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课件_第1页
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课件_第2页
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课件_第3页
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课件_第4页
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

—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到了20世界末至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成为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英语是运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之一,在1978年至2008年这30年期间,英语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节节攀升”,社会各界对其达到了空前的重视程度(刘道义2008)。本次研讨活动的切入点:英语听力理解培养:问题与对策为了更准确、更全面地确定基础阶段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通过查询中国知网(),对近五年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分析与汇总,共选取29篇近5年来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有关基础教育阶段听力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归纳上述文献,可以发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听力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英语听力教学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英语听力理解是怎样的一个涉及学生的认知、心理以及情感等因素的过程?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具有哪些特点?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应遵循的依据有哪些?英语听力理解涉及哪些学习策略?如何开展听力策略训练?英语听力活动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实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现代教育技术对听力教学的辅助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与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英语听力测试包括哪些形式?如何通过测试对听力教学产生正反拨作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听力教学置于外语教育与英语学习的大框架下,不但将听力理解视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语言交际技能,更是将听力活动视为促进学生整体交际能力发展和全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激发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思考,引导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乃至对外语教育与英语教学,在理念和方法上形成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尝试、再提高”的螺旋式的教学智慧建构过程。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永远都不可能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学习理论永远不可能直接为教师提供与某种课型和某类学生完全对应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掌握理论能够影响教师头脑中潜在的关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理念和行为,有助于教师专业行为的完善和选择空间的扩大。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方法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具体的认知支架将理论思想融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教师个人的教育体验或经历引导教师开始探寻自身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论依据促使教师不断发现新理念支撑下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差距,实现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改善。概要英语听说教学的理由1英语听说教学方法选择

2每个部分的基本结构问题3问题2问题1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联系实践主题真实教学案例Section1英语听说教学的理由巩固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从初中教研室的一次谈话说起请分析下列师生对话:教师:There’sapairofreadingglassesonthedesk.学生:Awhat?教师:Glasses,readingglassestoseethenewspaper.学生:Glassi?教师:Youwearthemtoseewith,ifyoucan’tsee.readingglasses.学生:Ahh,ahhglassestoread,yousayreadingglasses.教师:Yeah.请分析下列师生对话:教师:There’sapairofreadingglassesonthedesk.学生:Awhat?教师:Glasses,readingglassestoseethenewspaper.学生:Glassi?教师:Youwearthemtoseewith,ifyoucan’tsee.readingglasses.学生:Ahh,ahhglassestoread,yousayreadingglasses.教师:Yeah.1.2以听力教学提高交际能力请思考?外语学习环境下,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交际能力构成框架示意图

(Martínez-Flor&Usó-Juan2006)

语篇能力听说技能语法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对句子以上层面的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对接收到的上下文语言信息进行解码,形成意义表征,使上下文衔接、连贯,并根据语篇提供的情境对输入信息产生正确的理解)—Excuseme,couldyoutellmetherighttime,please?—Whattimeisit,please?—What’sthetime?—Time?

外籍教师:Well,nicetalkingtoyou.学生:Yes,it’sbeenlovely.Wemustdoitagain.外籍教师:Well,Ireallymustgonow.学生:Whereareyougoing?

外籍教师:Oh,Ihavetogetsomethingfromthesupermarket.学生:That’snice.I’llgowithyou.外籍教师:Oh,er...well,actually,I...Ihavetogotothebankfirst.1.3以听说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听说活动学生失去参与课堂听说活动的兴趣教师控制活动听说活动分离语境缺乏真实性学生的被动感学生的焦虑感学生的挫败感例如,有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段关于二战后国际重要事件的听力材料

教师:Right,canyoutellmehowmuchyouhaveunderstoodsofar?学生1:Twoorthreeyearsagobeforethe…no,twoorthreeyearsbeforethesecondwar.教师:TwoorthreeyearsbeforetheSecondWorldWar.Doeseverybodyagreethat…学生2:After,after.学生3:After.教师:TwoorthreeyearsaftertheSecondWorldWar.学生1:Ah?学生2:Yes,after.教师:Well,whatdoyouallthink,beforeorafter?很多学生齐答:After.教师:Yes,after.Andwhatdidhesayabouttwoorthreeyearsafter…(等待学生回答)学生3:ThepresidentofNorthAmerica,Idon’tknow,whatcountryishethepresidentof.教师:OK,anythingelse,anyotherwordsyoupickedup?学生4:Britain.教师:IsitBritain?IsthespeakertalkingaboutBritain?很多学生回答:Yes,Britain.学生5:Hementionedaman’smoustache.教师:Doyouthinkthemoustachewasimportant?学生6:Was?教师:Yes,was.学生7:Inthepast.学生6:Oh,Isee.教师:是的,过去式,anddoyouthinkthemoustachewasimportant?很多学生齐答:No.教师:I’mnotgoingtotellyouanymore.Nowlistentolittlemoreandseeifyouchangeyourmind.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简称ZPD)意识的形成与心理的发展只能产生于协同活动和人际交往之中人类特有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才有可能内化为内部心理结构。

Diagram现有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认知支架(教师及其他学生)

学生正在形成、正在发展的过程已经完成的学生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此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英语听说教学的理由如何通过听说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如何通过听说教学促进交际能力提高如何通过听说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评析教研室研讨活动中各位教师的英语教学理念Section2英语听说教学方法选择基于真实教学课例分析您了解的听说教学方法包括什么?这些方法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如何采用以意义为驱动的听说教学策略?确定听说教学方法与策略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定义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就是指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并依靠与教学思想相适应的具体教学技巧将教学模式付诸实施的方法。教师关于教学方法的循环思考:从宏观到微观:从教学规律、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原则出发,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教学方法出发,上升至理论高度,思考这些方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目的和原则。听力教学模式的演化早期外语听力教学的模式听前阶段--教单词,促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词义以及用法;听的阶段--泛听,要求学生回答根据听力材料内容设计的概要式理解问题;--精听,要求学生回答根据听力材料内容设计的细节式理解问题;听后阶段--练习新单词;--分析语言点,如为什么听力材料中的讲话者用现在完成时态?--学生反复听并跟读。对旧模式的质疑1)是否需要完全掌握听力材料中所有的单词后才能开展听说活动?2)重复的听力活动对听说水平提高起促进作用?3)听后进行听力材料分析与讲解是否有助于听说水平的提高?4)跟读并模仿是否有助于听说水平的提高?听力教学模式的演化目前的听力教学模式听前阶段--建立语境;--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合理导入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或短语;听的阶段--泛听,要求学生回答概要性问题,涉及听力材料的语境或讲话者的态度等信息;--精听,预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精听,检查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听后阶段(根据实际授课情况确定)--讲解或练习听力材料中的语言功能是如何体现的,例如,如何拒绝、道歉、威胁、给予等;--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出生词的意义;--将听力材料的纸质文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尚未听懂的语言表达形式,有助于注意到某些原本可能忽略的信息,如虚词。例如,下列是一个听前活动案例教师:Boysandgirls,you’regoingtohearsomebodytalkingaboutcamels.He’sazoologistwhostudiesthem.Doyouknowtheword“zoologist”?学生1:动物学家。教师:Yes.Whatdoyouthinkhe’lltalkabout?学生2:Desert.教师:Yes,hemightmentiondeserts.(转身将desert一词写在黑板上。)Anythingelse?学生3:Water.Iknowthereiswater…wateronthecamel’sback.教师:Yes,hemightmentionwhatthecamelhasonitsback.Itshump.(教师用手势表示出驼峰的样子。)Thewordis“hump”.(转身将hump一词写在黑板上。)Anyotherideas,class?学生4:Hot,hottemperature.学生5:Sand,alotofsand,veryhotsand.学生6:Walk,walkingmustbehot,Imeanthecamel.教师:Yes,hemighttalkabouttheheatinthedesert(转身将heat一词写在黑板上。)Doyouknowhowtomeasurethat?学生7:Bydegree.教师:Yes,indegrees.Anythingelse?学生8:Walking.Camelswalkforalongdistance,tocarrysomething,foodor…教师:Yes,hemightmentionhowfarthecamelwalksinthedesert,thedistance(转身将distance写在黑板上。)Anyotherideas?学生9:Ithinkthecamelwalksveryslowly.学生10:No,thecamelwalksveryfast.教师:Yes,wedon’tknowhowfastthecamelwalks,thatis,thespeed(转身将speed一词写在黑板上。)(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Well,someofyouguessedcorrectlyandsomeofyouarewrong.Let’slistencarefullyandseewhoisright.例如,下列是一个听前活动案例教师:Boysandgirls,you’regoingtohearsomebodytalkingaboutcamels.He’sazoologistwhostudiesthem.Doyouknowtheword“zoologist”?学生1:动物学家。教师:Yes.Whatdoyouthinkhe’lltalkabout?学生2:Desert.教师:Yes,hemightmentiondeserts.(转身将desert一词写在黑板上。)Anythingelse?学生3:Water.Iknowthereiswater…wateronthecamel’sback.教师:Yes,hemightmentionwhatthecamelhasonitsback.Itshump.(教师用手势表示出驼峰的样子。)Thewordis“hump”.(转身将hump一词写在黑板上。)Anyotherideas,class?学生4:Hot,hottemperature.学生5:Sand,alotofsand,veryhotsand.学生6:Walk,walkingmustbehot,Imeanthecamel.教师:Yes,hemighttalkabouttheheatinthedesert(转身将heat一词写在黑板上。)Doyouknowhowtomeasurethat?学生7:Bydegree.教师:Yes,indegrees.Anythingelse?(隐形反馈)学生8:Walking.Camelswalkforalongdistance,tocarrysomething,foodor…教师:Yes,hemightmentionhowfarthecamelwalksinthedesert,thedistance(转身将distance写在黑板上。)Anyotherideas?学生9:Ithinkthecamelwalksveryslowly.学生10:No,thecamelwalksveryfast.教师:Yes,wedon’tknowhowfastthecamelwalks,thatis,thespeed(转身将speed一词写在黑板上。)(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Well,someofyouguessedcorrectlyandsomeofyouarewrong.Let’slistencarefullyandseewhoisright.研究者和教师在听力教学理念上的显著变化

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课堂听力活动与现实交际活动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说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请思考,因一个生词引发的听力障碍可能存在哪些原因?1)学生的确不认识这个单词;2)学生只认识这个单词的书写形式,但以前从未听过这个词以口语形式出现;3)学生将这个词与另一个在发音上非常相似的词混淆在一起了;4)学生虽然认识这个词的口语形式,但是在连续的语流中却无法分辨;5)学生虽然听出了这个词的发音,但是想不起来具体意义;6)学生虽然听出了这个词的发音,但是对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正确。听说教学模式变化与教学法发展历史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Approach)直接教学法(TheDirect-MethodApproach)听说法(TheAudio-LingualApproach)交际教学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任务教学法(TheTask-BasedApproach)综合法(TheIntegratedApproach)Field(2009)曾举例说明综合法涉及的一系列听说活动:

1)听前阶段图片展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这幅图片所涉及话题的个人感受;引导学生根据话题预测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关于本话题的小型讨论或辩论;给学生读一篇关于本话题的材料,目的是增加学生关于本话题的知识,丰富其对本话题内容的图式知识。2)听的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信息的概要,如根据听力信息绘制图表;要求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信息的细节,如根据听力信息填充所缺单词或短语;要求学生认真辨析听力材料中讲话者的发音特点。3)听后阶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听力材料中的观点的意见;针对某些具体的词语,要求学生再听一遍,并进行详细的释义;将听力材料的书写形式发给学生,或者以幻灯片方式展示,要求学生阅读或者跟读。激活先前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讨论交流;增进协作式学习深化知识学习;减少学生焦虑感2.2以意义为驱动的听说教学策略上述课例的共同点:1)在学习新知识前,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等方式先复习刚学过的内容,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结;2)充分运用图片、幻灯片、填词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3)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常识以及对篇章语境知识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对新单词、新句法的学习和掌握;4)语言输入和课堂互动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5)设计各类课堂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理论基础Krashen(1985)提出的监控理论:即“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隐性教学>显性教学有意识的学习起“监控器”的作用,负责检验和修正语言的输出。NickEllis(1993;2002)提出的联结认知理论创造性的语言能力来自于以下二者的结合:一是对在交际场景中接触到的所有话语的记忆;二是基于出现频率对这些话语规则的归纳。以意义为驱动的课堂管理活动(真实的语境)1.Standup,please.请起立!2.Whoisondutytoday?今天谁值日?3.Iseveryonehere?班里每个同学都来了吗?4.Isanybodyabsenttoday?今天有同学没来吗?5.Whereishe/she?现在他/她在哪里?6.Don’tbelatenexttime.下次别迟到。7.Gobacktoyourseat,please.请回到你的座位上。8.Everybodytogether./Alltogether.全体同学一起来回答。9.Practiceingroups.进行小组练习。10.(Work)inpairs,please.请两人小组活动。

请评述下列师生对话活动(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驱动)教师:Howareyou?学生1:I’mfine,thankyou.教师:Whatdayisittoday?学生2:TodayisMonday.教师:What’stheweatherliketoday?学生3:It’sfine.教师:DoyoulikeEnglish?学生4:Yes,Ido.Ilikeitverymuch.请评述下列师生对话活动教师:Howareyou?学生1:I’mfine,thankyou.

教师:Whatdayisittoday?学生2:TodayisMonday.

教师:What’stheweatherliketoday?学生3:It’sfine.

教师:DoyoulikeEnglish?学生4:Yes,Ido.Ilikeitverymuch.意义驱动活动练习示例Itisthin.Itisblack.Ithasmanyteeth.Itismadeofplastic.Wecanfinditnearamirror.Itcostsadollar.Everybodyusesit.Itisusedforcombingyourhair.Whatisit?Itisthin.Itissilver.Ithasasharppoint.Itismadeofsteel.Wecanfinditinourhouse.Itcoststencents.Youneedgoodeyestouseit.Itisusedforsewingclothes.Whatisit?Aboyfacesthecity.Whatisonhisrightside?Whatisbehindhim?

TheHillTheFarmTheCity

TheSeaAgirlfacesthefarm.Whereisthehill?Whatisonherleftside?

TheHillTheFarmTheCity

TheSea发音变化goodafternoon→/guda:ftə′nu:n/waitforhim→/′weitfərim/重音变化语句Thosewhosoldquicklymadeaprofit.的歧义只有依赖说话人的语调来加以辨析(Roach,1991)变化1:′Thosewho′soldˇquickly|madeaprofit.变化2:′Thosewhoˇsold|quicklymadeaprofit.变化1:Aprofitwasmadebythosewhosoldquickly.那些将商品迅速售出的卖家赚了大钱。变化2:Aprofitwasquicklymadebythosewhosold.那些将商品售出的卖家迅速地赚了大钱。2.3选择听说教学方法的原则影响因素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听说教学目标材料选择活动设计效果评价技能综合后四个因素的细化效果评价技能综合活动设计材料选择“评估”原则“反思”原则

“意义/形式相匹配”原则“技能综合”原则“促使”原则“协作”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细化”原则

“可理解性”指听力材料作为语言输入在难度上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但又稍微高出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教师需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以激化学生大脑中已有的与目前学习活动相关的内容图式,减少学生在接下来的任务完成阶段中的认知负荷。同时,也要注意对语言输入的“细化”,即不忽视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的重要词汇、句型、语法规则、篇章特征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细节化处理。例如,教师给学生读一则听力语篇材料或播放听力语篇的录音,引导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讨论可以用英语或汉语,但原则上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注意力理解听力语篇中的关键信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听到或者用笔记录的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同桌互相交换,教师再次读这一语篇或再次播放听力语篇的录音,要求学生核对同桌记录的关键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或者删减,然后再次交换写有关键词的纸条。这次学生拿到的纸条上记录的是自己和同桌汇总的关键词。教师第三次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核对关键词,继续进行添加或者删减,并让一名或几名学生把自己记录的关键词一一读出来,供全班讨论哪些是关键词哪些不是,并说明原因。为了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时常扮演督促者的角色,要求学生不满足于听懂,而是要根据听到的信息进行更多的语言输出活动,这类语言活动被称为“迫使式语言输出”(pushedoutput)。“迫使式语言输出”活动能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而会更加有意识地关注语言输入中的相关信息,发现自己目前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目的语形式之间的差异,从而触发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生成新的语言知识或者巩固原有的语言知识但是,过分的迫使行为也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过高的学习焦虑,因此教师又要结合“协作原则”,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信任、鼓励和分享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例如,听力活动设计时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根据听力信息对相关内容排序、绘制地图、填空等,达到理解听力材料信息和训练听力技能的目的。学生通过语言输出对语言进行语音、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的分析,而非仅仅停留在对语义层面的理解。在此策略的指导下,在听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听力障碍,学生也可以通过重复听录音、教师提示或与同伴进行意义协商等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尽可能多地理解输入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提高语言输出的可理解性、得体性和准确性,即语言的意义与语言的形式相匹配。例如,在请求别人为自己借本书时,可以说“Pleaseborrowabookforme.”或“Wouldyoumindborrowingabookforme?”,但是不能说“Irequestyoutoborrowabookforme.”或“Itismydesirethatabookshouldbeborrowedbyyou.”,因为后两句虽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在真实语境下,英语本族语者从不用这种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具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听力技能的应用离不开其他的技能活动,如仿说、写作、阅读、动手做、计算、绘图、填表、判断以及角色扮演等,即“技能综合原则”。听力技能应用也只有与其他技能的应用相结合才能显现出其交际性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本着“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原则,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2)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听、说、读、写技能的使用比例尽量反映出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习惯;3)语境真实,语言用法地道,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信、轻松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活动。评价旨在获取有关学生目前状态的信息,根据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评估,为教师提供即时反馈(immediatefeedback),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听力信息的理解程度、存在的困难等。要想准确评价、记录、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信息本身也要精确、可靠。测试也是一种了解学生进步程度的有效手段,听力测试的方法包括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多项选择、完形填空、词汇或句子意义匹配、听写以及面对面互动交流等。听力活动完成后的评估应该包括测试,但是又不能仅限于测试。听力活动完成后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估和学生自我评估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