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行业概况_第1页
养老服务行业概况_第2页
养老服务行业概况_第3页
养老服务行业概况_第4页
养老服务行业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老服务行业概况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面临挑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市常住人口243.9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4.40万人,占比10.00%;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6.19万人,占比6.64%;8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97万人,占比1.22%。截至十三五期末,户籍人口139.87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9.09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3.65%;65岁以上老年人13.1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9.37%;80岁以上高龄老人2.6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7%。总体上看,珠海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18.70%)和全省(户籍15.27%)平均水平。虽然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市老龄化程度较低,但从发展趋势看,我市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我市也与全国、全省一样,面临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快速增加;家庭规模快速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矛盾进一步凸显,社会化健康养老服务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大等问题。(一)养老服务社会需求从需求潜力方面看,随着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自现在开始至未来10年间,将迎来大规模的退休潮,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从需求特征方面看,已经和即将退休的60后群体,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收入和消费水平较前代大幅提升,养老需求从原来单纯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拓展至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催生旅居养老田园康养智慧养老社区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需求。(二)养老服务刚性需求以长护险试点城市经验数据(3.5%)测算,全市目前约有6700名失能、半失能户籍老人;据现有数据,全市目前共有807名特困老人。(但是,全市大养老+小医疗型[大养老+小医疗,即在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内设护理站或医务室等,提供门诊业务但不具备住院治疗服务能力]、医疗养老并重型[医疗养老并重,即养老机构同步配套建设综合医院或护理院,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能基本实现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机构内医养共享]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仅5家,综合入住率约80%,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能有效满足潜在群体刚性服务需求。)同时,在长期护理保险全面铺开前,在院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每月承担的费用在5000至10000元之间,家庭负担较重。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现状和挑战中国短短三十年建立起覆盖10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0%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并保持养老金水平连续十七年上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更多挑战,需在顶层设计、部门协调、区域协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方面统筹推进。(一)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约10亿人,但养老金投资规模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水平。从我国情况看,我国养老金建设起步较晚,开始探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过去三十多年,基本养老保险在覆盖面上大幅提升。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9.99亿、参保率超过90%。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元,养老金第一支柱加上全国社保基金占比近70%,第二支柱占比约30%,第三支柱仍在探索。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维持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过去在人口年龄结构均衡且长期不变的情况下,目前的养老金收支体系能够发挥良好的养老保障功能,但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作为养老金筹集来源的劳动力规模持续缩减,而支取需求的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养老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支缺口,威胁制度的可持续性。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收不抵支出现在2028年,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二)公共养老金占比70%,覆盖广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约10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单位职工,实行统账结合制,用人单位缴纳比例16%,用于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2021年9月参保人数47409万人,基金累计结存49485.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6岁以上、在校学生意外、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资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等构成,2021年9月底参保人数54734万人,基金累计结存1086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10.21亿、参保率超过90%。(三)私人养老金占比30%,覆盖率低私人养老金主要分为企业主导的第二支柱和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我国第二支柱参与人数近7000万,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组成,覆盖率低,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年金要求由企业与职工一方集体协商、自主确立,实行完全积累制。2007-2014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从939万迅速增至2293万,年均增速超过10%,但2015年后增速明显下滑。截至2020年底,企业年金参与企业数为10.5万个,参与人数约2718万,积累基金约2.3万亿元。从行业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大多集中在能源、电力、铁路、交通等行业,且大约3/4为国有企业,民企占比很小。职业年金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及人员,截至2020年末参与人数约423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金额约1.3万亿元。(四)养老金区域和城乡差距拉大区域不平衡程度越发突出,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格局。只有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在内的7个地区实现了对调剂基金的净贡献,其中广东养老金收入4532亿元,净贡献726亿元,均位列第一,而辽宁与黑龙江分别领取下拨基金625与547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受补贴最多的省份。此外,2021年调剂基金缴拨差额预算数均超过上年执行数100%,这意味着受补贴区域的养老金收不抵支情况越发严重,而养老金结余地区将进一步增加养老金净贡献,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五)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程度较低我国养老金投资总体比较保守,权益类资产欠配。2021年,人社部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流动性资产占比不低于5%,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不高于135%,权益类资产不高于40%、目前实际占比可能在10%-20%左右。但从国际上看,据WillisTowersWatson统计,全球养老金资产最多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士),权益投资占比达到43%。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坚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不断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老龄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一)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紧紧抓住老龄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及时研究和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医疗、教育、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编制《珠海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修订《珠海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率先在全省制定《机构养老服务等级评定》《居家养老服务等级评定》《社区养老服务等级评定》等三项地方性养老服务标准,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系统支撑。出台《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关于建立珠海市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珠海市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老龄政策体系。出台《珠海市推进健康珠海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珠海市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珠海市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珠海市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珠海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珠海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珠海市民政局关于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指导意见》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进行养老模式探索的文件,为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维护老年人权益提供了政策保障。(二)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三五期末,我市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达21.04万人,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7.72%。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连续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幅分别约为6.5%、5.5%、5%、5%、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460元/月,比十二五期末提高31.43%。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为602元/月,待遇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制定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根据不同年龄段,按200、300和500元/月/人的标准发放。实施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符合经济困难条件的散居高龄、失能老年人,按照轻度失能200元/月/人、中度失能300元/月/人、重度失能500元/月/人和其他高龄、失能老人40元/月/人的标准,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制度,以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为基础,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供养老年人,根据全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三档,分别按5%、60%和100%的标准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补贴;住院期间的护理按200元/日/人的标准确定。十三五期间,我市逐步构建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附加补充医保+医疗救助+慈善捐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包括住院、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家庭病床、重度残疾人托养等,所有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加上大病保险和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可达约260万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三)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建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截至十三五期末,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3倍,年均增长27.1%;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家,100%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率为66.7%,养老服务床位6765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3张,较十二五期末增加了9.33张;建成镇(街)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24处,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306处,长者饭堂235处,在全省率先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90%农村社区的目标。打造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于2020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拥有注册用户40116人,准入服务机构541家,为全市老年居民提供服务18.2万人次。(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稳步发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比例37.5%。由中大五院、遵医五院牵头开展广东省安宁疗护试点,实施国家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持续推进家庭病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慢病长处方服务项目。连续2年成功举办老年健康国际论坛。全市医养结合机构11家,其中6家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3家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2家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8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100%的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100%的医疗机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建设国家级老年慢病医养医联体,探索构建以老年慢病专科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老年慢病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五)老龄产业进一步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养生、体育文化、旅游健身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大力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市场。以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构建湾区化、产业化、智慧化养老服务发展生态链。深化珠海和港澳的养老服务合作,引进中国澳门街坊总会、中国香港仁山优社等港澳资本和服务组织参与珠海养老服务,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公司)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六)老年友好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强社区、家庭以及超市、医院、公园等老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适老化改造,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缓解老年人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生活消费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推进老年教育,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开展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创建活动,弘扬养老、孝老、敬老社会传统美德。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老年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打击老年人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和保健品消费欺诈活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现状(一)养老服务需求空间较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达2.5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1%。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可见我国养老服务市场需求空间较大。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需求、家政服务需求。(二)养老服务供给逐年增长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据国家民政部公布数据,2010-2019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逐年增长。据民政部在2020年10月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三)养老床位缺口较大2010-2019年我国及养老机构床位整体呈稳步上升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315万张增至775万张。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有790多万张。(四)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将加速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等。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将加速发展。老龄产业发展前景(一)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机遇这几十年中国的家庭规模在缩小,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步被弱化,今后社区应该是养老的主要依托。北京西便门社区夕阳茶座是一个专为老年人开辟的文化服务场所,每周来此参加活动的基本都是该社区的高龄老人,平均年龄达79岁。2020年实现‘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现在就是要打造社区养老,它是对老人居家养老的核心技术支持,比如社会资源的引进,专业照料技能指导等。(二)中国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蕴含着无限生机中国老龄化的特点首先是速度快;另一个特点,是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很大;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决定了我国未备先老。本次对487位50岁及以上消费人群对各项产品的消费情况以及消费意愿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者未来可能会体检,体检机构主要选择医院。近六成的被调查者未来打算旅游,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是为了休闲娱乐,最受欢迎的组织方式为家庭旅游,其次是旅行社报团。在常用护理品中,拐杖、假牙及清洗剂和血压血糖血脂仪的潜在使用市场空间巨大,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老年人表示未来有购买和使用的意向;老年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需求非常大,其中,5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未来有可能会使用紧急救援服务;家政服务和送餐的潜在市场需求均在40%以上,发展空间较大。从调查数据看,中国老龄产业虽然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却是朝阳产业,蕴含着无限商机。(三)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离不开老龄产业的发展此次调查通过对企业涉老机构和提供涉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三类对象的深度访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人需求的增加,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将日益关注和重视老龄产业,老龄产业呈现兴起的势头。但老龄产业整体尚处初步发展阶段,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现实及潜在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老龄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老龄产业的快速发展。描绘了幸福中国、小康中国、美丽中国的愿景,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要实现上述目标,须解决老龄化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让老年人增加幸福感。同时,要依靠政策扶持与平台支持,实现全社会的有效动员,为老龄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为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2012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将于12月19日~21日举行。本届博览会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和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中国老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