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民俗教材第1页/共142页第一节民俗的概念、形成及分类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被使用较晚。从文献资料考察,“民俗”一词在我国大致经历了由“俗”——“风俗”(习俗、民风)——“民俗”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因为“民俗”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现在使用的“民俗”一词,是从国外传入的,是英语“Folklore”的意译,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第2页/共142页二、民俗的形成与分类二、民俗的形成(一)政治原因(二)经济原因(三)地域原因(四)宗教原因(五)语言原因三、民俗的(一)物质民俗(二)精神民俗(三)社会民俗第3页/共142页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一、民俗的基本特征(一)民族性(二)集体性(三)地域性(四)传承性和播布性(五)稳定性(六)变异性第4页/共142页二、民俗的社会功能二、民俗的社会功能(一)教化功能(二)规范功能(三)维系功能(四)调节功能图第5页/共142页图1-1缅甸泼水节第6页/共142页第三节民俗文化与旅游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二)旅游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三)民俗文化充实了现代旅游的文化内涵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第7页/共142页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1、保护性原则2、特色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第8页/共142页(二)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1、荟萃式开发2、复原再现式开发3、原地浓缩式开发4、原生态保护式开发5、主题附会式第9页/共142页思考题1、民俗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哪些原则?3、简述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类型?5、民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10页/共142页第二章服饰民俗第11页/共142页第一节服饰民俗概述一、服饰及服饰民俗的概念(一)服饰的概念(二)服饰民俗的概念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共同行为和文化习惯。第12页/共142页二、服饰民俗的形成及功能(一)服饰民俗的形成(二)服饰民俗的功能1、实用功能2、标志功能3、审美功能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一)自然环境的因素(二)人文环境的因素(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第13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服饰民俗一、汉族服饰民俗的发展(一)商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时期(六)宋朝时期(七)元朝时期(八)明朝时期(九)清朝时期(十)民国时期(十一)现当代时期第14页/共142页图2-1商代服装第15页/共142页图2-2唐朝服饰第16页/共142页图2-3罟罟冠第17页/共142页图2-4六合一统第18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1、满族满族服饰分为旗装、女式旗鞋、马褂、坎肩、大拉翅、靰鞡等。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装,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旗头”是满族妇女头上的配饰,其特点是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第19页/共142页图2-5旗袍第20页/共142页图2-6满族头饰图2-7满族男子发式第21页/共142页2、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长袍身端肥大,袖长,下摆均不开衩。蒙古族服饰除长袍外还包括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第22页/共142页3、朝鲜族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第23页/共142页图2-8朝鲜族服饰第24页/共142页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1、回族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穆斯林服饰的特征最显著。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回族妇女常戴盖头。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称“马夹”)。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装饰内容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25页/共142页2、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堪,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第26页/共142页图2-11维吾尔族服饰第27页/共142页3、土族
土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青壮年男子,戴有翻边的毡帽,也有的戴鹰嘴啄食的毡帽,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一块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的长袍。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绑腿带,穿花云子鞋。老年人一般头戴黑色的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第28页/共142页(三)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
1、壮族壮族妇女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下穿宽肥黑裤,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第29页/共142页2、苗族
苗族服饰是我国和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有200种之余,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等。佩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这正是苗族服饰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的所在。第30页/共142页3、藏族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第31页/共142页图2-13藏袍第32页/共142页(四)中南、东南少数民族服饰民俗1、土家族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右开襟,滚镶2~3层花边,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红色最受人青睐,因为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祥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第33页/共142页图2-17土家族服饰第34页/共142页2、瑶族3、黎族4、高山族5、毛南族图2-18毛南族服饰第35页/共142页第二节外国部分国家服饰民俗一、亚洲其他部分国家服饰民俗(一)日本人的服饰民俗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仿照中国隋唐服装和吴服的基础上,按照日本人的传统习惯和审美观改造而成的,所以在日本也被称为“吴服”和“唐衣”。用一块整布通过直线剪裁和缝制而成,其特点是:宽袍大袖阔腰带,背后扎个“小枕头”,木屐、草鞋相配套。和服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及礼服等。第36页/共142页图2-19和服第37页/共142页(二)朝鲜的服饰民俗(三)泰国人的服饰民俗图2-20泰国传统服饰第38页/共142页(四)新加坡人的服饰习俗(五)印度人的服饰民俗(六)阿拉伯人的服饰民俗图2-22阿拉伯服饰第39页/共142页二、欧洲部分国家的服饰民俗(一)英国人的服饰民俗英国人有几种特殊的传统服饰。一是帽子,英语叫做“波乐帽”,是一种英国绅士的圆顶硬礼帽,通常是黑色,也有深灰或蓝黑色的。二是苏格兰传统服装,名叫“基尔特”。第40页/共142页图2-23英国传统服饰第41页/共142页(二)法国人的服饰民俗(三)德国人的服饰民俗(四)意大利人的服饰民俗(五)西班牙人的服饰民俗(六)荷兰人的服饰民俗图2-24荷兰木鞋第42页/共142页三、美洲、大洋洲部分国家的服饰民俗(一)美国人的服饰民俗(二)加拿大人的服饰民俗(三)墨西哥人的服饰民俗(四)澳大利亚人的服饰民俗(五)新西兰人的服饰民俗四、非洲部分各国的服饰民俗(一)埃及人的服饰民俗(二)南非人的服饰民俗第43页/共142页思考题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汉族服饰民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3.欧洲国家服饰有何异同点?4.阿拉伯国家服饰的有何特点?5.简要阐述东北、西北、西南具有代表性少数民族的民俗服饰特点。第44页/共142页第三章饮食民俗第一节饮食民俗概述一、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一)饮食民俗的形成1、自然地理因素2、经济发展因素3、民族宗教因素4、文化因素第45页/共142页(二)饮食民俗的发展1、生食阶段2、熟食阶段3、烹饪阶段4、科学饮食阶段二、饮食民俗的特征与类别(一)饮食民俗的特征1、风味多样第46页/共142页2、四季有别3、讲究美感4、注重情趣5、食医结合(二)饮食民俗的类别1、日常食俗
第47页/共142页2、节日食俗
3、祭祀食俗
4、待客食俗
5、特殊食俗
第48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汉族饮食民俗一、汉族饮食习俗(一)汉族传统主食(二)汉族饮食风味第49页/共142页第三节中国少数民族饮食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一)满族(二)蒙古族(三)朝鲜族(四)鄂伦春族第50页/共142页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一)回族(二)维吾尔族(三)哈萨克族(四)土族第51页/共142页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一)壮族(二)苗族(三)藏族(四)彝族(五)傣族第52页/共142页四、中南东南少数民族的饮食(一)土家族(二)瑶族(三)黎族(四)高山族第53页/共142页第四节外国部分国家的饮食
一、亚洲其他部分国家的饮食民俗(一)日本人的饮食民俗(二)朝鲜和韩国人的饮食民俗(三)泰国人的饮食民俗(四)新加坡人的饮食习俗第54页/共142页二、欧洲部分国家的饮食
(一)英国人的饮食民俗(二)法国人的饮食民俗(三)德国人的饮食民俗(四)意大利人的饮食民俗(五)西班牙人的饮食民俗第55页/共142页三美洲大洋洲部分国家饮食(一)美国人的饮食民俗(二)加拿大人的饮食民俗(三)墨西哥人的饮食民俗(四)澳大利亚人的饮食民俗第56页/共142页四非洲部分各国的饮食
(一)埃及人的饮食民俗(二)南非人的饮食民俗第57页/共142页第五节酒俗第六节茶俗第58页/共142页第四章居住民俗
第一节居住民俗概述一、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一)民居的起源——穴居生活时期(二)民居的始创阶段——“风篱”生活时期(三)民居的发展时期——早期帐篷生活时期(四)民居的成熟时期——砖木结构建筑时期第59页/共142页二、居住习俗类型(一)洞穴式民居(二)“干栏式”建筑(三)帐篷民居(四)“上栋下宇”式建筑第60页/共142页三、居住的民俗表现(一)居住房屋的选址(二)居室的分配(三)居室火塘的设计(四)居室的造型与装潢第61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居住民俗一、汉族居住民俗(一)华北民居——四合院(二)西北民居——窑居图4-4四合院图4-5天井窑—河南陕县地坑院第62页/共142页(三)江南水乡民居——四水归堂(四)南方客家民居——土楼图4-7周庄民居图4-8初溪土楼群——圆与方的对比资料来源:武夷山旅游网第63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一)北方地区少数民族1、满族民居2、蒙古族民居3、回族民居4、维吾尔族民居图4-10满族“口袋房”第64页/共142页(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1、苗族民居2、藏族民居3、彝族民居图4-11苗族“吊脚楼”图4-12彝族“土掌房”第65页/共142页(三)中国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1、壮族民居2、土家族民居3、黎族民居图4-13壮族民居图4-14黎族“船型屋”第66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居住民俗一、亚洲其他各国的居住民俗(一)日本居住民俗(二)韩国居住民俗图4-15日本民居图4-16韩国民居第67页/共142页(三)东南亚国家居住民俗1、泰国2、新加坡图4-17泰国民居第68页/共142页二、欧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一)俄罗斯居住民俗(二)法国居住民俗(三)英国居住民俗图4-18俄罗斯民居图4-19英国民居第69页/共142页三、美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一)美国居住民俗(二)加拿大居住民俗图4-20美国民居第70页/共142页四、非洲及大洋洲居住民俗
(一)澳大利亚居住民俗(二)新西兰居住民俗(三)埃及居住民俗第71页/共142页思考题
1、简要阐述居住民俗的发展阶段?2、传统民居有哪几种典型类型?3、民居在民俗中有哪些表现形式?4、阐述中国汉族的几种典型民居?5、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吊脚楼”有何特点?6、美国民居有哪几种类型?居住民俗有何特点?第72页/共142页第五章交通民俗第一节交通民俗概述一、交通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二、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一)陆地交通民俗1、交通设施(1)道路(2)桥梁图12-1纤道图12-2洛阳桥第73页/共142页2、陆路交通工具(1)车辆
(2)动物类交通工具(3)其他交通工具图12-4独轮车图12-5骆驼拉雪橇第74页/共142页(二)水路交通民俗1、交通设施(1)水道(2)其他交通设施2、交通工具(1)船类交通工具图12-6运河第75页/共142页(2)非船类交通工具(三)空路交通民俗图12-7羊皮筏第76页/共142页三、交通民俗表现
(一)交通民俗操作规范及行话(二)信仰(三)禁忌第77页/共142页四、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概略
(一)自然环境因素(二)科学技术因素(三)社会文化因素第78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交通民俗
一、汉族交通民俗(一)车(二)轿子(三)乌篷船(四)排、筏图12-10八抬大轿图12-11乌篷船图12-12木排第79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交通民俗
(一)赫哲族的交通民俗(二)达斡尔族的交通民俗
(三)鄂伦春族(四)畲族的交通民俗图12-13桦皮船图12-14勒勒车图12-15驯鹿第80页/共142页(五)土家族(六)傈僳族第81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交通民俗
1、朝鲜2、菲律宾3、英国4、美国5、加拿大第82页/共142页思考题1、交通民俗包括哪些方面?2、交通民俗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航空、铁路、公路及水运属于交通民俗吗?第83页/共142页第六章工艺美术民俗第一节工艺美术民俗概述一、工艺美术民俗的含义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综合艺术。工艺美术品是以美术的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它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第84页/共142页二、工艺美术的形成及特征(一)工艺美术的形成(二)工艺美术的特征第85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工艺美术民俗一、汉族的工艺美术民俗(一)玉雕(二)陶瓷(三)织绣(四)民间绘画与版画(五)剪纸图5--7年年有余剪纸图5--4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第86页/共142页二、其他民族的工艺美术民俗(一)藏族的工艺美术民俗1.唐卡2.酥油花3.藏刀图5--8唐卡艺术图5—9酥油花第87页/共142页(二)维吾尔族的工艺美术习俗1.花毡与地毯2.艾德来斯绸与印染花布图5--10花毡第88页/共142页(三)苗族的工艺美术民俗1.银器2.蜡染3.刺绣与挑花图5-11银项圈图5-12苗族挑花第89页/共142页(四)壮族与白族的工艺美术民俗1.壮锦2.白族的石雕、木雕与漆器图5-13壮锦第90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的工艺美术民俗(一)日本的工艺美术民俗1.偶人2.七宝烧3.陶瓷器图5-16七宝烧第91页/共142页(二)泰国的工艺美术民俗1.绘画与雕塑2.首饰(三)越南的工艺美术民俗图5-17越南红木雕刻貔貅第92页/共142页(四)俄罗斯的工艺美术民俗
图5-18八件套套娃图5-19俄罗斯彩蛋第93页/共142页(五)英国的工艺美术民俗(六)德国的工艺美术民俗(七)美国的工艺美术民俗(八)澳大利亚工艺美术民俗图5-20英国骨质瓷图5-21德国瓷器第94页/共142页思考题
1、工艺美术有哪些特征?2、阐述工艺美术的类型?3、我国有哪几种典型工艺美术作品?4、简要阐述汉族的工艺美术民俗?5、苗族的工艺美术民俗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6、新西兰有哪些体现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第95页/共142页第七章节庆民俗第一节节庆民俗概况一、节庆民俗的起源(一)源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二)源自于各类宗教信仰(三)源自于对杰出人物、重大事件的纪念(四)源自于人际交往沟通感情需要的各类集会活动
第96页/共142页二、节庆民俗的特征(一)周期性
(二)特异性(三)群众性与民族性
(四)娱乐性
(五)综合性图6-2庆新年第97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节庆民俗
一、汉族节庆民俗(一)春节(二)元宵节(三)清明节(四)端午节(五)七夕节(六)中秋节(七)重阳节
第98页/共142页二、中国部分少数民族节庆民俗(一)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考证那达慕始于13世纪的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纪念节
图6-8那达慕传统项目摔跤第99页/共142页(二)藏族
甲布罗萨
雪顿节雪顿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图6-9雪顿节展佛第100页/共142页(三)维吾尔族、回族开斋节
古尔邦节“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图6-10开斋节集会第101页/共142页(四)苗族四月八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盛行于贵州黔东南和广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一般来说以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为过年的最多(五)壮族第102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节庆民俗
(一)日本的节庆民俗(二)泰国的节庆民俗(三)印度的节庆民俗(四)英国的节庆民俗(五)美国的节庆民俗(六)澳大利亚的节庆民俗第103页/共142页第八章婚姻民俗第一节婚姻民俗概述一、婚姻民俗的典型形式和类型(一)花轿迎亲
(二)新娘障面
(三)撒谷扬豆
(四)拜堂成亲
(五)花果撒帐
(六)安床坐帐
第104页/共142页二、婚姻习俗类型(一)乱婚制(二)血缘婚制(三)族外婚制(四)对偶婚制(五)一夫一妻制第105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婚姻民俗一、汉族婚姻民俗(一)传统的婚姻民俗1.纳采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第106页/共142页(二)明、清时候民间婚礼程序1.铺毡、传袋、跨马鞍
2.拜堂3.入洞房4.合卺、结发5.坐帐6.闹洞房第107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婚姻民俗(一)土家族的婚姻民俗
(二)彝族的婚姻民俗(三)蒙古族的婚姻民俗(四)回族婚姻民俗(五)维吾尔族婚姻民俗(六)景颇族婚姻民俗图6-3蒙古族结婚仪式第108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婚姻民俗(一)韩国的婚姻民俗(二)日本的婚姻民俗(三)泰国的婚姻民俗(四)俄罗斯婚姻民俗(五)法国婚姻民俗(六)英国婚姻民俗(七)德国婚姻民俗第109页/共142页第九章丧葬民俗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一、丧葬民俗的形成与特征二、丧葬习俗类型(一)土葬(二)火葬(三)崖洞葬(四)悬棺葬(五)风葬(六)天葬第110页/共142页三、丧葬仪式民俗(一)接气(二)洗尸(三)穿寿衣(四)停尸、守孝(五)出丧(六)哭丧(七)下葬(八)随葬第111页/共142页四、丧期中的祭奠活动
(一)设灵堂
(二)客祭
(三)做七
第112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丧葬民俗
一、汉族丧葬民俗(一)传统丧葬民俗1.殓
2.殡
3.葬
第113页/共142页(二)新时代丧葬民俗1.追悼会2.火葬第114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丧葬民俗
(一)蒙古族的丧葬民俗(二)藏族的丧葬民俗(三)回族的丧葬民俗(四)苗族的丧葬民俗(五)壮族的丧葬民俗第115页/共142页第二节外国丧葬民俗(一)日本的丧葬民俗(二)韩国的丧葬民俗(三)印度的丧葬民俗(四)俄罗斯的丧葬民俗(五)德国的丧葬民俗
(六)美国的丧葬民俗
(七)加拿大的丧葬民俗
(八)澳大利亚的丧葬民俗
第116页/共142页第十章人际交往礼仪第一节人际交往礼仪民俗概述一、人际交往礼仪的含义与特征(一)交际礼仪行为的规范性。(二)交际礼仪范围的普遍性。(三)交际礼仪形式的多样性。第117页/共142页二、人际交往礼仪的性质与作用(一)人际交往礼仪的性质1、礼仪的阶级性2、礼仪的民族性、国别性3、礼仪的普遍性(二)人际交往礼仪的作用1、尊重作用2、约束作用3、教育作用4、调节作用第118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人际交往礼仪民俗一、汉族人际交往礼仪民俗(一)称谓礼俗(二)相见与交谈礼节(三)待客与送礼礼仪第119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礼仪民俗(一)满族
(二)蒙古民族(三)朝鲜族
(四)藏族(五)回族
(六)维吾尔族(七)哈萨克族(八)壮族(九)黎族图9-1巴州的蒙古族姑娘为客人敬献哈达(图片来源:人民网)图9-3藏族哈达第120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人际交往礼仪民俗
一、亚洲其他各国的人际交往礼仪民俗(一)日本(二)韩国(三)泰国(四)英国(五)德国(六)美国图9-445度鞠躬礼及15度鞠躬礼图9-5英国女王的礼帽第121页/共142页思考题礼仪、礼貌、礼节有什么区别?2.人际交往礼仪具有什么作用?
3.“合十礼”在哪些国家盛行?行“合十礼”时应该注意哪些?
4.“鞠躬礼”在哪些国家盛行?行“鞠躬礼”时应该注意哪些?5.欧美各国人际礼仪有什么不同?第122页/共142页第十一章游艺民俗第一节游艺民俗概述一、游艺民俗的概念二、游艺民俗的特征(一)、娱乐性和竞技性(二)、阶层性和对象性(三)地域性与民族性第123页/共142页三、游艺民俗的社会功能1、育儿功能2、调剂民众生活3、增强凝聚功能四、民间游艺的分类1、民间游戏2、民间竞技3、民间杂艺4、民间歌舞剧第124页/共142页第二节中国游艺民俗一、汉族游艺民俗(一)麻将(二)扑克(三)棋类(四)风筝(五)京剧图10-1麻将图10-2扑克第125页/共142页二、中国少数民族游艺民俗(一)满族的游艺民俗1、竞技游戏类2、歌舞类(二)朝鲜族的游艺民俗(三)苗族的游艺民俗(四)纳西族的游艺民俗(五)傣族的游艺民俗图10-10打磨秋图10-11孔雀舞第126页/共142页(六)黎族的游艺民俗(七)壮族的游艺民俗(八)瑶族的游艺民俗(九)哈萨克族的游艺民俗图10-13舞春牛图10-15姑娘追第127页/共142页第三节外国游艺民俗(一)韩国(二)日本图10-16韩国的长鼓舞图10-17“歌舞伎”图10-18日本相扑第128页/共142页(三)印度(四)俄罗斯(五)英国(六)德国
(七)西班牙(八)美国
图10-19印度舞蹈图10-20“天鹅湖”图10-22西班牙“斗牛”第129页/共142页思考题1、游艺民俗的定义是什么?2、游艺民俗的特征有哪些?3、游艺民俗有哪些功能?第130页/共142页第十二章宗教信仰民俗第一节宗教信仰民俗概述一、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发展(一)宗教信仰的产生(二)宗教信仰的发展与传播1.移民2.传播3.领土竞争4.多种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中传播第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机械设备承包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宠物繁殖基地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股权转让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橱柜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15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厂房建造及数据中心设备安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炉渣再生建材产品销售协议3篇
- 云边融合网络协议研究-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装修与智能支付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5年度期货投资委托市场分析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大棚种植系统采购协议3篇
- 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文
- 安踏运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彩票市场销售计划书
- 骨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报告
- 支付行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
- 百词斩托福词汇excel版本
- 基础设施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 宝钢BQB 481-2023全工艺冷轧中频无取向电工钢带文件
- 车辆定损情况确认书范本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