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儿童发展_第1页
第三章教育与儿童发展_第2页
第三章教育与儿童发展_第3页
第三章教育与儿童发展_第4页
第三章教育与儿童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白彦茹教授第一页,共39页。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从本质上说,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因而,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教育学要真正搞清如何培养人的技术和艺术,一个首要的前提是对人的全面的了解。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人类学>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第二页,共39页。请思考?

很多学科都研究人,如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请问教育学视野下所研究的人与这些学科有何不同?人是否可以接受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学校教育需要条件吗?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呢?第三页,共39页。主要内容

二、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

三、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

四、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与条件

五、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一、儿童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页,共39页。教育万能说夸美纽斯认为人具有四种能力:1、理解事物的悟性;2、意志力;3、实践力;4、语言能力。人具有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能力。自然论断言自从亚当作恶以后,人就有罪。是“受神罚的人”,所以要受宗教的教化,靠祈祷去赎罪,否认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原罪说人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各种观点第五页,共39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人的特性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殊属性。(一)人的特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一、儿童发展的基本内涵(1)第六页,共39页。自然属性人类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以本能的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这三种基本机能。正如古人所云,“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食色性也”。自然属性,从其起源的基础看,它们是与动物性相互沟通的;但是,从其发展和表现看,又与动物不同。人的自然本性简单归结为一般动物性,因为在人的自然属性中融合着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在其非理性的本能中融合着人所独有理性的能力。双手的解放,使人有了与动物觅食不同的满足食欲的方式--生产劳动。而“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第七页,共39页。社会属性

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性

第八页,共39页。精神属性

人不仅与动物共有类同的生物组织,即肉体的物质属性,更有动物肉体所不具有的意识、思维、想象、目的性等精神属性。人的精神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具有自我意识。人还具有价值定向性。第九页,共39页。人的这些特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第十页,共39页。(二)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活动总是受制于社会关系,即社会发展有继承性。

人的主体活动本质上是社会的。

人的现实本质决定于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第十一页,共39页。(三)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上,即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身体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是指个体有机体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不断增强。身体健康发育的标志是各项生理指标合乎健康的标准。不达标准和超标准都是不健康、不正常的表现。心理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因素的积极发展变化,如感觉的精确性、知觉的全面性、记忆的理解性、思维的深刻性等等;二是各种非认知因素的积极发展变化,其中包括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以及个性等的发展变化。社会方面的发展主要指个体社会认知、适应、交往、沟通、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渐进完善过程,它既有生理属性的发展,更有其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方面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十二页,共39页。一、儿童发展的基本内涵(2)儿童—教育学中的儿童是指18岁之前的人。发展—是事物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从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有出生到衰亡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同时可以在任何方向进行,它是一种前进运动。儿童发展—是指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紧密联系,交互影响,具有统一性。第十三页,共39页。

1、最近发展区理论2.

一般发展理论

3、心理发生理论

4、多元智能理论二、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第十四页,共39页。(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第二种水平上,使其“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第十五页,共39页。(二)“一般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赞可夫经过二十年的实验研究提出来的。“一般发展”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一般发展。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第十六页,共39页。(三)“心理发生论”个性发生学派认知发生学派活动心理学派第十七页,共39页。(四)“多元智能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教授提出来的。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内省。各种智能独具特色,富有差异;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受教育环境制约;相互影响;表现形式没有固定模式和标准。第十八页,共39页。三、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素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环境主观能动性影响因素第十九页,共39页。(一)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解剖特点是指结构特点。

所有的遗传生物特征都由细胞染色体的基因所决定。染色体基因最主要的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的。第二十页,共39页。(一)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1234遗传素质是儿童的发展物质前提并为发展提供可能性

遗传素质对儿童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其影响作用也是有限的56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儿童的心智和个性发展的差异性遗传素质不决定人的发展其现实性取决于后天环境与教育第二十一页,共39页。针对遗传素质的影响教育应采取的策略优生优育1素质补偿2潜能开发3缺陷矫正4第二十二页,共39页。请思考:血统论、宿命论正确吗?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8%决定于偶然因素。”

美国斯坦莱.霍尔也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第二十三页,共39页。辨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和教育规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人就谈不上发展。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从遗传素质到智慧才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印度的“狼孩”一例证明,人虽有优于禽兽的遗传素质,有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但若离开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人依然会同禽兽一样,没有语言、思维,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由此可见,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成就的大小。一个素质较差的儿童,未必终生无所作为。在现实条件下,不同的教育条件、教育程度或教育专业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实际的驱动机制产生着备种不相同的现实的人-文盲、工程师、艺术家,并直接导致了他们身心发展在水平、性质、领域等方面的种种差别。

遗传因素影响人的发展,但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在儿童的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者,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一个决定的条件。新生儿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不取决于遗传素质,而取决于环境和教育,“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都是错误的。第二十四页,共39页。(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概念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即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客观世界。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各类社会教育等。

第二十五页,共39页。(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作用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环境因素对儿童影响的特点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并具有差异性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广泛性、双重性,人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定着儿童的发展程度和范围

社会关系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第二十六页,共39页。(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无目的、无系统、偶然零碎的,因而有时是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的。但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积极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环境决定论者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我国古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过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

第二十七页,共39页。针对环境的作用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措施重视有意识的环境建设善于转化消极环境为积极环境努力创造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第二十八页,共39页。(三)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即指个体因素,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意识特征。包括人的独立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探索的创造性。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2、主观能动性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心智成熟;3、主观能动性促进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4、主观能动性对环境具有选择与改造的作用;

5、主观能动性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离不开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教育策略: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性德作用;2、牢固树立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价值;3、努力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和水平。第二十九页,共39页。(四)实践活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实践活动:是指主体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或精神交换的活动,它反映了主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结合与统一,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分为游戏、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作用:1、实践活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源泉;2、实践活动是儿童遗传素质和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

3、实践活动是社会环境发生作用的桥梁;4、实践活动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动力。教育策略:1、积极组织儿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2、注意对儿童活动的指导与示范;3、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儿童亲自参与与体验;4、有意识培养儿童的生存意识和就业本领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

第三十页,共39页。四、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与条件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有较强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1、学校教育的内部条件—学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物质环境、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素质、儿童规律等;

2、学校教育的外部条件—家庭教育、社会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一致作用和和谐影响。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产生的,它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教育如能得到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它就能充分发挥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十一页,共39页。四、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与条件教育万能论教育策略教育的价值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限制和排除一切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利用和发展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这显然是不对的。

1、重视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革学校教育;3、丰富学校生活使其具有教育性;4、发挥师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第三十二页,共39页。各种基本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环境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作用23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社会基础与重要源泉45学校教育是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作用主观能动性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基础作用第三十三页,共39页。五、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