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1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大纲(鲁教版)1.1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宇宙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2.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体、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号”飞船、航天飞机是天体,而飞机、陨星(陨石和陨铁)、以及发射前的“神州七号”飞船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这两种天体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恒星系统太阳系行星系统地月系地球月球4.天体系统的层次:5.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的轨道扁长。6.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7.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叫1个天文单位)。8.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10.太阳活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暗黑斑点——因为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周期为11年,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的耀斑(与光球层的黑子具有相关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现象,也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11.太阳活动的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地球特殊性:有生命的存在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三个共同性)地球特殊性:有生命的存在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三个共同性)稳定的日照条件(太阳的稳定性)宇宙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的形成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不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臭氧削弱紫外线线减少小天体撞击地表昼夜温差不大体积与质量适中→大气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3、经线的特点:半圆;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向。14、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指示东西方向。15、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的180°为东经(E),自西向东度数由小变大;向西的180°为西经(W),自西向东度数由大变小。16、纬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纬线,从赤道向北的90°为北纬(N),自南向北度数由小变大;向南的90°为南纬(S),自北向南度数由小变大。17、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1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以东经度为主,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以西经度为主,为西半球。1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28.区时:一般采取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29.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运动方向)。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0.地球的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方向自西向东;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移动规律如图所示:3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对地面的仰角,数值介于0°~90°,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0°(日出)→最大(正午)→0°(日落)。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①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32.昼夜长短:有极昼、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夜等5种情况。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变化的,只有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其他地点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昼夜等长。根据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1/2,日落时刻=12:00+昼长×1/2。同一纬线上各点当日的昼长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是相反的关系,即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3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34.四季的更替:气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春、秋二季温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间。单元活动1辨别地理方向35.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6.使用罗盘的步骤: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如果记作NW则表示西北方向、NE则表示东北方向、SE则表示东南方向、SW则表示西南方向。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较小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要注意时针应是指的当地的地方时时间)。38.利用北极星定方向: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来找出北极星。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39.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为: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40.地壳: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地区比平原地壳厚)。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间,其上部有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4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圈中的岩石有三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44.岩浆岩:岩浆上升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45.沉积岩:岩石经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石灰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46.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大理岩。4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48.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49、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50.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5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而形成一系列弯曲变形,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52.断层:岩层受到压力或者张力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层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5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储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还要避免建在向斜内部,应选在背斜构造中部。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很大影响。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5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56、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特点: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于飞机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其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主要意义。5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5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后,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对能量集中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通过地面辐射(红外线)向外放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59.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6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61.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到达温室地面,使温室地面增温,而温室地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温室内。62.大气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对流运动)和水平运动(风)。63.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高压、热低压),高空相反。64.等压线和等压面: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气压相同各点连成的面叫等压面。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65.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引起大气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66.常见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人口集中、工厂林立、车流密集,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近地面吹郊区风。②海陆风:海水的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吹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吹陆风。湖岸风(河岸风)与之相似,白天吹湖风(河风),夜间吹岸风。67.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68.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偏向的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69.摩擦力: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与风向相反。70、风向:高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判断: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0,近地面偏400-500.7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与等压线(纬线)平行,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纬度30°附近的近地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的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赤道和极地流动,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偿赤道上升气流形成低纬环流。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60°附近与从极地流过来的较冷气流相遇抬升,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气压带,在纬度60°附近的高空,气压相对较高,气流流向极地和30°上空,形成高纬环流和中纬环流,这样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个环流圈,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如图。7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7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的海陆对比显著,1月,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74.季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风向相反。季风类型分布地区主要成因1月风向7月风向热带季风南亚、东南亚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北风西南风亚热带、温带季风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风东南风75.气团的分类:按照气团温度与到达地区的温度对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性质是冷干,通常从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暖气团性质是暖湿,通常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76.锋面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的面,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77.气旋与反气旋:78.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一般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气旋的低压槽线上。2.3水圈和水循环79.水圈的组成: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占96.538%)。淡水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比重很小。80.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8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只有海陆间循环环节齐全。82、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特别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使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83.河流的补给方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85.洋流的类型:根据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的对比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通常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根据成因把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86.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87.洋流的地理意义: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秘鲁寒流使秘鲁沿岸荒漠带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88.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对比不同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气温,得出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对比同一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比同一纬度、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都有差异,得出下垫面状况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89.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温带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夏)和信风带(冬)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亚热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9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为热带、>0℃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且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为温带。(2)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9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景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观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因而用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92.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冰原气候--冰原带、苔原气候--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或温带沙漠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带。9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水平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热量太阳辐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低高纬度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水分海陆分布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明显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水热海拔高度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中低纬度9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因素:山体的纬度位置—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常相似,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多。山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多。山体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应足够高才会导致水热差异足够大,从而形成地域分异。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95.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9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来自赤道附近海区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海鸟饥饿致死。同时,沿岸荒漠洪水泛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97.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③全球地理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某一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环境。98.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以海洋水与大气之间为例):①海洋水与大气之间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热能和动能的交换,海洋水把热能输送给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带动海洋水运动;②大气和海洋水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在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99.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间的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10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间迁移和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CO2、CH4、H2、NH3、H2O→N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0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10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蚀),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淀积作用)。103.桂林“山水”的原因:单元活动3学会应用地形图104.等高线: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陡崖处可以重合。105.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一组等高线弯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106.地形剖面图:直观显示地貌的起伏情况。横轴为地面上的点,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轴为海拔,要根据高差选择适当的垂直比例尺。10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平移。②确定适当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③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分别向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各点的高程。④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108.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的聚落规模小、密度小,多呈条带状散布在河谷、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较密的地区沿河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地区多呈团块状。109.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地表起伏大,铁路、公路等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要迂回前进,弯曲度较平原地区大。山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较平原地区小。4.1自然资源与人类110.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111.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11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11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阶段采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生产特征采集和狩猎种植和养殖大规模机器生产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中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与规模小中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单一中等多样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低中高土地对人类的影响土地数量影响不大土地质量影响较大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重要因素土地数量和质量成为影响人类的制约因素人类对土地的影响很小,被动适应主动地改造自然环境破坏、污染土地11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2自然灾害与人类11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属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灾害性(对人类构成危害)。116.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原因有:①径流量陡增,如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坝溃决,如自然或人为因素;④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汇水速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排水速度取决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和纵向坡度。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水:植被破坏不仅加快了流域的汇水速度,而且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导致排水速度变慢。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物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给分洪带来困难。117.洪灾的形成: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洪水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损害。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害,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损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人畜伤亡,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等,间接损害—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及城乡商业活动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乱等。119.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4.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120.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从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时期;从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CO2和CH4),另一方面,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吸收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2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单元活动4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23.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124.遥感:在离地球较远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最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它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125.遥感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多。126.遥感影像的判读:直接解译标志--湖泊的边界圆滑,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棱角明显;道路的宽度不变,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间接解译标志—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大纲(鲁教版)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传统型(过渡型)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低高低自然增长率低高较低低人均寿命短继续延长有所延长进一步延长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减缓零增长或负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印度、古巴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德、法、英、意、瑞典等发达国家★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影响=1\*GB3①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2\*GB3②造成国家财富减少,人民生活贫困,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未来发展=3\*GB3③人口增长过快,加大资源、环境、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劳动力不足,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最大,以及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接纳移民和外籍劳工★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开发地区到未开发地区欧洲、非洲、亚洲迁往美洲和澳大利亚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亚、非、拉迁往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1\*GB3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3\*GB3③造成人才外流等对迁入地:=1\*GB3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2\*GB3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人口流动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2、人口移动的效应:(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我国的人口分布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人口受教育水平⑤消费水平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具有(1)不确定性(2)相对确定性。4.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左右。人口合理容量:8—9亿,最多10亿,按照美国消费水平最多7亿。5.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坚定的实施“控制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2)产业革命以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城市化及其特点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4、城市化的新特点: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卫星城的作用或意义: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①起步早①工业化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④起步晚,发展快④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⑤城市化水平低⑤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⑥城市发展不合理⑥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汾河、渭河谷地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运输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赣州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伯尔尼、巴黎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等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城市体系1、城市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2、城市活动:分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如居住、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如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3、城市体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4、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①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中心地等级服务范围数量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高大少远高级低小多近低级②作用:被成功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城市功能区名称占地比重区位特点其他特征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商业区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中心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工业区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1\*alphabetica=3\*alphabeticc=2\*alphabeticbABC商业区市中心或街道两侧及干线交汇处,符合交通最优、市场最优的原则工业区①按生产联系,自然集聚;②按城市规划,位于下风向、下游区,并沿交通干线向市外迁移,寻找低价位的厂址用地。住宅区尽可能方便生产、生活,与工业区有防护带,在上风向、上游区,尽可能少受污染。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一般在市中心,行政区与各市区都有便利的交通交通区以城市边缘的内外连接为佳旅游区接近自然风景区或名胜古迹6.商业活动区位因素商业中心城市:一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二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商品的集散。市内商业中心:①商业街要符合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的原则,以利于商品流通。②商业小区位于居民住宅区内,以便民为准则。★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②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①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②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7.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易错点:★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河流的汇合点★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住宅区用地★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通达度★商业区地租最高的原因是: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住宅区,原因: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农业生产①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②显著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气候(光、热、水)—防护林,温室大棚气候(光、热、水)—防护林,温室大棚水源—节水,引水土壤—改良、培肥水源—节水,引水土壤—改良、培肥地形—缓坡梯田自然因素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此时此地此情景的主导区位因素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此时此地此情景的主导区位因素科技(改造某些不利因素)市场—扩大市场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改变区位国家政策—影响区位(一般说来,距离城市越近,地价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生产类型,或不易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如乳肉禽蛋花果菜等)★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可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光照”、“热量”两个农业区位因素易混淆。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光照越多,热量越丰富,热量越丰富,光照不一定多,例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但光照不足。二者比较如下:衡量指标我国分布规律对农业的影响光照年总太阳辐射西部丰富东部少;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少。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热量积温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减少。影响农作物种类、种植制度和栽培方法等★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照条件。南疆光照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1、形成: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2、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代表地区=1\*GB3①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热带雨林区;=2\*GB3②稻田多分布与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可通过修筑梯田,种植水稻=3\*GB3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即南方)分布:=1\*GB3①世界:美、加、澳、俄、阿(以家庭经营为主);=2\*GB3②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国营农场)2.代表:美国中央大平原1.分布:=1\*GB3①世界:欧、北美、南非、澳、新=2\*GB3②我国:珠三角的基塘生产2.代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1.分布:美国、阿根廷—放牛;澳、新西兰、南非—养羊2.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1\*GB3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2\*GB3②劳动力资源丰富=3\*GB3③地势平坦=4\*GB3④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美国中央大平原:=1\*GB3①自然条件优越;=2\*GB3②交通便利;=3\*GB3③工业发达;=4\*GB3④地广人稀;=5\*GB3⑤农业生产专业化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限制因素:灌溉(水源),修建东水西调工程。(2)优点:=1\*GB3①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2\*GB3②忙闲错开,农民可有效的安排农事生产活动。=3\*GB3③经济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GB3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2\*GB3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GB3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利于出口特点=1\*GB3①生产规模小=2\*GB3②水利工程量大=3\*GB3③单产高=4\*GB3④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1\*GB3①生产规模大=2\*GB3②机械化水平高=3\*GB3③商品率高产品远销欧洲市场★热带迁移农业(1)迁移农业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2)迁移农业的分布、从事人口及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从事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左右。但是其活动范围占据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4左右。(3)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来到新的地块,便毁林、烧荒、掘穴播种,等待收获。一般二三年内土壤肥力急剧耗竭,农作物产量锐减,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选新地块。迁移农业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被抛弃的荒地一般难以恢复森林原貌,而成为次生灌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否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2、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知识和技术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4)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5)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就不同。
主导因素区位选择典型例子早期煤炭炼铁时代煤炭资源靠近大煤田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期开始铁矿资源靠近大铁矿武钢、鞍钢二战后消费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上海宝钢★工业地域的形成: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便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①工业的产品联系②地理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3)意义: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工业扩散的原因(1)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2)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落后的地区扩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2、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①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就是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各工厂间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这种工厂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工业与地理环境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影响,部分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现代通信、商业贸易作用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联系的纽带。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1.要求: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连续性强等2.发展方向: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现代通信1.邮政通讯:=1\*GB3①主要任务: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其次是办理汇兑、金融和代理业务。=2\*GB3②组成:由邮局和邮路组成;受地形障碍及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电信通讯:=1\*GB3①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利符号文字图像语言等=2\*GB3②特点:方便、迅速、快捷、及时、准确,如互联网、电话、传真等;=3\*GB3③影响因素:地形、太阳活动等会影响到通讯质量。商业贸易1.主要环节:收购(基本前提)、储存调运(缓冲器)、销售(终结)2.物流产业:3.我国的国际贸易:=1\*GB3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排名不断上升=2\*GB3②贸易市场多元化;=3\*GB3③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运费高、能耗大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强、损耗小运量大。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交通运输的布局原则自然上有利1.要求线路短、坡度缓;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避开沼泽、少跨越河流2.考虑冻土、积雪的深度及大风、暴雨的强度和频率经济上合理要求投资少,且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铁路、高速公路与直达为主,经过城市时从城市边缘经过。而地方公路则尽量经过城镇,村落,以增加运量。技术上可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区位因素决定交通建设最主要是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注:青藏铁路:1.两最: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2.三大难题:高寒冻土、缺氧和生态脆弱3.区位:=1\*GB3①线路短,坡度缓,与青藏公路并行,便于施工=2\*GB3②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3\*GB3③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冻土问题已经解决)★交通运输站点区位因素选址要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港口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腹地经济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的运作机制河港要求和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避风港,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汽车站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口平坦,位置适宜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方航空港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少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城市交通网1、城市道路形成的区位条件: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而建设的。2、城市交通网的形成及作用(1)城市各种主次干道和支路等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形成城市交通网络。(2)城市交通网络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3、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的总目标: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4、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需遵循的基本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2)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地理信息技术)。(3)错开出行高峰、减少出行距离、合理规划停车场。(4)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绿化美化城市交通。★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1、作用: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2、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1)产业革命后,电报轮船和铁路的出现,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了贸易发展。(2)当今社会,电话、电报等先进通信手段广泛应用,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增强了国际间的联系,促进全球化的进程。★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1、以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湖、海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镇多沿河、沿海集聚。2、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沿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3、现代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地形、交通与聚落形态聚落1.古代:①以水运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多呈带状②以步行—马车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紧凑,多块状2.近代:火车、电车的发展,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星状3.现代:①汽车时期:城市沿主要公路延伸,形成星状②高速公路时期,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发展,出现城市群4.4.城市形态:=1\*GB3①步行-马车时期:呈块状、带状;=2\*GB3②火车-电车时期:沿交通干线向外扩展,成星状=3\*GB3③汽车时期:成多层次星状;=4\*GB3④高速公路时期:城市交通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灵活多变。步行-马车时期火车-电车时期汽车时期高速公路时期★交通运输布局与商业网点布局1.布局原则:=1\*GB3①交通最优=2\*GB3②市场最优2.交通变化:如随着运河淤塞,京沪铁路的建成及海上运输的发展扬州等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发展速度缓慢。3.山区与平原的区别:=1\*GB3①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小、效益低,多为流动形式(原因:人口少、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平原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效益高,多为固定形式(原因:地形平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大纲(鲁教版)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1\*GB3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2\*GB3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3\*GB3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比较(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2)差异性:日本英国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贫乏煤、铁、石油2.经济发展方面(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2)差异性: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突出,“资源性”布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经向海外大量移民3.我国的区域差异①.划分依据:地形、气候②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③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④三大自然区特点: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黄羊等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农业农耕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人口稠密较少很少城市众多较少很少其他重要农耕区牧业、绿洲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用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与市场行销策略考核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纸类香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树舌多糖融资商业计划书
- 2024年阻火密封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机械停车设备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木制品行业信息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绿色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
- 耐极端环境垃圾处理设备防腐耐磨材料研究
- 海水养殖中的养殖效益评估与优化方案分析考核试卷
-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风味火锅我设计--(15张)ppt
- 基本函数的导数表
- 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知识(课堂PPT)
- 挂牌仪式流程方案
-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答案 燕庆明
- 四川省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申请表
- 20200310公园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华中科技大学官方信纸
- WI-QA-02-034A0 灯具成品检验标准
-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5 地理信息系统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