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法1优秀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炙法1优秀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炙法1优秀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炙法1优秀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炙法1优秀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含义二.炮制与炮炙的区别炮、炙都代表与火有关的处理加工技术,制则代表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酒制与酒炙

三、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辅料(assistant)液体辅料固体辅料温度(temprature)低高火力(power)文火中火或武火

时间(time)长短辅料处理(process)入药不入药性质(nature)大部分理化性质少数有协同和发生变化赋色作用操作(manipulation)①先拌辅料后炒药先预热辅料后投药②先炒药后加辅料以两法为主

四、

分类酒炙-大黄、黄连醋炙-甘遂、元胡盐炙-黄柏、知母姜炙-厚朴、竹茹蜜炙-紫菀、甘草油炙-淫羊藿、蛤蚧

3.缓和药物药性

如黄连、大黄、白芍4.提高成品溶出率如黄芩5.矫臭矫味作用

如乌梢蛇6.降低毒副作用,便于粉碎如常山、蟾酥

二、

工艺酒炙的操作方法可分为两种:1.先拌酒后炒药黄酒-拌匀-闷润(加盖)-酒吸尽,文火炒干-放凉-密封贮存适应于大多数药物(质地坚实的根和根茎类药物),如大黄等。

2.先炒药后拌酒净药材-炒至一定的程度-均匀喷洒一定量酒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晾干适用于少数质地疏松的药材,如五灵脂等。

黄连历史:梁始载,宋代有酒炒、姜炒、吴萸炒,元、明取汁炒。方法:生品:去杂质,抢水洗,润透,切薄片酒炙品:按酒炙一法操作。

药:黄酒=100:12.5吴萸炙:黄连片+吴萸汁拌匀吸尽,文火炒干

药:吴萸汁=100:10姜汁炙:黄连片+姜汁拌匀吸尽,文火炒干

药:姜汁=100:12.5

萸黄连:苦寒缓和,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湿热泻泄-香连丸肝火郁结-戊己丸姜黄连:清胃止呕胃热呕吐-半夏泻心汤

猪胆汁制、土炒、炒炭

研究:1.宜抢水洗2.煎出率对于黄连不同形状的煎出率来看,结果为段细条粒状粗粉细粉煎出率26.34%47.50%58.17%72.43%3.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

方法:生大黄-原药材,净制,浸润,切厚片,干燥酒大黄-生药材+黄酒拌匀(一法)棕褐色,颜色加深药:黄酒=100:10酒熟大黄-生药块+黄酒拌匀闷润吸尽至密闭容器内至内外黑褐色取出干燥药:黄酒=100:30-50

大黄炭-生药(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放凉。醋大黄生药片+醋拌匀闷润吸尽文火炒干药:醋=100:15清宁片-生药煮2小时+黄酒(100:30)搅拌,继续煮至烂泥状取出晒干,打成粉加炼蜜(100:40)黄酒(100:45)做成团块状,蒸,做成条状,干燥(七成干,500C),闷10d(至内外湿度一致),呈乌黑色,切片

作用:生品-泻下峻烈,伤胃气,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热毒壅盛,热结便秘-大承气汤酒炙大黄-峻下缓和,升提药性,清上焦实热,活血祛瘀增强目赤肿痛—当归龙荟丸口舌生疮,耳鸣-上清丸瘀血症-下瘀血汤

研究:致泻成分、抑菌成分、止血收敛成分。(1)大黄生品及各炮制品成分含量列表如下:

总蒽醌%游离蒽醌%(抑菌)结合型蒽醌%

原料大黄3.471.352.12

大黄片3.121.012.11

酒大黄3.081.431.65

熟大黄2.541.501.04

大黄炭3.072.600.47(2)止血成分增加,止血作用增强(3)抑菌作用稳定(4)泻下作用减弱

当归历史:南齐《刘涓子鬼遗方》中始载炒法,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方》始有酒制法。至宋代有炒《经效产宝》、明代《奇效良方》中有制炭法。

作用:生药-补血,润肠大便秘结-润肠汤酒炒当归-活血、补血调经,活血祛瘀痈肿初起-仙方活命饮诸痛证,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土炒当归-补血而不致滑肠适用于血虚而又便溏的患者当归炭-止血崩漏下血-回阳丹

研究:挥发油(蒿本内酯和正丁烯砆内酯)、阿魏酸、微量金属元素及维生素等。归头止血上行归尾活血下行归身补血全当归和血而不定部位:挥发油(阿魏酸)--归尾大于归头。生品-阿魏酸最高,补气活血、止痛用生品。当归炭-利于鞣质的溶出,止血作用增强

作用:生品-多外用皮肤瘙痒,止抽搐-定命散酒炙蕲蛇-腥气降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增强风湿痹痛-白花蛇酒口眼歪斜,中风后半身不遂-蛇蝎续命汤(1)毒性下降(2)协同通络作用(3)浸出率提高(4)矫味矫臭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历史:宋代《扁鹊心书》始有酒炒制,现在主要有酒炒、酒蒸、酒煮等炮制方法。方法:生品-原药材,净制,软化,切薄片,干燥酒川芎-生药片+黄酒(一法)-棕红色,坚脆。

药:酒=100:10

作用:生品-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酒川芎-引药上行,活血行气止痛增强风寒性头痛-川芎茶调散;风湿性头痛-羌活胜湿汤;风热性头痛-川芎散

研究:生物碱(易挥发)、挥发油、阿魏酸。生物碱(川芎嗪)—升华性挥发油—无显著影响避免加热处理

芍药白芍、白芍片

白芍历史:汉代始载切制(《伤寒杂病论》),至宋代《扁鹊心书》始有酒炒法。现在主要有酒炒、醋炒、炒黄等方法。方法:生品-原药材净、润、切薄片,干燥。酒白芍-生药片+黄酒(一法)至微黄色。

药:酒=100:10炒白芍-生药片(炒黄)至微黄色

作用:生品-敛阴平肝,潜阳止晕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镇肝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