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第1页/共89页2023/3/30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新闻史中国现代史第2页/共89页2023/3/30中国新闻事业史概述新闻事业史的定义、范围新闻事业史,就是新闻事业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的事实。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总的通史的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史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卫星通讯、新闻教育、新闻法学等发展变化的历史。第3页/共89页2023/3/30新闻事业史教学目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吸取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丰富专业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好新闻工作。第4页/共89页2023/3/30学习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意义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指导当前的新闻工作,更好地认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中的问题。
可以总结和借鉴前辈的办报经验和教训
继承发扬历史上一些报人的好作风,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方法。
丰富历史知识第5页/共89页2023/3/30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中国新闻事业史》作为一门专业史,注意突出本专业的特点,系统地讲授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考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媒介的政治态度、宣传内容和经营管理情况,并且注意介绍各个时期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以及他们的采编经验和作品。
本课以大量的新闻史实为基础,对各个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规律、特点和成败得失进行分析评价,并且上升到理性高度去认识,从而对中国的新闻事业史,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中国新闻事业史》讲授中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对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也相应进行了一些介绍。要积累史料,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问题,克服各种干扰。第6页/共89页2023/3/30关于中国历史的分段中国史古代:1840年之前近代:1840--1949年现代:1949年之后
第7页/共89页2023/3/30中国古代史从约一百七十万年前中国猿人结成的我国第一个社会团体开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第8页/共89页2023/3/30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9页/共89页2023/3/30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社会(从1956年底至今)两大历史时期,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第10页/共89页2023/3/30以史为鉴,谈史论今读史使人明智。——培根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自珍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章太炎第11页/共89页2023/3/30昨天今天明天历史让我们记住一些人,雕刻一些精神,挖掘一些规律,让我们知道人情的冷暖和世事变迁,直到成功和失败背后都做对了什么,又错了什么,然后告诉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最后我想说他们都成为了我们的历史,现在我们在上演未来属于自己的历史。第12页/共89页2023/3/30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古代早期传播方式(手段)1、口头传播。(举例说明)2、绘画传播。譬如,有人在河中捕到了鱼,便在河岸的沙滩上画下那种鱼的图画,以昭示后来人在此捕鱼。3、烽烟和旗鼓。主要用于传递军事号令。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有诗云“战火连三处,烽烟照五京”便指于此。4、木铎。《术·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的“铎”,据贾疏云:“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之则曰金铎”。据说三代周秦时期,有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在各地采风。木铎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象征。以上传播活动和文字无关,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手段都更为多样化了。第13页/共89页2023/3/30古代早期传播载体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是竹、帛和露布。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露布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实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第14页/共89页2023/3/30唐朝的官报目前为新闻界所承认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报纸的萌芽;中古时期,有了报纸的雏形。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第15页/共89页2023/3/30邸“邸”出现于西汉时期,即地方当局在京都设立的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地方驻京办事处),其职责是上呈奏章,下报上情,传发信息。进奏院进奏院状第16页/共89页2023/3/30宋代的邸报和小报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研究宋代报纸的发展要注意此时“邸报”、“进奏院”的含义已与唐代有了较大的区别。(一)宋朝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称邸报。负责发行官报的机构是进奏院。负责采集信息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发报制度逐渐正规、统一起来。(二)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三)宋代的封建统治者开始注意对邸报的管理。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第17页/共89页2023/3/30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一)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报纸。(二)统治者对小报的限禁第18页/共89页2023/3/30明清的官报和京报研究明代报史要注意和唐、宋、元的报史联系起来,使用比较的方法,注意明代邸报、民间办报与前代的连续性。研究本朝代出现的新特点。(一)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二)明代邸报的特点第19页/共89页2023/3/30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通过引文来为明代已有民办新闻事业和民间报房这一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明。研究民办报房的几个特点。现存明代邸报的抄本和抄件中主要有《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唯一的原件是《急选报》第20页/共89页2023/3/30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通过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及其报纸的性质、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从历史教训中懂得国富民强的道理,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人办报的宣传方式,为我所用。第21页/共89页2023/3/30外人来华办报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此时的官办邸报,民间报房的京报,没有新发展,流于程式化,长期处于主要抄传谕旨,奏折等官文书的状况。内容、形式僵化。第22页/共89页2023/3/30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第23页/共89页2023/3/30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第24页/共89页2023/3/30近代报业在上海的崛起第25页/共89页2023/3/30第26页/共89页2023/3/30第27页/共89页2023/3/30第三章维新运动中的办报热潮第28页/共89页2023/3/30第29页/共89页2023/3/30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出现
国人与近代报刊的背景与概况中国人最早与近代报刊接触的,是梁发、蔡高等广州的雕版印刷工匠,在前文已提到。70年代初,主要由洋务派官员、商人和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办的报纸,在汉口、香港、广州、上海等地诞生。此时,严重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渐暴露,这些报纸受到强大的封建统治和外国势力的双重压制,表现出明显的反对侵略,追求进步的倾向。第30页/共89页2023/3/30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第31页/共89页2023/3/30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在业务上的改进第32页/共89页2023/3/30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第33页/共89页2023/3/30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第34页/共89页2023/3/30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第35页/共89页2023/3/30第七章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共产党的早期报刊第36页/共89页2023/3/30国共合作后的报刊第37页/共89页2023/3/30北洋政府统治区的新闻事业第38页/共89页2023/3/301923年1月23日
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图)第一家民办电台的录音间
1923年1月23日晚,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新的声音,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有国内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第39页/共89页2023/3/30第40页/共89页2023/3/30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新闻事业国统区的新闻事业第41页/共89页2023/3/30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第42页/共89页2023/3/30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史量才《申报》第43页/共89页2023/3/30邹韬奋《生活》周刊第44页/共89页2023/3/30第45页/共89页2023/3/30斯诺《西行漫记》第46页/共89页2023/3/30范长江《中国西北角》通讯集《塞上行》第47页/共89页2023/3/30第48页/共89页2023/3/30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的纪念日,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胡乔木同志曾说过,范长江深入人民当中,又有丰富的知识,他写的东西视野开阔,曾在全国引起轰动。应当提倡做范长江这样的记者。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县田家场的赵家坝。第49页/共89页2023/3/30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抗日根据地和敌后解放区的新闻事业第50页/共89页2023/3/30第51页/共89页2023/3/30国统区的新闻事业第52页/共89页2023/3/30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第53页/共89页2023/3/30第十章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国统区的新闻事业第54页/共89页2023/3/30解放区的新闻事业第55页/共89页2023/3/30中国新闻事业的巨变第56页/共89页2023/3/30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闻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第57页/共89页2023/3/30第58页/共89页2023/3/30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新闻事业第59页/共89页2023/3/3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新闻事业第60页/共89页2023/3/30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的改革第61页/共89页2023/3/30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第62页/共89页2023/3/30“大跃进”中的新闻事业第63页/共89页2023/3/30第64页/共89页2023/3/30第65页/共89页2023/3/30第66页/共89页2023/3/301962年《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精神以及混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界限的错误口号”,“违犯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违犯党的政策,助长了刮‘共产风’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等。例如:——“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开展小麦双千斤县、三千斤社、五千斤大面积丰产田、万斤高额丰产田运动”——“掀起一二五十(即日产一万吨铁、二万吨焦、五万吨矿石、十万吨煤)运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共产主义就是一切生活资料归大堆”——“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倾家荡产大搞钢铁”——“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贯彻指示不过夜,推广经验不过宿”——“发愤读书是走白专路线”第67页/共89页2023/3/30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第68页/共89页2023/3/30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新闻事业第69页/共89页2023/3/30“文化大革命”中期的新闻事业第70页/共89页2023/3/30“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新闻事业第71页/共89页2023/3/30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闻事业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拨乱反正是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为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改变当时国内混乱局面,使国内局势趋于稳定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改革。1976年,毛泽东去世,华国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他上任以后,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是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8年,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主张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第72页/共89页2023/3/30第73页/共89页2023/3/30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华国锋坚持“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致使“文化大革命”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开始了党在思想上、理论上规模巨大的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5月10日,由胡耀邦直接领导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随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这篇文章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华国锋、汪东兴从一开始就阻挠和压制这场大讨论。在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的支持和领导下,从6月到11月,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加了这场讨论,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相继发文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第74页/共89页2023/3/30李娟是北京广播学院的第一批播音专业学员,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73年李娟被选调入中央电视台。198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联播》。成为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名牌节日的第一批主播。从事播音工作达35年,一度是家喻户晓的播音明星,在80年代主持《新闻联播》期间曾多次采访来华的外国首脑。1993年,李娟在美国出席第20届“艺术传播国际会议”期间,曾被知名度很高的华裔女主持人宗毓华邀请访问了CBS电视台,受到了国际同行的欢迎。第75页/共89页2023/3/30第76页/共89页2023/3/302008年的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迎来了自己30周年的生日。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这是《新闻联播》的雏形。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正式打出栏目名称字幕,开始定名播出。赵忠祥说:“早期的《新闻联播》播音员不出图像,以影片画外音播报。第一次在《新闻联播》里出现播音员的图像,应该是1978年年底,1979年元旦播出的节目。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还不先进,甚至还没有电子屏幕。《新闻联播》自诞生以来,播报模式没有变化,只是逐年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准确及时,随着技术力量的提高和人员素质的提升,当然会做得更有影响力。”第77页/共89页2023/3/30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对于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因悼念敬爱的周总理、反对“四人帮”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会上宣布: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完全是出于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悼的心情;完全是出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深切痛恨,它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愿。广大群众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对于因悼念周总
理、反对“四人帮”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19781116《人民日报》)
第78页/共89页2023/3/30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CCTV。如今已形成电视、电影、动画制作、网络、报刊、图文电视相互配合的多媒体宣传、广告经营和产业拓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第79页/共89页2023/3/301987关广梅现象
1987年10月底,中共十三大期间,作为大会代表的关广梅接受记者的采访。辽宁本溪蔬菜公司女工关广梅自1985年始,连续租赁了8家副食品店,两年间为国家创利100万元,职工收入亦成倍增长。但有人认为“关广梅是在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对此,关广梅投书《经济日报》,建议对租赁企业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展开讨论。1987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刊登了她的来信,并作连续报道,提出了“关广梅现象”的概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第80页/共89页2023/3/30第81页/共89页2023/3/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第82页/共89页2023/3/30第十五章港澳台的新闻事业第83页/共89页2023/3/30CATV(香港有线电视)香港有线电视(CableTV)
收费电视由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全资经营,于1993年获政府发出收费电视服务牌照,并于同年10月31日启播,开创香港多频道收费电视服务的先河。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轿厢租赁协议书模板
- 驳回经纪合同解除协议书
- 附条件与附期限合同范本
- 签劳动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 浙江电商管理咨询协议书
- 机械厂员工外包合同协议
- 瓷砖维修质保协议书范本
- 法人代表转让协议协议书
- 空置楼房拆除补偿协议书
- 离心加湿器采购合同协议
- 劳务派遣与服务协议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课件
- DB11T 2454-2025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 生物样本化学物质检测
- 贸易公司员工职业操守行为准则制度
-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 部门保密培训课件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厂绩效计件方案(3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 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诊疗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