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五篇(完整文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篇一
原创:刘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文采绚丽、描写十分细腻的人物传记,从眉毛、耳朵、胡子到后面的眼睛,采用好多的修辞,极尽夸饰、铺陈之能事,字里行间都是对于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读懂它,并不是易事,因而需要对于托尔斯泰背景的了解做支撑,所以我选择从托尔斯泰的生平切入。
导入: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他出生在俄国,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因而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是他的一生却受到他身份的困扰,感到十分的痛楚,那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呢?好,老师告诉你,由于他十分渴望改变俄国的农奴制度,去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这样的信仰决定了他这一生注定很痛楚。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信仰,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与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夫妻分家,并在分家后将自己的财产无条件捐出。这样的他必然会受到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是统治者眼中的危险的炸弹,但却是民众心中的一座丰碑。说到这,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学生摇头
好,那老师再给你补充介绍一下,对于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摸索,使得他痛楚不堪。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终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的小火车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没有留给妻子儿女,而是说了四个字:“我爱真理〞。他生前放弃了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死后更是恬静体面,在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所以,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眠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毕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文学大师受到茨威格如此之高,今天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位文学大师去感受一番。
走近托尔斯泰(1-5)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明星,那你想象一下,你觉得托尔斯泰会长什么样子呢?请把他的。外貌描述给老师,好吗?
生1:我觉得他应当是打扮的很绅士,很有风度。
生2:我觉得他应当是一个很文质彬彬,一看就能看出来文学气质的一个人。
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啊,那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无缘得见,那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明我们的想法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
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和大家想象中一样吗?
生:不一样,太邋遢了!
好好好,我听到有人说太邋遢了,那你能在文章中能找出茨威格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请找出文章中的那句话。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险峻、平庸、低俗。〞
十分好,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
这几个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调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哪个词语贬义色调最浓?
生:低俗
我们一般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吗?
生:不能
我们来看这个词,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词语随便去评价人家,更何况用来形容一个文学大师呢?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譬如他提到了另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好,我们找到这段话,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好,那我想问大家,为什么要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呢?
生:对比,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丑。
十分好。那文中还有类似能起到这种一致效果的描写吗?
有。还写到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十分好,那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侧面描写
不错,除此之外,我们在文章中还可以找到好多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譬如用到了修辞。生:有比喻,有夸诞的修辞。
好,现在来找文中的修辞,然后赏析它。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的比喻、夸诞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就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一段话确实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一起来齐读这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走进托尔斯泰(6-9)
好,我们再细心地读这些话,然后依照茨威格的描写给托尔斯泰画幅像吧。(画图特点:没有眼睛)请同学们评论下我的画?
生:太丑了。
对,十分丑,而且我们还能直观地看到,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没画完,大家注意到了吗?
生:眼睛。
是的,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这是为什么呢?
生:由于在第五段之后都是在写眼睛。
十分好,那我们来看接下来的眼睛。现在我们依照之前学过的新闻特写,把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找出来,然后改成一段新闻特写。
(学生整理,老师指导)
大家整理的十分棒,那我想问,你认为这双眼睛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十分有神采,尖锐犀利。
(等)
好,用大家的话来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犀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喜欢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调上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低,后面写眼睛,是充满称赞和爱好的。
那看来重点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欲扬先抑
十分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解这种写法,先抑后扬,很明显,茨威格是想要着重告诉我们托尔斯泰的眼睛的魅力,开头我们还说过茨威格明明给了托尔斯泰很高的评价,那我们留个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用大篇幅写眼睛,为什么会给托尔斯泰这么高的评价,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课堂教学小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一直是我认为的备课的起点。那么,从托尔斯泰的生平进入课堂,先让学生对人物有个比较明了的感性认识,为解读课文打基础。接下来,努力引导感受课文典雅幽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实现预期的表达目的。并通过对比,从平凡甚至低俗的长相中,凸醒目睛的特点,顺势把握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二
课题《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周次:其次周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com]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特别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9世纪俄国最宏伟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聪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
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足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赶,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
交流资料1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宏伟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家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与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2、把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透露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和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称赞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透露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
二、托尔斯泰简介:
展示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并了解他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三、简介:
同样是利用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展示茨威格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作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状况,教师正音。学生交流、稳定。
(1)给以下画线的字注音:
胡髭(zī)长髯(r2n)鬈(qu2n)发黝(yǒu)黑滞(zhì)留
愚钝(dùn)禁锢(ɡù)轩(xu1n)昂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难堪(ɡ1nɡ4)锃(zènɡ)亮甲胄(zhu)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释以下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非凡。
犀利:锋利;犀利。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难堪:境遇困难,不好处理。
炽烈: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求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宽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开心。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担忧。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播放媒体资源中课文朗读的部分,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读课文时,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听读课文后,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探讨,再全班交流明确: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达出来。这里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透露了托尔斯泰作为宏伟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确凿、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③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不仅为我们浮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透露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托尔斯泰的崇敬称赞之情。
3、研读与赏析。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用课文原句说说课文的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②刻画这些特征时,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此处可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诞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细心体会其表达效果。)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
小组探讨交流明确:
①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面部轮廓:“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险峻、平庸,甚至低俗〞;面容表情:“惆怅面孔上掩盖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没有一点光芒可言〞,“不是传播聪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适合〞;总之,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访问者感到失望。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诞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受文章语言的简单清丽之美。
(二)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教材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同时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茨威格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透露出他成为著名作家的特质和积极的人生追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重点突出,语言生动,表达手法丰富,对学生写作也极具示范作用。
三、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课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领悟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四、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主要设计了朗读、感悟相结合,自由、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表达教学效果,还采用了百度探寻资料的方法,这样可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乏,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走近托尔斯泰:
提起列夫·托尔斯泰,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请同学说说他的代表作品。他是俄国宏伟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犀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去凝眸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1910早年父母双亡,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60年代创作进入颠峰,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7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摸索的总结。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楚。
2、走近: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衬托出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初一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宏伟的悲剧》。
(二)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1、“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依拼音写汉字)
yǒuheizhìliúyúdùnqìyǔjìngùxuānángxīlìzhūrújiǔsìgāngà
cūzhìlànzàocángwūnàgòu
黝黑滞留愚钝器宇轩昂犀利侏儒酒肆难堪粗制滥造藏污纳垢
yùyùguǎhuānhèlìjīqún
zhèngjīnwēizuòhànshǒudiméi
chénghuángchéngkǒngwúkězhìyí
ànránshīsèguǎngmàowúyín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2、解释词语
藏污纳垢:比喻宽容坏人坏事。
险峻: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境遇艰难,这里指不平坦。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诚惶诚恐:惶恐担忧。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难堪:境遇困难,不好处理。
犀利:锋利;犀利。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甲胄:盔甲
粲然:显明发亮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盎然: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3、区别几个字:
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鬈(quán)弯曲的头发。
髯(rán)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鬓(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鬃(zōng)一般指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
(三)朗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