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七篇_第1页
高三化学教案七篇_第2页
高三化学教案七篇_第3页
高三化学教案七篇_第4页
高三化学教案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教案七篇高三化学教案最新七篇

高三化学教案怎么写?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基础试验、化学综合试验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教案(2023)七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三化学教案最新(篇1)

其次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学问。

(1)依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缘由;

氯化铝溶液呈性,缘由;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2.应用试验手段,启发思维

试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看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洁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缘由分析;

试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比比较。

现象;

缘由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上升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学问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推断

依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推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依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依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依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

在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及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B.C.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A.中的和B.的纯水中和

C.中电子和中子D.明矾溶液中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B.C.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学问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由于;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由于。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缘由是。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试验1)

(2)溶液的酸、碱性(试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学问,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探究试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试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争论分析缘由。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学问,通过争论分析,拓宽学问面,活跃同学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B)[NH4+][Cl-][OH-][H+]

(B)[Cl-][NH4+][H+][OH-](D)[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推断肯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转变设问角度,转变化学过程,转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灵敏性、敏捷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学问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学问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根据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培育了同学思维的制造性。

高三化学教案最新(篇2)

教学预备

教学目标

1.1学问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把握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

3.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产生的缘由。

4.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试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试验,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对比力量和分析力量。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同学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钠的氧化反应

2.钠与水的反应

3.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2课题难点

1.金属与氧气反应规律

2.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金属有铁、铝、铜、银等,你知道这些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吗?

阅读教材第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解释缘由。

PPT投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图。

同学读图,并说出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归纳整理: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过渡:在学校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金属单质的性质,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将了解金属更多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依据你对金属的观看和使用,说出金属都有哪些物理性质?

同学思索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阅读教材,观看并分析第46页图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同学观看试验现象,思索、沟通,回答。

归纳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思索与沟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问,比较Na、Mg、Al、Fe的还原性强弱,猜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同学思索回答,老师评析。

试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看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看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留意观看切面的颜色变化。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过渡:假如加热,钠又有什么变化呢?

试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2.观看现象和生成的固体颜色、形态。

归纳整理并板书:

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猛烈燃烧,产生_火焰,生成淡_粉末状固体——过氧化钠。2Na+O2Na2O2

思索与沟通:你认为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依据是什么?

争论推想:铁能与氧气反应,依据金属活动性,铝比铁活泼,应当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生产生活中铝却不会生锈,也可能不与氧气反应。

试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观看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

同学观看、对比、思索,描述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思索与沟通:请解释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需要刷漆或采纳其他措施防腐,而铝制品则不用。

解释:这是由于铁锈比较疏松,不能爱护内层金属,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可以爱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觉金属钠的表面变暗,缘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过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金属如铁、铝、铜等是不和水反应的,那么是不是全部的金属都不和水反应呢?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钠的几点性质,并且知道了钠比较活泼,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探究钠是否和水反应?

试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同学观看并描述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浮、熔、游、响、红。

思索与沟通:消失上述现象的缘由是什么?

同学思索沟通回答。

归纳整理: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游:有气体生成。

响: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红:有碱生成。

思索与沟通:结合试验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生成气体的成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钠的化合价上升,必定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价为不能降低,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产物为氢气。

(二)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

1.钠和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思索与沟通:设计一个试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

试验设计:

通过点燃生成的气体来证明。

思索与沟通: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

同学沟通回答。

解释:不能。由于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氢气能燃烧,火会更旺,应用沙子盖灭。

思索与沟通: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请你猜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同学沟通回答。

过渡:下面我们来通过试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试验探究: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一小块钠,观看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思索与沟通: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我们猜测应当有红色固体铜生成,而试验结果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

同学思索沟通回答,老师补充。

归纳整理:当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钠特别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

过渡:通过生活常识我们知道铁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那么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

思索与沟通:设计一套试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提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争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PPT展现几名同学画的装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各装置的优缺点,归纳整理出方案。

试验探究:根据教材第51页图3-9进行演示,指导同学观看试验现象,强调试验中应留意的问题。

2.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思索与沟通:对比钠、铁与水的反应条件,以及钠与铁的活泼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所需要的条件越低,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过渡: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知道较活泼的金属在肯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么金属与酸反应会是怎样一种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学校学习过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同学试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状况]

试验目的:能否通过试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试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试验要求:

每4名同学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试验探究,并将全体同学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掌握相像的试验条件,即保证同种酸的体积相同),认真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填写试验报告。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类似的试验。

盐酸稀硫酸

2.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猛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挨次进行排列。

3.引出金属活动性挨次: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铁、铝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元素,而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由此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挨次:铁、铝比铜活泼。而铝跟酸反应比铁猛烈,则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挨次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挨次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同学争论:金属活动挨次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说明:同学亲眼看到了上述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猛烈程度不同,通过比较、争论,简单认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为后面给出金属活动性挨次打下基础。】

[活动天地]

1).在上面的试验中,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并放出氢气;铝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硫酸铝,并放出氢气。试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观看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3).得出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强调: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显+2价,用铁锅炒菜,铁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说明:在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试验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四)、试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试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试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试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

试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认真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填写试验报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2)对比金属活动性挨次,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

2).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挨次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说明: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后,同学对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已有了初步的熟悉。在此利用给出的金属活动性挨次表,结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通过同学争论,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这样支配,既找出了规律,又应用了金属活动性挨次,起到对当堂所学学问加深巩固的作用。】

(五)、金属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属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六)、金属活动性挨次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问题与思索:

1.银、铂、金等常常被用作珍贵首饰这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有很大关系,试想,用铁做首饰行吗?

2.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会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说明:利用问题导思,让同学在观看与争论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育同学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力量。“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激励同学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在线测试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铁与稀盐酸反应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使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粉(铁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X、Y、Z三种金属,假如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假如把Y和Z分别放入_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依据以上试验事实,推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挨次。

感悟与收获

1.金属能与氧气、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挨次能表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能用来推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方法。

【说明:请同学总结金属活动性挨次的推断和应用,使所学的学问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同学利用本节课学到的学问,设计试验鉴别真假黄金,跟开头创设的情境照应,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留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鼓舞同学绽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科学引导,启发同学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学问设计试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争论,组织同学在试验的基础上比较观看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缘由,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同学在获得学问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讨论的一般过程,知道观看和试验是获得学问的基本方法,初步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士气。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试验操作、纪录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同学的试验观看力量和比较分析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巩固练习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试验中,有如下操作和试验现象,请依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试验。

(3)金属钠块必需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由于

(5)钠小球在水面上快速游动,这是由于。

(6)假如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试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a.试管夹b.镊子c.小刀d.冷凝管e.滤纸f.研钵g.烧杯h.坩埚i.石棉网j.玻璃片k.药匙l.燃烧匙

A.abdiB.ecfkC.fghlD.bcegj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分析对比:完成下表

本课小结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我们知道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总结归纳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业】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高三化学教案最新(篇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缘由。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试验观看猎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试验来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熟悉,喜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试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盼望有一些雨水降落,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老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现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学问。组织同学仔细观看并思索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同学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老师展现: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现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同学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老师语言: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其次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讨论

老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

老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索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老师引导:回忆上节课讨论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索从哪些方面去讨论SO2的性质。

老师同学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

老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试验说明吗?

老师演示试验:试验SO2的溶解性。经过试验大家观看到,SO2是溶于水的。

同学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简单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讨论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老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同学争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老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现一下SO2与CaO、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板演师生共同推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老师活动:农夫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信任许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现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分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同学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老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同学阅读思索: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由于它的氧化性。

老师提出问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索SO2具有哪些性质?

同学试验探究:上讲台将SO2通入到老师预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看现象,并对反应后溶液进行加热。

老师引导:大家观看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同学回答: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同学争论探究:由同学代表上讲台用老师供应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合适的用试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老师评价指导。

老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应化学方程式,带领大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老师设问:我们刚才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巩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看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老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仔细听作补充。

同学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老师确定鼓舞。

作业

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测定其pH。假如是酸雨,分头了解产生的缘由,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最新(篇4)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把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力量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把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同学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许多,本节教材在学校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洁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同学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试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试验给同学以感性学问,然后再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引导同学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同学参加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终的家庭小试验,具有探究和设计试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培育力量。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纳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同学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学问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学问,也有利于他们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学问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同学运用所学学问来解决一些简洁的化学问题。对同学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试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试验做适当的改进,如〔试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试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试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看棉团的燃烧,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试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试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同学观看和试验的基础上,让同学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乐观参加。在活动中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及训练同学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同学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同学仔细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进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现Na2O、Na2O2样品,让同学观看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试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试验2-6]用棉花包住约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看发生的现象。让同学通过观看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Na2O、Na2O2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放出氧气)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

②Na2O2、Na2O与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O2↑(放出氧气)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

[争论]

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

同学依据所学学问可得出结论: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试验]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试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头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同学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分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现Na2CO3、NaHCO3样品,做溶解性试验。

演示试验第32页[试验2-7][试验2-8]

a.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Na2CO3、NaHCO3、CO的热稳定性试验

通过观看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同学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CO2+CaCO3+H2O=Ca(HCO3)2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像的性质:

Na2CO3+CO2+H2O=2NaHCO3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像的性质: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同学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同学更直观地把握元素、化合物学问,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依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H2、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育同学的发散思维力量。

依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把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缘由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NaHCO3质量

(4)今向1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

(5)200℃时,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关习题

参考答案: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缘由:①溶解度:Na2CO3NaHCO3

②溶质的质量:2NaHCO3Na2CO3(168106)

Na2CO3+CO2+H2O=2NaHCO3

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削减

高三化学教案最新(篇5)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目标要求]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2.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推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的缘由

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

尽管生成物的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

2.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溶解为例:

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淀。

溶解平衡:在肯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如AgCl沉淀体系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gCl(s)Cl-(aq)+Ag+(aq)。由于沉淀、溶解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存在,打算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究竟。

3.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

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AgCl和AgNO3;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称犯难溶电解质。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0.01g是很小的,因此一般状况下,相当量的离子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沉淀就达完全。

二、溶度积

1.表达式

对于下列沉淀溶解平衡:

MmAn(s)mMn+(aq)+nAm-(aq)

Ksp=[c(Mn+)]m•[c(Am-)]n。

2.意义

K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力量。

3.规章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推断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

学问点一沉淀的溶解平衡

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达平衡后不再进行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上升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答案C

解析难溶物达到溶解平衡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都不停止,但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没有肯定不溶的物质;温度越高,一般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使溶解平衡左移,AgCl的溶解度减小。

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头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假如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答案B

3.在肯定温度下,肯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若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削减B.c(Ca2+)增大

C.溶液中c(OH-)减小D.c(OH-)增大

答案A

学问点二溶度积

4.在100mL0.01mol•L-1KCl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1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10mol2•L-2)()

A.有AgCl沉淀析出B.无AgCl沉淀

C.无法确定D.有沉淀但不是AgCl

答案A

解析c(Ag+)=0.01×1101mol•L-1=9.9×10-5mol•L-1,c(Cl-)=0.01×100101mol•L-1=9.9×10-3mol•L-1,所以Qc=c(Ag+)•c(Cl-)=9.8×10-7mol2•L-21.8×10-10mol2•L-2=Ksp,故有AgCl沉淀析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肯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10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mol2•L-2

C.温度肯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答案C

解析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故A错;只有在饱和AgCl溶液中c(Ag+)•c(Cl-)才等于1.8×10-10mol2•L-2,故B项叙述错误;当Qc=Ksp,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项叙述正确;在AgCl水溶液中加入HCl只会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不会影响Ksp,所以D错。

6.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W,存在等式c(M+)•c(X-)=Ksp。肯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挨次是()

①20mL0.01mol•L-1KCl;

②30mL0.02mol•L-1CaCl2溶液;

③40mL0.03mol•L-1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

⑤50mL0.05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答案B

解析AgCl(s)Ag+(aq)+Cl-(aq),由于c(Ag+)•c(Cl-)=Ksp,溶液中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①c(Cl-)=0.01mol•L-1;②c(Cl-)=0.04mol•L-1;③c(Cl-)=0.03mol•L-1;④c(Cl-)=0mol•L-1;⑤c(Ag+)=0.05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挨次: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挨次:④①③②⑤。

练基础落实

1.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

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

D.溶液中Pb2+浓度减小

答案D

2.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

A.H2OB.Na2CO3溶液C.CaCl2溶液D.乙醇

答案A

解析在B、C选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O2-3、Ca2+,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

C.可用离子积Qc推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D.全部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的

答案C

解析溶度积不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简洁乘积,还与平衡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幂指数有关,溶度积受温度的影响,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4.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mol2•L-2和2.0×10-12mol3•L-3,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

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由Ksp的大小直接推断溶解力量的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答案C

解析AgCl和Ag2CrO4阴、阳离子比类型不同,不能直接利用Ksp来比较二者溶解力量的大小,所以只有C对;其余三项叙述均错误。比较溶解度大小,若用溶度积必需是同类型,否则不能比较。

5.已知HF的Ka=3.6×10-4mol•L-1,CaF2的Ksp=1.46×10-10mol2•L-2。向1L0.1mol•L-1的HF溶液中加入11.1gCa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不反应

C.由于HF是弱酸,HF与CaCl2不反应

D.假如上升温度,HF的Ka、CaF2的K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答案A

解析该题可采纳估算法。0.1mol•L-1的HF溶液中c(HF)=0.1mol•L-1,因此,c2(F-)=c(H+)•c(F-)≈3.6×10-4mol•L-1×0.1mol•L-1=3.6×10-5mol2•L-2,又c(Ca2+)=11.1g÷111g/mol÷1L=0.1mol•L-1,c2(F-)×c(Ca2+)=3.6×10-6Ksp,明显,A是正确的;D项,由于HF的电离是吸热的,上升温度,Ka肯定增大,D错误。

练方法技巧

6.

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L-1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B

解析已知Ag2SO4的Ksp=2.0×10-5mol3•L-3=[c(Ag+)]2•c(SO2-4),则饱和溶液中c(SO2-4)=Ksp[cAg+]2=2.0×10-50.0342mol•L-1=0.017mol•L-1,当加入100mL0.020mol•L-1Na2SO4溶液时,c(SO2-4)=0.017mol•L-1+0.020mol•L-12=0.0185mol•L-1,c(Ag+)=0.017mol•L-1(此时Qc

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mol3•L-3,Ksp[MgF2]=7.42×10-11mol3•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行能转化为MgF2

答案B

解析Mg(OH)2与MgF2均为AB2型难溶电解质,故Ksp越小,其溶解度越小,前者c(Mg2+)小,A错误;由于NH+4+OH-===NH3•H2O,所以加入NH4Cl后促进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Mg2+)增大,B正确;Ksp只受温度的影响,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为常数,C错误;加入NaF溶液后,若Qc=c(Mg2+)•[c(F-)]2Ksp(MgF2),则会产生MgF2沉淀,D错误。

8.Mg(OH)2难溶于水,但它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室温下时,饱和Mg(OH)2溶液的pH=11,若不考虑KW的变化,则该温度下Mg(OH)2的溶解度是多少?(溶液密度为1.0g•cm-3)

答案0.0029g

解析依据Mg(OH)2(s)Mg2+(aq)+2OH-(aq),c(OH-)=10-3mol•L-1,则1LMg(OH)2溶液中,溶解的n[Mg(OH)2]=1L×12×10-3mol•L-1=5×10-4mol,其质量为58g•mol-1×5×10-4mol=0.029g,再依据S100g=0.029g1000mL×1.0g•cm-3可求出S=0.0029g。

凡是此类题都是设溶液的体积为1L,依据1L溶液中溶解溶质的质量,计算溶解度。

练综合拓展

9.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掌握溶液的pH,以达到分别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下图。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当掌握溶液的pH为______。

A.1B.4左右C.6

(3)在Ni(OH)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整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FeSMnSCuSPbSHgSZnS

Ksp6.3×10-182.5×

10-131.3×10-363.4×10-286.4×10-53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相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A.NaOHB.FeSC.Na2S

答案(1)Cu2+(2)B

(3)不能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B

解析(1)据图知pH=4~5时,Cu2+开头沉淀为Cu(OH)2,因此pH=3时,铜元素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以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应为4左右。

(3)据图知,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整溶液pH的方法除去Ni(OH)2溶液中的Co2+。

(4)据已知条件结合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由于在FeS、CuS、PbS、HgS四种硫化物中只有FeS的溶度积,且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差别较大,因此应用沉淀的转化可除去废水中的Cu2+、Pb2+、Hg2+,且因FeS也难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目标要求]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一、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别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1)调整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整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

Fe3++3NH3•H2O===Fe(OH)3↓+3NH+4。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别、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反应如下:

Cu2++S2-===CuS↓,

Cu2++H2S===CuS↓+2H+,

Hg2++S2-===HgS↓,

Hg2++H2S===HgS↓+2H+。

二、沉淀的转化

1.试验探究

(1)Ag+的沉淀物的转化

试验步骤

试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变为黄色黄色沉淀变为黑色

化学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AgCl+KI===AgI+KCl2AgI+Na2S===Ag2S+2NaI

试验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2)Mg(OH)2与Fe(OH)3的转化

试验步骤

试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试验结论Fe(OH)3比Mg(OH)2溶解度小

2.沉淀转化的方法

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3.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简单实现。

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简单。

4.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锅炉除水垢

水垢[CaSO4(s)――→Na2CO3溶液CaCO3――→盐酸Ca2+(aq)]

其反应方程式是CaSO4+Na2CO3CaCO3+Na2SO4,CaCO3+2HCl===CaCl2+H2O+CO2↑。

(2)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

在自然界也发生着溶解度小的矿物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的现象。例如,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时,便渐渐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

其反应如下:

CuSO4+ZnS===CuS+ZnSO4,

CuSO4+PbS===CuS+PbSO4。

学问点一沉淀的生成

1.在含有浓度均为0.01mol•L-1的Cl-、Br-、I-的溶液中,缓慢且少量的加入AgNO3稀溶液,结合溶解度推断析出三种沉淀的先后挨次是()

A.AgCl、AgBr、AgIB.AgI、AgBr、AgCl

C.AgBr、AgCl、AgID.三种沉淀同时析出

答案B

解析AgI比AgBr、AgCl更难溶于水,故Ag+不足时先生成AgI,析出沉淀的先后挨次是AgI、AgBr、AgCl,答案为B。

2.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NaOHB.Na2CO3C.氨水D.MgO

答案D

解析要除FeCl3实际上是除去Fe3+,由于pH≥3.7时,Fe3+完全生成Fe(OH)3,而pH≥11.1时,Mg2+完全生成Mg(OH)2,所以应加碱性物质调整pH使Fe3+形成Fe(OH)3;又由于除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选择MgO。

3.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PbSO4PbCO3PbS

溶解度/g1.03×10-41.81×10-7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沉淀剂为()

A.硫化物B.硫酸盐

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A

解析PbS的溶解度最小,沉淀最彻底,故选A。

学问点二沉淀的转化

4.向5mL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消失白色沉淀,连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依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B.AgCl

C.AgClAgIAg2SD.AgIAgClAg2S

答案C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AgIAg2S。

5.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mol2•L-2;CuS:Ksp=6.3×10-36mol2•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消失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