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垣县文化产业基本概况花垣县共有文化经营户20家4,其中网吧11家7、电游室9家、家、影碟店家、印刷厂家、打字店家、书店家、书报刊亭共7家、电脑公司3家。茶峒古码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边城镇、吉卫镇老卫城列入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6处。我县有国家珍贵文物21件2,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国家二级文物21件,国家三级文物18件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申报“苗族鼓舞”为国家级保护项目,省级项目有苗族古老话、湘西苗绣、苗医苗药等11项,州级名录19项,县级名录62项,国家文化部评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多年以来,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一是以“网吧”为主要形态的网络文化,主要包括网吧、电脑经营,但也包括网络服务渗透到其他服务业如“电脑茶座”、“电脑宾馆”,以及相关配件经营和专业技术服务等市场前景乐观。二是以为代表的娱乐服务文化,以“名都”、“法老王”、“唱享天下”等为龙头的一批具有规模的音乐娱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三是以创作演艺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文化,主要以苗剧团、民间文艺队伍为代表,以公司、酒店开业及家庭红白喜事、外邀演出为主要内容的演艺市场发展良好。四是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文化,主以文化馆、少年宫为代表的艺术培训市场如交谊舞、街舞、少儿舞蹈、成人器乐声乐、书法美术等班训班发展迅速。五是以传统工艺为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如织锦、刺绣、石雕、根雕等经济规模逐步壮大。六是以边城文化为带动的旅游文化以及书报刊、影视、广告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也不断兴起和壮大。二、产业资源饮食文化桃花虫(又名桃花虾)是湘西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美食,是我国苗族地区蜚声海内外的绿色食品。苗族美食桃花虫广泛食用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周边的贵州、重庆等省市的松桃、秀山等地。苗族美食桃花虫是我国西南东部次方言苗族区菜肴中的佳品。这种佳肴最初起源于逐鹿中原失败后退至武陵山区的苗族先民们。他们在溪流中摸虫捉虫,然后将虫虫用火烧烤食用,进而发展到烹炒,形成现今的一种美食。这种美食可用油炒,也可用油煎,可制成辣味,也可制成麻辣味。民族艺术1、苗戏,又称苗剧,是我国苗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苗戏源于苗族“傩愿神戏”,著名苗族学者193年3考察湘西苗族所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载:“苗民因病痛,求嗣等还傩愿时必请歌师在神堂唱戏以乐神,谓之“傩愿戏”,又称苗傩戏”。其广泛流传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演员以“苗老司”为主角,其表演均是以驱鬼、祀神和求福等法事仪式为主”。早期剧目有《抱枷卡》、《恰相》、《八郎杀猪》等祭祀程序。随着时代变迁,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苗戏吸收了汉族戏剧的部分表演程式及剧目如《张三请师娘》、《孟姜女》、《舞太子》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文艺大放光彩,苗戏演出十分活跃。花垣县麻栗场镇苗剧团演出的《团结灭妖》,吉首寨阳乡的《合作化生产》,贵州省松桃县的《苗家幸福》,还有《龙宫三姐》、《谎江山》等剧目受到了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苗族人民的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苗戏(剧)以少数民族戏剧种收录入《中国戏剧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苗戏是我国苗族人民唯一剧种。历史悠久,对研究苗族历史、宗教、民俗以及发展苗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苗戏活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深入各民族喜爱。对加强边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苗族接龙舞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是湘西苗族代表性舞蹈。接龙舞广泛流传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周边的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接龙舞源于苗族“接龙”宗教祭祀仪式。著名苗族学者石启贵先生193年3考察湘西所著《湘西土著民族调查报告》记载:“又有一村之接龙,土名谓之牙戌苟,……接龙时每家主人一妇女装饰焕然一新,人数众多,鱼贯而行,蜿蜒如龙,优美壮观。时代的变迁,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逐步变化,观赏性及娱乐性意识提高,宗教意识淡化,接龙舞脱离了祭祀仪式,已经成为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性舞蹈艺术。因历史的原因,苗族接龙仪式及舞蹈表演曾遭禁止。新中国成立以后,苗族接龙舞逐步恢复,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舞蹈收录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苗族接龙舞动作优美、生动别致,基本步伐多用半圆步行走,似游龙蜿蜒,线条流畅。接到龙后,情绪热情奔放,舞者撑开了青布伞,伞伞相接,起伏旋伞,队形变化似龙腾欢跃,有如活龙驾雾之感。伞立起来,表示龙来必有雨,风调雨顺。伞横持于左右侧旋动,似贤龙徐徐向主户家游去,势不可阻挡。接龙舞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中国民族舞蹈、中国音乐、旅游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接龙舞表演属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传统节日苗族赶秋节是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主要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来凤县等苗族地区,已形成约20万0人的苗族赶秋节文化圈。赶秋节,苗话叫做“赶场秋”。赶秋的意思是说每年立秋这天,苗区逢到哪个地方是墟场(即“赶集”),这个墟场便是当年秋场。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秋日来临,收获在望,欢庆丰收,古来有云。唯“赶秋场”,最有苗族特色,极富苗族人民的节日文化内涵。相传古时候,苗寨有个叫巴贵达惹的青年,为寻求爱情而扎秋千,终于在秋场上找到了美丽的姑娘七娘,两人结为夫妻,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为庆丰收和追求甜蜜爱情,传统盛会,由是而定。赶秋节(苗族赶秋)节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拦门、接龙、打八人秋、苗鼓、苗族绝技、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等。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演绎,苗族一些传统文体活动,如武术、玩龙、舞狮、演出、展览和苗族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等又融入其间,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宏规巨模。苗族赶秋节体现出它多样性、综合性、独特性、完整性、大众性、现实性等艺术特点,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凸现民族特点,彰显民族灵魂等重要价值,是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载体。民族风俗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口头叙事古歌,是我国苗族地区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苗族古歌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和之接壤的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苗族古歌从古流传至今,源远流长,这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自苗族先民三苗、灌蔸、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的“百科全书”而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文革”十年浩劫中,它的手抄本和方块苗文记载本被焚烧殆尽,但苗族人民还是悄悄地用民间口传的形式,将其保存了下来。苗族古歌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特别广博。主要包括开天立地、战争迁徙、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情歌礼辞、丧葬火把、苗医苗药以及天文哲学等方面。苗族古歌是中国苗族中特有的口碑文献,历史悠久,内容极为丰富,对研究苗族古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祭祀、医学、美学、农学、天文、饮食、生产、生活、婚姻、民俗、军事、科技、部族战争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苗族古歌在湘、黔、渝、鄂四省市边区深受苗族群众喜爱。对加强边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间工艺1、苗族花带技艺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编织品,是我国苗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苗族花带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周边的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经济相对落后,但传统技艺十分丰厚。原生态艺术品种极为鲜活。200年8湘西州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织锦之乡)。苗族花带技艺,是苗族东部方言苗语区花带的杰出代表。现存的花带起源于古汉书上记载的南蛮“断发纹身,以示和龙蛇同类,免其伤害”的传说。苗族花带技艺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苗族人民民间手工技艺,是苗族人民思维和物质观念的产物,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工艺流程都是为适应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对称、造型夸张、色彩鲜明、装饰性强等艺术特点。苗族花带技艺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典型代表,这些民间手工技艺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苗族花带技艺古老和独特、风致和濒危共存。这朵我国编织的异花,在万古千秋的历史冲撞中风彩雅致,又等待着温和的阳光雨露,届时将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2、湘西苗绣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是我国苗族地区传统美术技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苗绣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周边的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湘西苗绣,是中国西南东部次方言苗语区苗绣的杰出代表。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史籍中就有苗族先民身穿装饰着花鸟图案服装的记载,以后的历代史籍中对于苗绣也多有著述。几乎每一个地区的苗族都使用刺绣,举凡服装、围裙、鞋帽、头帕、手帕、挎包、背被、荷包、钱包、枕顶、帐帘、门帘,无不成为精心绣饰的对象。由于历史的磨炼和地域差别,苗绣纹样绣法及板块不同,可分为秀丽、细萃、粗犷、素雅四大类。苗绣的针脚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即绣、插、捆、洒、点、挑、串、边八大类20多种。苗绣的传承在花垣有较好的成效,绣品在国内外亦有市场,已成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苗绣反映了苗族妇女卓越的创造能力和无穷的才思机智。它不仅装点着生活,而且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在一幅幅斑斓绚丽的绣图背后,蕴含着许多有关苗族起源、迁徙历史、宗教信仰的信息,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技术、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200年8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织锦之乡)。民族绝技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习,又名爬刀梯或踩刀梯,是苗族传统的竞技表演节目。苗家人每年要举行三次。分别定于农历的正月、“四月八”和“赶秋节”举行。并且各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举行,是为送旧迎新,求得来年大吉大利;“四月八”,这是苗家人祭祀英雄、激励斗志;“赶秋节”,是为欢度丰收,表达内心的喜悦。上刀梯的场所选择在一块开阔的平地上,平地中间一根高十二米的木杆,杆上凿开三十六节孔眼,安插上三十六把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零点五到一厘米,刀刃锋利,刀刃向上,寒光闪闪,装成刀梯,安装时加闩固紧,以防摇动,一尺一梯,共三十六梯。木杆顶上竖一面深黄色的旗。未正式上刀梯之前,刀口均用纸条紧封,以表示神秘和庄严。木杆用3根铁丝拉紧,刀梯上端缠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苗族人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这项活动作为一项竞技传统文化,在高空表演活动中是最惊险、最刺激、最精彩的节目。表演者身穿法衣用赤脚采着锋利的刀刃而上,爬至梯顶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在刀梯顶端腹卧钢叉旋转数圈等,以显示高超的武功和过人的技巧。上刀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它是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杂技和竞技的典型代表,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它是苗族人民喜庆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和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苗医苗药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医药,是我国苗族地区传统医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苗医苗药广为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周边的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尾峰,武陵山脉中段,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为各种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一块得天独厚的药材基地,自然生长的药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为苗医苗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苗医苗药历史悠久,相传在远古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就有各奶嘎,汉语叫母药王。各奶嘎一生研创苗医苗药,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建雕花木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年产xxx液力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护套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x采暖散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 2024年黑白系列偏光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驱油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资金筹措计划书
- 手术室护理文件管理
- 小班教案毛毛虫9篇
-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打电话》
-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紧急电话的用途》
-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 GB/T 22082-2024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IC品质控制》课件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700题)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 2024-2030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度假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经营策略分析报告
- 德勤-集团信息化顶层规划方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课件
- 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A》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