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_第1页
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_第2页
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_第3页
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_第4页
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王曙光金融视角中的农民信用行为

强调道德对经济进展的积极作用一向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而这种对伦理道德的经济功能的极端重视,是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布局和社会布局的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社员成员的伦理实践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累积性以及空间上的可观测性。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累积性使得农业社会中的成员的家族名誉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社会更重视世代道德资源的不断积淀。空间上的可观测性缘于传统农业社会人际交往布局的单一,这个特点使得农业社会成员的行为务必采纳社区内部的随时监视。因此,在传统经济观念中强调经济伦理,也就缺乏为奇。正是这种具有深邃历史感的伦理传统,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秩序,在确定程度上取代了法制而成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社会秩序的主导性的维护气力。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伦理原那么中,“诚信”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历来得到思想家门的强调和重视,这说明,信用的观念在农业社会中深入人心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诚”和“信”是相通的道德范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诚”和“信”互训:“诚,信也,从言成声;

信,诚也,从人从言”。在我国古代类似于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中,将“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实践加以强调,在那种“大同社会”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描绘了一幅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从而构造和谐社会的画面。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把“信”列为“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论语》既把“信”作为人际交往的根本准那么(“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也当作国家治理的一个根本方略(“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子张》))。早期儒家学派的这些思想在后期的继承者那里得到更深刻的阐发,孟子把“挚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明确了“信”在传统道德谱系中的地位。先秦的其他学派的思想家也都强调“信”作为道德模范的巨大作用。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韩非子说:“小信成那么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国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伦理积淀是一笔名贵的历史遗产,但是,由于传统社会布局在近代以来的巨大变迁,使得支撑传统信用传统的社会根基逐步被削减,导致传统信用观念和信德文化的衰微,这种现象,在社会强烈转型的今天显得尤其明显。

传统农业社会中对信用伦理的极端重视和近代以来由强烈制度变迁带来的信德文化衰微,这两种气力导致当代农村社会展现两种不同的信用景观: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滚动的加快和农村社区的不稳定加剧,使得传统的信用观念受到冲击,农人不讲信用的现象开头展现,尤其当农人离开原来的农村社区而进入城市的时候,这种传统信德体系断裂的现象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悠久的信用传统和乡土文化的熏陶,再加上农村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加强,农人的市场观念和与此相关的市场信用意识开头巩固,这有可能成长为一种新的农村信用伦理文化。对此,持过度悲观态度是没有必要的,在社会经济布局强烈变化的时代,道德伦理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凭借于道德说教,而是凭借于市场经济的实践。农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伦理实践,一旦与传统伦理积淀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极具市场适应力的伦理行为,从而使得农人和农户从小农经济下简朴的信用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下严格的契约意识和守信意识。

在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处于窘境,非正规金融进展迅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利率要远低于非正规金融,与那些高利贷比起来更是低太多。但是,农信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呆帐,为什么远远不能得志农人贷款需求呢?为什么农人在信用社贷款就轻易发生赖帐行为,而在一些运作良好的民间金融组织贷款就能根本保证还款信用呢?这些问题,既跟我国历史悠久的国家农村赈贷制度有关,也与我国20世纪50年头以来的金融国有化或集体化有关。不管是历史上的国家赈贷,还是近50年来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带有“国家信贷”性质。而农人在长期的国有化环境中生存,逐步形成了一种“公家的钱可以不还”的观念(国有企业借国有银行的钱可以不还,农人借信用社的钱当然就可以不还,这里面的“赖帐”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逐年增加。而私人性的民间金融组织的贷款是不能不还的,这是一种外部的带有硬约束的贷款。带有国家赈贷性质的“软约束”下的信用社贷款,与商业性质的“硬约束”下民间金融组织的贷款,其还款效率存在差异,自不难理解。

这个规律在一些民间金融组织的实践中得到了表明。如社会知名度对比高的山西临县湍水头镇“扶贫基金会”,其资金来源是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的捐助和借款,资金用途是扶助当地农人举行生产性的投资或者解决治病这样的生活问题。据报道,基金会很少发生过借款不还的现象,而且在湍水头镇建了基金会的三个村子,11年来也只展现过一次坏账,其还款率高达99%以上,这个数字实在是一个奇迹。与此相比,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日子却越来越忧伤,吸储难,放贷也难,虽然信用社贷款利息低于基金会(基金会的利率是年利率12%,月息一分)。湍水头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对媒体坦言,他们的信用社己经进入高风险状态,连年亏损290多万元,靠拆借256万元资金才能支付到期存款和利息。亏损主要来自呆坏账,好多账从大集体时代欠到现在。信用社主要放贷给经营小生意的农户,“支农贷款不敢放”。而农户也几乎不来贷款,“由于他们知道贷不到”。由于农村信用社已经流失了原有的信用互助合作的性质,因此,合作社社员也难以享受相应的社员权利。在龙水头村,当记者问一名村民,为什么信用社的贷款不还,基金会的贷款却能准时还,这名村民说:“(信用社)那是公家的钱,基金会那是个人的钱,不还怎么行。”这个“精彩”的回复反映了农人对于信用的最简朴的观念:带有国家性质的贷款是可以不还的,而带有私人商业性质的钱是不能不还的。这里,硬约束替代了软约束,农人懂得了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守信用。

这些告成的扶贫基金会的运作实践说明,农人是守信用的,他们依旧按照古老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信用准那么办事,对自身的信用无比珍视。基金会在运作过程中培育了农户的信用观念,强化了他们遵守诺言的意识,这种意识,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重诺守信”的理念是一致的。基金会还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诚信意识,鼓舞农人遵守借贷契约。每到月底,基金会的会计要把本月全体的借款户的名字、借款数目和借款用途写在一张红榜上,贴在村里最醒目的位置。假设被评为“非信用户”,那么对农人的“面子”影响很大。每年的9月15日,基金会还在村里举办诚信节活动,在这天,基金会通过贴标语,出黑板报,向大家宣传“人人都讲信用,人人都得好处”,“谁不讲信用谁就不会有好结果”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