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模块-2》 职业健康:3-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_第1页
《健康与社会模块-2》 职业健康:3-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_第2页
《健康与社会模块-2》 职业健康:3-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_第3页
《健康与社会模块-2》 职业健康:3-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_第4页
《健康与社会模块-2》 职业健康:3-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ProductiveToxicantsandOccupationalPoisoning《健康与社会模块-2》职业健康本节内容

掌握职业中毒的概念及影响机体毒作用的因素;几种常见生产性毒物的毒作用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毒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预防原则;概述

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Toxicants)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职业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

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类(56种)职业中毒金属和类金属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刺激性气体氯气、光气、氨、氮氧化物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甲烷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二硫化碳、正己烷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胺、三硝基甲苯农药有机磷酸酯、拟除虫菊酯、百草枯其他毒物氯乙烯、含氟塑料、丙烯腈等□来源□存在形式□接触机会□暴露途径□毒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生产性毒物的来源①煤(原料)①矿石(原料)②烧结矿石(半成品)③生铁、钢锭(产品)④焦碳(辅助材料)⑤沥青、煤焦油(副产品)⑦含C、S等(夹杂物)⑥炉渣(废弃物)⑧CO,SO2(分解产物)以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为例:生产性毒物可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式气溶胶生产性毒物气态液态固态气体蒸气雾(mist):悬浮于空气中液态小微粒粉尘(dust):悬浮于空气中φ=0.1~10μm的固态小微粒烟(smoke):悬浮于空气中φ<0.1μm的固态小微粒固体升华呈气态液体蒸发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原料的开采与提炼,加料和出料;成品的处理、包装;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化学物的采样和分析;设备的保养、检修等。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职业中毒的主要途径皮肤----职业中毒的主要途径消化道----不良卫生习惯、意外事故生产性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气态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分压分子量及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其他因素气溶胶毒物:气道结构粒子形状粒子分散度、溶解度呼吸道清除功能生产性毒物经皮肤吸收的影响因素分子量、脂溶性、角质层厚度水溶性完整皮肤病损皮肤

毒物的体内过程分布(Distribution):化学毒物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之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毒物的理化特性浓度梯度血流量组织特异性特殊屏障大多数毒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毒物分布呈动态变化;可能有蓄积器官。毒物的体内过程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毒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生物转化毒物的体内过程排泄(Excretion):进入体内的毒物可以原形或代谢产物从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排出毒物的体内过程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逐渐在体内积累的现象。物质的量蓄积和功能蓄积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化学结构物理性质联合作用剂量浓度接触时间个体易感性影响因素生产性毒物氯代饱和烷烃的肝脏毒性&氯原子取代数锰烟尘>锰粉尘;氧化铅>硫化铅;预防及解毒策略高温,生活性毒物年龄,性别,遗传特征(ALAD)

职业中毒的临床1.临床类型2.主要临床表现3.职业中毒的诊断4.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临床类型特点案例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少量、长期慢性铅中毒亚急性中毒Subacutepoisoning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亚急性铅中毒迟发性中毒Delayedpoisoning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迟发性锰中毒中毒的观察对象Observationsubject体内超过正常范围尚未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铅吸收中毒的靶器官同一毒物的急、慢性中毒靶器官镉中毒:急性—呼吸系统;慢性—肾脏/骨骼;苯中毒: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造血系统毒物侵入时间和吸收剂量决定效应潜伏期急性、亚急性中毒无潜伏期:硫化氢,重度无机氰化物,刺激性气体

有潜伏期:有机溶剂,光气等潜伏期双峰表现:接触毒物-潜伏期-初期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症状缓解-第二期中毒(典型中毒)慢性中毒:潜伏期长

职业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靶系统临床症状典型毒物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锥体外系、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水肿神经毒物:金属、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农药呼吸系统呼吸道炎症、化学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过敏性哮喘、呼吸道肿瘤刺激性气体血液系统造血功能抑制、血细胞损害、血红蛋白变性、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重金属、苯系化合物消化系统消化道炎症、中毒性肝病、腹绞痛、牙齿损伤重金属、农药、有机溶剂泌尿系统急慢性中毒性肾病、泌尿系统肿瘤重金属、苯系化合物循环系统急慢性心肌损害、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重金属、有机溶剂生殖系统生殖和发育毒性重金属、苯系化合物皮肤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职业性痤疮、职业性皮肤溃疡、脱发、职业性皮肤肿瘤、职业性赘疣酸、碱、有机溶剂、石油及其产品、重金属四种类型的临床特点有一组较特异的综合征如:慢性铊中毒毒物中毒是常见的内科疾病病因之一如:慢性苯中毒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之一;慢性锰中毒是帕金森综合征病因之一;毒物与其他病因对同一靶器官损害的异同如:病毒性肝炎与中毒性肝炎有些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某些常见的内科疾病相似,但又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疾病如:金属烟热同疟疾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性肝炎剥脱性皮炎合并感染多型红斑职业中毒的诊断综合分析职业史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临床表现辅助实验室检测接触指标:测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物效应指标:反映毒作用/反映器官病损排除非职业性因素所致的类似疾病集体诊断严格掌握动态观察生物标志物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尽可能消除或减少致病的物质基础,并针对致病的机制进行处理对症治疗缓解毒物引起的症状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促进康复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现场急救1慢性职业中毒脱毒、对症治疗、劳动能力鉴定、支持疗法急性职业中毒人工呼吸心肺复苏阻止毒物继续吸收2洗胃高压氧舱治疗解毒排毒3特效解毒剂对症治疗4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工艺建筑布局降低毒物浓度安全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服务个人防护根除毒物“三级预防”《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预防职业中毒的干预途径遗传易感性调节因素剂量有害的健康效应亚临床疾病健康工人联合作用年龄、性别、营养、行为暴露浓度暴露时间暴露频率生物监测健康体检筛查健康监护恶化恢复职业卫生标准个人防护装备工程和管理控制数据来源:http:我国职业中毒情况(2010年)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中毒例数6171417死亡例数28/引起中毒最多的化学物质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布行业化工(次数)、煤炭(人数)轻工、冶金、电子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非公有制经济比例高

慢性职业中毒集中于中小企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年~2015年)》我国首次为职业卫生制定具体的行动纲领政府: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监测:强调主动出击(45个监测哨点)预防: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作用到2015年: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职业性铅中毒

(OCCUPATIONALLEADPOISONING)

铅的理化特性铅(Lead,Pb)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密度11.3、熔点327℃、

沸点1525℃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Pb蒸气、Pb2O烟雾、铅烟

方铅矿接触机会铅的体内过程分布TrabecularboneCorticalboneBoneresorptionBonedepositionInternalsource(bonelead)蓄积排泄UrinaryleadKidneyPlasmaleadErythrocyteleadWholebloodlead来源进入人体途径Lead(dust/smoke/vapor)GastrointestinaltractSoft-tissueleadSweat,skin,hair排泄FecesLung毒作用机理异常血红素前体

ALA升高(血、尿)卟胆原升高(尿)

尿卟啉升高(尿)

粪卟啉升高(尿)

FEP升高、ZPP升高(红细胞)琥珀酰辅酶A+甘氨酸

ALASALAALAD

尿卟啉原合成酶尿卟啉原Ⅲ

原卟啉原脱羧酶

粪卟啉原III

粪卟啉原氧化酶

原卟啉Ⅸ

Fe2+

血红素合成酶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

PbPb线粒体胞质内卟胆原影响卟啉代谢/血红素合成障碍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征;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消化道症状;“铅线”;“铅绞痛”血液系统: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垂腕(铅麻痹)铅线点彩RBC,嗜碱性RBCEFFECTBloodLeadLevels(μg/dL)AdultChildrenNeurologicEncephalopathy(overt)80~100100~120Hearingdeficits20/IQdeficits10~15/Inuteroeffects10~15/Nerveconductionvelocity↓4040HematologicAnemia80~10080~100U-ALA↑4040B-EP↑1515ALA-Dinhibition1010RenalNephropathy4040~60VitaminDmetabolism<30?/Bloodpressure30?ReproductionMales40Females?source:ModifiedfromNIOSH(1997)andATSDR(1999).儿童呼吸道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可能高于成人诊断及处理诊断原则:职业史、接触暴露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诊断依据: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

驱铅治疗:依地酸二钠钙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职业性苯中毒事件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农民工苯中毒事件,5人死亡、12人患病。“白沟事件”震惊全国,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批示彻查。

概述有机溶剂一大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常温下呈液态,按照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芳香烃类等10类。主要用途:清洗、去油污、稀释、萃取挥发性、易燃性、脂溶性、毒性与化学结构及生物转化有关理化特性与毒作用关系用作燃料灭火剂暴露途径:呼吸道吸收为主脂溶性:神经组织水溶性:经皮吸收结构相似毒性相似;取代基团影响毒性大小构效关系可溶性易燃性挥发性苯(benzene)理化特性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蒸气比重重于空气,故易沉积于空气的下方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4%〜8%)接触机会①有机合成原料:苯乙烯、苯酚、农药、塑料、洗涤剂;②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和油漆;③苯的制造:煤焦油分馏、石油裂化、乙炔合成苯;④用作燃料苯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苯蒸气酚类、粘糠酸、环氧化苯酚类及其代谢产物硫酸根葡萄糖醛酸谷胱甘肽氧化(40%)肝脏血液原形态(50%)骨髓、脑及神经组织呼吸道呼出皮肤(少量)尿排出苯的毒作用机制干扰造血系统:苯的代谢产物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与分化调节DNA损伤:DNA加合物、DNA氧化损伤、基因突变抑制细胞增殖:苯的代谢产物氢醌与纺垂体蛋白共价结合

激化癌基因:ras,c-fos,c-myc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干扰造血系统52骨髓基质造血正调控因子(IL-1、IL-2)↓苯的代谢产物造血干细胞功能抑制骨髓成熟WBC造血负调控因子(TNF-a)↑造血功能障碍苯CYP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表现急性中毒(少见):CNS麻醉作用慢性中毒(多见):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⑴神经系统:类神经症⑵造血系统:WBC,RBC,Hb↓;再障→白血病⑶骨髓象:①细胞生成降低;②形态异常;③分叶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其它表现:皮肤损害,生殖系统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诊断标准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慢性中毒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为造血抑制/或增生异常;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检测;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处理和预防原则处理原则急性中毒:可用葡萄糖醛酸,忌用肾上腺素慢性中毒:使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

预防原则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卫生保健措施刺激性气体

(IRRITATIVEGASES)概述刺激性气体是对皮肤、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的统称常见类型:Cl2、NH3、NxOx、SO2

、COCl2、SO3、甲醛接触机会:冶金、采矿、机械、食品制造、医药、塑料制造等发生特点:跑、冒、滴、漏导致;易于集体中毒和伤亡近几年重大氯气泄漏事件2003年11月,内蒙古乌海市某厂氯气泄漏,5000余人中毒。2003年11月,武汉某造纸厂氯气泄漏,48人中毒。2004年3月,福建建甄市130人氯气中毒。2004年4月,重庆市某化工厂氯气泄漏,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2004年8月,昆明市西山区某电化厂氯气泄漏,109名市民中毒。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液氯罐车氯气泄漏,314名中毒,28死亡。2006年7月,宁夏鑫尔特化学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200多人中毒。毒作用特点与水溶性、空气中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1.水溶性大→局部损害明显:Cl2、SO2、NH3、HCl小→呼吸道深部→肺水肿,如NxOx、COCl22.接触的浓度和时间浓度低、时间短:局部刺激为主高浓度:引起局部损害和全身反应,如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昏迷、休克临床表现喉头水肿或痉挛化学性气管、支气管及肺炎化学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征眼结膜上呼吸道炎症皮肤灼伤及炎症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中毒性肺水肿及ARDS刺激性气体吸入神经—体液反射局部刺激肺泡和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缺氧肺淋巴循环梗阻肺水肿缺氧血容量减少休克肺血管、淋巴管痉挛ARDS抢救的关键正常肺水肿临床表现慢性影响慢性结膜炎慢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致敏作用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处理迅速纠正缺氧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改善和维持肺通气功能对症治疗:并发症、营养支持积极防治肺水肿是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预防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医疗防护措施环境监测措施窒息性气体

(ASPHYXIATINGGASES)

概述窒息性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