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个子目有两层逻辑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即列宁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二是革命与建设,即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第一子目是高中历史教科书新增的内容,除历史知识,还涉及“列宁主义”的理论概念,旨在深化学生对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和时代背景的理解。第二子目是本课的重点,突出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历史环节,并专设一段概括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第三子目涉及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成就和向题都有适当的表述。【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后,对十月革命的进程以及苏联的建立等相关史实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第二子目简略叙述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重点突出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在第三子目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把握俄国(苏联)发展进程中各阶段的内容和特征的同时,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而第一子目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部分,应当联系时代背景去讲解。【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分析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理解理论与实践、革命与建设的关系。2.时空观念:从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理解列宁主义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贡献。3.史料实证:结合史料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4.历史解释:梳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和挫折。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思考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难点:分析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评价苏联模式。【课时安排】1课时或1.5课时(普通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示绘画作品: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设问:这一场景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会发生?教师: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在这个特殊形式下,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列宁主义的指导,因此列宁的回国受到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那列宁主义是什么呢?它与俄国的十月革命又有什么关系呢?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充分使用教材资源,运用图片史料,激发学生兴趣。)一、列宁主义的形成(课件展示书本P89“学习聚焦”的文字)教师:列宁主义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第几次工业革命时期?学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课件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和生卒年)设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是?学生: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从马克思到列宁,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也与时俱进,由此诞生了列宁主义。展示文字材料,设问:归纳自由竞争阶段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普通班的学生耗时较多,教师可直接讲解)教师:此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高度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那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不是也满足马克思所言的条件呢?课件展示文字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设问: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学生:比较落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落后”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教师:可见当时的俄国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俄国却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呢?(课件展示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材料)教师:在列宁看来,此时出现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的矛盾迅速激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也就是说,即使不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矛盾最尖锐,那就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那我们来看一下俄国的矛盾究竟有多尖锐。(展示两则关于俄国社会矛盾的文字材料)设问:这两则材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学生:农民与地主,工人与资本家。教师:此外,俄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也很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希望通过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来缓解国内矛盾,但适得其反,比如俄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遭到日本的反对,双方爆发了日俄战争。战争的失败和负担更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普通班学生已不记得日俄战争,注意不多解释)这么多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处在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将会联合起来组成工农联盟,悲惨的遭遇将会无限放大这股革命力量。(课件展示俄国参加一战)教师:在这样的处境下,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俄国军事上的不断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使得俄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能够率先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师总结:事实证明:列宁的理论是科学的。(让学生阅读教材P90第一自然段,对列宁的理论贡献做一个归纳)(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史料,理解俄国能够爆发十月革命的原因,以及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认识列宁主义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贡献。)二、十月革命的胜利过渡:十月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不仅在于俄国所处的客观环境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更离不开列宁及其科学理论的的正确指导。(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梳理俄国革命的过程,并思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突出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普通班的学生则直接总结列宁在十月革命的作用。)教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为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举行武装起义的方针;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课件展示教材P94“问题探究”。)设问:除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能够胜利还有什么原因?(普通班可这样问:十月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谁的支持?)学生:人民群众的支持。教师总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布尔什维克党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迫切愿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与资产阶级政府剥削人民、奴役人民有着本质区别。(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十月革命的进程,突出列宁在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渗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课件展示图文材料)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世界在走向整体的过程中,那些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欧美国家通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方式向全球扩张,建立起“欧洲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十月革命的爆发则从这个体系的薄弱处撕开了一道口子,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落后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道路。(课件展示图文材料)教师讲解: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心由欧美转移到了东方。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渡: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又开始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课件出示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课件出示图文材料)设问:从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影响?教师: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经济危机马上引发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兵变使列宁等苏俄领导人认识到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影响,并阅读教材P92“学思之窗”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政策在“产品生产和分配”上的区别。)教师: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是谁在主导?学生:国家。教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在战争期间是必要的,但是它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长期执行被证明是不可行的。那在新经济政策下,农业和工业依靠什么来建立经济联系?学生:依靠交换和商业。教师:俄国依然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这样的国情下,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探索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过渡: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展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教师: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924年1月,列宁去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苏联是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课件展示图文材料)设问:当时苏联面临怎样的困境?学生:外部势力的敌视;想发展工业,但依然是落后的农业国。教师:苏联发展工业最缺什么?学生:机器设备。教师:机器设备属于重工业,有了重工业,苏联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可能,生产力才能更快地提高,继而迈进社会主义。因此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一个农业国,苏联只能用本国的农产品来换外国的机器设备,农业成了国家发展工业的基础。(课件展示文字材料)设问:当时农业领域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农民不愿低价售粮,出现粮食危机,工业化面临困难。教师:对此,斯大林创办集体农庄的决策,实施“农业集体化”。(展示集体农庄的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集体农庄的农民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生产资料公有,其生产的粮食又由国家出口换成工业设备,服从国家的工业化需要。这种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就是“苏联模式”。(课件展示表格和图片资料)设问: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学生: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资条件。教师补充: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计划指令来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与西方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截然不同,为人类社会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为落后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树立了成功范例。(课件展示材料)设问:苏联模式存在什么弊端?学生: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教师补充: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改革,苏联模式后来僵化了,最终走向衰落。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课件展示邓小平关于苏联模式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时间不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课堂小结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的国情相结合,指引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国内战争胜利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实践,恢复和发展了经济,探索出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开始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落后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树立了榜样,但另一方面也日趋僵化。苏俄的革命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历史的发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一、主题的确定本课理论部分较多,诸多的理论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等,别说学生,就连我也是懵懵懂懂。在备课不充分的情况下去上课,学生一旦问起:为什么是最高阶段?为什么是最薄弱的一环?一旦解释不了,整堂课的节奏和状态就失控了。教师用书只提供了思路,那就是把第一子目“列宁主义的形成”,当成十月革命爆发和胜利的背景去讲,具体的理论部分依然不理解,看了一些论文,比较有参考性的是《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06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大概理解了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论述。(列宁原文太多太长,自己也难以读懂。)理论先行,指导实践,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列宁主义实践的结果。两个子目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而且第三子目“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有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案例,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为落后国家探索出一条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道路等等,于是确立了本课的主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内容的取舍在内容取舍上,我以为“列宁主义的形成”可以略讲,毕竟理论性太强,多讲耽误时间,还可能会把自己绕进去,可是这个地方却隐藏着一个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列宁有关帝国主义的论述,就是对这个必然的解释,因此要理解其必然,就绕不开对列宁主义的理论做一个讲解。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部分却花了17分钟,成为了重难点,背离了课标的要求。“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子目可以略讲,然而课标要求“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对于后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提出要求,相当于旧教材一堂课的内容难道就这么匆匆而过?教师用书将其纳为重点,我以为是对课标的一个补救。看了教师用书才知道,课标做出这样的要求是在这一个单元的整体框架内去考虑的,要求教师“注意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大的时空框架下讲述两个专题,分别设置战争与国际秩序(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十月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等不同的历史情境,利用精选的史料,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对不同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认识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特点”。而在实际教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