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_第1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_第2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_第3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_第4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1页/共37页导入新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欣赏《长江之歌》第2页/共37页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祖国西部的雪域高原上,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吧!导入新知第3页/共37页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各拉丹冬。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3、体会作者在描写壮美景观中所融入的情感。学习目标第4页/共37页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的编辑工作。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作家作品第5页/共37页各拉丹冬位于青海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冰川130条。第6页/共37页南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第7页/共37页懈怠()骤(

)然蠕()动棱()角虔()诚敦()实消长()演绎()黧()黑蜿蜒()衰()竭漫溢()恭()顺裸露()砾()石劲()旅腈()纶熠熠()一、预习题1、注音第8页/共37页懈怠(xièdài)骤(zhòu)然蠕(rú)动棱(léng)角虔(qián)诚敦(dūn)实消长(zhǎng)演绎(yì)黧(lí)黑蜿蜒(wānyán)衰(shuāi)竭漫溢(yì)恭(gōng)顺裸露(lù)砾(lì)石劲(jìng)旅腈(jīng)纶熠熠(yì)一、预习题1、注音

第9页/共37页安营扎寨: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现在眼前。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熠熠:闪烁的样子。2、词语解释第10页/共37页

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见闻感受。1、阅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二、尝试题第11页/共37页安营各拉丹冬(第一天)驶过冰河(第一天)冰塔林(第一天)冰塔林(第二天)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2、本文以什么为顺序?以什么为线索?去了哪些地方?全文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第12页/共37页请依据文章写作顺序,整理全文思路。一、(1、2)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二、(3—11)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景象及感受。三、(12—15)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第13页/共37页3、阅读第一段,说说作者在营地远眺时,看到了怎样的各拉丹东?高峻雄壮变幻莫测第14页/共37页0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我”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3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第15页/共37页

4、第二部分中,各拉丹东雪山中许多景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说说下列景物的特点。冰河:风:冰山:冰塔林:光滑难行、平坦辽阔一刻不停、呼啸、川流不息晶莹洁白、形态各异、漂亮巨大。连绵高大第16页/共37页5、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请结合具体句子赏析。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第17页/共37页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第18页/共37页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4)“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第19页/共37页“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行几个小小的身影。”(5)用人的渺小衬托出冰峰的巨大。第20页/共37页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5)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各拉丹东整个雪山冰川的神奇壮美,高大威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崇仰之情。“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第21页/共37页“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6)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山冰壁的美。第22页/共37页“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我的一部分精神和生命便永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10)用“仙境”比喻这冰的世界,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第23页/共37页“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便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11)通过想象,表现出大自然的神奇,突出冰体的美。第24页/共37页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11)

比喻,将“徐徐垂挂的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用语精简而准确,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25页/共37页6、作者第二天再去冰塔林,写了什么内容?在砾石滩上寻找贝壳、植物之类的化石,或者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目的是想进一步探寻冰塔林(也包括各拉丹东)的真面目,也想和那些事物一样,融入冰塔林,成为各拉丹冬的一组成部分。第26页/共37页7、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描写中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始终充满对各拉丹冬的敬畏(同时也是礼赞)。无论景物是雄伟壮丽还是原始粗粝,作者对大自然的洪荒伟力漫长历史的敬畏始终存在。

雪山难得一见,难以亲近,冰河难以穿越,图案难以名状,冰窟中的冰体难以细数,这些“难”都显示了自然的伟大神秘,产敬畏的具体表现。第27页/共37页8、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说说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使读者体会作者的乐观与坚强。让文章更亲切、真实、可信。同时写出各拉丹冬环境的艰险,突出”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潜在线索。身体越来越糟糕,感受越来越细致,想象越来越有诗意。第28页/共37页感知全文,理清线索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二(3--11)写初见格拉丹东的景象。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1-2)一三(12--15)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移步换景第29页/共37页一、寻找,贴近作者作者行踪第一天驶向格拉丹东在草坝子上安营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渐趋恶化)身体状况尚属正常高原反应发烧疼痛摔伤恶心呼吸困难我要死了第二天再入冰河似乎已经衰竭没力气、挣扎所至时空顺序第30页/共37页第一天格拉丹东在草坝子上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第二天再入冰河观景立足点景物特征写景手法远眺雪山高峻、雄壮、变幻莫测简笔勾勒砾石堆四顾冰峰晶莹冰河辽阔冰天浩茫大笔涂抹靠近冰山近看图案多样奇简要概述细看,联想并想象晶莹闪耀形态多样永恒之美凝聚历史细致描写由眼前景联想历史感受永恒半卧细察冰面疏松流水漫溢简要概述所见第31页/共37页再读再品,体察所感第一天第二天格拉丹东在草坝子上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再入冰河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赞美自然,凄凉、无奈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想象长江的故事第32页/共37页(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5)(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11)(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4)三、巩固题1.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5、11、14第33页/共37页(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