方量小,根据地区经验,与风化岩石混合可以作为路基填料。中等风化泥岩易风化干裂,性脆,可以作为土石路堤填料,不宜作为填石路堤填料。砂岩抗压强度较高,可以作为填石路堤填料。(2)石料沿线的丘陵有不少砂岩出露,路堑开挖的砂岩可以作为石料,用于挡土墙等次要结构。武隆区采石厂可供应条石及碎石,适用于公路修建路基、路面、桥涵及挡土墙等各项工程。(3)砂料砂料可向武隆区材料商购买,质量好,供应丰富。(4)水泥武隆区内可提供高品质硅酸盐水泥,可用于公路各项工程。(5)商品混凝土武隆区内混凝土公司,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大,混凝土质量高,可以提供大量的混凝土。(6)其他材料本合同段沿线附近分布有沟壑,地表水比较丰富,且水质较纯净,多数对砼无腐蚀,可用作工程用水。其他材料如木材、钢材、石灰等可从市场购进,电力供应主要采用国家电网供电。(7)施工供水、供电项目区域内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