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1页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2页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3页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一课时)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鲁尔区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鲁尔区的图文材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鲁尔区繁荣与衰落的原因。【教学难点】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仔细阅读教材P58—P59页图文材料,描述德国鲁尔区的概况,完成下表。地理位置气候河流资源【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P58-P59的图文内容,结合下列材料。分析讨论鲁尔区辉煌时时期的区位条件。【材料一】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储量大。【材料二】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联系了东欧与西欧、北欧与南欧地区,毗邻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众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市场前景广阔。图二图一图二图二图一图二【探索新知】结合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分析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完成下表。a.钢铁工业b.机械工业c.电力工业【活动三】认真阅读教材P59-60页,结合下列材料,分析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勘探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石油、天然气的比重逐渐增多。【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后,积极发展各自的民族工业,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量又相继下降。随后,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材料三】鲁尔区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遭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使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巩固检测】1.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2.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读下图,回答3~4题。3.导致图示区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世界性钢铁过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10年12月1日,国家正式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完成4~6题。4.有关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B.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持续性C.不易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D.使山西省成为全国能源供应基地5.山西实施经济转型试验的原因是()A.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B.单位GDP能耗低C.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D.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6.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①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②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③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④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为了促进北京的持续发展,北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的调整。一是将首都钢铁厂迁往渤海沿岸的曹妃甸,二是制定了新的工业规划。下图是北京市最新的工业区域规划模式。据此回答7~8题。7.有关首钢搬迁对北京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钢铁工业是重污染企业,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②钢铁工业用水量大,搬迁后可以缓解北京用水紧张的状况③首钢搬迁可以减少北京的人口、住房的压力④首钢搬迁会促使北京钢铁价格上涨A.①②B.②③C.①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