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在外科输血中的应用_第1页
TEG在外科输血中的应用_第2页
TEG在外科输血中的应用_第3页
TEG在外科输血中的应用_第4页
TEG在外科输血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G指导心脏外科手术中合理用血

陕西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输血科

石晓霞TEG的临床应用凝血过程纤溶过程血小板功能指导成份输血体外循环对凝血的影响凝血功能降低血液稀释与非生物性材料接触凝血系统激活、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障碍低体温纤溶系统激活TEG在术前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患者术前血小板78109/L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一)患儿男,4月,4.1kg体外循环时间4h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一)患儿男,4月,4.1kg输注冷沉淀2U+2U,FFP180ml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二)患儿男,6月,5.5kg冷沉淀、FFP输注后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三)患者男,46岁,80kg体外循环时间3h37min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三)患者男,46岁,80kg输注冷沉淀10U、血小板10U后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四)患者男,47岁,72kg,肝硬化病史,体外循环时间5h44min。输注冷沉淀10U、血小板10UTEG检测后给予FFP600ml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五)患者男,48岁,60kg体外循环时间3h6min输注冷沉淀10U后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五)患者男,48岁,60kg给予FFP220ml、诺奇2mg后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六)患者男,57岁,73kg体外循环时间3h6min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六)患者男,57岁,73kg输注冷沉淀10U,诺奇2mg后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七)患者男,39岁,76kg体外循环时间3h35min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七)患者男,39岁,76kg输注冷沉淀10U、血小板10U、FFP180ml氨甲苯酸0.2gTEG指导术中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案例八)患者男,19岁,70kg体外循环时间3h9minTEG指导凝血及血制品使用TEG参考值

临床分析

建议治疗R<4min酶动力型高凝抗凝药物11min<R<14min凝血因子↓2FFP或10ml/kgR>14min凝血因子↓↓4FFP或20ml/kgα

<52°纤维蛋白原水平↓0.06U/kg冷沉淀46mm<MA<54mmMAFF>14mm血小板功能↓0.3μg/kgDDAVP或1U血小板41mm<MA<45mmMAFF>14mm血小板功能↓↓5U血小板MA

≤40mmMAFF>14mm血小板功能↓↓↓10U血小板MA<49mmMAFF

<14mm纤维蛋白原水平↓FFP20-30ml/Kg或纤维蛋白原25-50mg/kg或冷沉淀5ml/kgTEG指导凝血及血制品使用TEG参考值

临床分析

建议治疗MA>73mm血小板型高凝抗血小板治疗R<4min,MA>73mm酶动力型和血小板型高凝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治疗LY30≥7.5%CI<3.0原发性纤溶亢进成人氨甲环酸1-2gIV儿童10-20mg/kgIVLY30≥7.5%CI>3.0继发性纤溶亢进抗凝药物,禁忌使用氨甲环酸LY30<7.5%CI>3.0血栓前状态抗凝药物普通与肝素酶杯TEGR值差别>2min肝素化鱼精蛋白中和或FFP20-30ml/kg

酸碱平衡体温正常适合的血球压积商品化的凝血物质

-Ⅷ、Ⅶa、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纠正凝血功能注意事项TEG的临床应用1、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用物理方法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过程。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低凝、纤溶亢进,并分析形成原因。它实现凝血因子启动、血小板聚集、纤溶的动态监测,提供患者真实凝血实时全貌。2、改变了输血的理念,客观的指导临床输注成分血(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提供了科学依据。3、外科手术用TEG监测手段的体外循环术中凝血监测方案。4、为临床快速、准确的监测心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新方法。5、血栓弹力图(TEG)指导非血液病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监测治疗效果。TEG检测类型及注意事项

目的

名称时间(min)

采血管

耗材

试剂1.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2.指导成分输血3.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4.判断促凝和抗凝等药物的疗效5.筛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普通检测15—120枸橼酸(0.109M/3.2%)抗凝管—蓝帽管1支普通杯激活剂Kolin+CaCl21.检测速度显著快于高岭土检测2.预测外伤患者大的输血需求3.在急诊外伤的患者中,其与输血的相关性优于传统检测4.指导成份输血快速TEG15—120枸橼酸(0.109M/3.2%)抗凝管—蓝帽管1支普通杯RapidTEG+CaCl2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疗效2.鉴别肝素类药物造成的出血肝素酶杯对比检测15—120枸橼酸(0.109M/3.2%)抗凝管—蓝帽管1支普通杯激活剂Kolin+CaCl2肝素酶杯激活剂Kolin+CaCl21.测定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波利维,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物的疗效2.评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出血原因3.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手前,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评估血小板图检测15—120枸橼酸(0.109M/3.2%)抗凝管—蓝帽管1支普通杯激活剂Kolin+CaCl2肝素(>14.5IU/ml)抗凝管—绿帽管1支普通杯激活剂F\冻干ADP\冻干AA\蒸馏水注意事项:(1)采血管推荐使用BD公司的蓝盖0.109M/3.2%试管和绿盖试管,含有>14.5IU/ml肝素;(2)请勿采用玻璃材质采血管,建议使用高分子材料或聚酯类材料采血管;(3)静脉血、动脉血均可,要求采血过程顺利,不可采用肝素抗凝采血针,或从留置针通路采血;(4)血样随用随采,请勿跟随大标本批量采集,采血后及时送检,保证2小时内上机检测;(5)送血过程中应防止颠簸或低温环境下运输,防止血小板被破坏或激活。谢谢大家的支持输血科咨询电话:029—32088188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急诊患者转运交接转运的目的

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专科的治疗,早日康复出院。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前(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的基础。(2)解释:告知患者、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MRI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物品。(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的前后均需要)(5)可靠固定引流装置。(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的前后均需要)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2.转运中(1)注意保暖。(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推床头侧)。(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4)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始终处于高位。(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6)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损伤。(7)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3.转运后交接(1)确认患者身份:腕带、病历、患者本人或家属。(2)确保患者安全转移至病床上。(3)评估生命体征。(4)交接患者存在的关键问题。(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8)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2.医生应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①心跳、呼吸停止②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③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3.转运患者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氧气枕(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4.转运方在转运患者前,应通知接收科室,以确保接收科室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5.如患者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转运途中应有高年资医生、护士一起转运。6.转运过程及患者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急诊科与病房之间

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1.急诊患者需住院治疗时,护士根据住院证信息,电话与相关科室联系,并告知入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的病情与护理措施。急诊科与病房之间

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2.接收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接待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好床单位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状况,主动迎接检查患者。急诊科与病房之间

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3.急诊科建立《患者转运交接单》,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病历资料。4.急诊科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相关科室,负责途中患者安全,不能间断治疗和抢救。急诊科与病房之间

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5.急诊科医务人员与接收科室医务人员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抢救经过、所作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穿刺部位、各种管道、到院时间以及皮肤情况等。查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