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及高纯盐酸岗位试车方案_第1页
氯化氢及高纯盐酸岗位试车方案_第2页
氯化氢及高纯盐酸岗位试车方案_第3页
氯化氢及高纯盐酸岗位试车方案_第4页
氯化氢及高纯盐酸岗位试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离子膜烧碱装置氯化氢岗位试车方案编写: 校对:审核:试车参加人员名单试车小组组长:试车小组副组长:试车小组组员:经培训合格的岗位操作工、警戒人员一、项目名称:离子膜烧碱装置二、单项名称:氯化氢岗位试车方案三、试车时间:2012年月日四、试车地点:五、试车目的及所需达到的标准要求1、静设备能良好运行。2、工艺管路管件内杂物清洗干净,试压查漏须达到所需要的压力标准。3、工艺控制指标、制冷量和安全性能需达到正常生产时的要求。4、所有电器、仪表和配电室已按工艺要求安装及调试完成。六、试车应具备的条件1、装置四周地面要平整,不允许有坑洼积水。设备四周不允许有各种杂物堆积,保持四周道路的畅通。保持水沟排水顺畅。2、检查工艺管线、设备、电气、仪表安装应符合设计及安装技术要求。水、电、仪表公用工程设施能确保满足试车要求。3、系统已经过吹扫清除和试压消漏,已通过安装验收。七、试车内容及程序1.试车内容1.1动设备试车各酸泵试车1.2假物料试车以空气代替氯气和氢气,打通氯化氢工序流程,测试阀门、仪表运行情况。1.3真物料试车点火试车,刚开始生成的盐酸可能未能达到高纯酸要求,先按废酸处理。2.试车的操作方法及事故处理2.1动设备试车2.1.1酸泵试车酸泵电机试运行,拆下泵体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点动电机,观察泵转向是否与泵要求一致,从电动机端看泵,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单电机正转。运行2小时,2小时过程中观察电机的电流及温升情况是否正常,做好记录。一切正常后,停电机装上联轴器,检查悬架体的润滑油是否洁净,油位是否在正常位置(窥油孔的1/2~2/3处),泵轴承为深沟环滚动脂润滑轴承,双面带防尘盖。由于供货时已填充有脂润滑,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时不需加入润滑油。(注意检查是否已经加润滑油)2.1.2酸泵的开车试车操作2.1.2.1开始使用的泵及长期停车的泵在开动以前,必须用手转动联轴器数周,以证实泵内没有卡住或其它损坏现象。2.1.2.2打开泵的进、出口阀,对泵腔进行灌水排空气,然后关闭出口管路上的阀门。2.1.2.3启动电动机。2.1.2.4当泵出口压力达规定压力时,打开出口管路上的阀门,泵开始正常工作;注意严禁憋压超过3分钟。运转过程中,如发现噪声或不寻常声音时,应立即停车,待处理后再按上述步骤重试。2.1.3停泵操作:2.1.3.1关闭泵出口管上的阀门,避免液体倒流冲击叶轮、泵体。2.1.3.2关闭电动机。2.1.3.3关闭泵进口阀。沿管路检查管道,检查是否在管壁处、法兰连接处、焊缝有泄漏现象。如果有,作好记号,以便检修消漏。2.2假物料试车2.2.1关闭氯气进口大阀,从氯气缓冲罐底部排污阀用胶管接入空气,以代替氯气来试车。2.2.2关闭氢气进口大阀,从氢气缓冲罐底部排污阀用胶管接入空气,以代替氢气来试车。2.2.3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准备工作:2.2.3.1检查系统、设备是否正常。设备安装是否完善稳固,均经水压检验合格。2.2.3.2合成炉的安装垂直度、防爆膜的安装应符合要求,看火视镜清晰透亮。2.2.3.3阻火器达到使用要求:阻火器、缓冲罐、汽水分离器等无积液。2.2.3.4检查炉顶引风机运转正常并符合要求。2.2.3.5全面检查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和流量仪表等是否严密,仪表控制灯显示清晰正确、灵活好用。2.2.3.6重点检查合成炉灯头完好程度,揩擦或调整合成炉视镜玻璃,检查好火炉顶防爆膜的完好性。2.2.3.7冷却水系统供水可靠,水压宜≥0.2Mpa,合成炉冷却水流动顺畅。2.2.3.8模拟试运行运转1小时,检查引风机抽吸情况、冷却水管路及下酸管路是否畅通、尾气管中有无气阻。2.2.3.9再次检查防爆膜是否正常。2.2.3.10分析工做炉内和炉顶含氢分析,此步测试分析仪器。2.2.3.11点火前应检查H2阀门密封性和Cl2阀门密封性,经确认不漏后,再仔细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处于点火时的工作状态。2.2.3.12做好尾气吸收的准备工作,打开尾气吸收塔上水阀。2.2.3.13依次打开炉体冷却吸收段的冷却水上、回阀,检查冷却水温是否正常,调好吸收水位,打开炉体尾气净化段喷淋水阀,并调节到最佳状态。2.2.3.14点火准备工作完毕。2.2.4合成炉的点火开车操作2.2.4.1准备好点火用的“L”型火棍,不要用棉纱代替。2.2.4.2打开点火棍阀门,检查胶管是否有漏,有漏则消漏,正常后关闭阀门。对点火棍的测试结束。2.2.4.3检查合成炉循环水上水阀和回水阀是否打开,检查循环水循环效果。2.2.4.4检查吸收水是否已达合适液位,吸收水管是否畅通。2.2.4.5打开氢气、氯气管道上截止阀。2.2.4.6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试。此步由电仪专业完成。2.2.5停车操作2.2.5.1由于为假物料试车,所以直接进行紧急停车的测试。2.2.5.2快速关闭送入氯气管的空气,测试工控电脑的紧急停车操作是否正常。2.2.5.3恢复系统为开车状态,然后快速关闭送入氢气管的空气,测试工控电脑的紧急停车操作是否正常。以上各步为针对单台炉的操作,2台炉均需逐台进行测试。先从1#炉开始,完成后再进行2#炉的测试。2.3真物料试车由于该生产装置的特殊性,试车直接用生产原料投料,故按试行《氯化氢岗位操作法》操作点炉开车,2.3.1此步试车要求合成炉生产厂家派员到场指导。2.3.2每台炉都要点火试车一次,停炉期间不允许将氢气管胶管插接到合成炉上。八、主要技术参数及工艺指标1、空气压力要求维持在0.2MPa以上。2、合成炉压力不得大于0.1MPa。九、试车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1.有毒有害物质允许标准1.1空气含氯化氢量最高允许浓度不应超过7.5mg/m3。1.2空气含氯量最高允许浓度不应超过1mg/m3。2.有毒有害物质对健康危害2.1氯气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空气中氯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瞬间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立即死亡。对皮肤也有强烈的刺激性。急性中毒时,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皮肤接触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2.2氢气在物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2.3氯化氢(盐酸):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气态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相互作用,形成盐酸雾,能导致中毒。盐酸蒸汽能刺激眼、鼻、咽喉粘膜和皮肤。急性中毒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浑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栗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3、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成立现场处置应急指挥小组。总指挥:危险源源控制:现场处置:安全警戒:物资供应:B)职责权限:做好生产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当发生车间级突发事件时,组织本车间现场处置小组进行现场处置工作;发生厂级或公司级突发事件时,及时上报厂部或公司。做好应急处置的培训演练工作。4.预防灾害和事故的措施3.1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3.2上班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酸服装、防护眼镜等。3.3厂区内一律禁止吸烟。3.4在有大量氯气外泄而需处理时,必须带好防毒面具,非必要留在现场的人员,要往上风向离开,不要顺风走。3.5氢气极易燃烧,与空气、氯气混合均可形成爆炸性气体,其爆炸范围分别为:空气含氯为4.1~74.2%,氯气含氢为5~87.5%,氢气含氯为5.0~95.0%。3.5.1正常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控制指标规定的数值生产。3.5.2点火前必须对炉内气体进行置换,使用水喷泵抽除。经取样分析(炉内含氢、尾气含氢)合格后,方能点火。3.6停炉后应立即充氮气入炉内,以免造成混合气体爆炸。3.7停炉后15分钟禁止上炉检查及处理,以免发生意外。3.8运转着的设备管道不能检修。必须停车,并排净内部残存物及残余压力。机泵类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3.9仪表及电器装置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调整和检修,其余人员不得乱动。3.10各种贮槽要加盖,楼梯走道应设栏杆,电机靠背轮罩要安全完好,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3.11操作电器设备时,手必须干燥,探测马达温度,要用手背测试。防止触电。3.12严格遵守动火、登高、入罐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3.13用酸岗位领用盐酸时,必须确认盐酸岗位打开阀门后方可送酸;盐酸岗位酸满要求停止送酸时,应立即停止送酸。4.发生灾害的处理方法4.1氢气设备、管路中因渗漏着火时,必须注意保持设备及管路内为正压,及时灭火。如不能处理,应及时报告公司调度处理。4.2如遇氯气泄漏,应穿戴好防毒面具,及时处理。如泄漏过大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调度,在紧急停炉后往上风处躲避。5.发生灾害的急救措施5.1发生盐酸泄漏时,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5.2岗位如发生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5.3皮肤接触盐酸后,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5.4眼睛接触盐酸后,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5.5突遇氯化氢(盐酸)泄露时,应迅速撤离污染区的人员至上风处,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5.6应穿戴的劳保用品。5.6.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故状况抢险、抢修或撤离时,应佩戴隔离式自供气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6.2正常情况下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处理事故时戴面罩式胶布防毒衣。5.6.3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遇到紧急事件要求及时与调度、车间管理人员、消防队等相关部门联系事故报告的要求:事件的类型、发生事件、地点、危险源、主要污染物及其种类、数量或浓度、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情况。2)联系方式:调度内线123465公安局 110市消防支队 119 急救中心 1206.环境卫生6.1严禁将酸、碱直接排放地沟。需要排放废酸、废碱时,应用大量河水冲稀,排至污水池综合处理。6.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保证生产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