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课件_第1页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课件_第2页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课件_第3页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课件_第4页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大豆的分类大豆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冬大豆大豆品种依皮色分: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褐大豆等类型,其中以黄大豆栽培最普遍,故大豆又俗称黄豆。大豆品种类型圆粒黄大豆普通黄大豆小粒黑大豆大粒黑大豆大豆品种依开花结荚习性分三种类型:无限开花结荚习性、有限开花结荚习性、亚有限开花结荚习性亚有限型无限型有限型结荚习性无限结荚习性花簇轴很短。主茎和分枝的顶端无明显的花簇,顶端生长点无限性生长。条件适宜,茎可生长很高。结荚分散,多数在植株中、下部,顶端仅有1-2个小荚,甚至没有荚,多数荚在植株的中部、中下部。始花期早,花期较长,花期一般30-40天。开花顺序由下向上,由内向外。茎秆尖削,分枝细长而坚韧,但节间长,植株高,易倒伏。对肥力反应迟钝。适应力较强,适合生育季节短的地区种植,产量比较稳定。无限型有限结荚习性花簇轴长,开花后不久,主茎顶端形成一簇花后茎即停止生长。豆荚多分布于植株中、上部。始花期较晚,花期较短。花多集中于15-20天内开放开花顺序是由中上部开始,逐渐向上、下端。主茎粗,节间短,叶柄长,叶片肥大,对肥水敏感,一般在肥水充足条件下,此类品种生长旺盛,不易倒伏,适于在生育季节较长的地区栽培。在不同年份,产量变化较大,稳产性较差。有限型有限结荚无限结荚亚有限结荚1.根系: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瘤组成。2.茎:茎上有节,一般主茎有14~16个节。茎的颜色有绿色和紫色。根据大豆主茎上的分枝多少,株型分为3类: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3.叶:有3种不同类型,即子叶、第一对真叶(单叶)、三出复叶。二、大豆的形态特征(直根系)5.荚:大豆荚由子房发育而成,每荚有种子1~4粒。6.种子:大豆种子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大豆种子形状分为球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扁圆形4种。

4.花:着生于叶腋和茎顶端,花序有长有短,长的可达10-40朵花,短的只有3-10朵。是典型的蝶形花,由萼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雄蕊10枚,雌蕊1枚。

1正在开的花、2旗瓣、3翼瓣4龙骨瓣、5雄蕊、6雌蕊从播种到幼苗出土是大豆的萌发期,包括发芽和出苗过程。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根(胚根〉开始生长并突破种皮即为发芽;之后由于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及胚芽顶出土表,即为出苗。1.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期单叶期水分:大豆萌发快慢与土壤湿度有关。因为大豆种子蛋白质、油脂含量高,吸胀力强,须在吸足本身重量的100-150%水分后才能发芽。土壤水分较多时,种子吸水快,萌发也快;但土壤水分过多时,往往造成通气不良,也不利于正常发芽。单叶期此外,由于大豆子叶出土,顶土力不强,要求土壤松碎,盖种不宜过厚。温度:大豆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为10-12℃,最高为35℃。不同品种类型对温度的要求有所差异,春大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萌发,秋大豆则需要较高温度。2.

幼苗期大豆子叶出土后,茎叶继续伸长。——子叶出土后约一周即长出第一对真叶(单叶),即进入单叶期;——经5-6天,第一片复叶展开时,称三叶期;——以后大约间隔4-5天出现一片复叶,第三片复叶展开时,即为五叶期。五叶期大豆开始进入分枝和花芽分化阶段。单叶期幼苗期以根系生长为中心。从出苗到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称为幼苗期,约20~25天。经过根瘤菌拌种的大豆(右)和未经过拌种的大豆接种未接种自花芽分化至开花之前叫花芽分化期,此时分枝也生长,因此又称分枝期。大豆主茎下部节位腋芽多形成分枝,中上部发育成花簇。花芽分化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3.

花芽分化期栽培上要求适度的繁茂,生长过旺易招致徒长;生长不旺则易造成营养生长不足,产量潜力低。这时期除了充足适宜的土壤养分、水分供应外,光照条件也极为重要。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连续不断的黑暗条件。引种大豆品种时要特别注意。花芽分化期这一时期是决定大豆整个生育过程生长强弱、分枝多少、开花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对产量有很大影响。5.结荚鼓粒期把豆荚中子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为鼓粒期。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再分配和再利用,光合产物和矿质营养,向籽粒转移。成熟期光合产物全部输送给豆荚。根系吸收能力大大下降。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种子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7%左右。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有颜色,就为成熟。毛豆,日本称枝豆,是结荚鼓粒期收获的大豆栽培类型大豆是喜光作物。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比适宜的日照长度长,则延迟开花。12-18小时范围内,光照越短,愈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抑制营养体的生长。在花萼原基出现时,进入光照阶段。雌雄性配子细胞分化,光照阶段完成。晚熟品种,短日性强;早熟品种,短日性弱。1.光照四、大豆对环境因子的要求2.温度大豆是喜温作物。晚熟品种要求>10℃的活动积温为3200℃日以上,夏播早熟品种要求1600℃日左右。播种期延迟,生育期缩短,活动积温减少。大豆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有利于生长和发育,低温会使生育期推迟,造成减产。大豆各生育时期要求的温度范围萌发期幼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荚鼓粒期成熟期生育时期生物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6-78-1016-1717-1813-148-920-2220-2221-2322-2521-2319-203.水分发芽期是大豆最易受害的时期之一,大豆发芽至少需其本身重量50%的水分,而玉米只需30%,水稻为26%。土壤水分过多,可能限制有效氧,减慢大豆的生长,对大豆也不利。大豆的水分临界期可以长达2个月,大豆的需水的临界期为开花开始,持续到鼓粒期为止。4.土壤条件的要求上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适于大豆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较强,以壤土最为适宜。大豆要求中性土壤、pH值宜在6.5-7.5之间。

(1)土壤有机质、质地和酸碱度

(2)土壤的矿质营养

氮大豆富含蛋白质,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磷磷素被用来形成核蛋白和其他磷化合物,在能量传递和利用过程中,也有磷酸参与。钾

钾在活跃生长的芽、幼叶、根尖中居多。钾和磷配合可如速物质转化,可促进糖、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贮存。五、大豆的花荚脱落和瘪粒花荚脱落是指落蕾、落花、落荚的总称。落蕾:自花蕾形成至开花以前的脱落。落花:自花朵开放至花冠萎缩,子房尚未膨大的脱落。落荚:自子房膨大至豆荚成熟以前的脱落。1.花荚脱落花荚脱落的原因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长,养分供应不足或失调;水分供应不合理,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增加花荚脱落的比例;机械损伤、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增花保荚的途径选育优良品种——株形紧凑、半矮秆、尖叶、早熟、适于密植、耐肥、抗倒伏的。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协调个体和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科学的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喷施植物生长素。2.大豆的瘪粒花簇着生位置与瘪粒的关系:无限结荚的大豆,基部花簇的花先开,而着生于分枝顶端的花簇开花结荚较迟,晚期营养供应不良,瘪粒较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开花次序由上而下,植株顶部的瘪粒较少。大豆受精后,结合子营养不足时,种子发育不良,即成瘪粒。瘪粒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品种间瘪粒的差异:一般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瘪粒较多。荚型、粒位与瘪粒的关系:三粒型荚的瘪粒比二粒型英严重,一粒型的瘪粒最少。加强后期施肥,灌排及摘心,对减少大豆瘪粒有明显的作用。六、大豆的产量形成1.大豆产量构成因素

籽粒产量(kg/hm2)=每公顷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粒重(g)/1000大豆的株数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出苗后即基本确定,主要取决于播种量、播种质量和种子生活力。栽培上容易掌握,采取适当增加播种量和及时进行间、补苗等措施,就可达到预定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