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_第1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_第2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_第3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_第4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彳寺到雪化时。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突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花卉类:8、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单独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9、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者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10、兰(高洁,耿耿劲节、高贵)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如《咏幽兰》〔陈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11、莲花高洁、爱情的象征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12、丁香(忧愁、高贵、高洁、脆弱、纯洁)如《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三、动物类13、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古代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似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14、猿猴(哀伤,凄厉)如《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5、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思亲、音信,消息)如《思乡》〔岑参〕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思乡信,闻猿积泪痕。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哀鸿象征流离失所的百姓,孤鸿是孤独、孤傲的象征。16、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17、马(漂泊思乡,奔腾,追求)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燕子(春光的美好,惜春、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漂泊流浪)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防止的没落命运,外表是感慨,实为辛辣的挖苦。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破阵子》〕的孤苦凄冷和思念。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四、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19、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频。诗中借”烟雾〃写友人一去前途的茫茫,”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20、雨〔惆怅、春景、希望、生机、残酷的环境〔风雨,人生的挫折〕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2、秋、西风〔秋风〕〔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成了愁的词。无论是秋瑾诗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赋予秋独特的涵义。2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坎坷挫折。〕《秋菊》〔陈毅〕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24、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答齐高帝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5、冰雪〔心志高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26、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月夜忆舍弟》〔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说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27、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参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