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A.排尿 B.排汗 C.排便 D.呼气2.如果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能误入气管,原因是A.声门裂开未来得及关闭 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C.悬雍垂未阻住鼻腔的内口 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3.下列反射活动不是人类特有的是A.听课记笔记B.听到“起立”就站起来C.看小说掉眼泪D.眨眼反射4.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欧洲人蓝眼睛居多,与结构①含有色素有关B.当你进入电影院时,结构②会由小变大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导致结构③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D.结构⑤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5.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主要运输系统,在人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与运输氧 D.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6.我们平常所说的痰来自下列哪个器官()A.鼻B.咽C.喉D.气管、支气管7.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和习惯与环境息息相关,以下行为或习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B.爬山游玩时,乱丢果皮等垃圾C.把旧报纸、玻璃瓶等卖给收废品的D.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8.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子宫B.卵巢C.胚盘D.胎盘9.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10.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越贵越安全,名贵药是患者的首选B.中药无副作用,常吃可以预防疾病C.增加用药剂量能缩短治疗时间D.处方药要按医生的嘱咐服用11.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的呼吸道结构是A.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B.鼻粘膜C.气管、支气管的纤毛 D.鼻毛12.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B.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反射14.下列各种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 B.胸腺 C.肠腺 D.胰岛15.心脏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有的婴儿出生时左右两个心室之间有缺损(如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这种先天性心脏缺陷会对循环系统造成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B.左心室收缩时部分动脉血会流入右心室C.左心室中的血液减少导致进入肺动脉的血量不足D.动、静脉血部分混合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16.人类特有的反射是()A.排尿反射 B.膝跳反射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D.吮吸反射17.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实际上分别指()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虹膜 C.角膜和虹膜 D.角膜和巩膜18.有关下列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B.乙图中,观察尾鳍是因其富有动脉和静脉C.丙图中,燃烧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D.丁图中,扎紧a处,将血液从a推至b处,ab段会扁平19.贯众的地上部分是()A.叶 B.茎C.叶和茎 D.根20.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B.使用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C.病情好转立即停药D.服药时不可随意增加用量21.我们每个人都有服药的经历,你认为下列服药的方法正确的是()A.感冒症状减轻时,就可立即停药B.以可乐等饮料配合服药有助于药物吸收C.药丸不要干吞,应用温开水送服D.止咳糖浆很甜,可以多喝22.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接受A型或B型血,该受血者的血型是()A.A型 B.B型 C.O型 D.AB型23.下列既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的是()A.肝脏 B.胰腺 C.睾丸 D.子宫24.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A.生长能力 B.分裂能力 C.分化能力 D.免疫能力25.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按生物的用途 B.按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 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26.在人体的小肠绒毛结构中,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结构是()A.小肠绒毛壁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D.A、B、C三项27.飞机降落时,乘务员会给旅客分发口香糖进行咀嚼。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护鼓膜 B.防止打瞌睡C.保持口腔卫生 D.有助快速入睡2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29.李大爷近期出现尿频现象,排尿量也比正常人的多,发生病变的结构最可能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30.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出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31.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D.细胞①和③都没有细胞核32.人类的一个新生命开始于()A.婴儿的诞生 B.受精卵的形成 C.胚胎的形成 D.胚泡的形成33.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A.淀粉 B.脂肪C.蛋白质 D.葡萄糖34.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35.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吞噬病菌 B.运输氧 C.运输养料和废物 D.促进止血36.人类活动对环境已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能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1)世界环境问题中引起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分别是(______)A.二氧化氮、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2)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工人通知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的意义在于(______)A、节省办公经费B、保护森林C、减少垃圾D、实现现代化(3)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4)“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中的含量,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为了响应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1-2条和大家分享:______。3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_____(填序号),最终在13所示的结构中被分解为_____.(2)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3]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3)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_____.(4)图中番号11是_____,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38.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小明因腹部剧烈疼痛去看医生,医生用手按压小明腹部的各个部位,并问他是否疼痛后,初步诊断他可能患了急性阑尾炎。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让他去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帮助医生确定了他的诊断。(1)医生是通过按压小明腹部哪一部位的情况来初步判断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为什么?________(2)医生主要是根据血常规中的哪一项结果的异常来确诊的?____________39.科普文阅读新一期的《养生堂》节目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病例:2016年的一天,身体一向倍儿棒的孙先生中午起床突然感觉胃疼,在吃了胃药和速效救心丸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他和夫人一起乘公交车去了医院,没想到做完检查就因为病情严重被医生“扣下”了。随后不久,失去意识的孙先生经历了紧急转院,一场长达12个小时的手术、40多天ICU重症加强护理……苏醒过来的孙先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心梗,是心脏中的“承重墙”坍塌,把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险境?心外科专家张永解释说:室间隔就相当于心脏中的“承重墙”,一旦发生破裂穿孔,患者的心脏功能将迅速衰退,术后恢复也是非常困难,所以手术成功了也不能立刻确定患者是否脱险,要马上转运到ICU进行护理和观察。而导致室间隔破裂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前降支堵塞造成的。“前降支”是左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心室的血液供应有50%来自于左前降支,左前降支主要供血区域为左室前壁和室间隔。因此前降支一旦发生心梗,影响面积大,造成后果严重,抢救不及时往往致人死地(如图2所示),如何更早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呢?心脏“承重墙”倒塌这种危急情况青睐的人群:①身体较好的中年人和老年人;②第一次心梗患者;③心梗之后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如心脏杂音、胸疼、胸闷、呼吸变快、大汗淋漓等)。作为预防,除了避免饮食和生活不规律,也应该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帮助身体打开和建立侧支循环。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心脏的“承重墙”破裂或穿孔就会出现左心室的_______血和右心室的_______血的混血现象。(2)120急救车到来之前孙大妈找到速效救心丸,喂孙先生舌下含服。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的是图1中心脏四个腔的[_____](填字母)中,为其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3)结合图1、图2可以得出:“承重墙”倒塌大多是因为左冠状动脉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心脏壁最厚的[_____](填字母)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_______和养料,成为坏死的心肌,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供血。(4)医生再手术过程中发现孙先生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________也有损伤,使得血液从_______流向_______,从而出现了倒流现象。(5)孙大爷康复出院,养生厨房给他推荐了护心凉菜“花椒芽拌竹笋”,这个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护心血管弹性有重要作用,我们人体的三种血管中______血管壁的弹性最大。(6)以下生活习惯不利于孙大爷身体健康的是(_____)A.均衡膳食B.适量运动C.高盐饮食D.戒烟限酒40.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手术器械的提高,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辅助肿瘤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新型手术,已经被逐渐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领域。微波消融术包含热消融、冷消融和化学消融等方法,其具体操作是利用微波消融针的高温、低温等特殊条件将结节(肿块)进行原位灭活,手术无需开刀,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在治疗肿瘤时,医生找到肿瘤所在的位置后,注入某种血液栓塞剂,阻断肝脏血液供应,使肿瘤缺乏营养而“饿死”;还可以采用零下135℃的低温疗法,将肿瘤“冻死”。(1)医生找到肿瘤所在的置后,注入某种血液栓塞剂,阻断肝脏血液供应,使肿瘤缺乏营养而“饿死”,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______。(2)采用零下135℃的低温疗法,将肿瘤“冻死”,说明细胞需要生活在适宜的______下(填一种环境条件)。(3)由于某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造成______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增生,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为预防疾病,我们可以常吃__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等含碘丰富的食物。(4)在充分了解甲状腺肿大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与传统的切除手术相比,利用微波消融术方法治疗肿瘤的优点是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详解】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C【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排泄产物都是代谢废物。2、D【解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随意谈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故选D3、D【解析】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到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详解】A.“听课记笔记”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A不符合题意;B.“听到起立就站起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B不符合题意;C.“看小说掉眼泪”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C不符合题意;D.“眨眼反射”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类型。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如图所示,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是角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巩膜,⑤是视网膜,⑥是玻璃体。[①]是角膜,透光,不含色素,而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因此决定不同人种眼球颜色取决于眼球的结构是虹膜,故A错误;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结构②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故B正确;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近距离看书[③]晶状体就会过度变凸且不易恢复,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前方,造成近视,故C正确;结构⑤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故D正确。故选A。5、B【解析】试题分析:A.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故不符合题意;B.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故符合题意;C.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故不符合题意;D.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考点:血液循环。6、D【解析】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7、B【解析】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利于环保,A不符合题意;爬山游玩时,带走自己的生活垃圾,可以保护环境,B符合题意;把旧报纸、玻璃瓶等卖给废品回收站虽然得不到多少钱,但这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有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D不符合题意。8、D【解析】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详解】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D正确。【点睛】掌握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即能正确答题。9、D【解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10、D【解析】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3、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详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不符合题意。B、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服用,不符合题意;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安全用药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详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支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所以答案选择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及功能。12、B【解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详解】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正确。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而温暖吸入空气的是毛细血管,错误。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正确。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正确。故选B。13、D【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反射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正确;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A错误;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比如手碰到含羞草,叶子会合拢,这是一种应激性,B错误。C、生物与环境有重要的联系,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境,C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本题解题关键。14、C【解析】试题分析:垂体、胸腺、胰岛腺,都是内分泌腺;肠腺是外分泌腺,不属于内分泌腺。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5、C【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如下图所示: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详解】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所以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故A正确;正常情况下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向主动脉,但是图中左右两个心室之间有缺损,所以心室左心室收缩时部分动脉血会流入右心室,故B正确;左心室内的血液压向主动脉,右心室内的血液压向肺动脉,所以左心室中的血液减少导致进入主动脉的血量不足,故C错误;动脉血是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所以动、静脉血部分混合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故D正确。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心脏的结构。16、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能够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看小说看得声泪俱下,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ABD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7、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眼球的结构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和内膜(视网膜).【详解】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眼球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故选B。【点睛】眼球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18、D【解析】
甲:测试反应速度的实验中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乙:小鱼尾鳍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丙: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丁:静脉是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详解】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为眼→视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脊髓→脊神经→手指肌肉收缩,抓住尺子。由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这是一个复杂反射,A错误;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错误;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C错误;静脉是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D正确。【点睛】本题考察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点。19、A【解析】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详解】贯众属于蕨类植物,地上部分是叶,由叶片和叶柄构成,地下横卧的是茎,茎上须状的是不定根。所以,贯众的地上部分是叶。答案选择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熟悉掌握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20、C【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使用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服药时不可随意增加用量,ABD正确;
病情好转时,体内的病毒还没有全部杀死,如果立即停药,还有可能导致复发,也有可能使病毒增强抗药性。C错误。【点睛】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21、C【解析】
:“是药三分毒”,治疗疾病要对症用药,按时、按量服用。从安全用药常识进行分析。【详解】感冒症状减轻时,体内的感冒病毒还没有全部杀死,如果立即停药,还有可能导致复发,也有可能使病毒增强抗药性,A错误;
口服药一般要用温开水送服,可乐等饮料含有的成分,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成分,B错误;药丸干吞在食道中停留的时间会长,可能会损伤食道黏膜;用温开水送服,会使药物在较短时间内通过食道入胃,不会损伤食道黏膜,C正确;
任何药物都要按量服用,多喝感冒糖浆有可能会造成药物中毒,D错误。【点睛】服用药丸、药片一般都要用温开水送服。22、D【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据此可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A型血或B型血的人,其血型一定是AB型。23、C【解析】
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组成。【详解】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组成,如图:
其中主要性器官是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胎儿发育的场所,肝脏和胰腺不属于生殖器官,是消化腺。因此,既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的是睾丸。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4、C【解析】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器官。【详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例如,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的是细胞的分化能力。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25、B【解析】鲤鱼、螃蟹、水草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蝗虫、鸡、松树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26、D【解析】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内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消化和吸收的效率;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有利于小肠完成吸收功能;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D。27、A【解析】试题分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考点:耳的卫生保健。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难度一般,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即可解题。28、C【解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类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详解】由分析可知,类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有共同祖是森林古猿,C正确,A、B、D错误。【点睛】掌握人类的起源是本题解题关键。29、C【解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详解】肾小管的结构类似率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就形成了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会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导致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点睛】理解掌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0、C【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详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故选:C。【点睛】关键是掌握小脑的结构和功能,即,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1、D【解析】
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的是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详解】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错误。B、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错误。C、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错误。D、遗传物质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只有②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③血小板无细胞核,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32、B【解析】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分析:此题考查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据此解答.解答: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故选B.点评:此题是基础性的题目,较容易.明确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33、D【解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人体只能吸收小分子的能够溶于水的物质。【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选项中只有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点睛】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只有经过消化后人体才能吸收。34、A【解析】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详解】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B不符合题意。
C.雌性激素是由女性的卵巢分泌的,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C不符合题意。
D.雄性激素是由男性的睾丸分泌的,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胰岛素的主要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识记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35、B【解析】试题分析: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36、DB氧气二氧化碳光合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解析】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2)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高温燃烧生成的一氧化氮排入大气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氮,遇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详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故选D。(2)“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可以节约用纸。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所以这样可以保护森林,故选B。(3)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得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称碳-氧平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中的含量,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答题要灵活。37、10氨基酸肝脏小肠和大肠胰腺【解析】图示中的1唾液腺、2咽、3肝脏、4胆囊、5十二指肠、6盲肠、7阑尾、8口腔、9食道、10胃、11胰腺、12大肠、13小肠、14肛门。(1)蛋白质的消化从10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13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2)油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成分是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肝脏所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脂肪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患肝炎的病人胆汁分泌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厌油腻食物。(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口腔、咽、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所以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小肠和大肠。(4)图中番号11是胰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38、右下腹部(或腹部右下侧)。因为阑尾位于右下腹部(或腹部右下侧),用手按压此部位若明显疼痛(或疼痛难忍),则可判断小明可能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主要通过血常规化验中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家居科技与美学的交汇点
- 科技推动的宇宙探索商业价值
- 团播合同范本
- 年产18万只发动机缸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妥善处理施工索赔咨询合同
- 2024年烟台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石首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民用帐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甘肃省内铁路系统安检工作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创业中心建设造价咨询合同
-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课件
- 个人合伙开店合同范本
- 生而为赢自燃成阳-开学第一课发言稿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
- 公司外派学习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一次性死亡赔偿协议模板(2篇)
- 广州电视塔钢结构施工方案
- 2024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