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今年的3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肾脏日,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嚣官,是维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重要脏器,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单位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体2.某班兴趣小组外出活动,一学生(血型为A型)发生意外导致大量出血,该小组中有甲、乙、丙、丁等4位同学主动为他献血,其血型鉴定结果如表甲乙丙丁A型标准血清凝集不凝集凝集不凝集B型标准血清不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你认为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A.甲 B.乙C.丙 D.丁3.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酶,能消化脂肪D.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4.在这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为了扩大领地 B.为了躲避敌害C.其他动物入侵 D.森林大量减少5.下列关于蝗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捕捉它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B.蝗虫的成虫后翅很薄,适于飞翔,所以活动范围较大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D.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不是肺,而是开口于腹部的气管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血管中血流的速度一样B.血管1能将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C.血管2和人手臂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种类型的血管D.血管3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7.某人24小时内没有进食,其血液中的()在流经小肠绒毛后会增多.A.氨基酸B.葡萄糖C.氧气D.二氧化碳8.每个健康公民,都应该积极参加无偿义务献血活动,通常一次献血量为A.20~30mlB.200~400mlC.700~800mlD.1000ml9.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B.皮肤具有免疫功能C.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D.表皮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1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做了以下实验:将如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进行观察.那么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空气 B.微生物 C.玻璃管 D.温度11.如图为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曲线图,其中属于生殖系统发育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都不是12.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小脑、脑干 D.脑神经和脊神经13.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A.1——瞳孔 B.2——巩膜 C.3——视网膜 D.3——角膜14.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15.课外小组同学使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缩短了蝌蚪发育成蛙的时间。请问该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生长激素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16.用乳酸菌制作的泡菜酸酸咸咸,十分可口,根据泡菜坛的构造和泡菜的制作过程,我们不能猜想以下哪一项结论()A.乳酸菌是真菌 B.蔬菜能为乳酸菌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C.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中能生活 D.制泡菜时产生了乳酸17.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A.表皮B.生发层C.角质层D.真皮18.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A.①②③ B.④②①C.②③④ D.①③④19.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A. B. C. D.20.下列流程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错误的是()A.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B.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听神经→大脑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21.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是。(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是。(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是。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是。(4)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是和是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5)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是分泌不足。(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是的调节作用。22.2016年1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2016地球一小时中国区主题——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为此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我们倡导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_____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

参考答案1、A【解析】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详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其中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B【解析】

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详解】已知,发生意外的学生是A型血,从表中可看出,甲是B型血,乙是A型血,丙是AB型血,丁是O型血.根据输同型血的原则,所以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乙.故选B.3、C【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和肠腺,故A正确;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错误;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故D正确。故选C。【点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4、D【解析】

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所以,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由于森林大量减少。【点睛】了解人类的起源,明确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的改变。5、A【解析】

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详解】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A错误;蝗虫成虫后翅很薄,适于飞行,所以活动范围较大,B正确;蝗虫适宜生活在干旱的陆地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C正确;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不是肺,而是开口于胸部和腹部的气管,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蝗虫的特点。6、B【解析】动脉血血流速度快,静脉血血流速度很慢,毛细血管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A错误;血管1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能将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B正确;血管2内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人手臂上能看到的“青筋”是静脉血管,C错误;血管3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7、D【解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但是“某人24小时内没有进食”,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不会增加。同时小肠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营养物质和氧气,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和氧气都会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详解】血液流经小肠绒毛时属于体循环,在这里血液与小肠绒毛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所以“某人24小时内没有进食”,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流经小肠绒毛后浓度会增加,而氨基酸、葡萄糖、氧气都会减少。【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8、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考点: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9、D【解析】

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皮,有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详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正确;皮肤能够阻挡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具有免疫功能,B正确;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皮,有上皮组织构成,主要起保护和再生的作用;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C正确;真皮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对皮肤有营养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了皮肤的功能:保护、分泌、排泄、感受刺激等。10、B【解析】

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据此答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细菌)。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和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11、C【解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要健康度过。【详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中脑的快速发育是在儿童七八岁时,脑的质量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此后的发育主要是调节功能增强。所以图中代表神经系统发育曲线的是①。图中代表整个身体生长速度的曲线是②,其特点是具有两次生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出生的第一年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第二个高峰期是10到20岁,即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而在青年期,即10岁到20岁之间,性器官迅速发育,这个时期是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到20岁左右基本发育成熟,所以图中代表生殖系统发育曲线的是③。【点睛】了解人体的两次生长高峰以及男女青春期的特征,并会识图和分析,进而总结答案。12、A【解析】

此题可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分析解答。【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因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脑和脊髓,故选A。【点睛】此题要求熟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A【解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详解】眼球的结构如图:对比两图可知,1是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2是虹膜,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3是巩膜,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故选:A【点睛】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4、C【解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选:C。【点睛】要注意: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15、D【解析】

使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缩短了蝌蚪发育成蛙的时间,说明这种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A、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第二性征出现;激发性欲,维持性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故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故不符合题意。

C、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故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在蝌蚪较小的时候就使用甲状腺激素喂养,会使蝌蚪提前发育成为个头较小的蛙。故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理解掌握各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6、A【解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风味,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详解】A.乳酸菌属于细菌不是真菌,它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乳酸菌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蔬菜能为乳酸菌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CD.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CD正确;故选A。【点睛】考查人类对细菌在生活中的应用。17、D【解析】人体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因此如不小心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血了,最少伤及到真皮了。18、B【解析】

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详解】①鼻腔前部丛生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可以净化空气,①正确;②鼻腔黏膜能分泌粘液,对吸入的空气有湿润作用,②正确;③而鼻腔侧壁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与呼吸无关,③错误;④鼻腔黏膜内还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寒冷空气有温暖作用,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9、B【解析】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详解】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A错误;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B正确;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C错误;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膈肌变化与呼吸的关系。20、B【解析】

(1)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A、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A正确;B、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听小骨和内耳颠倒了,故B错误;C、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故C正确;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故D正确。【点睛】理解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1)维生素(2)数量大,分布广,内径小,只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