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1页
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2页
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3页
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4页
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缘件及组配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态势(一)市场空间较大,工程塑料行业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工程塑料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塑料将替代钢材或其他材料用于更多的行业或领域;随着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企业凭借优质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行业面临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二)技术进步推动高端工程塑料制品制造企业发展下游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对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的产品品质和性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下游行业不断升级的要求,掌握多种塑料材料加工工艺,具备材料配方、工艺和设备开发能力的高端工程塑料制品制造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三)工程塑料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制造行业发展历史较短,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不高。行业内技术水平较强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研发能力,通过不断拓展自身产品链和应用领域,发展更多的优质客户,扩大自身业务规模。下游高端客户,为保证自身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运营效率,也更愿意同技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产品类型更加丰富的企业进行合作。随着我国工程塑料制品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产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历程当前,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内企业的地域分布有着较强的区域性,不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且也与下游应用以及终端用户消费市场分布密切相关。华东地区经济水平发达,产业集群优势较为突出,配套产业资源较为丰富,规模化程度较高,是工程塑料企业的主要集聚地,企业数量占比近70%,遥遥领先,其次是中南地区,企业占比为18.1%。得益于消费升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下游汽车、高铁、电子电器等所催生的市场需求,我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为559万吨,同比增长5.7%,2019年需求量将近600万吨。同时,伴随着国内本土企业技术、生产工艺以及行业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工程塑料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规模达1038.8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初步预估为1138.5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255.8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700亿元。中国作为工程塑料的消费大国,其产量尚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以通用工程塑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聚碳酸酯(PC)为例,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进口量达到159.90万吨,出口量仅为25.65万吨,对外依存度较高,因而我国本土企业的高端材料和工程塑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如今我国工程塑料行业技术以及产品质量已达一定水平,本土企业逐渐发展,行业参与企业主要包括外资、台资和本土企业,由于工程塑料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此外以云天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各自专注领域内实现较高产能,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我国工程塑料行业集中度较高,大型企业产能布局和市场份额领先,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据统计数据,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热塑性聚酯(PBT)、聚苯硫醚(PPS)等主要工程塑料品种的产业集中度CR4分别为86.0%、63.0%、62.0%和60.0%。展望前景,未来我国工程塑料产品要实现性能的高端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下游汽车、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要,本土领先企业需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和关键材料的生产水平,加快步伐。工程塑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工程塑料原料、铜材生产、钢材生产、加工机械制造行业。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及组配件产品面向阀门和压缩机等通用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高铁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医疗器械、半导体设备、环保设备、风电设备等下游行业客户进行销售。(一)工程塑料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系行业生产所使用的塑料原料主要包括PTFE、PEEK、改性PA等工程塑料,其中尤其以PTFE为代表的氟塑料用量占比较大。氟塑料主要以萤石、氯化物等原料进行生产,其他工程塑料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行业,铜材、钢材分别来源于铜矿、铁矿的采选和冶炼。上游原料的质量对于工程塑料制品及组配件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其供应量的充足与否则对塑料制品及组配件产品的产量和交付时间有重要影响。上游原料的价格对于工程塑料制品及组配件产品的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国内外氟塑料、其他各类工程塑料、铜材、钢材生产企业较多,且以大型企业为主,质量和供应量能够满足本行业生产的需求。因上游原料多为标准化产品,价格相对比较透明。但由于工程塑料种类较多,不同种类、品质的塑料原料之间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二)工程塑料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系行业生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及组配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阀门和压缩机等通用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高铁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医疗器械、半导体设备、环保设备、风电设备等行业。不同的下游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即使同一下游行业客户,对产品的使用环境、性能、结构、尺寸等也存在多种差异,因而需要根据下游行业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下游行业的需求直接决定工程塑料制品的市场空间。基于下游行业不同客户层次定位的企业也需要采用相适应的经营策略。下游高端客户为保证自身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一般建有认证严格的供应商体系。供应商需要经过多方面严格的考察和试供货,才可以通过认证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一旦成为合格供应商后,一般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关系。中国工程塑料行业进出口市场发展现状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按照用量、性能和使用范围划分,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故本文主要选取我国工程塑料主要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来窥探整个行业的进出口发展。(一)PA产品进口需求高于出口首先从聚酰胺(PA)的进出口情况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PA的进口量为79.5万吨,出口量为25.8万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9年我国PA净出口数据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其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一是因为国内部分下游客户对PA的产品质量要求高,目前国内尚不能满足下游产品的需求,选择进口一些高端PA产品;二是因为国内尚未研究出己二腈的生产工艺,国内PA供小于求,需要进口国外产品来满足下游的需求量。(二)聚碳酸酯市场对外依存度高目前中国聚碳酸酯市场对外依存度高,国内的聚碳酸酯进口量一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的高位,但进口增速已明显趋缓。未来随着国内聚碳酸酯产能的快速释放,聚碳酸酯的自给率不断攀升,行业对外依存度将逐渐减弱。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PC进口量约160万吨,出口量为25.6万吨;净进口量为134.4万吨。总体来看,我国PC需求缺口仍较大。国外工程塑料行业起步较早。1931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实验室首次合成PA66,1939年,PA66实现工业化,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工程塑料。1950-1980年为全球工程塑料行业研发快速发展期,德国拜耳、美国杜邦、美国奇异公司等先后开发了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亚胺(PI)等工程塑料。相比较而言,我国工程塑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口不断增长;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近年来,PPS、PI、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及下游制品的产业化发展提速,聚砜类、聚芳酯、特种聚酰胺等小品种处于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阶段,产业化进程较慢。随着汽车、电子、电气、通信技术以及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具备高强、耐热、阻燃等特殊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的需求得以快速提升。目前,美国、德国等工业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工程塑料产量遥遥领先于全球水平,是全球工程塑料发展较好的地区。全球知名的工程塑料生产企业主要有杜邦、陶氏、巴斯夫、罗地亚、三菱、帝人等企业。从细分产品的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杜邦是全球最大的尼龙树脂生产商、SABIC公司(收购GE塑料集团后)是全球最大的改性PC、PPO生产商;德国巴斯夫在汽车用工程塑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工程塑料装置的大型化、规模化,原有一些小规模、间歇式、工艺路线落后、缺乏竞争的装置已逐步退出市场。从企业类型来看,国内工程塑料企业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其次为国有、民营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目前,我国主要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包括神马集团、中国化工蓝星集团、云天化等一批国有上规模的企业;同时,杜邦、拜耳、帝人、三菱等国际知名厂商在我国投资建厂并扩大规模,为我国工程塑料企业重要参与者;新疆蓝山屯河、江阴和时利、四川得阳等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较为突出。从细分产品的企业竞争格局来看,全球聚酰胺工程塑料生产商主要有英威达、奥升德、杜邦、巴斯夫等。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国内PA66的厂家主要有英威达、神马集团、江苏华阳等;PA6方面,国内主要企业有中锦新材料、海阳化纤、鲁西化工、新会美达等。目前PC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国际大厂当中,近年来我国虽然陆续有浙江大风化工、鲁西化工等国内厂商相继投产,但其生产技术与国际大厂仍有不少差距。从国内主要PC生产企业产能来看,主要生产企业有科思创、鲁西化工、浙江石化等。国内POM主要生产企业有云天化、兖矿鲁化、神华宁煤、天野化工等。国际POM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国内POM企业以引进技术为主,从国内主要POM生产企业产能来看,主要生产企业有云天化、神华宁煤、天野化工等。全球PBT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主要生产商有塞拉尼斯、蒂科纳、日本帝人、东丽公司、拜耳公司等。从国内主要PBT生产企业产能来看,主要生产企业有长春化工、康辉石化、无锡兴盛、仪征化纤、浙江美源、蓝山屯河等。目前,国内已初步实现了PI、PPA、LCP、PEEK等品种的产业化,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一些技术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尚待解决。近年来,随着行业内相关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工程塑料国产化提速。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以及工程塑料下游应用行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预计企业原材料自给率、工程塑料产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此外,随着汽车、现代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的提升,高性能化或为企业重点研发方向。我国工程塑料行业供需现状工程塑料是指被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工程塑料又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一)行业供应现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工程塑料行业相关政策,主要内容围绕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加强应用研究等方面。因此,在国家政策加持下,我国工程塑料行业生产能力提升。根据建设项目情况,截至十三五末,国内工程塑料新增产能165万吨/年以上,2020年底产能达到640万吨/年,增长幅度为59%,其中PC产能增长最快,为165.5万吨/年,po由于规模基数小,增长幅度达到150%。(二)需求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建筑等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呈增长趋势,并且已成为全球需求增速最快的国家。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中国工程塑料需求量达627万吨,2021年需求量有望达665万吨,同比增长6%。我国主要工程塑料品类消费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酰胺(PA)消费量达到537万吨,聚碳酸酯(PC)消费量达到246万吨,聚甲醛(POM)表观消费量达约70万吨,PBT表观消费量达约137万吨。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工程塑料原材料加工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塑料行业得到高速的发展,塑料零部件、塑料紧固件等塑料制品,被广泛使用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家居家具、汽车制造等行业,那么我国的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如何呢?禾盈集团小编整理了相关数据,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工程塑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工程塑料主要是指可用作结构材料的塑胶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BT)、聚酰胺(PA)、聚碳酸脂(PC)、聚甲醛(POM)、聚苯醚(PPO)等等。工程塑料具有很多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工程塑料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酸、碱、有机溶剂的腐蚀。随着工程塑料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工程塑料的发展速度也在逐年提高。我国塑料产品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有较好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工程塑料产量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建筑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改善。2019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为590万吨,同比增长5.5%。工程塑料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工程塑料主要用作保险杠、燃油箱、仪表板、车身板、车门、车灯罩、燃油管、散热器以及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等;在通用机械制造领域,工程塑料可用作轴承、齿轮、丝杠螺母、密封件等机械零件和壳体、盖板、手轮、手柄、紧固件及管接头等机械结构件上;在电子电器领域,工程塑料可用作电线电缆包覆、印刷线路板、绝缘薄膜等绝缘材料和电器设备结构件,以及医疗用品方面;在家用电器上,工程塑料可用作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电风扇、吸尘器、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组合音响设备与照明器具上。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等工业制造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工程塑料根据材料性能以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其中通用工程塑料主要品种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等,特种工程塑料包括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砜(PSF)等品种。塑料行业发展概况(一)塑料简介及分类塑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加入适当添加剂等辅助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制成型,而制成产品后能够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因可塑性强、制造和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已与钢铁、木材和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四大基础材料。按照性能和用途,塑料可划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两大类。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应用面广,成型加工容易,但耐热性、力学强度和刚性等性能较低,一般只作为非结构材料使用。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单价较高,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力学强度高,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好,能够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工程塑料是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内可用作工程材料以及替代机械结构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能够应对较为苛刻的物理、化学应用环境的要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等工业制造业领域。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与特种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胺(PA)、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苯醚(PPO)、热塑性聚酯(PBT和PET)等。特种工程塑料主要品种为聚四氟乙烯(PTFE)为代表的氟塑料、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砜(PSF)、聚芳酯(PAR)等。与通用工程塑料相比,特种工程塑料性能更优异、独特。高性能工程塑料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及部分改性通用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一般比其他工程塑料具有更高的耐热等级、力学强度及耐腐蚀、耐候等综合性能,适用于性能要求更高、使用环境更加苛刻的领域,能够应对各种严苛和复杂工况下对材料的特种要求。(二)塑料制品行业概况塑料制品业是指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各种制品,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行业。塑料制品业是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众多国民经济领域提供重要产品的基础性产业。十三五期间,中国塑料制品相关企业注册量稳步上升。汽车、铁路运输设备、通用设备、通用机械和仪器仪表制造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的扩容与产业升级,促进塑料制品相关企业注册量的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塑料品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达到110.75万家,2016年至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82%。十三五期间,塑料制品产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房地产开发的有序进行和汽车产业的轻量化发展大力推动了塑料制品的消费与生产。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塑料制品行业生产、下游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塑料制品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塑料制品总产量有望随着终端制品的更替使用与下游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恢复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达到8,004万吨,同比增长5.27%。(三)工程塑料行业概况工程塑料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较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我国工程塑料产业起步较晚,但2010年以来,工信部、发改委等陆续出台工程塑料行业相关支持政策,主要政策内容围绕积极发展包括工程塑料在内的先进结构材料、发展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在内的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加强应用研究、鼓励外商投资工程塑料领域等方面。2017年,国家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重点发展方向,将工程塑料列入先进基础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并予以支持发展。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工程塑料可用于电线电缆包覆、印刷线路板、绝缘薄膜等绝缘材料和电器设备结构件上。目前,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器和建筑等行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2016-2021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塑料工业协会披露数据,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由2016年的486万吨增至2021年的66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4%。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预计将继续增长至680万吨。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从政策上看,特种工程塑料为国民经济发展、高端制造业升级和国防工业建设提供关键保障,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关键性产品,为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将工程塑料作为先进基础材料重点,旨在提高材料国际竞争力;《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名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等产业政策也持续鼓励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和发展。从需求端看,全球对特种工程塑料的需求正在逐年稳步增加,尤其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