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_第1页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_第2页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_第3页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_第4页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最终版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粒尘下降;另一方面于叶子表面不平,有茸毛,有的还分泌粘性的油脂或汁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四、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1、物质经济收入;2、旅游观赏收入。间接经济收入:1、一棵树的价值;2、上海宝山钢铁厂是全国著名的花园单位;3、园林绿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资本和高素质人口。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城市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一、国外绿地系统的发展:1.“伊甸园”,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希腊古罗马城市中的集市,墓园和军事营地,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教堂广场,市场街道等,是城市游憩活动和绿地的雏形。2.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引起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的卫生与健康环境严重恶化。1833年,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开始准许动用税收建设城市公园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公园的正式诞生。年在曼哈顿岛建立美国最早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4.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公园运动。“公园运动”城市公园五个方面的价值:保障公众健康,滋养道德精神,体现浪漫主义,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促使城市地价增值。“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但它们只是有建筑群密集包围这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5.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波斯顿公园体系,树立起城市绿化系统的观念与理念,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布局的局限。该公园体系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讲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公园体系基本想法:城市区域中,公园间进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系统,其发挥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独散在的公园。形成公园系统的城市:肯萨斯、双子城、波士顿、芝加哥等。6.霍华德“田园城市”(1898年)1898年著述《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又名“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乡的优点,形成互相吸引的结合体。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①社会背景:资本主义从自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②思想的起源: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田园城市的构思:城市人口控制在3万人,城市被农田包围,田园城市直径不应超过两公里,人们可以步行到达外围绿化带和农田。城市中心是有公共建筑环保的中央花园,外围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加上放射状的林间小径。实践:1903年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1919年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7.沙里宁,“有机疏散”:城市只能发展到一定的限度。“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的思想:老城周围会生长出独立的新城,老城则会衰落并需要彻底改造。这是一种城区联合体,城区一概集中布局而变为既分散又联系的城市有机体。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8.英国“绿带政策”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绕伦敦形成宽5英里的绿带。目的在于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与城镇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9.二战后,城市重建。伦敦会议决定绿化指标公顷/千人猛增到公顷/千人。以英国《新城法案》为标志,国家采取措施疏解大城市人口,创建新城。这是继“公园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历史高潮,如莫斯科规划。10.生态环境保护1971年,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圣查理新城,网状绿地系统;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以河流,湿地为骨架建立“楔向网状”结构。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与实践摸索阶段。1992年6月,世界100多个国家首脑参加了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并签署了三项国际公约。?重要规划思想:奥姆斯特德帮助美国确立一些原生生物区永久加以保留,既创立了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主持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波士顿城市公园体系,树立起城市绿化系统的观念与理念。1868-1876年奥姆斯特德为布法罗市规划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林荫大道,城市公园,城市医院庭园,滨水地带及城市广场,并与城市其余部分连结起来。编写《城市与公园扩建》,提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为后人考虑。3、公园系统基本想法:城市区域中,公园间进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系统,其发挥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独散在的公园。形成公园系统的城市:肯萨斯、双子城、波士顿、芝加哥等。4、“奥姆斯特德”原则: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选用当地的乔木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公园,并主要道路将全园分为不同的区域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与任务一、什么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为多个层次,具体包括:1、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2、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3、城市绿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4、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5、6、城市绿地设计城市绿地的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指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体任务如下:1.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要求,确定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2.研究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自然地貌,统筹安排始于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3.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总体关系。4.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发展指标。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6.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护建设的措施。7.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现状的统筹安排。8.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规划的具体项目和重点项目,提出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9.从政策,法规,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措施。10.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第三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国外城市绿地的分类1.美国的情况相关研究有国家公园系统、绿道和开敞空间系统、城市森林、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2.英国城市绿地分类基本类型:公共开敞空间和城市绿地空间、都市开敞地、绿链、都市人行道、环城绿带、城市自然保护地、受损地、废弃地和污染地恢复、农业用地。3.德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划分类型为:①私有性开放空间②公共性开放空间③儿童活动场地④非正式的开放空间⑤水面和滨水地带⑥自然景观中的开放空间⑦道路网络⑧企业用地。4.日本城市绿地空间的分类分为公园、墓园、交通空间、其他的绿地四类。二、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①公园绿地,②生产绿地,③防护绿地,④附属绿地,⑤其他绿地

?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G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第四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都是对“人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共生关系”的积极探索,而生态园林城市根本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①人均公园绿化面积②城市绿地率③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化面积=城市公园绿地面积G1÷城市人口数量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绿化覆盖率=×100%城市绿地率=×100%三、城市有关城市绿地固化的指标要求城市用地标准在《城市用地分类域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时,人均单项用地绿地指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平方米《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其他相关指标规定: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生产绿地面积不低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改造旧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第五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及城镇绿化用地。一、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1.2.3.4.系统整合,构建城乡融合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态结构。保护有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环境。5.加强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合作。二.分类规划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涉及大量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水域和湿地及未利用土地。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一、结构布局的基本模式通常情况下,系统布局有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等8中基本模式。?我国城市绿地空间布局通常有以下4种:1、块状绿地布局:将绿地成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和佛山等地。2、带状绿地布局:多数是于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就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3、楔形绿地布局:利用从郊区伸入市中心宽到窄的楔形绿地。有利于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引入市区,能较好的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如合肥。4、混合式绿地布置:前三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可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组成叫完整的体系。优点能够使生活区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于就近地区气候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艺术面貌。二.规划实例伦敦绿带:大伦敦区域规划:以分散伦敦城区过密人口和产业为目的,在伦敦行政区周围划分4个环形地带,即内城环,郊区环,绿带环,乡村环,绿地内除部分可作农业用地外,不准建设工厂和住宅。伦敦重视绿地空间公众可达性和绿地的连接性。上海总体布局呈现“环,楔,廊,园,林”的形式,以“一纵两横三环”为骨架,以“多片多园”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互为交融,有机联系的中心城绿地布局结构。深圳依托自然山水条件形成大气连绵的城市绿地系统。江门江门是第六批通过的“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呈“三片,六廊,八心”结构布局。三.规划布局的原则1.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生活,游憩需要,促进城市旅游发展。2.指标先进。城市绿地规划指标制定近中远三期规划指标,并确定各类绿地的合理指标,有效指导规划建设。3.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4.远近结合,合理引导城市绿化建设。5.分割城市组团。第七节城市绿地分类规划一.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1.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a)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为全市居民服务,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内容:休憩游乐,文化教育及科学普及布局:均衡,居民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到达b)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为一个行政区内的居民服务,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和设施。内容:休憩游乐、文化教育及科学普及。布局:均衡,居民使用时可方便到达。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a)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b)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城市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的合理服务半径2.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如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文化与历史公园。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用地一般在5公顷左右,常与少年宫结合。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体育公园: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设施,供市民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竞技和健身,及良好的休憩环境的特殊公园,面积15~75公顷。3.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对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带状公园宽度一般不小于8米。4.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在历史保护去,旧城改建去,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1000平方米,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广场绿地属街旁绿地的一种特殊形式。二、G2生产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要求土壤及灌溉条件好,利于培育及节约投资。占地面积大,受土地市场的影响,现易被置换到郊区。城市生产绿地规划总面积应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苗木自给率满足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80%以上。三、G3防护绿地:①主要特征:对自然灾害或城市公害有一定的防护功能,不宜兼做公园使用。②功能:防护固沙,降低枫树,减少强风对城市的侵袭;降低大气中CO2,SO2等有害有毒气体的含量,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噪音,净化水体,净化土壤,杀灭细菌,保护农田用地;控制城市的无序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建设。③不同防护林的特点i.ii.iii.iv.卫生隔离带:阻隔有害气体,体味,噪音等,通常介于工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殡葬场地等于居住区之间。道路防护绿地:对道路放风沙,防水土流失,皆以农田防护为辅的防护体系,是构筑城市网络化生态绿地空间的重要框架。城市高压走廊绿地:高压走廊绿带是结合城市高压走廊线的规划,根据两侧情况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以减少高压线对城市的不利影响。防风林带:防风林带主要用于保护城市免受风沙侵袭,或者免受6米/秒以上的经常强风,台风的袭击。城市防风林带一般与主导风向垂直。四、G4附属绿地:①居住区绿地:属于居住用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居住用地中,除去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小学幼托建筑用地,商业服务公共建筑用地外,就是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地等。②公共设施绿地(G42):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③工业绿地:工业用地内的绿地。④仓储绿地(G44):仓储用地内的绿地。⑤对外交通绿地(G45):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要重点考虑多种流线的分割与疏导,停车遮阴,人流集散等候和机场驱鸟等特殊要求。⑥道路绿地(G46):道路红线内的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⑦市政设施绿地(G47):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有点通讯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等用地内部的绿地。⑧特殊绿地(G48):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五、G5其他绿地:指在城市建设用地以外,但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及恢复绿地等。1、风景名胜区2、水源保护区①水源涵养林的功能:⑴故土护堤,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⑵控制污染或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保护是市民饮用水水源。②三个层面:a)核心林:生态重点区,以建设生态林,景观林为主;

b)缓冲林:生态敏感区,可纳入农业结构调整范畴;c)延绵林:生态保护区,以生态林,景观林为主,可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③涵养林树种选择:树形高大,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利于节流江水,缓和地表径流和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寿命长,中性偏阳,以维持较长期的涵养水源效益;④多树种组成,多层次结构的常绿阔叶林群落。3、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4、湿地①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②功能包括: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改善气候,美化环境,天然蓄水库,众多野生动物的繁殖越冬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鸟的乐园”。第八节城市树种规划一我国城市植物区划及其主要特征:8大植被区域,18个植被地带,85个植被区。Ⅰ寒温带针叶林区域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Ⅲ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Ⅳ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区域Ⅴ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Ⅵ温带草原区域Ⅶ温带荒漠区域Ⅷ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二树种选择原则1.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2.选择抗性强的树种3.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5.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三.树种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1.树种规划的基本方法:⑴调查。⑵骨干树种的选择。⑶根据“适地适树”原理,合理选择各类绿地绿化树种。⑷制定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合理确定城市绿化树种的比例:⑴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比例⑵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⑶灌木与乔木的比例。⑷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比例⑸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⑹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第九节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定义: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外,还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可以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是在不同地理的自然条件中,不同生物物种彼此聚集生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遗传构成上的差异或变异;物种多样性:指物种伏击的程度;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态系统本身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性。一.我国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征:①绿化木本植物丰富多彩。②城市中的动植物园为城市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③野生动植物种类少。④外来物种成分增加⑤于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重视不够,产生了不少问题。⑥概念上曲解带来的问题⑦工作中的衔接问题⑧城市绿地设计和管理的不足。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保护计划制定的内容:1.对城市规划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调查,组织和编织《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协调生物多样性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并制定实施计划。2.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建立城市生态网络。3.构筑地域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加强地带性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护地带性生态系统。4.在城区和郊区合理划定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5.对引进物种负面影响的预防。6.划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三.保护的层次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此外,景观多样性也应纳入。⑴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5种类型组成,即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海洋鱼海岸生态系统。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也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措施。⑵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方式。⑶基因多样性保护也称遗传多样性保护,主要进行离体保存。⑷景观多样性保护四.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五.珍稀,濒危植物与古树名木保护1.珍稀,濒危植物濒危原因:1、是外界的因素,即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2、是植物本身的原因,即濒危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植物园和树木园,实施迁地保护是重要措施。2.古树名木。编织古树名木保护固化的工作步骤:确定调查方案,对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古树名木进行现场测量调查,填写调查表内容;收集整理调查资料,进行信息化技术处理,分析现状,提出建议组织有关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论证,并建立动态的信息化管理。第十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件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一.基础资料:1.城市概况2.城市绿化现状3.绿化管理资料二.规划文本:1.总则2.规划目标与指标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分区与布局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6.树种规划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8.古树名木保护‘9.分期建设规划10.规划实施措施11.附录三.规划图则:1.城市区位关系图2.现状图3.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4.5.6.7.1.2.3.4.规划总图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绿地分类规划图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概况及现状分析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四.规划说明书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6.城市绿地分类规划7.书中规划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9.古树名木保护10.分期建设规划11.实施措施12.附录,附件第八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公园绿地概述?城市公园绿地的定义: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一、城市公园绿地发展简史1.“奥姆斯特德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4)选用当地的乔木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5)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6)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公园,并主要道路将全园分为不同的区域。二、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系统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按主要功能和内容分:1)综合公园、2)社区公园、3)专类公园4)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三、城市公园绿地指标和游人容量1.城市公园绿地指标计算人均指标计算公式:F?p?feF——人均指标,平方米/人P——游览季节双休日居民的出游率,%f——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平方米/人e——公园游人周转系数大型公园:取P>12%,60平方米/人20%,f=60平方米/人,e居民所需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下式可得:城市公园绿地总用地=居民×F2.城市公园绿地游人容量计算总C=A/AmC——公园游人容量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人均占地面积*在我国城市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面积以60m为宜*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面积不得低于15m2*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四、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设计的程序规划设计的程序现状资料收集编辑总体设计任务书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植物种植设计施工详表编制预算及说明书规划设计的程序1.了解公园规划设计的任务情况,包括建园审批文件,征收用地及投资额,公园用地范围以及建设施工条件;2.拟定工作计划3.收集现状资料4.研究分析公园现状,确定其规模大小,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5.进行公园规划,确实全园的总体布局,计算工程量,造价概算,分期建设的安排6.经审批同意后,进行各项内容和各个局部地段的详细设计,包括建筑、道路、地形、水体、植物配置设计;7.绘制局部详细图:造园工程技术设施、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8.编制预算及文字说明现状资料收集1.基础资料2.公园外部条件3.公园基地条件4.图纸资料5.社会调查与公众参与6.实地勘探编辑总体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1.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关系2.公园所处的特征和园周环境3.公园面积和游人容量4.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5.公园地形设计,建筑设计,道路设计,水体设计,种植设计的要求6.拟定公园内应该设置的项目内容与设施各部分规模大小7.公园建设预算2

8.设计工作进度安排总体规划1.公园范围2.计算用地面积和游人量、确定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设施的规划安排3.确实出入口位置4.公园的功能分区5.景色分区6.公园河湖水系的规划7.公园道路系统8.规划设计公园的艺术布局9.地形处理、竖向规划10.造园工程设计11.植物群落的分布12.公园规划设计意图的说明、土地使用平衡表详细规划1.主要出入口、及2.次要出入和专用出入口的设计3.各功能区的设计4.园内各种道路的走向5.各种公园建设初步设计方案6.各种管线的规划7.地面排水的设计8.土山、石山的设计9.水体的设计10.各种建筑小品的位置11.园林植物的品种、位置和配置形式植物种植设计1.树木种植的位置2.树木配置形式3.蔓生植物的种植位置4.水生植物的植物位置5.花卉布置6.花卉的种植排列形式7.草地位置范围、标高、地形坡度、品种8.园林植物的修剪要求9.园林植物的生长期10.植物材料表施工详表1.给水工程2.排水工程3.供电及照明4.广播通讯5.煤气管线6.废物收集7.护坡、驳岸、挡土墙、围墙、台阶等园林工程的施工图8.叠石、雕塑、栏杆、踏步等小品施工图9.道路广场硬地的铺设及场地的施工图第二节综合公园一、综合公园的定义与分类:综合公园是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的大型绿地,其用地规模一般较大,园内设施活动丰富完备,适合各阶层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之内的游赏活动。?综合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①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用地面积:10~100公顷服务半径:约3~5km②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用地面积:一般为10公顷服务半径:约1~2km二、综合公园的功能1.游乐休憩方面2.文化节庆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公园的面积与位置?一般不少于10公顷;?游人容纳量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每个游人在公园中的活动面积约为10~50平方米/人选址时应考虑:1)其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联系2)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3)可选择在具体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充分发挥水面作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4)可选择在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5)可选择在原有绿地的地方6)应考虑将来有发展的余地?综合公园设置内容1)观赏游览2)安静活动3)儿童活动4)文娱活动5)科普文化6)服务设施7)园务管理影响综合公园应设置的具体项目内容的因素1)居民的习惯爱好2)公园附近城市文化娱乐设施情况3)公园面积大小4)公园自然条件情况综合公园规划原则1)满足功能,合理分区???2)园以景胜,巧于组景3)因地制宜,注重选址4)组织导游,路成系统5)突出主题,创造特色6)综合公园规划设计1.出入口对公园的影响体现在一下方面:1)公园的可达程度2)园内活动设施的分布结构3)大量人流的安全疏散4)城市道路景观的塑造5)游客对公园的第一印象2.出入口位置与分类出入口的位置确定:1)应综合考虑游人能否方便进出公园2)结合周边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3)考虑周边城市用地的类型4)避免对过境交通的干扰及协调将来公园空间结构布局等?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城市主要道路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次要出入口:一般设置在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专用出入口: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3.出入口规划设计1)应充分考虑他对城市街景的美化作用以及对公园景观的影响;2)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3)一般公园大门造型都与周围城市建筑有较明显的区别,以突出其特色综合布局1)公园布局要有机的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2)公园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3)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设在适中地段,较常见的是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4)立面构图中较常见的是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的景点组成5)公园立体轮廓是地形、建筑、树木、山石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常是远距离观赏的的对象及其他景观的远景6)地形平坦的公园可利用建筑物的高低、树木树冠线的变化构成立体轮廓?公园规划布局形式?出入口公园规划布局形式有规则的、自然的、混合的三种规则的布局:特点: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有庄严、雄伟、开朗的感觉适用地形: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自然的布局特点: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原有建筑,树木等现状的环境条件或按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的,可有主体和重点,但无一定的几何规律适用地形: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适合,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混合布局特点:部分地段为混合式,部分地段为自然式适用地形: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1)安静游览区——一般游人较多。但要求游人的密度较小,故需大片的绿化用地。2)文化娱乐区——公园的主要建筑往往设置于此,常位于公园中部;3)儿童活动区——花草树木品种要丰富多彩,色彩艳丽。避免有毒、有刺、恶臭的浆果植物;4)园务管理区——对院内外应有专用出入口,不应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5)服务设施——设置在游人集中较多,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公园建筑设计1.公园建筑造型包括:1)体量2)空间组合3)形式细部不能仅就建筑自身考虑,还必须与环境融洽,注重景观功能的综合效果2.小品设施因常位于艺术构图的中心,更应注意特有的功能和造型、色彩等3.细部装修通过这些细部设计,可组织框景,丰富景观,使空间有流动感,色彩有层次感绿化配置1)植物配置要与山水、建筑、园路等自然和人工环境相协调2)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空间开敞与郁闭、功能与景观的关系;3)要选择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4)植物配置要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5)重视景观的季节变化游戏设置1)园路功能主要是作为导游观赏之用,其次才是供管理运输和人流集散。2)必须统筹布置园路系统,区别园路性质,确定园路分级。一般园路分为:主园路、次园路、小径小景与主园路关系基本有:串联式、并联式、放射式3)园路规划常常以上三种基本形式混合使用,但以一种为主第三节儿童公园一、儿童公园概述儿童公园发展史儿童公园的定义与分类1、儿童公园定义: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2、儿童公园分类:①综合性儿童公园:供全市或地区少年休息、游戏娱乐及进行文化科学活动的专业性公园②特色性儿童公园: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且比较系统完整,同时再配以一般儿童公园应有项目③小型儿童公园:其作用与儿童公园相似,但一般设施简易,数量较少,占地较少,通常设置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1.儿童年龄特征分组: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2.儿童游戏类型1)角色游戏2)数学游戏3)活动游戏3.儿童户外活动特点1)同龄聚集性2)季节性3)时间性4)自我中心性二、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上,根据不同儿童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活动要求,一般可分为:1)学龄前儿童区: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地方2)学龄儿童区:学龄儿童游戏的地方3)体育活动区: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也可设障碍活动区4)娱乐和少年科学活动区:可设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少年科学爱好者活动设备及科普教育设施等5)办公管理区:对于小型儿童公园,此区可放在园外规划布置要点儿童游戏场的设计依据儿童年龄大小进行分类,场地也因此会作不同的安排;一般按分区进行设计,划为:运动区、游戏器械、科学园地、草坪和铺面等绿化设计?树种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手工树种2.乔木宜选用高达荫浓的树种,分支点不宜低于米3.姿态美、树冠大、枝叶茂盛的树种4.在植物配置上要有完整的主调和基调5.在植物选择方面要忌用下列植物1)有毒植物:凡花、叶、果等有毒植物均不宜选用(凌霄、夹竹桃);2)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3)有絮植物:此类植物易引起儿童患呼吸道疾病4)有刺激性和有奇臭的植物,会引起儿童的过敏反应?绿化的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1)儿童游乐场的四周应种植浓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封闭场地,有利于保证儿童的安全2)绿化面积不应小于65%3)游戏场内应有一定的遮阴区、草坪和花卉4)树种不宜过多,便于儿童记忆,辨认场地和道路5)绿化布置法应适合儿童心理,引起儿童兴趣道路与广场?道路?儿童公园的道路宜成环路,根据公园大小和人流方向设置一个主要入口或1~2个次要入口?次要园路铺装不可用鹅卵石的毛片铺装

?主要园路上,一般不宜设踏步、台阶?广场集散广场——多设在大门入口,主要建筑附近。为混凝土铺装、供游人集散、停放车辆游憩广场——主要供儿童或家长休息、游玩?铺地:草地、水泥铺装地建筑设计分类按用途划分:1)游艺性建筑2)服务性建筑3)管理用房4)休息建筑5)综合性建筑?按风格划分:1)童话型2)科幻型3)古典型4)现代型5)一般型主要设施1.草坪与铺地2.沙土3.水4.游戏墙或迷宫游戏器械的类型与设计1.摇荡式器械2.滑行式器械3.回转式器械4.攀登式器械5.起落式器械6.悬吊式器械7.组合式器械8.废物利用)第四节动物园一、动物园概述动物园的定义与类型1、定义: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2、分类:1)传统牢笼式、2)现代城市动物园、3)野生动物园、4)专业动物园5)夜间动物园动物园的职能二、动物园的规划设计1.动物园的规划设计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全园总体布局规划2)饲养动物种类、数量、展览分区方案、分期引进计划3)展览方式、路线规划,动物笼舍和展馆设计,游览区及设施规划设计4)动物医疗、隔离和动物园管理设施5)绿化规划设计,绿地和水面面积不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6)基础设施规划设计7)商业、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用地与用地规模1.用地选址1)地形方面——宜高低起伏,有山岗、平地、水面等自然风景条件和良好的绿化基础;2)卫生方面——动物园最好和居民区保持有适当的距离,而在下游、下风地带;3)交通方面——一般停车场和动物园的入口宜在道路一侧,较为安全;4)工程方面——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地基,便于建设动物笼舍和开挖隔离沟或水池,并有经济安全的供应水电的条件;2.用地规模?动物园的用地规模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城市的大小及性质、动物品种及数量、动物笼舍的造型、全园规划、构景风格、自然条件、周围环境、动物饲料来源、经济条件等?用地规模具体确定应依据1)保证足够的动物笼舍面积2)在分组分区布置时,各组各区之间应有适当距离的绿化地段3)给可能增加的动物和其他设施预留足够的用地,在规划布局上应有一定动机性4)游人活动和休息的用地5)办公管理、服务用地,有的还要考虑饲料的生产基地3.规划布局要具体考虑的内容1)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做到不同性质的交通互不干扰,但又有联系,达到便于动物的饲养、繁殖和管理,又便于游客的参观信息2)要使主要动物笼舍和服务建筑等与出入口广场,导游线有良好的联系,以保证全面参观和重点参观的游客均方便3)动物园导游线是建议性的,决非展览会路线那样强制4)动物园的主体建筑应该设置在面向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段上,或者在景区的主要景点上,也可能在全园的至高点以及某种形式的轴线上5)动物园四周应有坚固的围墙、隔离沟和林墙,并要有出入口及专用的出入口展览区规划1.分区?大中型动物园分区如下:1)宣传教育,科学研究部分2)动物展览部分3)服务休息部分4)经营管理部分2.展览顺序1)按动物的进化顺序2)按动物地理分布安排3)按动物生态安排4)按游人爱好,动物珍贵程度,地区特产动物安排3.陈列方式1)单独分别陈列2)同种同栖陈列3)小动物展览4.游线规划原则——既达到教育游客的目的,也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建筑及笼舍展馆规划1.动物园建筑的组成1)动物活动部分2)游人参观部分3)管理与设备部分2.动物笼舍建筑的基本造型:建筑式、网笼式、自然式、混合式3.展馆的设计朝向、通风、给排水、活动器具、温度等混养动物可增加观赏趣味性,但应保证安全,动物的生活质量。应多提供几个取食点,尽量选用自然材料同时还应考虑:展馆造型、展馆颜色、展馆方向、玻璃反光等4.笼舍环境应丰富变化1)环境丰富化的目的:a)改善社会环境b)改善物理环境、c)改善心理环境管理技术和展览方法2)丰富化的目标:为了增加笼养动物花费在觅食上的时间以刺激其自然行为3)环境丰富话项目的计划4)对环境丰富化的评估绿化规划1.绿化的作用与内容主要内容:动物园分区与地段绿化、园路场地绿化、动物笼舍绿化、卫生防护林带、饲料厂、苗圃等。2.绿化风格、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绿化风格和布局方式:“园中有园”的布局方式、专类园的方式、四季园方式配套设施规划1.动物的安全与福利1)生物标准规划2)动物安全系统3)动物生命维持系统4)WAZA道德规范2.基础设施规划设计1)教育解说系统2)后勤饲养系统3)商业服务设施规划系统第五节植物园一、植物园概述植物园的起源与发展植物园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2、分类:按业务范围分:1)科研为主的植物园2)科普为主的植物园3)为专业服务的植物园4)属于专项搜集的植物园按植物园的不同归属分:1)科学研究单位办的植物园2)高等院校办的植物园3)国家公立的植物园4)私人捐助或筹集基金会承办5)用过去皇家的土地和资金办植物园植物园的职能?科研基地?科学普及?示范作用?专业产生?参观游览二、植物园规划设计植物园的位置选择1.植物园的位置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侧重于科学研究的植物园——考虑从属于科研单位,服务对象是科学工作者,位置可选交通方便的远郊区;2)侧重于科学普及的植物园——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中小学等位置可选交通方便的近郊区;3)研究某些特殊生态要求的植物园——必须选相应的特殊地点才便于研究,但也要注意一定要交通方便;4)附属于大专院校的植物园——最好在校园内辟地为园或与校园融为一体,可方便师生教学2.选择可供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1)土壤2)地形3)地貌4)水源5)气候植物园的用地规模植物园的用地规模是植物园的性质、展览区的数量、搜集品种多少、经济水平以及园址所在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植物园的分区以科普为主,结合科研与生产的展览区&以科研为主,结合生产的苗圃实验区。科普展览区:1)经济植物展览区2)抗性植物展览区3)水生植物区4)岩石植物区5)树木区6)专类区7)示范区8)温室区苗圃实验区:1)温室区2)苗圃区植物园的规划要求1.首先明确建园目的,性质与任务2.决定植物园的分区与用地面积1)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总面积的40%~60%,2)苗圃及实验区用地占25%~35%,3)其他用地约占25%~35%3.展览区是面向群众开放的,宜选用地形富于变化、交通联系方便、游人易于达到的地方,另一种偏重科研或游人量较小的展览区,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4.苗圃实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群众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但是要与城市交通线有方便联系,并设有专用出入口5.确定建筑数量及位置植物园建筑有:展览建筑、科学研究建筑以及服务性建筑三类。6.植物园的排灌工程第六节游乐公园一、游乐公园及相关含义主题公园1、定义:具有鲜明主题的游乐场所2、特点:主题鲜明:独特性、排他性类型广泛:主题游乐园、专类公园、水族馆与水上游乐园、主题度假区、游乐建筑综合体主题游乐园1、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特设的主题进行园区的软体策划与实体环境建设的非日常化的休闲娱乐空间,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和旅游功能。2、分类模拟景观第一种:将其他国家或本国一地的著名建筑、景观灯按照一定的比例模拟建设,使游客可以领略各地不同风光第二种:模拟再现给具有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活场景并加入反映民俗民风表演,使游客可以领略民俗风情、参与活动第三种:模拟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特色的建筑与景观环境,以现代人的理解再现已经消失的城市、建筑以及人文几个风貌,使游客产生回到过去、体验历史的感觉影视城第一种:作为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所建的场景与环境在拍摄完成后继续经营第二种:与电影联动的主题娱乐园科技和科学展示第一种:突出高科技、高技术,使游客体验感受未来与新奇

第二种:以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示科技农业野外博物馆式的主题游乐园现存建筑与环境保存较好的历史风貌地区或将同一历史时期的建筑迁建到一定地区暂时性的主题乐园不固定地方,运营不超过3个月游乐场、游乐园具有游乐设施、以游乐功能为主的场地。不强调绿化比例,不强调主题设定。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化占地比例大于等于65%的城市专类公园。特征:有大型游乐设施;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园二、演变发展集市娱乐——娱乐花园——机械游乐园——主题游乐园三、规划设计设置要求1、有65%的绿化占地比例;2、设置的游乐设施达到一定的量吸引游客位置设置在城市边缘,入口靠近轨道交通,大量停车场设施与活动内容1、现有主题游乐园所具有的游乐设施2、休闲活动设施3、具有展示、表演、科普教育等积极功能的娱乐建筑或场地布局方式1、游乐设施比较集中,形成与公园其他部分相对独立的区域2、游乐设施融入绿化环境中主题的选择1、重要性:游乐公园的“灵魂”,成功与否的关键,公园设计的蓝本和核心2、范围:以历史和文化为主题、以异地著名的地理环境与风俗民情为主题、以影视作品为主题、以机械驾乘为主题、以高科技为主题、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游戏健身运动为主题、以博物馆和博览会展示为主题、以动植物观赏为主题、特殊类型主题3、重点考虑因素:独特、新颖、有文化内涵,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商业感召力可集中与儿童和青少年目标市场基础上,考虑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设计围绕主题四、实例介绍第七节郊野公园一、概述定义在城市郊区,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划定有良好的绿化和一定的服务设施并向公众开放的区域,以防止城市建成区无序蔓延为主要目的,兼具有保护城市生态平衡,提供城市居民游憩环境,开展户外科普活动场所等多种功能的绿化用地。与其他公园比较1、与城市公园的比较建设地点不同建设规模不同游憩内容不同城市公园城市建成区内部规模较小几十公顷体育活动,各种丰富群众业余生活郊野公园城市郊区规模较大,50公顷以上散步、远足、骑马等注重野趣,自然感强郊野公园面积小,游览时间一二小时到一天不提供住宿,无商业设施当地市民,以消闲保健为主禁止汽车,只可通人、马、自行车表现形式不同园林建筑小品较多,与城市景观协调2、与国家公园的比较建设规模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交通组织不同国家公园面积大、离城市远,游览时间一周以上外地及外国人为主,以观光、度假为主车行道主干网络,辅助人行小路提供设施不同旅店、纪念品商店、博物馆等,导游设施3、与风景名胜区的比较风景名胜区,重在“名胜”,注重文化内涵、历史遗产的保护,注重人文环境郊野公园,重在“野”,重野趣,注重自然环境4、与森林公园的比较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题,其他景观为意图,人文景观为陪衬。郊野公园:只要是建在郊外非建设用地上,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大型休闲绿地。二、职能抑制城市蔓延扩张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生态环保功能景观美化功能自然教育功能三、规划设计规划要求1、用地选择:山林地最好,选择地形复杂多样的,景观层次多的,绿化基础好的。2、景点布置:优美地点设置休息、眺望、观赏、开展远足、露营3、地形设计:顺应自然4、重视水景应用:保持自然形态5、道路和游览线路设计:遵循赏景要求,顺应地形自然走向,联系景点6、绿化设计:根据自然生态群落的原理营造地方特色的植物生态群落7、建筑物的设置:少而精,与自然协调分区:游憩区、宽广区、荒野区1、游憩区:密集游憩区:使用人数多,游憩设施充足,交通方便,容易到达分散游憩区:交通方便,设施少特别活动区:废弃矿场、采土区2、宽广区:较远,要步行,有露营等设施3、荒野区:最偏僻,难抵达,有科研价值的划为护理区,设施少设施1、各种郊游路径健身类郊游路径休闲类郊游路径科教类郊游路径2、游客中心:在路径起始点,对象明确,补充公园介绍3、露营地与烧烤区四、实例介绍带状公园与绿地??城市公园系统:主要以合理分布的各类公园作为重点绿地,再依据城市的特色设置带状绿地、环状绿带或楔形绿地,用绿化道路串接公园和公共绿地,使之成为覆盖整个城市的绿化网络。带状公园与绿地:指各类呈带状分布绿化道路,包括城市中一般的道路绿化、林荫景观道以及滨河、滨水的带状游憩园。第一节城市带状公园的特征、类型和功能一、带状公园的特征1、空间形式呈线性带状2、具有较高的连续性3、具有良好的可达性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二、带状公园的类型1、生态保护型2、休闲游憩型3、历史文化型三、带状公园的功能特征①生态功能可以起到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养分的储存于循环、为野生动物繁衍传播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作用。②社会功能1、提供休闲游憩场所2、增强城市景观美感3、保护历史文化资源4、提供教育机会③经济功能1、防灾、减灾功能2、绿地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3、提升城市土地价值4、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第二节道路绿化一、道路绿化的作用1、卫生防护,改善环境2、组织交通,保护安全3、美化市容,丰富街景4、许多植物不仅美观,而且其枝叶花果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5、道路上的绿地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防灾作用。二、道路绿化的内容和规划基本内容主要指道路红线之内的行道树、分隔绿化带、交通岛以及在范围内的游憩林荫道等等。还可以将位于道路两旁或一侧的街边绿地、滨河绿带以及游憩景观带等纳入道路绿化。条件分析不同地段的道路绿化具有不同的要求,在规划时应该对道路的位置、交通、现状等情况加以分析,根据主次关系,提出规划的构想及目标。设计构思1)把握城市总体,以城市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文化性质、道路的使用功能为出发点进行定位,从而使道路绿化从整体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2)对具体路段,性质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设计要求,但在同一座城市之中,禹城市特征相符合的理性秩序应该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调,在统一的前提下,寻求不同道路的个性和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而且还有利于突出道路的可识别性。三、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主要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它形式。1、一板二带式优点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时交通管理。2、二板三带式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好。但不同车辆混合单行不能解决互相干扰。3、三板四带式绿化量大,庇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车辆干扰。4、四板五带式各行其道,保证了速度和安全。其它形式可利用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四、道路绿化各组成部分的种植设计种植的类型1、遮蔽种植,利用职务的一定体积,阻挡视线、光线以及尘埃、废气。2、隔声种植,在车道两旁合理配置高矮不同的树木,减弱噪声。3、防眩种植,用绿化种植来遮挡有害光线。4、景观种植,依据审美心理,将不同的花木按一定的规律布置,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行道树?行道树: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旁以一定间距种植的遮荫乔木。是道路绿化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张形式,对于遮蔽视线、消除污染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种植形式:1)树池式,在行人较多或人行道狭窄的地段采用。但树池面积有限,导致树木生长不良,铺装需要提高造价,利用率不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改用种植带式。2)种植带式,一般是在人行道的外侧保留一体不加铺装的种植带。3)行道树的选择选择适应性强、苗木来源容易、成活率高的树种。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速生或缓生品种树龄长、干通直、树姿端正、体形优美、冠大荫浓、花朵艳丽、芳香郁馥、发芽早、落叶迟、叶色富于季相变化的树种。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无污染的树种。耐修剪、愈合力强。不选择带刺或浅根树种,也不选择根特别发达隆起树种,萌芽力强的树种交叉口、分隔带和街旁绿地的种植设计1、交叉口的种植设计合理布置交叉口的绿地是改善道路交叉口人、车混杂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交叉口绿地有道路转角处的行道树、交通岛以及一些装饰性绿地组成。交叉口绿化布置不能遮挡司机的视线。?交叉口中心的交通绿岛具有组织交通、约束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的作用?根据不同功能可以分为:①中心岛:主要用以组织环形交通,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作逆时针绕岛行驶,可以免去交通警和红绿灯。一般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②方向岛:主要是指引车辆的行进方向,约束车道,使车辆转弯慢行,保证安全,绿化以草皮为主。③安全岛:为行人横穿马路时避让车辆而设,如果行车道过宽,应在人行横道的中间设置安全岛,以便行人过街是短暂的停留,以保障安全。绿化主要使用草皮。2、分隔带的绿化设置目的:为了将人流与车流分开、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以提高车速,保证安全。以种植草皮和低矮灌木为主。3、街旁绿地主要是临街建筑与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其设置对于保护环境没回城市街景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游憩林荫道、公园路与步行街一、游憩林荫道?游憩林荫道的形式和构成1、按游憩林荫道与相邻道路的关系分三种类型a)设在整个道路轴线中央的林荫道b)设在车行道一侧的林荫道c)设在车行道两侧的林荫道2、根据用地情况,分为三种布置形式①游憩林荫道最小宽度不应小于8M,其中包括一条宽3M的人行道,两侧可安放休息椅凳,步道旁还需每边布置一条宽的绿化种植带。形式简单,但满足了与相邻的车道相互隔离的要求②当游憩林荫道用地面积较宽裕时,可以采用两条人行步道和三条绿化带的组合形式。③林荫道的用地宽度在40M以上,可以进行游园式布置。3.公园路公园道路或称观光道路。注意道路沿线景观建设,在道路两侧用相当宽的土地布置植物景观,设置休闲游憩用地,与自然风光融合,禁止重型车辆进入的道路。4.步行街

步行街是减少或局部消除有车辆造成的污染,归还被汽车夺去的道路空间,还步行者以安全与舒适的方法之一。步行街的类型1、商业步行街2、历史街区步行街3、居住区步行街步行街的设计步行街的利用形式可以分为两类:1、过渡性步行街或不完全步行街2、完全式步行街设计注意因素:①不完全步行街应提供更多便利于行人的休息设施②完全式步行街在原先预留做车道的位置可以进行装饰类与休憩类小品的布置。③与绣球林荫道不同,为了更多显现街道两侧的建筑形象,绿化尽可能少用或不用遮蔽种植。④以能让人们延长逗留时间为设计出发点,增加软质景观的运用,利用乔木的遮荫作用,创造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的宜人环境。⑤对灯光精心设计,提高步行街品质⑥从人的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步行街上的各种设施。第四节滨水绿地一、滨水绿地的作用1、滨水绿地的环境作用2、滨水绿地的景观作用二、滨水绿地的类型1、临海城市中的滨海绿地2、面湖城市中的滨湖绿地3、临江城市中的滨江绿地4、贯穿城市的滨河绿地三、滨水绿地的设计1、与游憩林荫道的区别:在形式上差不多,区别在于将水体作为重要构成要素。2、滨水绿地设计考虑的因素:①滨水绿地的定位,应对城市的过去以及在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水体曾经的作用予以调查,找到准确的定位,将以往的历史文脉在新的的建设中得到延续。②滨水绿地的活动,a.水中的活动与景观b.近水的活动与景观c.临水的活动与景观③滨水绿地的水环境与生态,a.水质与水量b.滨水的绿化c.水生原生物的作用④滨水绿地的游览交通路网,a.水上交通b.游憩步道c.自行车道。⑤其他方面的设计,a.园林小品b.特殊地段的处理第五节公路、铁路及高速干道的绿化一、公路、铁路及高速干道的生态要求对各种城际道路网络的生态要求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群落性原则,遵循植被的群生关系,按照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以及景观建设的设计要求,用群落布置方法替代过去简单的行道树式的绿化。地域性特征,提倡绿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生态上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在景观上也可以体现出区域的特色。生态的多样性要求二、公路、铁路及高速干道的绿化功能设计1、铁路绿化的功能设计①在铁路的两侧应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防止风沙、雨雪对行车的影响,保护路基。②视距三角区内不得种植树木③转弯处,曲线内侧有碍行车和眺望的地段内不宜种植乔木④沿线讯号机前1200M范围内禁止种植高大的乔木。⑤站台绿化以不妨碍交通、运输以及人流集散为原则。2、公路及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设计①路旁植栽,目的是遮蔽和引导视线②中央分隔绿带,为了避免相向车辆间的干扰③??其他种植,利用种植防止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三、公路、铁路及高速干道的绿化景观设计道路景观的构成①道路②道路边界③道路的景观区域④道路的各种节点道路景观的设计使道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亲切感和舒适感。①城际交通沿线人工景观相对较少,与环境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如何结合功能性种植,有效的组织道路边界以及景观区域的景致,利用功能绿带的遮蔽作业,将杂乱的景物予以遮挡。②必要时考虑视线封闭③运用不同的绿化形式强化道路本身的特征。利用沿路连续的植栽有助于强调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④选择树种,并予以合理的配植第六节防护林带?防护林带主要指城市、工业区或工厂周边的环形绿地以及伸入城市的楔形绿地。1、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a、透风林b、半透风林c、不透风林2、防风林带的组合:一般在迎风面布置透风林,中间为半透风林,靠近城市的一侧设置不透风林二、卫生防护林带工业区设置卫生防护林带1、卫生防护林带种植的树木应该选择抗污染力强、或具有几首有害物质能力的品种。2、在污染区内不宜种植瓜、果、粮食、蔬菜和使用油料作物,以免食用后引起慢性中毒。但可以栽种棉、麻及工业油料作物。3、卫生防护林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土壤产生净化作用,避免了水源的间接污染。4、在工业区卫生防护林带也需要考虑防止噪音污染。一、防风林第十章居住区绿化、工厂绿化和特殊地段绿化第一节居住区绿化居住区在城市用地中一般占有40%至50%的用地面积,其绿地面积应占小区面积的30%以上。一、居住区绿地的定位居住区绿地的作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