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_第4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大量耗费物质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频频告急;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废弃物的数量连年上升,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消耗、高排放、低循环”的特征。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详细阐述了“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以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城市”等为目标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一.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概述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其经济活动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前者内部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reduce)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e)属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GreenLogistics或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绿色物流其实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在研究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环境问题。尤其在原材料的取得和产品的分销过程中,运输作为主要的物流活动,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且,废旧物品如何合理回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大可能地再利用都是物流管理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循环经济条件下,绿色物流的内容如下:绿色物流包括绿色供应物流、绿色生产物流、绿色销售物流以及逆向物流,其中把绿色供应物流、绿色生产物流和绿色销售物流统称为绿色正向物流。

二.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而几乎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

三.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况

1.日本

2002年,日本先后在东京地区的吉祥寺商店街、丸内商业街及秋叶原电器街等大型商业区进行了共同配送的实证试验,佐川急便、日本通运、大和运输等6家大型物流企业参与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共同配送可以减少50%配送车辆资源,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物流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的物流措施表明,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有机整合的物流系统,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效益:一是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商品物流成本,二是提高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后的经济效益,三是减少废弃物处理和污染治理费用。

2.德国

德国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管理的汽车中70%的零件可以返用。近年,还提出要达到90%以上零件可以返用的新目标。德国有许多废品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物流企业,大部分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德国专门从事废品回收和循环利用业务的SD有限公司在1997年的业绩表明,该公司仅包装废物的回收率就达到89%,循环利用率达6%。按每人当量计算,相当于从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回收废物73.7公斤(玻璃33.3公斤,废纸及纸箱17.1公斤,其他包装废物23.3公斤)。该公司仅有357人,利润高达近2亿马克。

3.我国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模式普遍存在设施规模小、布局分散、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难以支撑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微观、中观、宏观各层次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均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缺乏整体优化思想和有效协调机制。

四.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2.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

3.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系统向社会经济系统输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目前普遍存在再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得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难以显现,究其根源是由于支撑循环经济的物流管理和技术发展滞后,物流活动的规模效益差、成本高。本文借鉴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的物流措施,从目前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流问题入手,并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现代物流理论,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绿色物流;物流模式;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大量耗费物质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频频告急;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废弃物的数量连年上升,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消耗、高排放、低循环”的特征。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详细阐述了“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以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城市”等为目标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两个效益来源: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直到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和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再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这两方面的效益难以显现。造成再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而对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却居高不下。究其根源,是由于支撑循环经济的物流管理和技术发展滞后,物流活动的规模效益差、成本高因此,要解决目前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资源循环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瓶颈问题必须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第一章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概述

1.1循环经济

1.1.1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closingmaterialscycle)经济的简称。从生态学意义上理解,循环经济的根本特征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并按照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循环式经济系统,从而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具体表现为: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共生的原理,通过废弃物交换和再利用将不同企业或产业群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排放或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其经济活动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前者内部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一)循环经济概念中的物质循环方式可表述为螺旋式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之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功能价值的持续、循环利用,即物质转化成不同状态后对物质在该状态下功能的利用。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是投入最小、排出最小、收效最大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投入最小化,即在经济活动中新投入的不可再生资源和能量最小化。排出最小化,实现资源循环。在生产产品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以及产品在使用之后,有的材料和中间产物可直接利用,有的加工后可再使用,有的零件可重复使用,有的修复后再使用。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可回收利用,使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排出的废物尽可能少。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资源、能源的反复利用,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资源变成废物的量大大减少、时间大大延长,废物处理投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即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同时,对不可避免的影响尽量发生在可以恢复的方面,在第一、二、三产业之外来完成。

1.1.2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reduce)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e)属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一)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言之,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例如,轻型轿车既节省金属资源又节省能源,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关于各种轿车的安全标准。而光纤技术能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作用。

(二)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利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零部件设计,以避免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增加消费品循环使用的频率。

(三)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增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方式有二: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5%。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

1.2绿色物流

1.2.1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GreenLogistics或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绿色物流其实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在研究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环境问题。尤其在原材料的取得和产品的分销过程中,运输作为主要的物流活动,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且,废旧物品如何合理回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大可能地再利用都是物流管理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1.2.2绿色物流的内容

循环经济条件下,绿色物流的内容如下:绿色物流包括绿色供应物流、绿色生产物流、绿色销售物流以及逆向物流,其中把绿色供应物流、绿色生产物流和绿色销售物流统称为绿色正向物流。

(一)绿色正向物流

企业在正向物流中产生废弃物料的来源一是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件,钢铁厂产生的钢渣,机械厂加工零件产生的铁屑等;另外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如捆包的物品在解捆后产生的废弃木纸箱、包装袋、捆绳等。从保护环境、节约成本出发,企业倡导绿色正向物流就显得越发重要。

绿色物流建设起始于产品的设计阶段,通过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技术,即研究所有投入和产出的原料,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的各种影响,在关注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绩效,在推动绿色物流建设上发挥先锋作用。

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要向社会提供绿色产品,而且绿色材料也将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流通领域。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并在制造、加工、使用直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回收处理的材料。同时,适当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适时使用替代品同样也可以起到减少废物产生和降低原材料消耗的作用。

(二)绿色逆向物流

绿色逆向物流是指使物料流从消费者向制造企业流动的物质流。完整的绿色逆向物流体系包括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两部分。

回收逆向物流是将最终消费者不再使用的产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所形成的物流。我国每年将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计算机、1000万部手机被淘汰。处理方法通常是对废旧电子产品采用简单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因而对环境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另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00多万吨废钢没有回收利用,而每回收1吨废钢,可炼

钢0.8吨,节约铁矿石2-3吨,节约焦碳1吨;1400多万吨废纸没有回收利用,同样每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0.8吨,节约木材3立方米,节电600度,节煤1.2吨,节水100立方米。

退货逆向物流是将流通领域中不符合最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沿着供应链上游退回给供应商所形成的物质流。企业将消费者退回的产品拆分、修理、重新加工,然后投入使用,可以节约原材料、在制品、产品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绿色逆向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与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中。实践证明,只有把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互协调,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闭环的体系,才是绿色物流的本质。

1.3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关系

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到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其实质是相同的,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就必须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既然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中的体现,因此在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提倡绿色物流,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物流与三大产业有交叉的关系,不管是工业也好,还是农业和服务业都存在着物的流动,要在三大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思想,就必须要考虑做到在物的流动过程中的绿色化。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能大大的促进整个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物的流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成本中心,在这里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物的空间转移和时间推移。在转移和推移的过程中,消耗了资源,也有可能造成了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求在物流各个子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都能达到绿色化,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装卸搬运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绿色化,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第二章建立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2.1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2.1.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2.2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为了克服传统物流管理过多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缺陷,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和协调发展。

2.2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分析

物流活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的新建和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无疑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载体之一,这些交通工具本身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公路运输网络的发达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铁路及水运线作为一种移动点污染源,随着运输工具频率的增加,已经逐步转化为线状噪声源;飞机起降时的噪声对机场附近的居民更是有害至深。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毒害众所皆知,尤其是在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城市区域,城市空气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其他污染。汽车的废旧轮胎大量堆积将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机油、柴油经常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物流空中运输,特别是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航空器的运行、设备维修、燃料加注、解冻和清洗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有毒有害物质,如酸液、有毒类药品等对环境构成威胁的物质,在物流过程中如果因储存和运输不当而发生泄漏,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有时这样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常态另外,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例如,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质,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工业废旧物质由于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且相对集中,因而,一般来说企业愿意回收。但由于大多数工业废旧物质的利用既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难点,也存在管理上的种种不足,使许多经营者忽视了其利用的价值。有些经营者过分关注废旧物质回收的成本,往往将环境污染产生的成本外化为社会成本,转嫁到公共利益上,引起区域环境质量恶化。

2.3建立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净化地球环境,保护大自然是世界各国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引致环境受污染,资源受破坏的又涉及到人类生产经营和社会消费等多个方面,作为生产和消费中介的物流,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而几乎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第三章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物流的概况

3.1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物流对策

3.1.1日本

2002年,日本先后在东京地区的吉祥寺商店街、丸内商业街及秋叶原电器街等大型商业区进行了共同配送的实证试验,佐川急便、日本通运、大和运输等6家大型物流企业参与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共同配送可以减少50%配送车辆资源,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物流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此基础上,由清水、大成、鹿岛、小林、前田等日本大型建筑企业和若干物流企业、垃圾处理企业共同参与了东京地区建筑材料共同配送与建筑固体废物共同收集的实证试验。结果表明,建筑材料的共同配送可以将物流成本降低10%;建筑固体废物的共同收集可以将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98%,不但减少最终处理量,同时可以减少由于大量、低装载、单程运输造成的高成本,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减轻对城市交通及环境污染的压力。为此,2005年东京主管部门资助早稻田大学项目组将既有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东京都及其周边地区,并研究该地区包含建筑材料共同配送和建筑固体废物共同回收的物流系统规划和有关法规修改等问题。

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的物流措施表明,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有机整合的物流系统,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效益:一是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商品物流成本,二是提高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后的经济效益,三是减少废弃物处理和污染治理费用。

3.1.2德国

德国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管理的汽车中70%的零件可以返用。近年,还提出要达到90%以上零件可以返用的新目标。德国有许多废品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物流企业,大部分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德国专门从事废品回收和循环利用业务的SD有限公司在1997年的业绩表明,该公司仅包装废物的回收率就达到89%,循环利用率达6%。按每人当量计算,相当于从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回收废物73.7公斤(玻璃33.3公斤,废纸及纸箱17.1公斤,其他包装废物23.3公斤)。该公司仅有357人,利润高达近2亿马克。

3.2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流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模式普遍存在设施规模小、布局分散、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难以支撑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微观、中观、宏观各层次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均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缺乏整体优化思想和有效协调机制。

以城市物流为例我国城市的商品物流(属于正向物流范围)与废弃物物流(属于逆向物流范围)处于割裂状态,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目标不一致。政府对商品物流管理更多追求经济效益,对废弃物物流管理更多追求环境效益,导致商品物流管理中很少考虑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物流由于经济效益过低而使得城市固体废物中的可再生资源无法有效循环,最终造成废弃物大量排放。因此,有必要在资源循环过程中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

第四章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本文以下将从解决目前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物流问题入手,并结合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首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其次,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综合上述两点因素,并结合物流活动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应包括企业、供应链、社会三种类型。

4.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

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4.2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

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