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按摩入门 - - 基本知识_第1页
一、保健按摩入门 - - 基本知识_第2页
一、保健按摩入门 - - 基本知识_第3页
一、保健按摩入门 - - 基本知识_第4页
一、保健按摩入门 - - 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保健按摩入门--基本知识1、自我穴位保健如何做针灸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它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其实针灸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你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点按穴位,称为“指针法”。当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过长,甲缘光滑。或者将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间关节作点穴工具。为了加强刺激,在点按时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颤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胀的感觉,那就对了。还有一种刺激穴位的方法——灸法。买几根艾条(医药器材店有卖),点燃后将火头置于穴位上方,距离以达到温热感为度。可以让艾条作圆弧运动,称“回旋灸”;也可以做上下运动,称“雀啄灸”,15~20分钟后拿开。此法除头面部以外,可用于全身大多部位。下面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

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不妨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曲池曲肘90度,桡侧肘横纹消失处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经常点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对皮肤病、肘臂挛痛亦有良好的效果。合谷五指自然并拢,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头痛时,掐掐此穴可缓痛止血。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起下3寸处。此穴不仅对胃肠不适,如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有治疗作用,而且还是人体保健强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用艾灸效果更佳。后溪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鱼际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腰或颈部配合向患侧扭转,以打通经脉,松解粘连。

睛明内眼角稍内上方凹陷处。近视、用眼疲劳可闭目点按此穴,按摩眼周,可养眼明目,缓解视疲劳。委中腿窝正中凹陷处。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点按几分钟,可感到腰背轻松,腿脚活动自如。流鼻血时,用蘸了凉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红,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强刺激急救。也可用于头晕、目眩、失眠。此穴亦为保健穴位。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是心血管病首选穴位,对心痛、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都有很好效果,还可防止晕车晕船。关元脐下三寸。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妇慎用。水沟即老百姓常说的“人中”。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可抢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须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实际为身体上的疼痛点,无固定位置。痛则不通,点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组织,可舒筋活络,达到通则不痛。2、中老年如何保健按摩按摩是用自己的双手在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揉搓、提拿、拍打,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功能,强壮筋骨,提高抗病能力。这种按摩简单易学,使用方便,适合于家庭保健。老年人如能每天做几回,可达到预防感冒、防治腰腿痛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方法:1)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2)梳抓头:两手五指分开放在头两侧,像梳头那样从前向后,从外向内梳抓头皮。3)揉擦眼眶: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内向外,先上后下,反复擦揉眼眶。4)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5)揉擦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6)揉风池穴: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反复按揉。7)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8)捏拿肩: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拿肩部肌肉。两侧交替进行。9)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10)按揉腹部: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11)捶打腰:两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然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12)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四指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13)摇动踝: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复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踝关节。两侧交替进行。14)揉捏足: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复揉捏足底,两侧交替进行。注意事项:1)按摩一般取坐位,按摩前先静坐片刻,全身放松。2)按摩轻重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头面部应轻,四肢及腰背部稍重。3)按摩时可以做全套,也可以选几个动作。一般以早晨起床按摩头面部,晚上休息前按摩全身为好。3、手部按摩基本知识手部按摩是指以手按压手部反射区(穴),以特定的手法来刺激该反射区(穴),达到调整内脏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保健效果。但要想获得有效的治疗保健效果,事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按摩技法和操作要领。而且,应把握好按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便确保治疗的安全性。(1)按摩手法推法:手部按摩中常用的方法是推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于手部一定的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如用双手拇指从某线状穴位的中点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如用两手拇指指端或螺纹面自某线状穴两端向中间推动合拢,为合推法,又称“合法”、“和法”。

该技法适用于手部各线状穴位。操作时,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手指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按法: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按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和揉法结合使用。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施术。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点法:点法指用拇指指端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点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与按法结合使用。点法较按法接触面积小,力度强,刺激量大,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④叩法:用中指指端叩打手部穴位,称为叩。

叩法适用于手部反射区较窄的部位。操作时,用力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快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感。⑤掐法:掐法指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

手部按摩中,掐法刺激最强,多用于急症、重症。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⑥揉法:手部按摩中多用指揉法。指揉法是用拇指螺纹面吸定于手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指揉法多与按法结合使用,适用于手部各穴位。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持续时间宜长些。⑦捻法:用拇指、食指螺纹面夹持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称为捻法。捻法主要用于手部各指指小关节,常与掐法、推法合用。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力不可呆滞。⑧摇法:使手部指指关节、手腕部关节做被动均匀的环形摇转动作称为摇法。摇法一般需要双手配合,一手固定,一手操作。

摇法主要适用于手部指指及手腕部关节。操作中,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切忌突然单向用力,以防止损伤关节。⑨拔伸法:用两手分别各执患者手部相应关节的一端,以相反方向作拉伸、牵引动作的方法称为拔伸法。

拔伸法适用于手指指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与手部关节的局部病症。操作时,应沿关节连接纵轴线操作,两手用力要适度,不可强拉硬拽,也不能偏斜用力,动作应和谐持久,速度要均匀,以免损伤关节或韧带。⑩摩法:以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附着于手部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称为摩法。

摩法适于手部相对开阔的部位。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迅速而持久。(2)按摩工具:在手部按摩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单纯用手指按摩,手指很快就会疲劳、酸软,达不到按摩力度,影响按摩疗效。因此,最好配置一些按摩工具,最常见而又实用的按摩工具是按摩棒。制作按摩棒时,宜选一长度、粗细合适的硬木棒,大头直径约1.5厘米,小头直径约0.5厘米,两头均磨成圆球形,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即可使用。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硬木棒,亦可选择一头光滑、大小合适的日常生活用品代替,如钢笔、圆珠笔等,只要握持方便即可。4、头面按摩手法:摆动类手法以指或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摆动,称为摆动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揉法,其中掖法不能在头面部使用。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是指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80—120次。

练习本法时,手握空拳,上肢肌肉放松,拇指端自然着力,不可用蛮力下压,拇指要盖住拳眼。在拇指端或拇指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本法接触面积较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实际中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部位。对头痛、头晕、胃痛及关节酸痛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疗,具有舒筋活络、祛瘀消积、健脾和胃、调和营卫等功能。揉法揉法分为指揉和掌揉两种。指揉法是用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跟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本法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为每分钟80—150次。指揉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头面等全身各部,常用于头痛、失眠、脘腹痛、胸闷胁痛以及美容保健等。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消积导滞、宽胸理气、护肤美容及养血生发固发的作用。5、手法与技巧足部反射区按摩的基本手法是以手部特定的技巧动作,在足部特定的反射区上进行按摩操作。具体手法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点法:

点法又称单食指扣拳法,是用拇指指端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足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逐渐用力下按。点法接触面积小,刺激量大,是一种较强的手法,用力要均匀,渗透,逐渐加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被按摩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②按法: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足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逐渐用力下按。使用此法时,用力应平稳,逐渐加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被按摩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但需注意,久用此法,拇指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患腱鞘炎,可与其它手法交替使用。③揉法:揉法分指揉法和掌揉法。指揉法是用手指螺纹面吸定于足部穴位或反射区,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掌揉法是以手掌大、小鱼际或掌根吸定于穴位或反射区上,操作方法同指揉法。由于足对应区面积不大,只能适合于手指揉法。使用此法时,腕部应灵活自如地旋动,动作要连续、协调,压力要轻柔。④推法:

本法用于足部线状反射区,常和按法结合使用,称为推按法。如用双手拇指从某线状反射区的中点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推法是用单指、多指及掌根、大小鱼际侧等,着力于一定部位行单向直线移动。一般多采用拇指推法,即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紧贴体表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操作时,指掌应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⑤擦法:

用单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足部,紧贴皮肤进行往复、快速直线运动,使之产生热量并向机体深部透人。使用此法时,掌面仅贴在皮肤上,一般不用力下压,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指掌作往返直线移动,迅速往复,不能停顿,且用力平稳,以出现温热感为佳。另外,可在皮肤上涂上润肤乳等,以免损伤皮肤。⑥叩法:

叩法常用的有中指叩法和撮指叩法。中指叩法是用中指指端叩打足部穴位,如雨点下落;撮指叩法是手指微屈,五指端捏在一起,形如梅花状,用腕部弹力上下动作行点叩法。叩法用力要快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干脆利索,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均匀而有节奏。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或反射区。也有以拇指与其余各指顶端甲缘相对夹持穴位和反射区施力,或用双手拇指顶端对应夹持穴位和反射区施力。⑦掐法:

刺激最强,掐前要取准部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时要逐渐加力,至弓1起强反应停止,一般为半分钟,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掐法多用于急症、重症。

⑧捏法:

用拇、食二指分别捏压在两个对应的穴位和反射区上压揉,或者拇指在一个反射区和穴位上点压,而食指在另一面起固定作用。手法强度可轻可重,适合于相对的穴位和反射区,如足反射区淋巴(腹部)和淋巴(上身)即可用此法。6、小儿按摩的常用手法(1)推法

推法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三种。直推法是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旋推法是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分推法是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A”形推动称分法;如从穴位两端向中间推动,称合法,又称合推法。

推法是小儿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一般操作时都需用介质,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15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轻灵小巧,始终如一。另外,在某些穴位上推动的方向与补泻有关,应根据不同部位和穴位而定。(2)揉法揉法是指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跟,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也可分别称之为鱼际揉、掌跟揉、指揉法。

揉法也是小儿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操作时压力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每分钟大约100—200次。(3)摩法

摩法是以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本法是小儿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操作时手法要轻柔,速度要均匀协调,压力要大小适当,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按法

按法是以拇指或掌跟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

按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和揉法配合使用,称按揉法。其中指按揉法是头面部的常用手法之一,操作时力量要大小适中,由轻到重,不能骤然猛按,尤其是婴儿的头面部更要注意。掐法

掐法是指用指甲重刺穴位。

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掐时要逐渐用力,以深透为度,但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应轻揉局部肌肤,以缓解不适之感,故实际应用中常与揉法配合使用,称掐揉法。捏法

①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②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紧硬拉,以防肌肤肿痛。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提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7)运法

运法是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每分钟80—120次为宜。7、准确找到自己身体上的穴位许多人一说到穴位就头疼,怕自己找不准。其实,有一种同身寸取穴比量法可以帮助您准确找到自己身体上的穴位。同身寸取穴比量法出自《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临床多指后者,如中指同身寸等。中指同身寸是将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横指同身寸也叫“一指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以上所说的“寸”,并没有具体数值。同身寸(患者本人)中的“一寸”在不同的人身体上长短都是不同的:较高的人“一寸”要比较矮的人的“一寸”长.这是由身体比例来决定的。所以同身寸(患者本人)只适用于自己身上,不能用自己的同身寸(患者本人)在别人身上找穴位,这样做是找不准穴位的。同身寸法同身寸法是指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位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2)、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也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3)横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又称作“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4指横量作为3寸。

(4)弹性尺取穴法

弹性尺取穴法是针对初学者而设的,取穴时必先备一弹性尺(橡皮带),依据需要标上刻度,应用时根据穴位骨度分寸适当伸缩弹性尺(橡皮带)即可。例如找一条弹性橡皮带,先把它上面画上平均的19等份,即可应用于全身任何穴位的取穴。例如要取中脘穴,用一手握住一端,另一手握住与该端相距8等份处,将这两点固定于脐中与胸剑联合处,即可见被拉部分的弹性尺(橡皮带)同等伸张,从脐中往上算4个等份处,既是中脘穴,余皆以此类推。(5)简易取穴法

简易取穴法是临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取穴迅速、准确的特点。本方法多采用自然体表标志、动作体表标志等反映出穴位所在。常用穴位的简易取穴法详见本资料后叙文中的逐一论述。8、科学地学习穴位防病治病说起穴位,不是电视上那么神奇,但是认真学习穴位,既可掌握文化知识,又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中医有一首歌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介绍记忆人体穴位与治疗关系的歌诀。这个中医穴位的歌诀告诉我们人体的四个重要穴位:足三里、委中、列缺和合谷。穴位是针灸学的名词。针灸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对人类的贡献目前已十分明显。所谓针灸是一种治疗方法,包括针法和灸法,前者是以金属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后者则是以艾绒(把艾蒿的叶子晒干后捣成的碎末)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火燃烧,温灸穴位表面的皮肤。针和灸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合用,故称针灸。针灸刺激的都是穴位。穴位原名“俞穴”,也有人称其为“穴道”、“腧穴”(或写成“输穴”)、“孔穴”或“气穴”等。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因此,穴位是经络中气血输注的位置。《黄帝内经》是最早的一部介绍针刺治疗的医书,书中只介绍了人体160个腧穴,而与经络相关联的穴位远非这些。概括地说,与十四经(十二正经与任、督脉)有关的穴位有360多个,每个穴位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为“经穴”。还有没列入十四经内的穴位则称为“经外奇穴”。此外,没有固定位置,随压痛点而定的称之“阿是穴”,也称“不定”穴、“天应”穴。阿是穴这一名称,源于《千金方》(唐代孙思邈著)一书中所写:“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所谓“快或痛”是敏感反应的意思。因此阿是穴就是压痛点。后人在《玉龙歌》中写道:“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说出了阿是穴也叫“不定穴”。从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可以推出,穴位的起源,即人类在生活中,偶然因体表撞击而使他所患的病痛得以减轻或痊愈;或者在身体不舒服的部位按摩或捶打,使病痛得以缓解。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加之以砭石这种原始的医疗工具刺激身体,长时期的实践,人类对“穴位”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再发展形成祖国医学中所称的“经络”。穴位·刺激·保健现代医学认为,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当以手指按压穴位时,内部则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和酸、麻、胀的感觉。针刺疗法已被世界广泛接受,西医不仅在临床上应用它,而且在科研领域,从不同角度探讨穴位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试图寻找穴位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虽然有了一些可喜的发现,然而一切还在探求的初步。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无法观察到穴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各种推断都在实验室和临床上遇到了否定,然而科学家仍在一代一代地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尽管如此,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用现代化手段,如电、磁、激光、红外线、微波等手法刺激穴位或以药物注入穴位,或以针刺穴位配合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等等,都表明了穴位治疗并没有因机制不清而放弃,相反是更加地深入发展。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解开穴位和经络这一谜团。穴位与经络一样,并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玄妙东西,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体内,了解一些穴位的知识,应用在养生保健上,这是普通人的目的。日常生活中,闲暇之时,用少量时间,坚持每日一次的穴位刺激,可以起到调理脏腑功能、调整阴阳的作用。既可防治疾病,又能保健强身,穴位刺激不一定非用针灸,最简单的是以指代针,即用手指按压揉捏穴位表面的皮肤,同样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说到这里,使人想起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高手,在交手时有手指点穴之功,令对手动弹不得而束手就擒。当然,小说中有夸大的成分。然而,用强力点按某些穴位产生酸胀感,导致肢体麻木,这并非奇事。我们日常养生保健选择穴位以具有强壮功能的穴位为主,如足三里、曲池、关元、气海、三阴交、内关、合谷、涌泉等。每个穴位的按压时间为2至3分钟即可,不必太长。按压力量应由轻到重再到轻,最后每穴原地揉摩几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用穴位刺激达到养生保健作用是中国古人几千年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可以用每个人自己的手来完成。看来,“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一句空话。附:几个穴位的位置。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尽头外方5分处。关元: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气海: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寸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内关:伸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方2寸,两筋之间。合谷:拇、食指伸张时,手背第1、2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侧。涌泉:足掌心中线上前1/3与后2/3交界处。上述取穴时所说的1寸是自己的中指弯曲时,第二节指骨两纹头之间距离。食指到小指并拢,四个手指横度相当于3寸,食、中指横度相当1.5寸。(见前“准确找到自己身体上的穴位”章节内容所述)如此看来,每个人的度量距离只适用于自己或同等身高的他人。9、足部反射区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足底的反射区排列,呈现出的是人体全息示意图。双足并拢在一起,在足底就可反映出人体各部分器官的全息图,如同一个屈腿盘坐的人体。双足是人体一个理想的全息胚。双足揭示的人体器官信息实际上也是人体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体全身各脏腑器官在脚部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人体某一脏器有了疾病,在脚上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有敏感的压痛点。换言之,在脚上某一反射区有了异常反应,如压痛感或气泡、颗粒、条索、结节或小硬块,就可显示对应的器官发生了疾病。足部反射区的排列规律可概括为以下内容。就人体全身而言,总的对应关系为——头部与脚趾相对应,胸部与脚掌的前半部相对应,腹部与脚掌的中部相对应,盆腔部同脚跟相对应。头部各器官的反射区全部在脚趾上。额窦(相当于前额和颅顶)的反射区在各个脚趾的趾端;眼睛、耳朵以外的头部器官,比如大脑、垂体、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和鼻子等的反射区均位于脚拇趾上;颈项的反射区位于脚拇趾的根部,左侧头部器官的反射区位于右脚;右侧头部器官的反射区位于左脚。胸腹部与足反射区的对应关系:胸部各器官的反射区在脚掌前半部,左肺的反射区在左脚,右肺的反射区在右脚,心反射区位于左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