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_第1页
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_第2页
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_第3页
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_第4页
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汉英语言比较词类比较第一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汉语的词类

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

虚词类:连词、介词、叹词、助词

英语的词类

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

虚词类:连词、介词、叹词、冠词

第二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词类的辨别有形态、意义和功能3个标准,根据功能来确定词类是最科学的。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词类活用,汉语比较突出。汉语主要根据功能来定词类,英语由于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态不断简化,根据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困难很大,因此也必须要根据功能来定词类。同时英语要考虑形态和意义,汉语要考虑意义。英语词类以意义加形态作为分类依据,辅之以不同的语法功能便可判别。汉语则主要倾向于以词汇意义和句法功能来划分词类。第三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两种语言词类划分的异同(1)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分别为各自所独有,而没有直接对应。

(2)汉英中名词、动词、实容词三大实词类基本对应,虚词中的介词、连词也基本对应。

(3)汉语的助词是个特殊的词类,它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英语虽无此类助词,但其动词的时态与体式,句式的陈述与疑问,词语之间的修饰关系都分别与汉语的助词的功能相对应。第四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英语的副词较复杂,只有一小部分能与汉语的副词相当(程度、疑问、时间、范围、连接副词等)。汉语中也没有英语的关系(代、副)词,但关系词在词义上相当于名词,所以汉语的名词、代词有时译成英语的关系词。

(5)汉语名词中的方位名词在语义上与英语的介词有共通之处。第五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从数量上比较,其不同特点(1)汉英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作为开放性词类在词汇中各占较大比重,彼此相当。

(2)副词在汉语中数量相对较少,有的划为虚词类。而在英语中副词为实义词,大概因为英语中很大一部分副词由形容词派生而来,而且数量众多。第六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介词与连词都是英语多汉语少。拿介词来说,汉语中的介词总共不过30个左右,英语中仅简单介词就有40个左右,若加上复合介词(如into,outside)、短语介词(如

in

front

of),则数不胜数。就连词而言,汉英也有类似不同。第七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从词类使用的频率上分析从词类使用的频率上分析,汉语多用动词而英语多用名词。由于英语具有强大的派生构词法,英语的动词大多都有其相应的名词形式,英语的形容词也有名词形式。而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却没有语法上的名词形式。汉语的动词在使用频率上远远高于英语,因为英语动词的使用要受限制,一句话只要一个动词谓语,而汉语的动词却无此限制。第八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中代词、介词、连词的使用频率也比汉语高。

英语数词的使用不如汉语多,因为汉语的成语及缩略语依靠数词(词素)构成。

汉语的量词同英语的冠词一样,附属于各自的名词,使用频率也同名词.

第九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汉词类比较

(斜体为虚词)

词类

英语使用频率汉语使用频率1冠词多

2量词

有3连词多多(但少于英语)4感叹词不对等5介词多多(但少于英语)6代词多

7名词少于汉语多8动词多于汉语多9形容词都多10副词11助词动词助词(时态助词-了、着、过、得等)

助动词情态助词-呢、吗、呀、啊、了等第十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汉英词类划分的理据比较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据词义,即词义的实与虚、动与静、具体与抽象等。英语的词类依据是语法,词类与句子成分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词义倒在其次。

如:一个表示动作的概念,放在英语的主语位置上,就要以名词形式来表达,放在谓语的位置上,就要以动词形式出现,表达静态含义时,还可用介词形式。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汉语用形容词归类表示事物性质、特征时,到了英语中就要用语法的模子重塑一番:在主语、宾语位置上化为名词,修饰名词时化为形容词,说明动词时则又化为副词。

正是这种理据的不同,造成汉英词类的名同实异。这种“同名异质”恰恰解释了语言现实中不同形式(词类)表达相同内容(词义)的“形异实同”现象。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动词比较汉语中动词连用是最常见的现象,动词(词组)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汉语动词常常重复、重叠。汉语动词的重复、重叠、合成和合并无疑会使汉语的动态意味更浓。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用非动词的形式(如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动词的意义。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各词类中,动词最为复杂,它既有人称、数、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又有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别,在主谓俱备的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在汉语的各种词类中,动词也是最复杂的,动词除了内部分类最多和有体貌或称"态"的变化外,动词与它的后续词语的结构也最纷繁,在汉浯的主谓句中动词的作用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动词方面,两种语言的动词都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但汉语中及物与不及物的概念跟英语中的不大一样,不是按照能否带宾语来区分,而是按照可以带什么样的宾语来区分。英语中的动词通过形态变化来体现时态,汉语却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动作行为的状态。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的动词有定式动词与非定式动词之分,汉语则没有这样的分别。汉语没有类似英语的助动词,但是汉语的助动词与英语的情态动词又很相近。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动词有时态,时间概念往往通过时态表现出来:汉语动词没有时态,表示不同的时间,往往需要加时间状语。

Itislikeadreamtomenow,floatingthroughmymindinslowmotion.Manychildrenwereplayingclosetothewater,andwewerestunnedbytheirignoranceanddaring.现在回想起来,就仿佛是一场梦,当时的情景还在我脑海里缓缓浮动。那一天,许多孩子在靠近水边的地方玩耍,他们那样大胆,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使我们非常吃惊。(译文加了“那一天”。)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使役动词--汉英的差异汉语:1)把字句

2)使字句3)使成结构,“导致”“造成”,致使、方式、结果和工具语义成分分开表达。用“使/把+宾语+补语”分析性结构。英语:有causesb.todosth.AndMakesb.todosth.但更多是的用词化的手段(单个动词)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施事致使受事方式结果他他他战争一棵树把将使让导致病人学生犯人这男孩火车隔分恢复离开成小组正常生活成为孤儿出轨地震造成百人

死亡HeHeHeThewarAtreeTheearthquakeIsolatedGroupedRehabilitatedOrphanedDerailedclaimedThepatientThepupilsThecriminalsTheboyThetrainHundredsoflives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状态动词的使用上与外国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他们较多使用get、know和think等动词,较少使用see、show、feel和believe等动词,反映出其动词词汇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和书面语中的口语化特征;(2)中国大学生过多使用get+宾语结构,而且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现象,反映出独特性;(3)经常运用study、learn、develop等意义不具体的动词。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表3三个语料库中共现的高频动词标准化频数对比序号高频动词中国学生外国二语学生英语本族语者1Think4428132Make3528303Use2918214Know2616105Want2116146Say2119177Become201615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8Like1821119Take17161910Go17191311Need16141212Find14131013Work13171314Give131515总计304256213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考察make的使役构式:make+sb./sth.+C:例如:makesb.sad,fessor,makesth.outofthequestion.make+sb./sth.+V:如:makesb.laugh/feel…/realize…/dosth.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国学生倾向于使用MAKE+sb./sth.+V结构,如make后接feel和become:makemebecomerich/makeherfeelhappy,本族语者更多使用MAKE+sb./sth.+C结构,如:makemerich/makeherhappy。在MAKE+sb./sth.+C结构中,形容词作补足语在语义上已经包含了动词become和feel的含义,而中国学生倾向于采用语义外在化的形式,因而直接导致了这种冗余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汉语中,makesb./sth.feel/become…结构的对应表达方式是连动词形式:使某人/物感到……和使某人/物变成……。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get的4种用法的对比构式中国学生外国二语学生英语本族语者Get+N.25103Get+PP/Adj.352Get+Adv.0.822Get+todo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语料中出现与get搭配较多的名词是education*,knowledge*,difficulties*worries*,information,等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使役动词1.派生词由in-,inter-,de-,en-,dis-,counter-等前缀构成.Inflame使愤怒derailinterlaceensnare使掉入陷阱,embarrass,dispirit

,disgrace,counterpoise使平衡由-ize,-en,-ify,-ate等后缀构成的动词dramatize,isolate,modernize,associate,flatten,identify汉语则有-化,绿化,美化,强化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转词类1)nv.Plague,使得灾祸bog,使陷入泥沼wrinkle,light2)adjv.Busy,dirty,foul,narrow,sour,empty3.单纯词Fidget,使坐立不安hit使认识,grate,使焦急foul,使缠住baffle,使困惑strike,使人突然想到float,使漂流daze使眩晕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试比较下列句子TheinternetfacilitatemyEnglishstudy.(theInternetmakesmelearnEnglishmoreconveniently.)Thisremindedmeofthesaying”practicemakesperfect”.(thismakesmethinkaboutasaying,”….”)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因此英语动词在使用中,搭配成分取决于动词的意义及用法,介词的使用受动词的制约.汉语则不然动词+名词+介词短语动词+小品词(副词,介词/副词+介词)(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连用

(限定)动词+(名词/代词或所有格)+动名词(或ing形式)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名词比较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现象,名词的优势也导致了介词的优势,这二者相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抽象表达法即大量使用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的抽象名词,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相当普遍。抽象概括的方法有助于表达复杂的理性概括,表达高级的抽象思维。抽象词语意义模糊,便于掩饰作者含混或真实的思想,以迎合某种表达的需要。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与此相反,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缺乏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对于英语的抽象词义,汉语通常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或使用范畴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或用具体的词语阐释抽象的词义,或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常以抽象名词做主语,后面接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这种主谓搭配,在汉语里是很少用的,一般都要改变句子结构。

Angerandbitternesshadpreyeduponmecontinuallyforweeksandadeeplanguorhadsucceededthispassionatestruggle.几个星期以来,我又气又恨,感到非常苦恼,这种感情上的激烈斗争过去之后,我感到浑身无力。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Peoplehavewelcomedthefive-dayweekimmediately.It(afive-dayweek)hasfoundanimmediatewelcomeandmuchpopularityeversince.Thefactthatwelackmannerswhicharestandardizedresultsinanoften,angry,chaoticsociety.Thelackofstandardizationofmannersresultsinanoften,angry,chaoticsociety.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文明准则会导致一个充斥着愤怒与混乱的社会.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代词比较代词方面,英汉语相差无几,但是汉语喜重复名词,可用代词的地方也可以不用.英语有关系代词,汉语则没有,这个区别影响甚为深远。没有关系代词,汉语就不可能有严复所说的“剥蕉式”结构,行文特别讲究顺序。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一般避免重复,代称用得多,不但名词可以用代词来替代,动词、形容词也有相应的词来替代。汉语则不怕重复,实称用得多。

Englishgrammarisverydifficultandfewwritershaveavoidedmakingmistakesinit.英语语法十分困难,作家很少不犯语法错误的。(译文重复“语法”二字。)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常常使用关系代词(RelativePronouns),而汉语却根本没有此类代词。

e.g.Oneshouldhelpthosewhoareindifficulty.

应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具有关系代词型的what(relativewhat).e.g.Oneshouldneverpretendtoknowwhatonedoesnot.不懂不要装懂。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形容词比较英汉语中的形容词都是重要的词类。英语中形容词有一种“表语形容词类",汉语中则有一类"非谓形容词"。形容词作定语时,英语中可以有前置和后置两种位置,汉语形容词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但是英语中有一种由连字符连接放在前面的修饰语非常接近汉语的词序。形容词构成比较级、最高级,英语需要有形态变化,汉语则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汉语和英语中有的形容词和副词形态上完全一致,界限不清。英语中很多的象声词实际已成为动词了,汉语的象声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动词。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介词对比英语和汉语的介词都是一种重要的词类,在英语学习中介词也是中国学生经常犯错误的地方。英汉两种语言都在名词前面运用介词构成介宾结构来表达跟动词之间的各种格关系。两种语言在介词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汉语作为一种非屈折变化的语言,动词与介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汉语介词都是从动词演变而来的;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中的介宾结构通常置于所修饰的动词的后面,而汉语中介宾结构通常置于所修饰的动词的前面,而且通常需要助词"的/地";汉语中表地点的介词通常和方位名词连用来表示位置,而英语中方位的意义已包含在介词里面;介词结构在句子中的位置,遵循同一个原则,即与被修饰成分关系越密切则离它越近,只是两种语言中语序相反;汉语中介词常常省略。第四十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英语中的介词往往要转译。汉语中的介词是由为数不多的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界限不明,英语的介词来源要比汉语广泛得多,数量上大大超过汉语介词,使用上也比汉语灵活得多。另外对于同一现实英语更喜欢用静句来表达(使用系表结构),介词短语作表语的句子很多,汉语则更喜欢把动态事件用动句来表示。所以英语介词短语作表语的静句往往要译成汉语动句。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游行的人拿着鲜花和彩旗在街道上行进。

Theparadersmarchedinthestreet,carryingflowersandbannersintheirhands.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介词与副词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许多介词是从副词发展而来的。汉语中许多介词跟动词界限不清,因为汉语的介词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汉语中介词和连词有时会划不清界限,而英语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连词比较在英语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if,although,assoonas,aslongas,because,when,inorderthat,whatever,so及sothat等词明确地表示出来。在汉语中,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可以表达英语中那些连接词所表达的意思。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英语连词用得多,汉语连词用得少。例如表示条件或原因,汉语不一定用“如果”或“因为”之类的词,意思就包含在上下文里面了。

ThisfilmshowedhowtheyputasideathousandacresoutWestwherethebuffaloesroamandnobodycanshootasingleoneofthem.If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