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7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篇一1、建设银行某分行一天的存储额如下:存款1098720元,取款695601元,这间银行这一天结余的金额大约是多少元?2、红星农场收割稻谷210000kg,绿叶农场收割稻谷590000kg。红星农场比绿叶农场收割的稻谷少多少kg?两个农场收割稻谷一共多少kg?3、端州小学有学生1032人,比星湖小学多59人,两间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4、李叔叔每分钟打字118个,他38分钟大约可以打字多少个?5、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9月份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6、某车间每小时做零件105个,为了赶做一批零件,这个车间从21时30分工作到次日13时30分完成,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7、从甲城往乙城运127吨货物,如果用载重量是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运费为135元;用载重量是2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为62元。(1)请你设计一套运费最省的方案,怎样用车比较合理?(2)运费为多少元?8、小红12天看了170页书,小明17天看了240页书,小强20天看了300页书,谁看得快?9、王老是用160元买了20朵价格相同的鲜花,如果鲜花的单价涨到原来的2倍,那么她用288元可以买到多少朵这样的鲜花?10、要加工1129个零件,已经加工了121个,剩下的12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篇二1、小刚有28张邮票,送给小红8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张数一样多。小红原来有多少张邮票?2、15个老师带了129名学生去秋游。如果每辆车坐36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3、一桶油连桶重9kg,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还剩5kg。这桶油重多少kg?桶重多少kg?4、公园在一条路的两边从头至尾共放了52盆花,每一边放的花同样多,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都是4m。这条路长多少m?5、四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本学期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人交活动费80元。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多少元?6、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8km。乙车每小时行62km。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km?7、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65km,乙车平均每小时行62km。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km?8、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378km的两地出发,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72km,是摩托车速度的2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9、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km,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km,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km。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km?10、小华家距学校2300m,每天步行上学,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m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课件篇三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词语,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紧扣课题“让”字,叩问文本,感受三美,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学习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课前准备:师:了解季羡林;设计课件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扣问课题1、引出:孩子们,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还记得文中的大树是谁吗?生:季羡林2、介绍一下季羡林:季羡林(1911--20__),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35年9月,赴德哥廷根留学。1945年10月回国。1980年,离开哥廷根35年后,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返哥廷根市考察学习。3、揭题导题: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季羡林一生几次到过德国?预设: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留学,这一呆呀就是——10年师:所以对于季羡林来说,德国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他写的与德国有关的文章,题目是——(课前板书)4、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擦去“让”体会德国人心甘愿意种花给别人看。6、叩问“让”字,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预设: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贴纸: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怎么让别人看花——贴纸:怎么让?为什么自己的花要让别人看?——贴纸:为什么让?7、牵线“漂亮”,一线贯穿1980年,季羡林爷爷重返德国时,迎接他的主人问她: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羡林回答说:变化是有的,但是漂亮并没有改变。发问:德国的什么可能变了?漂亮并没有改变是指哪些漂亮没变呢?8、过渡语:难道真的只有花的漂亮是不变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1、这篇课文都读过好几遍了吧?其实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杯美酒,是越品越有滋味儿。下面就请同学们继续认真自由地读书。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完后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书读完了,但真的都读好了吗?老师来检查检查。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1)(请一名学生读完后)问:第一句想说什么在美中占重要的地位?——花。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花。想要把一个字重点突出来,可以怎么读?——重读。来读读看。(2)同样的道理,第二句应该怎么读。齐读,突出德国。变化是有的,但是漂亮并没有改变。(1)(请一名学生读完)问:季羡林想赞美德国的什么?——漂亮,所以我们要把朗读的重点落在——漂亮。听老师读。(2)我还是采用刚才那样重读的方式突出漂亮这个词的吗?——不是——那我是怎么做的——在漂亮后面停顿久一点、那你们也来试试看。(3)生读句子归纳学法:原来我们在朗读时为了突出重点,可以采用重读,也可以采用停顿的办法。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不要问为什么这样读?)(1)停顿教学,“如”是好像的意思,“入”是进入,我们平时读书停顿往往是在一个词语读完之后,虽然这里的“如”和“入”是单个字,但是实际上表示一个词语,所以要做此停顿。(2)介绍山阴道的漂亮故事:东晋王献之一日由我们现在的浙江绍兴去往诸暨,途径一条山阴道,其风景甚美,于是他写下了这一妙句:“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此言一出,山阴道就从此声名远播,很多文人雅客就把“山阴道”奉为风景极美的地方。(3)齐读。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导概括方式:概括内容一定要清楚,简洁,明了。发现了没有,原来有时候题目拿来概括课文内容!三、一品“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感受花美(1)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配乐批注,开展语言训练(3)生自由读,做批注。(4)学生交流,老师相机点评。(5)关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老师发现你抓住了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你说什么是花团锦簇?学生交流:预设:花非常的多那可能会有哪些花?这些花都簇拥在一起,这就是——花团锦簇(板书)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德国街头的花很多?——任何,家家户户,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姹紫嫣红什么是姹紫嫣红?预设:花有很多种颜色。哪些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花的颜色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是的,从这么多颜色,我们可以读到,这的花很——美(板书:姹紫嫣红)(6)朗读训练,引读你看,所有的花聚集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团。这就是——花团锦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蓝的像——海。这就是——姹紫嫣红。走在这条街上,抬头向上看,这家窗子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过那条街,那家的窗子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就是——走过任何……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7)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8)交流想象的画面(9)分组朗读,读出花的又多又美师:多美的意境呀!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走在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德国街头,能不使人感到惬意舒适吗?现在带我们男女生分组读读看,看看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能把德国街头的花读得又多又美。(10)感悟花美孩子们,此时此刻,你觉得德国的什么美?——花美(板书)(11)背诵句子这么美的画面,我们就把它刻在心里,记住她,一起来背背看吧,真不会背,可以偷偷看一眼。四、二品“怎么让别人看花”,感受行为美1、教师引导:是啊,德国的确是一个爱花的民族。那么,德国人是怎么做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3、交流:句中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德国人种花是让别人看的种花的地点——临街窗户的外面(板书:临街而种)自己在屋子里看花的角度——只能看到花的脊梁。4、摸摸你的脊梁,文中“花的脊梁”指哪里?(花梗,花的茎,花的杆)5、出示图片,理解花的脊梁6、师:在家里,德国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但他们仍然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板书:临街而种)7、激发情感,感性朗读现在你们想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句?学生交流(敬佩、赞美)齐读8、引导理解莞尔一笑,体会德国人种花给被人看的行为美。(1)什么是莞尔一笑。(2)走进画面,情景再现,师生表演“莞尔一笑”(3)你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读出了什么?预设:德国人认为种花给别人看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9、引导感受行为美这是你又觉得德国人什么是漂亮的啊?——行为美!(板书)五、三品“为什么让花给别人看”,体会风土人情美1、师:家家户户种花,家家户户的花都临街而种,虽然在家只能看见花的背影,可是倘若出去——又是怎样的场景,找出那句话?2、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这种境界是怎样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2)从哪里可以看出德国人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3)引读:是啊,德国人就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时候别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时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3、交流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1)其实何止德国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在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2)学生交流,师引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扫地,借阅书本4、扣“又”,引导理解风土人情美孩子们,课文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师:什么是“又”,又表示以前也是这样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以前是什么时候啊——季羡林爷爷在德国留学的那十年。说明了几十年来,无乱风雨怎样变幻,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德国人种花的习惯没有变。如果一种习惯几十年如一日,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是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5、此时此刻,你觉得什么极美——风土人情!(板书)六、回首“漂亮不变”,升华课堂1、现在你们懂了吗,季羡林爷爷说的“漂亮并没有改变”指的是什么没有变?花的漂亮没有变;种花的行为没有变;风土人情没有变2、季羡林爷爷说的漂亮就是:花美、行为美、风土人情美。七、朴实拓展,抄录“漂亮”孩子们,美的东西值得我们珍藏,拿出我们的采蜜本,选择其中的一种美,把相关的句子抄下来。(播放音乐)八、板书漂亮没变?花团锦簇花美姹紫嫣红人人为我风土人情美我为人人行为美临街而种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课件篇四设计理念语言和感情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离开了感情的语言缺乏感染力,离开了语言的感情是空洞乏味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咀嚼课文中关键词、句来领悟人间真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这份情,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滋养人文神的双重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的意思。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真挚的爱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教学资源幻灯片、音乐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复述故事——温故知新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强调“诞”字的书写。2、组织同学们听写词语:橱窗、假发;项链、恳求;不辞辛苦、遗憾;包裹、纯洁。3、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试着用三、五句话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解说:听写的8个词语中包含了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提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问题和词语成为学生复述课文的阶梯。引导学生整体回味的同时为近一步理解课文铺垫蓄势。)二、整体感悟,学做批注——由浅入深1、指名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提示:文章开头就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国的小女孩,请同学们边听边品一品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预设:这是一名非常孝顺的小女孩。这是一名很坚强的小女孩。2、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把最能体现小女孩孝顺、坚强的语句画出来。彩的语句就像茶一样,要反复地品味、玩赏,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希望同学们找到这些语句后,像品茶一样反复品玩,把你品出的滋味变成文字,流淌在书上。(解说:让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初步的感受,对小女孩又一个朦胧的认识,为下文品词析句打下基础。同时侧重指导学生做批注,让学生能透过文字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文中来在到文中去的学习过程。)三、品析词句,洞察心理——一叶知秋汇报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的感受。1、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此时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高兴、激动、欣喜、喜出望外)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一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解说: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人物内心的情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朗读中。以读抒情,以情促读。)2、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还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三自然段)查字典理解“窘”在文中的意思。(窘:为难)小女孩因为什么为难呢?(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是呀,项链可能是妈妈曾经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她全部的家当,是她最宝贵的东西,可还抵不过假发价格的七分之一,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无奈、悲伤、失望、羞涩)把理解融入朗读中,试着读一读。(解说:关注重点语句中的中心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3、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为之一颤,让你为之感动?(第四自然段第四句)小女孩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无声的语言,看着这一道道伤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预设:小女孩抓着藤条、攀越着岩石上山的画面。她被一群也蜜蜂追赶、叮咬的画面。她不小心从山上滚落的画面。是呀,这伤口的背后是默默地付出,这伤口的背后是无法形容的疼痛,面对这些小女孩没有退缩,支持她一路走来的是什么?是她对妈妈深深的爱,是她对妈妈恢复往日的漂亮的强烈渴求,是她那令人感动的一片孝心。播放音乐,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课文。(解说: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缺,让学生展开想象来补白。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的时候,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指导朗读。)4、体会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表现出的坚强和失望。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再次被触动,让你感到很伤心?(第四自然段第五句)小女孩因什么而“愤怒”?又因什么而“忧伤”?是呀,当悲伤和失望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她变得愈发地坚强,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四、联系前文,再次品味——拨云见日1、读了五、六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2、联系前文,说说从哪里得知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预设:只有大胡子叔叔知道小女孩的妈妈急需这顶假发。大胡子叔叔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3、善于读书的同学不仅能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能读出懂文字背后隐藏的故事。再读一读这句话,在大胡子老板“沉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想法?预设:他被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了。对小女孩妈妈的身体和母女贫困的生活非常同情。已经打定主意,编织一个漂亮的谎言。带着对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带着对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播放音乐,再次品味文字。(解说:通过对圣诞老人是谁的揭示,再次品味文章的重点段落,充分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文中人物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五、布置作业,展开想象——余音缭绕作业超市,自足选择。1、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2、从小女孩、妈妈、大胡子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把想对她们要说的话写下来。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课件篇五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游记感知不多,写作手法接触较少,应加以指导。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会写。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训练重点领悟并学习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导入新课(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2、提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2)、读课文,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3)、再读课文,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出展示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这节课,我学会的词语有:“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我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等词语各说一句话。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5、我会思考(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1)、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2)、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6、老师小结: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颐和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找出能够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便于理解课文,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欣赏颐和园的漂亮景色。)(二)练习:1、组词。堤()阁()漆()昆()殿()爽()提()各()膝()混()臀()大()栽()堂()廊()裁()党()郎()载()赏()朗()第二课时一、承接上课时,导入本节课学习目标。二、学文悟情展示(一)汇报交流:1、生1:我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并体会到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对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我体会到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生2: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生3:我从“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知道这一句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还说明长廊的特点是长,“一眼望不到头”。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这条长廊有700多m长,分成273间。”生4: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生5:。“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生6: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W闪闪发光。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生7: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对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黄色、绿的琉璃W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生8: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滑”字与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这是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生9: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设计意图:颐和园到处都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游览的顺序欣赏,能够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2、小组展示自己赞颐和园的一段话。3、给游客当导游,介绍颐和园。(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朗读,感觉,最后形成对语言的一种直觉的感受力,那就是语感。因此,在教学时应该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指导,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觉。)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1)颐和园给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2)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设计意图:坚信学生,才能给学生表达的空间。释放学生,才能让学生有创造的空间。要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较好的学习态度。)四、知识拓展延伸1、交流有关颐和园资料。2、阅读书目:《中国名胜经典》。(设计意图: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五、练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颐和园的迷人景色,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可以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