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最终到达细胞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②组织处的气体交换、③肺通气、④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2.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A.给儿童口服糖丸 B.清扫环境内的垃圾C.给医疗器械消毒 D.给病人注射青霉素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 B.肾单位 C.肾小囊 D.输尿管5.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7.下列哪项不利于保护环境保护()。A.选用无磷洗衣粉 B.节省垃圾场空间,焚烧垃圾C.使用电子贺卡 D.少用一次性筷子8.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A.胸廓容积扩大B.肺收缩C.膈肌收缩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9.下列徽生物中,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的是()A.青霉 B.葡枝根霉 C.乳酸菌 D.酵母菌10.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A.抗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11.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肾﹣﹣形成尿液的器官B.肺﹣﹣气体交换的场所C.胃﹣﹣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缩手反应B.草履虫游向食物C.货车司机避让行人D.小狗见到陌生人狂吠13.媒体时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B.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14.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大脑皮层D.瞳孔15.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卷柏 B.肾蕨C.凤尾蕨 D.葫芦藓16.测定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多少,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挤压 B.水浸 C.燃烧 D.切割17.将下列人体的结构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进行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A.③④②⑤①B.③④②①⑤C.①⑤②④③D.③④⑤②①18.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游泳是效果较好的一种。在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游泳时,神经调节起作用,其他调节不起作用B.游泳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C.很多人都会游泳,所以游泳是人的一种本能D.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会终身不忘,可见游泳是一种条件反射19.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20.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定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在心脏内部血流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C.动脉→心室→心房D.心室→动脉→心房21.下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组成的。(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A、B两个过程,其中过程B表示_________作用。(3)与[②]中的液体相比,健康人[④]中的液体不含________(填“尿素”或“葡萄糖”)。22.在十几年前,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可通过自身调节实实现净化(如图1)。后来,随着大量招商引资,在该河流上游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等,排入该河流的污水迅速增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治理河流污水,人们采取下列方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先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流入多级跌水池,通过逐级跌落使污水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最后进入水培蔬菜池处理后流出(如图2)。请回答:(1)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数量减少,________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繁殖。(2)图1中,在河流的CD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一是藻类可____________;二是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____________。(3)图2的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代谢途径。在此过程中,S-菌系能分解乙醇产生氢气,氢气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抑制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破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图2的水培蔬菜池中,可水培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蔬菜,它们的生长能__________(促进/抑制/不影响)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使水体得到净化。(4)人类活动除了造成水污染外,你还知道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等。

参考答案1、D【解析】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正确的顺序是:③肺通气→④肺泡处的气体交换→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②组织处的气体交换,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呼吸的全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2、C【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图中①青霉菌、②细菌、③黑根霉、④酵母菌。【详解】A、①是青霉菌,没有叶绿体,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错误;B、②是细菌,④是酵母菌属于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是结构上有很大区别,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③霉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D、制作酸奶用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②细菌,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各种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明确各微生物的结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A【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给儿童口服糖丸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脊髓灰的质炎病毒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清扫环境内的垃圾、给医疗器械消毒,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是保护易感人群,BC不正确;给病人注射青霉素是直接杀死病原体,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保护易感人群,D不正确,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预防措施。4、B【解析】

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详解】A.肾小球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主要起滤过作用,形成原尿,A不符合题意。B.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B符合题意。C.肾小囊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储存原尿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5、C【解析】

由图可知: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类群3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详解】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故A正确。B.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B正确。C.类群3的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例如:衣藻是单细胞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C错误。D.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D正确。故选C。【点睛】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6、B【解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大声谈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7、B【解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详解】A、含磷洗衣粉能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现象,所以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A正确。B、节省垃圾场空间,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容易发生火灾,造成环境污染,B错误。C、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C正确。D、少用一次性筷子会对森林起到保护作用,有利用环境保护,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保护环境常见的措施。8、B【解析】试题分析:打嗝的时候,空气进入肺,也就是在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9、C【解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和泡菜都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制作泡菜时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青霉可以提取青霉素,防治细菌性疾病。制面包等需要加入酵母菌。葡枝根霉可使食物变质。故选C。【点睛】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并能用以实际的生活中。10、B【解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饮食传播、空气飞沫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选:B。【点睛】关键掌握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11、C【解析】

此题考察人体常见器官的作用,从各器官的作用分析作答。【详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肾是形成尿液的场所,A正确;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正确;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而不是胃,C错误;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正确。故选C。12、B【解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详解】ACD、缩手反应、货车司机避让行人、小狗见到陌生人狂吠,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B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13、D【解析】试题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因此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了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人工呼吸实施抢救.考点:急救的方法;人工呼吸.14、C【解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详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D【解析】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中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长得较高大;两者都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详解】A卷柏、B肾蕨、C凤尾蕨、都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属于蕨类植物;

D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属于苔藓植物,所以ABC三者同属于同一类别,而B葫芦藓不同类。所以,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葫芦藓。【点睛】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16、C【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详解】每克食物完全氧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热价。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测量食物中的能量和原理。17、A【解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细胞,②表示器官,③表示人体,④表示系统,⑤表示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①细胞→⑤组织→②器官→④系统→③人体。据此解答。【详解】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人体的结构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进行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③人体、④系统、②器官、⑤组织、①细胞。【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18、B【解析】

此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非条件复杂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详解】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该选项的判断是不正确。

B、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该选项的判断是正确。

C、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的游泳是学习行为。该选项的判断是不正确。

D、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不会消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动物对某种无关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后,如果总是只给无关刺激,而不给能够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该选项的判断是不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9、D【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与人的关系不大,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与人的关系不大,B不符合题意;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的关系不大,C不符合题意;

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可以说城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生态系统特点。20、A【解析】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详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A正确。【点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2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收(或重吸收)葡萄糖【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尿液、A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③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①肾小球和②肾小囊。(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