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供毕业设计参考用)_第1页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供毕业设计参考用)_第2页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供毕业设计参考用)_第3页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供毕业设计参考用)_第4页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供毕业设计参考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1.工艺分析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内容很多,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分析,应主要考虑:1.1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标注原则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应符合编程方便的特点在数控加工图上,宜采用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协调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零点的设置和计算。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则无法对被加工的零件进行造型,也无法编程。1.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1)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应能得到保证。2)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尽可能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3)零件的工艺结构设计应确保能采用较大直径的刀具进行加工。采用大直径铣刀加工,能减少加工次数,提高表面加工质量。4)零件铣削面的槽底回角半径或腹板与缘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r不宜太大。由于铣刀与铣削平面接触的最大直径d=D-2r,其中D为铣刀直径。因此,当D一定时,圆角半径r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面积就越小,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力就越差;效率越低,工艺性也越差。5)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数控加工过程中,若零件需重新定位安装而没有统一的定位基准。会导致加工结束后正反两面上的轮廓位置及尺寸的不协调。因此,要尽量利用零件本身具有的合适的孔或设置专门的工艺孔或以零件轮廓的基准边等作为定位基准,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相对位置的准确性。1.3加工方法选择及加工方案确定1)加工方法选择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二是己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该机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根据零件的种类和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和加工方法。平面轮廓零件的轮廓多由直线、圆弧和曲线组成,一般在两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上加工;具有三维曲面轮廓的零件,多采用三坐标或三坐标以上联动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加工。经粗铣的平面,尺寸精度可达IT12~IT14级(指两平面之间的尺寸),表面粗糙度(或Ra值)可达12.5μm~50μm。经粗、精铣的平面,尺寸精度可达IT7~IT9级,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6μm~3.2μm。孔加工的方法比较多,有钻削、扩削、铰削和镗削等。大直径孔还可采用圆弧插补方式进行铣削加工。对于直径大于φ30mm己铸出或锻出毛坯孔的孔加工,一般采用粗镗→半精镗→孔口倒角一精镗加工方案。孔径较大的可采用立铣刀粗铣一精铣加工方案。有空刀槽时可用锯片铣刀在半精镗之后、精镗之前铣削完成,也可用镗刀进行单刃螳削,但单刃模削效率低。对于直径小于φ30mm的无毛坯孔的孔加工,通常采用饶平端面→打中心孔→钻→扩→孔口倒角→铰加工方案。有同轴度要求的小孔,须采用饶平端面→打中心孔→钻→半精螳→孔口倒角→精镗(或铰)加工方案。为提高孔的位置精度,在钻孔工步前须安排锪平端面和打中心孔工步。孔口倒角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以防孔内产生毛刺。螺纹的加工根据孔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直径在M5mm~M20mm之间的螺纹,通常采用攻螺纹的方法加工。直径在M6mm以下的螺纹,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底孔加工后,通过其他手段攻螺纹。因为在加工中心上攻螺纹不能随机控制加工状态,小直径丝锥容易拆断。直径在M25mm以上的螺纹,可采用镗刀片螳削加工。加上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热处理要求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方法加工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的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采用磨削。一般小尺寸的箱体孔选择铰削,当孔径较大时则应选择镗削。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以及工厂的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2)加工方案确定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即精加工的方法,再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在加工过程中,工件按表面轮廓可分为平面类和曲面类零件,其中平面类零件中的斜面轮廓又分为有固定斜角和变斜角的外形轮廓面。外形轮廓面的加工,若单纯从技术上考虑,最好的加工方案是采用多坐标联动的数控机床,这样不但生产效率高,而且加工质量好。但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无力购买这种价格昂贵、生产费用高的机床,因此应考虑采用2.5轴控制和3轴控制机床加工。2.5轴控制和3轴控制机床上加工外形轮廓面,通常采用球头铣刀,轮廓面的加工精度主要通过控制走刀步长和加工带宽度来保证。加工精度越高,走刀步长和加工带宽度越小,编程效率和加工效率越低。如图1所示,球头刀半径为R,零件曲面上曲率半径为ρ,行距为S,加工后曲面表面残留高度为H。则有:式中,当被加工零件的曲面在ab段内是凸的时候取“+”号,是凹的时候取“一”号。图1行距的计算图1.4工艺设计1)工序和工步的划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应尽量集中,一次装夹应尽可能完成大部分工序。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有下列方法:(1)按加工内容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较多的零件,按零件结构特点将加工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可用典型刀具加工。例如加工内脏、外型、干面或曲面等、加工内腔时,以外形夹紧:加工外腔时,以内腔的孔夹紧。(2)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行程和减少换刀时间,减少换刀误差。(3)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于容易发生加工变形的零件,通常粗加工后需要进行矫形,这时粗加工、精加工作为两道工序,即先粗加工再精加工,可用不同的机床或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又分为工步,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如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对于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整个加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以减少因铣削切削力大,造成零件可能发生变形而对孔的精度造成影响:对于具有回转工作台的加工中心,若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但数控加工按工步划分后,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不好执行,为了避免零件发生批次性质量问题,应采用分工步交检,而不是加工完整个工序之后再交检。2)加工余量的选择加工余量指毛坯实体尺寸与零件(图纸)尺寸之差。加工余量的大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制造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余量过大会浪费原材料及机械加工工时,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的消耗;余量过小则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留下的各种误差、表面缺陷和本工序的装夹误差,容易造成废品。因此,应根据影响余量的因素合理地确定加工余量。零件加工通常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才能达到最终要求。因此,零件总的加工余量等于中间工序加工余量之和。(1)工序间加工余量的选择原则采用最小加工余量原则,以求缩短加工时间,降低零件的加工费用。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特别是最后的工序。(2)在选择加工余量时,还应考虑的情况由于零件的大小不同,切削力、内应力引起的变形也会有差异,工件大,变形增加,加工余量相应地应大一些。零件热处理时引起变形,应适当增大加工余量。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和工艺装备的刚性可能引起的零件变形,过大的加工余量会由于切削力增大引起零件的变形。(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查表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工厂的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积累的数据,先制成各种表格,再汇集成手册。确定加工余量时查阅这些手册,再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后确定。目前我国各工厂普遍采用查表法。经验估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工艺编制人员的实际经验确定加工余量。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因余量过小而产生废品,经验估算法的数值总是偏大。经验估算法常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分析计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一定的试验资料数据和加工余量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加工余量的各项因素,并计算确定加工余量。这种方法比较合理,但必须有比较全面和可靠的试验资料数据。目前,只在材料十分贵重,以及少数大量生产的工厂采用。3)加工路线的确定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它是编程的依据,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在确定加工路线时要考虑下面几点:(1)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且效率要高。(2)减少编程时间和程序容量:(3)减少空刀时间和在轮廓面上的停刀,以免划伤零件:(4)减少零件的变形;(5)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孔系零件的加工应避免机床反向间隙的带入而影响孔的位置精度;(6)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应根据零件的实际形状、精度要求、加工效率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是行切还是环切,是等距切削还是等高切削的加工路线等。1.5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刀具从结构上可分为:①整体式;②镶嵌式,它可以分为焊接式和机夹式。机夹式根据刀体结构不同,又分为可转位和不转位两种;③减振式,当刀具的工作臂长与直径之比较大时,为了减少刀具的振动,提高加工精度,多采用此类刀具;④内冷式,切削液通过刀体内部由喷孔喷射到刀具的切削刃部;⑤特殊型式,如复合刀具、可逆攻螺纹刀具等。数控加工刀具从制造所采用的材料上可分为:①高速钢刀具;②硬质合金刀具:③陶瓷刀具;④立方氮化硼刀具;⑤金刚石刀具:③涂层刀具。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上用到的刀具有:①钻削刀具,分小孔、短孔、深孔、攻螺纹、铰孔等;②镗削刀具,分粗镗、精镗等刀具:③铣削刀具,分面铣、立铣、三面刃铣等刀具。1.6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出速度、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在数控加工中通常称为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如图2所示。图2铣削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和精加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从刀具的耐用度出发,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是:先确定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其次确定进给出量,最后确定切削速度。1)切削深度aP①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12.5μm~25μm时,如果圆周铣削的加工余量小于5mm,端铣的加工余量小于6mm,粗铣一次进给就可以达到要求。但在余量较大,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或机床动力不足时,可分多次进给完成。②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3.2μm~12.5μm时,可分粗铣和半精铣两步进行。粗铣时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选取同前。粗铣后留0.5mm~1.0mm余量,在半精铣时切除。③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0.8μm~3.2μm时,可分粗铣、半精铣、精铣3步进行。半精铣时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取1.5mm~2mm:精铣时圆周铣侧吃刀量取0.3mm~0.5mm,面铣刀背吃刀量取0.5mm~lmm。2)进给量进给量有进给速度Vf、每转进给量f和每齿进给量fZ3种表示方法。进给速度Vf是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min,在数控程序中的代码为F。每转进给量f是铣刀每转一转,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r。每齿进给量fZ是铣刀每转过一齿时,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z。3种进给量的关系为:Vf=f·n=fZ·z·n铣刀转速为n,铣刀齿数为z。每齿进给量fZ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fZ越小;反之则越大。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类高速钢铣刀。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fZ就越小。可查取有关表格选取。攻丝时,送给速度的选择取决于螺孔的螺距P(单位:mm),由于使用了有浮动功能的攻丝夹头。一般攻丝时,进给速度小于计算数值:Vf≤P·n表1:刀具材料与许用最高切削速度表2:铣刀切削速度(mm/min)2.曲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编程2.1对如图3所示纸垫落料模凸模轮廓进行编程与加工。刀具直径为“10”,对号为“01”,切削深度为“5”,工件表面z坐标为“0”。(给定毛坯为160*100*20,所有表面的粗糙度Ra为3.2)a)平面轮廓图b)加工后的立体图图3平面典型零件之一1.工艺分析:1)几何尺寸分析。从平面轮廓图中知,所有尺寸的公差没有标注,即为一般公差,选用中等级(GB1804—m),其极限偏差为:±0.3。数控机床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是完全可达到的。2)规划刀具路径。根据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有粗、精加工。根据毛坯、刀具的直径,分二次进刀进行粗加工。留加工余量0.2mm。加工的起刀点设置在工件的外,距工件边约10mm。并设置刀补。为保证加工平稳不振动。手工编程起刀点与切入点是直线,如图4a);自动编程起刀点与切入点是圆弧,如图4b)。3)将典型零件的尺寸作如下变化:(达到IT7)80→8040→40140→140当尺寸带有公差时,必须对尺寸公差进行处理。a)b)图4刀具路径的规划3)对尺寸公差处理的方法。一是直接换算,将公差换算成几何尺寸,供编程和绘图用。二是用刀补值来完成对公差的处理。2.2如图5所示的槽形零件,其毛坯为四周已加工(厚为20mm),槽宽6 mm,槽深2mm。编写该槽形零件加工程序。图5槽形零件工艺和操作清单。该槽形零件除了槽的加工外,还有螺纹孔的加工。其工艺安排为“钻孔→扩孔→攻螺纹→铣槽”,其工艺和操作清单见表3。表3槽形零件的工艺清单材料铝零件号001程序号0030操作序号内容主轴转速(r/min)进给速度(m/min)刀具号数类型直径(mm)1中心钻150080T014mm钻头42扩钻2000100T025mm钻头53攻螺纹200200T03M6攻螺纹64铣斜槽2300100、180T046mm铣刀6注意:槽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其余为Ra12.5。?2.3图6为某快餐盒凹模的零件图。图6快餐盒的三视图分析:快餐盒的主要结构是由多个曲面组成的凹型型腔,型腔四周的斜平面之间采用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斜平面与底平面之间采用半径为5mm的圆弧过渡,在凹模的底平面上有一个四周为斜平面的锥台。凹模上部型腔为锥面,用于压边,模具的外形结构较为简单,为标准的长方体。数控加工工艺:粗加工整个型腔,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精加工上凹槽;精加工下凹槽;精加工底部锥台四周表面;精加工底部上表面;精加工上、下凹槽过渡平面。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工件直接安装在机床工作台面上,用两块压板压紧。凹模中心为工件坐标系X、Y的原点,上表面为工件坐标系Z的零点。刀具选择:根据工件的加工工艺,型腔粗加工选用φ20mm波刃立铣刀;上凹槽精加工采用φ20mm平底立铣刀;下凹槽精加工为φ6R3mm球头铣刀。底面锥台四周表面的精加工采用直径为φ4mm的平底立铣刀(因锥台直角边与底平面交线距离仅为4.113mm);用φ20mm的平底立铣刀精加工底部锥台上表面和上、下凹槽过渡平面。上下凹槽粗加工一起进行,精加工采用φ6mm的球头铣刀。切削用量加工工序卡(表5)。表5:快餐盒凹模的加工工序卡工步序号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mm)主轴转速r·min-1进给速度mm·min-1切削深度mm1型腔挖槽粗加工T01φ20波刃立铣刀50020022上凹槽表面精加工T04φ20平底立铣刀6003003下凹槽表面精加工T02R3球头铣刀15003004底部锥台四周表面精加工T03φ4mm的平底立铣刀16002005底部锥台上表右精加工T04φ20平底立铣刀6003006上、下凹槽过渡平面T04φ20平底立铣刀600300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设备管理制度1.1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为了确保货车检修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实现安全生产,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现阶段生产需要的机械动力设备日常管理、使用和维修的制度。1.1.1基础管理:a.新拨的设备安装验收后和自制固定资产设备都属于段固定设备。b.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设备车间实施。c.新设备的调试必须有技术科、车间、作业场有关人员参加,由技术科组织设备生产厂家来人调试时,作业场、车间予以配合。d.新设备调试完成、验收合格后,由技术科将该设备正式交设备给车间使用,并填写设备交接记录,在技术科与车间设备副主任、设备使用部门签字确认;同时设备质检员填写设备试运转交接记录单,并由技术科、车间、维修车间负责人和设备质检员四方面签字或盖章生效。e.设备使用者必须取得《设备操作证》方可操作设备,并按规定正确填写设备使用记录。f.设备使用者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自检自修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杜绝简化作业。h.设备发生故障,由设备使用者通知主管,并通知设备车间有关人员现场维修,同时,设备使用者和维修者进行相关记录。i.新设备发生故障,原则上是:在保修期内,由设备生产厂家负责维修;在保修期外,由设备车间负责维修。如果新设备故障影响现场生产,可由设备车间对故障进行紧急处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j.新设备保修期满后,由设备车间进行维修工作。k.特种设备、探伤设备等特殊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工作按段有关文件执行。1.1.2设备使用管理在使用中的设备,根据“谁使用谁养护”的原则,实行“两定”(定人、定机)“三包”(包使用、包保养、包保管)的包机制度。1.1.2.1对设备使用包机人的规定a.单机使用的设备,设备操作者即为包机人。b.两人及两人以上使用的设备或机组,选出包机人,由该负责人组织操作者使用、保养设备并对设备负全责。c.班组集体使用的共用设备,由所在班组的工组长担任包机人或车间领导指定包机人,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负责。d.设备包机人要保持相对稳定,变更设备包机人时,由设备所在地主管批准,属于精密、重点的大型设备,必须经技术部门核准。1.1.2.2包机人岗位责任制包机人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技术,做到“两不、三好、四懂、五会、一消灭”。两不:不带病运行、不违章蛮干;三好:管理好、使用好、修养好;四懂:懂设备构造性能、懂安全生产知识、懂操作规程、懂设备评比鉴定内容和方法;五会:会使用、会养护、会润滑、会日检日修、会排除一般故障;一消灭:消灭设备人身事故。使用设备必须执行下列规定:a.使用者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b.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五定”规范进行润滑,并注意节约油脂。c.管理好工具及附件,按要求内容在设备每日或每班开始使用时对设备进行点检并记录。d.遵守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交接班记录和设备使用运转记录。e.保证安全生产,如果发生设备事故,要自觉地保护好事故现场,如实地说清楚事故发生经过,认真分析原因,接受教训,做到不隐瞒,不回避。f.维护设备达到四项要求:即整齐、清洁、润滑、安全。整齐:加工设备的工、卡、量、刃具及附件,加工件按规定地点放置整齐,床面不放置任何物件,防护装置完整不裸露,机具齐全,操纵机构灵敏可靠,性能良好。清洁:每日完工后清扫,周末大清扫,做到设备内外无油污积垢,无碰伤、砸伤、定期清洗附件。润滑:按“五定”,规定加油,润滑器具齐全完整,作用良好,油毯、油线清洁,油标,油窗醒目,油路畅通。安全:按范围进行自检自修,发生故障及时检查排除。h.包机人应参加所包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技术鉴定,参加红旗设备评比及修理后的试车和验收交接、按时将设备上的计量仪表送计量室检验。1.1.2.3交接班制度a.两班以上倒班使用的设备,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按照规定内容和标准严肃认真进行交接,正确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双方必须签字确认。b.交接班记录应如实反映一下内容: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设备附件、备件及工具是否安全,有否损坏丢失;点检及自检自修情况;设备本身及周围场地清洁状态;针对设备特点其他需要交接的事项,交接班记录包机人必须妥善保存,不得丢失、污损。1.1.2.4包机人的责任a.有权阻止未经批准的人员使用所包设备。b.有权阻止检修人员不按检修工艺要求违章检修设备的行为。c.提出对所包设备检修内容,要求和改进意见。d.发现设备检修中有不合格的零件,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或设备的正常使用,或未按分解检查时确定的内容进行施修时,可以拒绝验收。1.2电控制动试风机管理办法1.2.11.21.21.3分车位标记牌使用及管理办法1.3a.标记牌发放情况:每对各有一对分车标记牌。b.当列车停妥,标志插好,值班员广播X道标志插好可以作业,第一对、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检车员在作业分车位两侧的端梁与角柱连接处贴好分车位标记牌后,开始作业;第五对检车员到达自己的分车位置后,分别在连接处贴好标志牌后,站位准备试风,作业完毕后,各对的右侧检车员取回本对标记牌。1.3a.分车位标记牌,在小组接班时,由各组组长交给在左侧检车员使用及管理。b.下班后,由小组组长点清后进行交接,同时交接双方组长在交接本上签字。c.如果标记牌在使用及交接过程中,发生丢失、损坏,车间追究责任人,同时进行赔偿,每个标记牌为50元。1.4安全互控牌管理办法1.41.41.41.4.41.5材料管理领放制度1.5.11.51.5.31.51.51.51.6脱轨器的维护和保养制度1.6.11.6.21.6.31.6.4遇非正常1.7设备巡检制度1.7.1定期巡检:由主任a.巡检必须逐机进行检查,检查出不良处所要逐台记录,并由使用人、检查人签字。b.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设备保养不利,对行车、人身、生产造成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对责任者进行处理。c.作业场值班主任随时抽查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特别是在非正常作业情况下,值班主任要对脱轨器、电动大闸等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凡包保到人的设备出现问题要考核到人。d.站修按照周设备检查表进行检查,做到不漏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1.7.21.7.2a.滑动面是否有拉伤、研伤,结合面间隙是否适当。b.连接传动机构结合是否良好,声音是否正常。c.冷却、润滑、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d.各部件温升情况。e.各连接螺丝及基础螺丝是否松动。f.变速、操纵机构是否可靠。g.各运动部件是否良好。1.7.2a.电机温升、音响是否正常。b.电压、电流显示是否正常。c.各种开关、接触器接点、制动装置是否良好。d.保险丝是否良好,其容量必须与电机容量一致,严禁以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e.配线、接地线是否牢固。f.各种仪表作用是否正常。1.7.2a.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牢固可靠。b.压力表等计量仪表检验是否过期。c.使用人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自检自修范围执行如何。1.8消防器材使用管理办法1.81.81.8.31.81.9电台管理办法1.91.91.91.91.10工具使用管理办法1.10.11.101.10.31.101.101.10.6职工调出或退休时,在离车间前必须将个人的全部工具交还,1.10.71.101.10.9班组要加强工具管理,要人人爱护工具,搞好工具的维护保养,1.11材料配件使用管理办法1.111.111.11.3修理人员处理车辆故障,将换下来的配料及时放回废料堆处,1.11.41.12红外轴温检测仪管理办法1.121.121.11.121.13砂轮机的使用、维修管理办法1.13.11.13.2砂轮机1.13.a.戴好防护眼镜,手中不准拿棉丝、破布作业;b.不得用砂轮侧面研磨和一个砂轮两人同时作业等。c.砂轮研磨接近夹盘时,不准在用。d.不准用砂轮机研磨大型工件,过小工件不得用力研磨。e.砂轮机开动后,需待砂轮转速稳定后,身体站在侧面,头部闪开,工件放在研磨台上再研磨。f.工件研磨时要轻轻推动,严禁用工件撞击砂轮。g.运转中随时注意砂轮状态,发现有任何缺损或螺丝松动,托架摆动异状时,必要时立即停车。h.使用完了及时关闸。1.14各种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1.141.141.14.1.141.15值班室微机使用管理制度1.15.11.151.151.15.1.151.151.151.16RD2型货车轴承故障诊断仪管理制度1.161.161.16.3红外线预报微热以上的轴头必须使用此诊断仪,对使用RD2型货车轴承故障诊断仪验轴1.16.41.161.17锅炉房安全管理办法本规定所指锅炉为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以及以水为介质的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0.1mw,额定出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固定式热水锅炉。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a.锅炉房及储油间(库)内外应有严禁烟火标志牌,消防器材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消防设备、器材取用要方便并在有效期内。b.燃料供给设备及管道运转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c.仪器、仪表电动设备电线接头不得外露。d.锅炉房范围内的控制柜、各种辅机、管道、油罐容器设备等都应接地,接地电阻在5欧姆以下。e.锅炉房内闲杂人员严禁进入。1.18液化石油气炉灶日常使用管理办法1.181.181.18.3炉灶每月定期检修和维护,各部接口要定期检查。减压阀发现问题立即更换;导管发生腐蚀、表皮裂纹破损等要及时更换。自备化石油气钢瓶每次换气需经液化石油气站维修部门进行检测,如出现角阀压盖松动,丝扣上反、1.18.4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休息室及能够产生电弧和火花的房间内,并保证室内通风良好。钢瓶严防高温和日光爆晒。其周围环境温度不大于35度。使用中钢瓶与炉灶之间要保持1.18.5点火时要先开角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具开关。如一次没有点着,要及时关好炉具开关,等气体扩散后再重新点火。如果发现只有1.181.18.71.181.181.181.18.111.181.181.19土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1.19a.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b.最大供热量不小于4.5万大卡/小时;c.供热面积小于350平方米。1.19.2a.采取自然循环方式,严禁带泵强迫循环;b.保证本体能够自动泻压盘管式或鼠笼式的安装与锅壳基本相同,但其泻压管的管径不小于炉体的管径。c.炉具进、出口严禁安装阀门,炉具进、出口及泻压管设置活接头,以便检查维修。泻压装置及其他管系要有可靠的防冻措施:土暖气尽量按装在室内。d.口水泻压罐(箱)距炉本体的垂直高度不大于2米e.口水泻压罐(箱)距上部开孔直径不小于38毫米。f.安装土暖气的房间如果与休息室、工作间等有人的房间连通时,必须安装风斗,炉具配件齐全,烟囱不漏烟,管道穿墙处堵塞严密,门关严密,防止发生煤气中毒。1.19a.土暖气由作业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根据文件要求,结合作业场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办法,突出“补水、燃烧、检查、检修”等方面内容。b.土暖气在使用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入冬前要对使用人员进行一次有关暖气安全知识、操作技术方面,的专题教育,使用者要懂得其结构、原理及有关要求,严禁非本岗人员燃烧。c.土暖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暂时停止使用时,必须将水排空,运用中的土暖气不得灭火,以防止炉体和管系结冰形成密封,发现管道及炉体内结冰,必须先用缓慢加温的方法,让冰溶化后,方可重新点火使用。d.炉体装有安全器,损坏后不得用异物代替,用使用原规格和型号的安全器。e.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状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停火后检查管路是否堵塞,炉体腐蚀开焊等,待处理后方可使用。停火期间如果使用其他取暖设备应符合规定的安全措施,方可使用。f.取得合格证的土暖气,不得随意改变其结构。g.取暖完毕后,要对土暖气进行保护,使之处于良好状态。为防止锈蚀尽量避免潮湿放在干燥的地方。h.土暖气每年使用前,必须对炉体出水、回水、漏水管、泻压管是否通畅进行一次彻底检查。1.20计算机管理办法1.20a.计算机使用要把系统列为机要进行管理。b.新建应用软件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检测程序是否存在病毒,方可进行使用。c.机房必须配备1211型灭火器,其数量按面积定,每5M2不少于1公斤。机房内不得存放任何易燃、易爆、强磁腐蚀性危险品,值班室环境要做到卫生清洁、设备放置整齐。d.计算机房要实行要害管理,严格执行机房管理制度,加强计算机安全保密制度,外来人员进入机房需经“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并登记在册,并要有专人全程陪同。e.所有的系统资产要严格执行登记使用制度,并建立完善的台账及设备档案。f.设备使用和信息存取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任何人不得越权使用或改变系统资源。存储介质和文件资料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利用、修改、复制和外借。g.为防止制造传播新的计算机病毒,对新引用的软件和外来数据媒体要采取慎重态度,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投入正常运行。1.20a.未经授权人员或未经“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许可,不得随意进出值班室和资料室动用设备。b.遵守微机管理制度,听从管理人员指挥,在指定的计算机设备上工作,不得动用与指挥操作无关的设备。c.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和系统运行要求进行操作。d.不得在计算机上擅自运行自带软件或做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e.不得擅离正在运行显示重要信息的计算机。f.带出机房的存储介质和资料须经主任批准,并由“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人员进行检查登记。1.20a.微机操作者,必须经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b.包机办法和要求:微机使用要严格执行:两定(定机、定人);三包(包使用、包保养、包管理),值班室(HMIS专用机由值班员助理负责、脱轨器专用机由红外线值班员负责、图像监控专用机由值班员负责)资料室(办公用机由资料员负责)TFDS室(生产用机由TFDS组长负责)。1.20.4要求:管好设备包机人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他人操作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不1.21设备台帐记录填写标准设备台帐、记录填写总的原则是相关内容必须按日期填写,不得滞后也不得超前,填写内容齐全、准确、字迹工整,不得涂改简化,台帐、记录中需要签字确认的内容必须由有关人员签字。1.21.1设备点检、运行记录卡1.21.1.1编号、名称按技术部门给定的编号名称如实填写,要求每张点检卡都要填写。1.21.1.2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1.21.1.3设备运转时间栏,要求轮班人员分别填写。1.21.1.4点检内容根据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点检内容顺序进行点检,按技术科下发的点检顺序表填写内容。1.21.1.5点检情况及运行时间等应上下对齐,正确填写。1.211.21.21.21.21.21.2.31.22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案机械设备的使用是以保证运输安全畅通,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强化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管理,使生产主要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为正常的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是每一名机械设备操纵人员的责任。由于运输生产的需要,不断增添许多新的机械设备,既方便了生产工作,也给我们的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在非正常状态下保证正常运转,特制定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案如下:1.22.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要有设备操作证,认真负责机械设备的保养、请擦、给油并认真填写记录。1.22.2开机前要认真检查设备的技术状态,按照季节的变化做好试车,待运转良好后方准作业。1.22.3机械设发生故障或事故后,该设备操作人员要及时将发生故障的设备情况向西站修副主任、设备管理负责人、调度反映,如果夜间发生故障要及时向值班人员汇报,上述人员在接到设备发生故障的信息后,要及时同运用车间及段设备车间进行联系,1.22.4各种液压、电气转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同电工进行联系,及时处理,故障较大时同设备车间及时联系修理。1.22.5各种起重设备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停电进行检查、处理,故障较大时同设备车间及时联系修理。1.22.6锅炉压力容器不应带病作业,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停炉进行检查,故障较大时同设备车间及时联系修理。1.23触摸屏管理办法1.23.1管理1.23.1.1触摸屏系统由作业场技教员负责管理。1.23.1.2触摸屏系统是为职工查询、学习、考试而用,严禁进行其他操作。1.23.1.3职工上机操作时,保证一人一用,严禁双人以上同时操作,以防损坏。1.23.1.4职工上机时要爱护公物,触摸屏只能用手指进行操作,操作时要轻点,严禁使用指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